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2018届高三仿真(一)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 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 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 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 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 “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 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 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 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 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 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 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 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 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 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 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 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 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 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 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 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 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 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一一从中西比较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 利而言的。 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 流弊甚多。 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 要的价值。 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 人的义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
安徽省六安市 2018 届高三仿真(一)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题。 如果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与中华价值观进行一番比较,我们就会 发现中华价值观特别强调义务先于权利。换言之,西方近现代价值观非常强调个 人权利的优先性,而中华价值观特别是儒家价值观则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强调义务为 先,互相承担义务是中国伦理的根本特色。他认为近代以来西方个人主义盛行, 形成了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其弊甚多,而中国则是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他说: “人生必有与其相关系之人,此即天伦;人生将始终处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此即伦理。亲切相关之情,发乎天伦骨肉;乃至一切相关之人莫不自然有其情, 情谊所在,义务生焉。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朋友至 一切相与之人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伦理关系即表示一种义务,一个人似不为 自己而存在,而以对方为重,近世之西洋人反是,处处形见其本位主义,一切从 权利观念出发。” 梁漱溟认为,中国人的伦理特别强调义务感。这种义务感是开放的,从家庭可以 放大到宗族、社区,再到郡县、国家、天下、宇宙。以义务为基本取向的德行不 强调张扬个人权利,而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履行自己肩负的责任。这种 义务取向特别表现为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他看来,西方是个人本位, 强调以自己为主;中国则是义务为主,强调尊重对方,“从个人本位出发则权利 的观念多,从尊重对方的意思出发则义务的观念多。” 在现代社会,个人生存发展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当然也为社会价值观念所 承认。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权利是最重要的价值,或社会价值观仅仅为个人权利 提供支持。在价值和伦理问题上,权利话语和权利思维是有局限性的,以个人权 利为中心的价值观甚至是当今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权利话语往往联系着个 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权利优先态度,其基本立场是把个人权利放在第一位,认为 个人权利优先于集体目标和社会共善。在这样的立场上,个人的义务、责任、美 德都很难建立起来。个人权利优先的主张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忽视促进 个人对社会公益的重视,不能正视社会公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因而对于现代社 会健康运行来说弊大于利。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华价值观强调义务优先,是相对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轻视义务强调个人权 利而言的。 B.在梁漱溟看来,西方一直盛行个人主义,形成一种个人本位的社会,因而其 流弊甚多。 C.尽管个人权利为宪法和法律所认可,也为社会价值观所承认,但它决非最重 要的价值。 D.个人的德行如以义务为基本取向,就不会张扬个人权利,而会努力承担对他 人的义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前三段将中西方价值观并举而论,突出了中华价值观中义务优先的观念
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 人的自私。 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 于概括性 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 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 尽义务。 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 重对方 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 立起来。 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 康运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西魏的微笑 薛林荣 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西魏造像,距今约一千四百七十年 石窟中主佛高约一点六米,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 作“释迦五印”之一的“无畏印”;左手下垂膝前,作“与愿印”。舒指仰掌间若 有甘露流焉。鼻梁高而修直,额头宽广。通肩袈裟自然下垂,衣褶如花朵般盖过双 膝,覆于佛座前,比重几乎占到了整座雕塑的一半,质感厚重,线条飘逸,层次分明, 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佛坐姿势极为沉静,衣褶的曲线却动感十足,其雕刻之精妙, 光影之分配,开北朝造像之新境。这显然是西魏泥塑的巅峰之作,也是北朝石窟造 像中的至尊之作。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 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岀深情的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 笑使密如蜂房的洞窟瞬间生动起来! 那么,她的原型是谁? 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 史料载,乙弗氏是河南洛阳人,容貌端庄,仁慈宽厚,是西魏文帝即位后册封的第 一位皇后。南北朝时期,东魏强大,西魏弱小。后者存世仅二十二年,政权事实上 掌握在权臣宇文泰的手里。作为弱国傀儡皇帝的皇后,乙弗氏显然是弱势群体, 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彼时,东魏、西魏均对北方强敌柔然国采取和亲的乞求政策, 先是东魏将公主嫁给柔然,西魏见状,慌忙废掉乙弗皇后,迎娶柔然公主,立为 “悼后”。乙弗氏被悼后威逼西走秦州(今甘肃天水),在麦积山削发为尼。但这 还远远不能令柔然国的公主心安。当柔然国再次兴师百万进犯西魏时,开出的退 兵条件,竟然是要求西魏处死乙弗氏!积贫积弱的西魏连打仗的血性也失去了,魏 文帝只好敕令乙弗氏自尽。乙弗氏一人自尽,可以退兵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乙弗 氏只能自尽。她选择了“引被自覆而崩”,自己活活蒙死了自己,年三十一岁。 代皇后悲壮地退隐在历史的深处,但西魏雕塑史上最精湛的一笔才刚刚入题。 以乙弗氏皇后的形象为蓝本,约一千四百七十年之前的麦积山,新落成了一尊佛
B.文章大量引用梁漱溟的话,暗示西方过分强调个人权利的价值观导致了西方 人的自私。 C.文章采用引证法:第二段明引,使论述富于说服力;第三段暗引,使论据富 于概括性。 D.本文既从理论层面详论中西方价值观,也对现实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很有指 导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伦理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有伦理关系的一切相关之人自然都应该互 尽义务。 B.在对待自己与他人关系上,中华价值观主张努力承担对他人的义务,强调尊 重对方。 C.若个人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占了上风,那么个人的义务、责任、美德就很难建 立起来。 D.当今,众多问题产生于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价值观,此价值观有损于社会健 康运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6 小题。 西魏的微笑 薛林荣 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西魏造像,距今约一千四百七十年。 石窟中主佛高约一点六米,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 作“释迦五印”之一的“无畏印”;左手下垂膝前,作“与愿印”。舒指仰掌间若 有甘露流焉。鼻梁高而修直,额头宽广。通肩袈裟自然下垂,衣褶如花朵般盖过双 膝,覆于佛座前,比重几乎占到了整座雕塑的一半,质感厚重,线条飘逸,层次分明, 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佛坐姿势极为沉静,衣褶的曲线却动感十足,其雕刻之精妙, 光影之分配,开北朝造像之新境。这显然是西魏泥塑的巅峰之作,也是北朝石窟造 像中的至尊之作。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尊佛长眉入鬓,眼光下垂,细而长的眼角 和微翘的嘴角流露出深情的笑意,慈悲庄严中有着温暖娴静的人间表情,她的微 笑使密如蜂房的洞窟瞬间生动起来! 那么,她的原型是谁? 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 史料载,乙弗氏是河南洛阳人,容貌端庄,仁慈宽厚,是西魏文帝即位后册封的第 一位皇后。南北朝时期,东魏强大,西魏弱小。后者存世仅二十二年,政权事实上 掌握在权臣宇文泰的手里。作为弱国傀儡皇帝的皇后,乙弗氏显然是弱势群体, 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彼时,东魏、西魏均对北方强敌柔然国采取和亲的乞求政策, 先是东魏将公主嫁给柔然,西魏见状,慌忙废掉乙弗皇后,迎娶柔然公主,立为 “悼后”。乙弗氏被悼后威逼西走秦州(今甘肃天水),在麦积山削发为尼。但这 还远远不能令柔然国的公主心安。当柔然国再次兴师百万进犯西魏时,开出的退 兵条件,竟然是要求西魏处死乙弗氏!积贫积弱的西魏连打仗的血性也失去了,魏 文帝只好敕令乙弗氏自尽。乙弗氏一人自尽,可以退兵百万。在这种情况下,乙弗 氏只能自尽。她选择了“引被自覆而崩”,自己活活蒙死了自己,年三十一岁。 一代皇后悲壮地退隐在历史的深处,但西魏雕塑史上最精湛的一笔才刚刚入题。 以乙弗氏皇后的形象为蓝本,约一千四百七十年之前的麦积山,新落成了一尊佛
陀的造像,后人编号第四十四窟,是麦积山唯一的皇家石窟。普遍的说法是,第四 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 乙弗氏的儿子武都王应当从首都长安带来了最高水平的工匠,他们从渭河的下游 溯流而上,为麦积山石窟发愿造像。这是一次技术、精神、思想乃至情感的支援, 工匠们秉持先进理念,同时兼顾渭河流域对于“美丽庄严”的审美要求,所造西 魏坐佛,比例尺度十分完美,庶几无纤毫遗失,人物的慈悲本性和内在神韵反映得 恰到好处。第四十四窟的造像技术远远胜于同类石窟,不难理解,这是由于皇宫的 眷顾 她是渭河流域最雍容华贵的一尊佛。 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传入中土后,逐渐趋于女性化。北魏孝文帝迁都 洛阳后,所造佛像无不面相圆润、弯眉细目、鼻挺嘴小,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这 趋势在西魏得到了延续。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更是创立了西魏“美丽女佛 的无上典范。 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大慈大悲、 美丽矜持、和蔼可亲……这些最能打动天下苍生的柔软词汇,更多地与女性联系 在一起,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 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 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 初夏的麦积山,雨过天晴,烟树隐隐。二十年来,我去过很多次麦积山石窟,但拜谒 第四十四窟,生平只有一次殊胜的机缘。美丽端庄、恬淡微笑的西魏坐佛,有着脱 俗的仪容和正大的仪表,庄严如法,安详自在。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 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节选自《散文》2014年第4期)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自然段写第四十四窟主佛像,先工笔细描写它的高度、手形、坐姿、 装束等基本特征,再写它的微笑,形神兼备。 B.第五自然段交代这尊微笑佛像的原型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她被废掉后来到秦 州,但仍难逃厄运,最后被逼自尽 C.文中讲述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是为了突出佛教中国化后,无论是 佛像女性化还是女性的地位在北方民族都普遍得以体现。 D.文章写法灵活,开头描写精雕细刻,以微笑为线,贯穿起历史和现实,中国和 印度的材料,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交替运用 5.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6.结合文本,探究标题中的“微笑”包含哪些丰富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 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 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 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 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 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 2014一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
陀的造像,后人编号第四十四窟,是麦积山唯一的皇家石窟。普遍的说法是,第四 十四窟坐佛是乙弗氏之子武都王为纪念母亲所塑。 乙弗氏的儿子武都王应当从首都长安带来了最高水平的工匠,他们从渭河的下游 溯流而上,为麦积山石窟发愿造像。这是一次技术、精神、思想乃至情感的支援, 工匠们秉持先进理念,同时兼顾渭河流域对于“美丽庄严”的审美要求,所造西 魏坐佛,比例尺度十分完美,庶几无纤毫遗失,人物的慈悲本性和内在神韵反映得 恰到好处。第四十四窟的造像技术远远胜于同类石窟,不难理解,这是由于皇宫的 眷顾。 她是渭河流域最雍容华贵的一尊佛。 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传入中土后,逐渐趋于女性化。北魏孝文帝迁都 洛阳后,所造佛像无不面相圆润、弯眉细目、鼻挺嘴小,女性化特征十分明显。这 一趋势在西魏得到了延续。麦积山石窟第四十四窟更是创立了西魏“美丽女佛” 的无上典范。 佛像的女性化,与其说是一个宗教学话题,不如说是一个民俗学话题。大慈大悲、 美丽矜持、和蔼可亲……这些最能打动天下苍生的柔软词汇,更多地与女性联系 在一起,佛陀在浩大的看不见的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作用下,由男相而女相,从至 高无上的神坛走向众生,渗透着世俗化的情感。于是,工匠们以普通民众喜闻乐见 的方式,塑造了庄严而又漂亮的佛陀女相! 初夏的麦积山,雨过天晴,烟树隐隐。二十年来,我去过很多次麦积山石窟,但拜谒 第四十四窟,生平只有一次殊胜的机缘。美丽端庄、恬淡微笑的西魏坐佛,有着脱 俗的仪容和正大的仪表,庄严如法,安详自在。我感到那股笑意从佛陀的曲眉丰颊 间荡漾开来,由佛而人,由人而山,由山而树。 (节选自《散文》2014 年第 4 期)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第二自然段写第四十四窟主佛像,先工笔细描写它的高度、手形、坐姿、 装束等基本特征,再写它的微笑,形神兼备。 B.第五自然段交代这尊微笑佛像的原型是西魏文皇后乙弗氏,她被废掉后来到秦 州,但仍难逃厄运,最后被逼自尽。 C.文中讲述印度的佛、菩萨造像都是男性化,是为了突出佛教中国化后,无论是 佛像女性化还是女性的地位在北方民族都普遍得以体现。 D.文章写法灵活,开头描写精雕细刻,以微笑为线,贯穿起历史和现实,中国和 印度的材料,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交替运用。 5.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 分) 6.结合文本,探究标题中的“微笑”包含哪些丰富意蕴。(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8 年 1 月 2 日,支付宝发布 2017 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 5.2 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 82%。据统计,2017 年,全国超过 30 个城市的公交、 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 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 通、民政等 12 大类 100 多种服务;4000 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 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 19.6%,省会 城市占比为 19.0%,农村地区占比为 17.0%。 (摘编自新华网 2018 年 1 月 3 日报道) 材料二: 2014 一 2020 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
舒中高三仿真卷语文第3页(共8页) 舒中高三仿真卷语文第4页(共8页) 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 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 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 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 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 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 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 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 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 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 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 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 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 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 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 服务 B.据材料二可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2020年比2015年同比增长 两倍多。 C.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现象。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 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 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舒中高三仿真卷语文 第 3 页 (共 8 页) 舒中高三仿真卷语文 第 4 页 (共 8 页) 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 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 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 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 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 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 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 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 《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 2018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 2017 年 12 月 28 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 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 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 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 5000 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 额不应超过 1000 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 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 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 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 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 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 年 1 月 4 日报道)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 服务。 B. 据材料二可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稳步增长,预计 2020 年比 2015 年同比增长 两倍多。 C.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 现象。 D.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 响。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 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 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扫码支付由于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创新性地满足了小额便民支 付需求,成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 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E.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 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9.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4分冫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韶之,字休泰,琅邪临沂人也。父伟之,为乌程令,韶之家贫,因居县境。好 史籍,博涉多闻。初为卫将军谢琰行参军。伟之少有志尚,当世诏命表奏,辄自 书写。泰元、隆安时事,小大悉撰录之,韶之因此私撰《晋安帝阳秋》。既成, 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讫义熙九年。善叙事,辞论可观, 为后代佳史。迁尚书祠部郎。义熙十一年,高祖以韶之博学有文词,补通直省, 领西省事,转中书侍郎。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郎,西省如故。凡诸诏 奏,皆其辞也。 高祖受禅,加骁骑将军、本郡中正,黄门如故,西省职解,复掌宋书。驳员外散 骑侍郎王实之请假事曰:“伏寻旧制,群臣家有情事,听并急六十日。太元中改 制,年赐假百日。又居在千里外,听并请来年限,合为二百日。此盖一时之令非 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 岂宣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臣等参议,谓不合开许。或家在河、洛及岭、沔、汉 者,道阻且长,犹宜别有条品,请付尚书详为其制。”从之。坐玺封谬误,免黄 门,事在《谢晦传》 韶之为晋史,序王珣货殖,王廞作乱。珣子弘,廞子华,并贵显,韶之惧为所陷, 深结徐羨羡之、傅亮等。少帝即位,迁侍中,骁骑如故。景平元年,出为吴兴太守。 羡之被诛,王弘入为相,领扬州刺史。弘虽与韶之不绝,诸弟未相识者,皆不复 往来。韶之在郡,常虑为弘所绳,夙夜勤厉,政绩甚美,弘亦抑其私憾。太祖两 嘉之。在任积年,称为良守,加秩中二千石。十年,征为祠部尚书,加给事中 坐去郡长取送故,免官。十二年,又出为吴兴太守。其年卒,时年五十六。七庙 歌辞,韶之制也。文集行于世。(节选自《宋书·王韶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 舒中高三仿真卷语文第6页(共8页) 事自足\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B.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 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C.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 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D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 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 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C. 扫码支付由于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创新性地满足了小额便民支 付需求,成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 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 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 500 元。 E.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 600 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 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9. 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韶之,字休泰,琅邪临沂人也。父伟之,为乌程令,韶之家贫,因居县境。好 史籍,博涉多闻。初为卫将军谢琰行参军。伟之少有志尚,当世诏命表奏,辄自 书写。泰元、隆安时事,小大悉撰录之,韶之因此私撰《晋安帝阳秋》。既成, 时人谓宜居史职,即除著作佐郎,使续后事,讫义熙九年。善叙事,辞论可观, 为后代佳史。迁尚书祠部郎。义熙十一年,高祖以韶之博学有文词,补通直省, 领西省事,转中书侍郎。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郎,西省如故。凡诸诏 奏,皆其辞也。 高祖受禅,加骁骑将军、本郡中正,黄门如故,西省职解,复掌宋书。驳员外散 骑侍郎王实之请假事曰:“伏寻旧制,群臣家有情事,听并急六十日。太元中改 制,年赐假百日。又居在千里外,听并请来年限,合为二百日。此盖一时之令非 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若私理不同便应自表陈解 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臣等参议,谓不合开许。或家在河、洛及岭、沔、汉 者,道阻且长,犹宜别有条品,请付尚书详为其制。”从之。坐玺封谬误,免黄 门,事在《谢晦传》。 韶之为晋史,序王珣货殖,王廞作乱。珣子弘,廞子华,并贵显,韶之惧为所陷, 深结徐羡之、傅亮等。少帝即位,迁侍中,骁骑如故。景平元年,出为吴兴太守。 羡之被诛,王弘入为相,领扬州刺史。弘虽与韶之不绝,诸弟未相识者,皆不复 往来。韶之在郡,常虑为弘所绳,夙夜勤厉,政绩甚美,弘亦抑其私憾。太祖两 嘉之。在任积年,称为良守,加秩中二千石。十年,征为祠部尚书,加给事中。 坐去郡长取送故,免官。十二年,又出为吴兴太守。其年卒,时年五十六。七庙 歌辞,韶之制也。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宋书·王韶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 舒中高三仿真卷语文 第 6 页 (共 8 页) 事自足\若私理不同\便 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B.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 若私理不同\ 便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C.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 若私理不同\便 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D.此盖一时之令\非经通之旨\会稽虽途盈千里\未足为难\百日归休于事\自足\ 若私理不同\便 应自表陈解\岂宜名班朝列\而久淹私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