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汉赋与汉代 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也是如此。除文学内部发展因素外,汉代社会对汉赋的生产 消费等有重要的影响 汉赋生产与两汉社会的兴衰基本同步。汉初基本上是汉代社会的休养生息阶段,汉赋生 产也处于初期阶段。现存的赋作,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这些作品体 制上继承楚辞传统,抒情言志,篇幅短小,而且內容上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汉赋生产的繁荣期是武帝以后到东汉中期。大一统的天下,文人心向中央,盛世激发了 作家的情怀,于是,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这是时代的产物。典型代表如司马相 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这些大赋采用 对话体,以状物为主,风格上呈现出全而大的特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两 汉整个思想界成为经学的天下,大赋所体现的正统思想以及形式上的劝百讽一”,就是这种 思想的真实写照。 东汉和帝以后社会走下坡路,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党锢之祸使文人与社会逐渐疏远,加 之自然灾害频发,地震、蝗灾、水灾、瘟疫等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文人土大夫内心世界 发生了重要变化,深感人生迷茫。此期经学衰落,道家思想又占据了重要位置。社会的剧变 带来汉赋的新变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以抒情为主的小赋。 这种赋继承屈原、贾谊的传统,代表人物和作品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等, 他们突破汉大赋的创作模式,由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写,由体物转入写志,个 人的思想、感情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是东汉后期社会带来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 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由以上可以看出,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生产。首先影响辞赋生产者,如辞赋作家的地位、 遭遇、追求、情怀等。汉代经学盛行,辞赋家的地位低下,被视为倡优一类人物,亦可见地 位之低下。就作家的追求、情怀而言,当社会处于鼎盛时期,辞赋家就有很强的自豪感,主 动与时代靠拢;当衰世时,辞赋家更多关心的是自我内心。其次,时代影响辞赋作品,包括 思想、体制、风格、内容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时代与文学是互动关系。时代一方面影 响汉赋生产,同时汉赋也反映时代的风貌,为时代服务。天子之事中,那种磅礴的气势, 宏大的景象,强壮的声威,无不体现着大汉帝国的时代精神。东汉后期赵壹等人的辞赋揭露 社会黑暗,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时代不仅影响汉赋生产,而且影响汉赋消费。汉赋由于辞藻华丽,典型的汉赋大多是宫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级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汉赋与汉代 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也是如此。除文学内部发展因素外,汉代社会对汉赋的生产、 消费等有重要的影响。 汉赋生产与两汉社会的兴衰基本同步。汉初基本上是汉代社会的休养生息阶段,汉赋生 产也处于初期阶段。现存的赋作,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这些作品体 制上继承楚辞传统,抒情言志,篇幅短小,而且内容上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汉赋生产的繁荣期是武帝以后到东汉中期。大一统的天下,文人心向中央,盛世激发了 作家的情怀,于是,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这是时代的产物。典型代表如司马相 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这些大赋采用 对话体,以状物为主,风格上呈现出“全”而“大”的特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两 汉整个思想界成为经学的天下,大赋所体现的正统思想以及形式上的“劝百讽一”,就是这种 思想的真实写照。 东汉和帝以后社会走下坡路,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党锢之祸使文人与社会逐渐疏远,加 之自然灾害频发,地震、蝗灾、水灾、瘟疫等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 发生了重要变化,深感人生迷茫。此期经学衰落,道家思想又占据了重要位置。社会的剧变 带来汉赋的新变,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以抒情为主的小赋。 这种赋继承屈原、贾谊的传统,代表人物和作品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等, 他们突破汉大赋的创作模式,由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写,由体物转入写志,个 人的思想、感情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是东汉后期社会带来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 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由以上可以看出,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生产。首先影响辞赋生产者,如辞赋作家的地位、 遭遇、追求、情怀等。汉代经学盛行,辞赋家的地位低下,被视为倡优一类人物,亦可见地 位之低下。就作家的追求、情怀而言,当社会处于鼎盛时期,辞赋家就有很强的自豪感,主 动与时代靠拢;当衰世时,辞赋家更多关心的是自我内心。其次,时代影响辞赋作品,包括 思想、体制、风格、内容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时代与文学是互动关系。时代一方面影 响汉赋生产,同时汉赋也反映时代的风貌,为时代服务。“天子之事”中,那种磅礴的气势, 宏大的景象,强壮的声威,无不体现着大汉帝国的时代精神。东汉后期赵壹等人的辞赋揭露 社会黑暗,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时代不仅影响汉赋生产,而且影响汉赋消费。汉赋由于辞藻华丽,典型的汉赋大多是宫
廷作品,或歌颂,或讽谏,所以基本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当然,抒情性的辞赋也有一定 的消费群体,大部分还是在文人范围之内。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张新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的发展就能证明这一点,当然,除时代因素外,汉赋发展 也有文学内部发展的因素。 B.汉赋产生于汉代初期,这一时期汉赋的代表作有《鵬鸟赋》,其内容明显受到了道家 思想的影响。 C.汉初汉赋的发展,在作品体制上继承楚辞的传统,篇幅不长,《吊屈原赋》就可以说 明这一点 D.汉武帝以后,规模宏大,内容全部是歌颂的大赋兴盛,这些赋体在风格上呈现出“全” 而“大”大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汉和帝以后,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绝迹,代替它的是抒情为主的小赋,其 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 B.东汉和帝以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继承了屈原、贾谊的传统,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 这类作品的主要内容 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的生产,首先影响着辞赋作者,在社会鼎盛时期,辞赋作家就有 很强的自豪感。 D.时代不仅影响着汉赋的生产,也影响汉赋的消费。典型的汉赋大部分是宫廷作品,基 本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初的抒情小赋与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这同 特定的时代有关系 B.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创作模式突破了汉大赋的创作模式,内容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作家,汉赋作家的作品也反应着时代,写作汉大赋的作家处在盛 世,地位较高,写抒情小赋的作家地位普遍较低 D.东汉末年,辞赋作家多写以抒情为主的小赋,作家多抒写内心世界,这类辞赋,大部 分是在文人之间传播。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俊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 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 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俊于后知之,乃日:“恶木之阴,不可暂 息;盜泉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 以选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赵扰乱,俊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 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 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俊典之。资费巨万, 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孝昌中,朝议以国用不足,乃 置盐池都将,秩比上郡。前后居职者,多有侵隐。乃以俊为之
廷作品,或歌颂,或讽谏,所以基本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当然,抒情性的辞赋也有一定 的消费群体,大部分还是在文人范围之内。 (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张新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的发展就能证明这一点,当然,除时代因素外,汉赋发展 也有文学内部发展的因素。 B.汉赋产生于汉代初期,这一时期汉赋的代表作有《鵩鸟赋》,其内容明显受到了道家 思想的影响。 C.汉初汉赋的发展,在作品体制上继承楚辞的传统,篇幅不长,《吊屈原赋》就可以说 明这一点。 D.汉武帝以后,规模宏大,内容全部是歌颂的大赋兴盛,这些赋体在风格上呈现出“全” 而“大”大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汉和帝以后,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绝迹,代替它的是抒情为主的小赋,其 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 B.东汉和帝以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继承了屈原、贾谊的传统,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 这类作品的主要内容。 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的生产,首先影响着辞赋作者,在社会鼎盛时期,辞赋作家就有 很强的自豪感。 D.时代不仅影响着汉赋的生产,也影响汉赋的消费。典型的汉赋大部分是宫廷作品,基 本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初的抒情小赋与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这同 特定的时代有关系。 B.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创作模式突破了汉大赋的创作模式,内容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www.ziyuanku.com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作家,汉赋作家的作品也反应着时代,写作汉大赋的作家处在盛 世,地位较高,写抒情小赋的作家地位普遍较低。 D.东汉末年,辞赋作家多写以抒情为主的小赋,作家多抒写内心世界,这类辞赋,大部 分是在文人之间传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4~7 题。 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俊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 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恕, 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俊于后知之,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 息;盗泉之水,无容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 以选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赵扰乱,俊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 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扬烈将军、司空府功 曹参军,转主簿。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俊典之。资费巨万, 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孝昌中,朝议以国用不足,乃 置盐池都将,秩比上郡。前后居职者,多有侵隐。乃以俊为之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樁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 俊曰:“史底穷民,杨公橫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 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俊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 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遺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场,边人 患之。俊遺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 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俊扶励将士, 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俊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 还。吏人送俊,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十七年,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俊以年老乞骸骨,太祖弗许。遂称疾 笃,不复朝觐。 武成元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邑并前二干户。俊年齿虽迈,而志识未衰 教授子孙,必先礼典。世宗尚儒重道,特钦赏之,数加恩锡,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入朝。 世宗与同席而坐,因顾访洛阳故事。及俊辞还,帝亲执其手曰:公年徳俱尊,朕所钦尚, 乞言之事,所望于公。宜数相见,以慰虚想。”时人成以为荣。 保定三年卒,时年八十。高祖叹惜之,赠本官,加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 《周书寇俊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行:品行 B.以母忧不拜 忧:父(母)过世 C.劝其耕桑,敦以礼让 劝:鼓励 D.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秩:俸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雅志”的一组是(3分)() ①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 ②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俊遂访主还之 ③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 ④造永宁佛寺,令俊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 ⑤世宗与同席而坐,因顾访洛阳故事 ⑥俊在州清苦,不治产业。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寇俊尊崇孝道,父亲亡后,在住处设置帷帐,按时节列拜,吉凶之事、远行回来,必 告知父亲的亡灵。 B.灵太后造永宁佛寺的时候,让寇俊负责建造之事,寇俊恪尽职守,虽然建寺的花费很 大,但主管官吏不敢欺瞒于他 C.在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樁争地一案中,寇俊坚持正义,秉公执法,没有偏袒杨椿,最 终把地给了史底。 D.寇俊为官清廉,不治产业,在各地为官期满后,都和自己的儿子徒步而还,每次都有 官吏百姓给他送别,留恋于路上。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 俊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 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俊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 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场,边人 患之。俊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 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俊扶励将士, 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俊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 还。吏人送俊,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十七年,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俊以年老乞骸骨,太祖弗许。遂称疾 笃,不复朝觐。 武成元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邑并前二千户。俊年齿虽迈,而志识未衰, 教授子孙,必先礼典。世宗尚儒重道,特钦赏之,数加恩锡,思与相见。俊不得已,乃入朝。 世宗与同席而坐,因顾访洛阳故事。及俊辞还,帝亲执其手曰:“公年德俱尊,朕所钦尚, 乞言之事,所望于公。宜数相见,以慰虚想。”时人成以为荣。 保定三年卒,时年八十。高祖叹惜之,赠本官,加冀定瀛三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 元。 (《周书·寇俊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行:品行 B.以母忧.不拜 忧:父(母)过世 C.劝.其耕桑,敦以礼让 劝:鼓励 D.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 秩:俸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雅志”的一组是(3 分) ( ) ①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 ②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俊遂访主还之。 ③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 ④造永宁佛寺,令俊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 ⑤世宗与同席而坐,因顾访洛阳故事。 ⑥俊在州清苦,不治产业。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A.寇俊尊崇孝道,父亲亡后,在住处设置帷帐,按时节列拜,吉凶之事、远行回来,必 告知父亲的亡灵。 B.灵太后造永宁佛寺的时候,让寇俊负责建造之事,寇俊恪尽职守,虽然建寺的花费很 大,但主管官吏不敢欺瞒于他。 C.在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争地一案中,寇俊坚持正义,秉公执法,没有偏袒杨椿,最 终把地给了史底。 D.寇俊为官清廉,不治产业,在各地为官期满后,都和自己的儿子徒步而还,每次都有 官吏百姓给他送别,留恋于路上。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每小题 5 分)
(1)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贡焉。 (2)俊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注】本词作于作者受南宋“和谈”派排挤,闲居江西铅山期间。 8请分别简要概述词作上下阕描述的内容和作者的心情。(5分) 9词的开篇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加以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 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2)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 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原野上的母亲 林平 我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去写我的母亲,在我从乡下老家归来的这些日子里。 穿一身蓝黑色的衣服,扣孑扣得十分整齐,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松树皮般的脸上 浮现着似有似无的笑容,眼睛蒙了一层翳子,使得她的目光有些浑浊。 这是暑期间站在我面前的母亲,六十三岁的母亲。 那天正下着大雨,母亲天没亮就起床了,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土路赶到乡街上,坐上长途 汽车,在城里人刚刚上班的时候,来到了我在城里的家,来接我的女儿、她的孙女回乡下住 段时间。我居住的城市虽然离老家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由于道路不畅,我不常回去,半 年没有见到母亲了。这次相见,我突然发现,母亲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我的心紧 缩着,默默地凝望着她,说不岀话来 我的心灵从来没有这样震撼过 儿子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该说什么话?如何说话?我至今懵懂无知。 我只知道,我在内心里深爱着我的母亲,可是一见到母亲,满心的话语却无从说起,甚 至连一句动听的话都说不出口 我只能在母亲的背后,悄悄地、默默地说:母亲,我爱您! 国庆假期,由于三伯去世,我回了趟乡下老家,又见到了我的母亲。母亲浑油浊的目光总 是有意无意地笼罩着我,那目光中有一种令人心颤的东西。我已经不再年轻了,可在母亲眼 里,我依然是她年幼的孩子,依然是她的希望和骄傲。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人群中是那么
(1)孝庄帝后知之,嘉俊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贡焉。 (2)俊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注】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注】本词作于作者受南宋“和谈”派排挤,闲居江西铅山期间。 8.请分别简要概述词作上下阕描述的内容和作者的心情。(5 分) 9.词的开篇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加以简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 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 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原野上的母亲 林平 我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去写我的母亲,在我从乡下老家归来的这些日子里。 穿一身蓝黑色的衣服,扣子扣得十分整齐,灰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松树皮般的脸上 浮现着似有似无的笑容,眼睛蒙了一层翳子,使得她的目光有些浑浊。 这是暑期间站在我面前的母亲,六十三岁的母亲。 那天正下着大雨,母亲天没亮就起床了,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土路赶到乡街上,坐上长途 汽车,在城里人刚刚上班的时候,来到了我在城里的家,来接我的女儿、她的孙女回乡下住 一段时间。我居住的城市虽然离老家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由于道路不畅,我不常回去,半 年没有见到母亲了。这次相见,我突然发现,母亲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我的心紧 缩着,默默地凝望着她,说不出话来。 我的心灵从来没有这样震撼过! 儿子对生养自己的母亲,该说什么话?如何说话?我至今懵懂无知。 我只知道,我在内心里深爱着我的母亲,可是一见到母亲,满心的话语却无从说起,甚 至连一句动听的话都说不出口。 我只能在母亲的背后,悄悄地、默默地说:母亲,我爱您! 国庆假期,由于三伯去世,我回了趟乡下老家,又见到了我的母亲。母亲浑浊的目光总 是有意无意地笼罩着我,那目光中有一种令人心颤的东西。我已经不再年轻了,可在母亲眼 里,我依然是她年幼的孩子,依然是她的希望和骄傲。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人群中是那么
微不足道,在城市里是那么轻若尘埃。只有我的母亲,把我看得重过世间所有的高山 长年累月,母亲都是操劳的。二弟夫妇和小弟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在家照看着二弟 的两个孩子。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时间,就要找个事做。门前的人家于几年前搬走了 留下了一块空地,母亲觉得荒废了可惜,就把它变成了—个小菜园,一年四季绿色不断。那 天早晨,我随母亲走进菜园,满眼都是韭菜、辣椒、丝瓜、王瓜、小白菜,那些翠绿,那些 黄花,令人流连忘返。她要我返城时带一些玉瓜回去,我说不带,玉瓜可以买到的;她让我 带韭菜回去,我说不带,这么远的路程,一把韭菜值几个钱;她让我带大米回去,我说不带, 大米太沉,坐车不方便。说了半天,我才答应带一些落生和白玉回去,落生和白玉都是母亲 亲手栽种的,也是母亲亲手从地下挖出的。 那天,天气发疯般地热。下午,我扛着铁锨,跟带着镰刀的母亲·起去了西畈,挖白玉。 垄上土质坚硬,我手握锨把,脚踩铁锨,很难挖下去。母亲硬是把铁锨抢了过去,说是担心 我把皮鞋踩坏了。她—边挖着坚硬的土,一边说,白玉是黄心的,很甜,搁段时间,让它发 发汗,吃起来更甜。由于天气干旱,土里的白玉结得很小,犹如缺乏营养的孩子,瘦小,孱 弱。 恰如我的原野上的故乡。 母亲的手掌上沾满了灰土和白玉冒出的白浆,无意间去抹脸上的汗水,满脸都成了乌黑 的印记。母亲只是随口笑笑,说是回家后洗一洗。 我对母亲说不出更多的话,只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拍下了一些母亲挖白玉的照片, 还有阳光下摇曳的芦苇 ——母亲不就是原野上一棵普通的芦苇吗昍阳光下抹汘的芦苇清风中飘摇的芦芼 晩上,我和母亲坐在房顶上,聊着生活中的琐事,乡下的琐事,邻里亲戚的琐事;聊着 远在宁波的姐姐,珠海的二弟,广州的小弟,以及小弟将来的亲事。母亲的话语很轻,一副 轻描淡写的口吻,只有我知道,母亲对她的儿女是多么操心和牵挂。夜风渐凉,乌云遮住了 漫天的星星,两岁的孙子躺在母亲怀里早已睡熟,我们才回房休息。 回到城里,总想写一些关于母亲的文字,却总是落不了笔。我担心我轻率的文字写不出 母亲,我担心我苍白的文字状不出母亲,我甚至不知道如何描画我的母亲。在这个突然变冷 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远在乡下的母亲 母亲,您是在门前的小菜园中摘玉瓜,还是在西畈的地里挖白玉呢? 抑或,伫立门前的池塘边,张望您的天南地北的四个儿女? 我仿佛看见深秋的风刮起您的满头白发,犹如西畈里飘曳的一丛花白的芦苇.… 选自2011年11月《河南工人日报》)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两次写自己见到母亲,都写到了母亲浑浊的眼睛,通过刻画眼睛,表达了母亲对 儿子深切的关爱和儿子对母亲日渐苍老的心疼。 B.母亲把“我”看得重过世间所有的高山,“我”深爱我的母亲。可是我的深爱又让我变得 懵懂无知,不知道怎样和母亲交流。 C.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既朴素易懂,又富于文采,比如结尾部分的语言,把母亲的头发
微不足道,在城市里是那么轻若尘埃。只有我的母亲,把我看得重过世间所有的高山。 长年累月,母亲都是操劳的。二弟夫妇和小弟常年在外打工,母亲独自在家照看着二弟 的两个孩子。她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时间,就要找个事做。门前的人家于几年前搬走了, 留下了一块空地,母亲觉得荒废了可惜,就把它变成了一个小菜园,一年四季绿色不断。那 天早晨,我随母亲走进菜园,满眼都是韭菜、辣椒、丝瓜、王瓜、小白菜,那些翠绿,那些 黄花,令人流连忘返。她要我返城时带一些玉瓜回去,我说不带,玉瓜可以买到的;她让我 带韭菜回去,我说不带,这么远的路程,一把韭菜值几个钱;她让我带大米回去,我说不带, 大米太沉,坐车不方便。说了半天,我才答应带一些落生和白玉回去,落生和白玉都是母亲 亲手栽种的,也是母亲亲手从地下挖出的。 那天,天气发疯般地热。下午,我扛着铁锨,跟带着镰刀的母亲一起去了西畈,挖白玉。 垄上土质坚硬,我手握锨把,脚踩铁锨,很难挖下去。母亲硬是把铁锨抢了过去,说是担心 我把皮鞋踩坏了。她一边挖着坚硬的土,一边说,白玉是黄心的,很甜,搁段时间,让它发 发汗,吃起来更甜。由于天气干旱,土里的白玉结得很小,犹如缺乏营养的孩子,瘦小,孱 弱。 恰如我的原野上的故乡。 母亲的手掌上沾满了灰土和白玉冒出的白浆,无意间去抹脸上的汗水,满脸都成了乌黑 的印记。母亲只是随口笑笑,说是回家后洗一洗。 我对母亲说不出更多的话,只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拍下了一些母亲挖白玉的照片, 还有阳光下摇曳的芦苇。 一一母亲,不就是原野上一棵普通的芦苇吗?阳光下抹汗的芦苇,清风中飘摇的芦苇…… 晚上,我和母亲坐在房顶上,聊着生活中的琐事,乡下的琐事,邻里亲戚的琐事;聊着 远在宁波的姐姐,珠海的二弟,广州的小弟,以及小弟将来的亲事。母亲的话语很轻,一副 轻描淡写的口吻,只有我知道,母亲对她的儿女是多么操心和牵挂。夜风渐凉,乌云遮住了 漫天的星星,两岁的孙子躺在母亲怀里早已睡熟,我们才回房休息。 回到城里,总想写一些关于母亲的文字,却总是落不了笔。我担心我轻率的文字写不出 母亲,我担心我苍白的文字状不出母亲,我甚至不知道如何描画我的母亲。在这个突然变冷 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远在乡下的母亲—— 母亲,您是在门前的小菜园中摘玉瓜,还是在西畈的地里挖白玉呢? 抑或,伫立门前的池塘边,张望您的天南地北的四个儿女? Ziyuanku.com我仿佛看见深秋的风刮起您的满头白发,犹如西畈里飘曳的一丛花白的芦苇…… (选自 2011 年 11 月《河南工人日报》) 资源库(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 ...的两项是(5 分)( )( ) A.文中两次写自己见到母亲,都写到了母亲浑浊的眼睛,通过刻画眼睛,表达了母亲对 儿子深切的关爱和儿子对母亲日渐苍老的心疼。 B.母亲把“我”看得重过世间所有的高山,“我”深爱我的母亲。可是我的深爱又让我变得 懵懂无知,不知道怎样和母亲交流。 C.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既朴素易懂,又富于文采,比如结尾部分的语言,把母亲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