江西省九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 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 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 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 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 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 “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 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 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 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 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 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 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一史官并不是 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 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 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 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 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
1 江西省九江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 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 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 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 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 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 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 “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 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 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 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 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 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 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 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 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 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 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 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
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 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 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 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 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 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 (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 史官的心灵感悟 B.史传往往借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 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C.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 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D.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 是有意避开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把属于古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B.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 C.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 D.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 B.《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 C.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 D.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2 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 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 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 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 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 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 (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 史官的心灵感悟。 B. 史传往往借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 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C. 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 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D. 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 是有意避开情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属于古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B. 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 C. 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 D. 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 “志”。 B. 《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 考。 C. 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 D. 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 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飞来的木桶 高军 1939丰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 予服 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 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彳 少的二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 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 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 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 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 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 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 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 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 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 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 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 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亳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 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 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 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飞来的木桶 高军 1939 丰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 舒服的。 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 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 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 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 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 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 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 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 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 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 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 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 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 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 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 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 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 了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警卫员提 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 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 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接上说:“咱们什么异常情 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 飞来的呢。”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 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 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 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 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 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 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徐向前说:“前天早上 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 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向 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 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 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 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 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 好不?”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 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B.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 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C.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
4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警卫员提 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 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 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接上说:“咱们什么异常情 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 飞来的呢。”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 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 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 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 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 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 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徐向前说:“前天早上, 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 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向 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 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 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 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 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 好不?”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 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B.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 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C.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
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D.“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 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5.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6.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在奥运会开始后的13 天内,共撰写了457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 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一一几乎与电视直 播同时。 “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共同 研制。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 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可以通过检索图片 自己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后”、“实力不俗”等词语。 新闻机器人,或者叫AI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其实,在“张小 明”出现以前,新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并加以使用。例如,国外有美联 社的 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 Heliogram以及纽约时报的 blossom等。国内则有新华社的 快笔小新、腾讯的 dreamwriter等。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 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再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出现频率以及新闻要素关键 词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5WlH代入其中 一篇新闻消息就这样产生了。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材料二 机器人跟记者并肩工作,写新闻,已经是一些媒体机构的现实。有些体育消息,如果不 加作者名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机器人新闻”不是关于机器人的新闻,而是机器人
5 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D.“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 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5.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6.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在奥运会开始后的 13 天内,共撰写了 457 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 30 篇以上。 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让人惊讶——几乎与电视直 播同时。 “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共同 研制。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 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张小明”不仅可以通过检索图片 自己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后”、“实力不俗”等词语。 新闻机器人,或者叫 AI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其实,在“张小 明”出现以前,新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并加以使用。例如,国外有美联 社的 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 Heliograf 以及纽约时报的 blossom 等。国内则有新华社的 快笔小新、腾讯的 dreamwriter 等。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 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再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出现频率以及新闻要素关键 词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 5W1H 代入其中, 一篇新闻消息就这样产生了。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材料二: 机器人跟记者并肩工作,写新闻,已经是一些媒体机构的现实。有些体育消息,如果不 加作者名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机器人新闻”不是关于机器人的新闻,而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