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部分普通高中 2010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做题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重创( chuang)枇杷(pp)秸(ji)秆 棉(mian)里藏针 B.祈(q1)祷咯血(kaxi)轻佻(tioo) 抔(pou)黄土 C.憎(zeng)恨氛围( fen wei)症( zheng)结龇(zi)牙咧嘴 D.辟(bi)谣潜伏( qian fu)烟囱(cong) 既往不究(j0)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IMAX”电影《阿凡达》的放映,对良莠不齐的中国电影造成了巨大冲击 B.新学期开始,高中语文课本改头换面,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C.作家的笔触深入到那个时候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市井风情、人生百态,在 作家笔下无不穷形尽相。 D.在市农科院的认真指导下,这个贫瘠的山村终于走上了科学种田的穷家富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小虎队”这个演唱组合的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 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B.有关报道声称给灾区玉树捐款要收20%的手续费,救灾司副司长庞陈敏22日就“通 过有关机构捐款要收取20%手续费”的报道作了回应,否认了这种说法 C.春节期间,去绿岛影视城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让小朋友们着实高
甘肃省部分普通高中 2010 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 150 分,做题时间为 150 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重创.(chuàng) 枇杷..(pí pá) 秸.(jiē)秆 棉.(mián)里藏针 B.祈.(qí)祷 咯血..(kǎ xiě) 轻佻.(tiāo) 一抔.(póu)黄土 C.憎.(zēng)恨 氛围..(fēn wéi) 症.(zhèng)结 龇.(zī)牙咧嘴 D.辟.(bì)谣 潜伏..(qiǎn fú) 烟囱.(cōng) 既往不究.(ji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IMAX”电影《阿凡达》的放映,对良莠不齐 ....的中国电影造成了巨大冲击。 B.新学期开始,高中语文课本改头换面 ....,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C.作家的笔触深入到那个时候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市井风情、人生百态,在 作家笔下无不穷形尽相 ....。 D.在市农科院的认真指导下,这个贫瘠的山村终于走上了科学种田的穷家富路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小虎队”这个演唱组合的名字,对 80 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 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B.有关报道声称给灾区玉树捐款要收 20%的手续费,救灾司副司长庞陈敏 22 日 就“通 过有关机构捐款要收取 20%手续费”的报道作了回应,否认了这种说法。 C.春节期间,去绿岛影视城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让小朋友们着实高
兴,感觉这个年过得真开心。 D.据初步分析,3月28日发生的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华晋焦煤公 司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引起的。 4.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 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一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 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 却无丿 A.①③②⑥⑤④B.①③⑤④②⑥C.②⑥①③⑤④D.②⑥⑤④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 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 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 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西方100多年的经济成果, 而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30年间集中体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 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囯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 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 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 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 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 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
兴,感觉这个年过得真开心。 D.据初步分析,3 月 28 日发生的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华晋焦煤公 司建设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规违章行为引起的。 4.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 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 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 却无人理睬 A.①③②⑥⑤④ B.①③⑤④②⑥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⑥⑤④①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华传统与生态文明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追随着西方的脚步走。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甲午 战败后转学制度;戊戌变法失败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中国仍然没有摆脱 困境,这便使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于是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 上器物、制度、理念全盘西化之路。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取得了西方 100 多年的经济成果, 而西方 100 多年的环境污染在中国 30 年间集中体现。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说明,中国如果继 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那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 多。所以,这次危机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大好机会。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它们都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那就是“中”、“和”、“容”, 即中庸、和谐、包容。儒家讲求“仁民爱物”,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犹如同胞手足,朋 友兄弟,万物一体而相互仁爱。主张天道即人道,天地生生之德的道德意义和伦理价值,需 要人来实现,人恰恰可以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所谓“尽人事而知 天命”,正根源于此。 当然,过分强调“天命”,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一面。需要特
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 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 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 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 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 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仪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 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 ,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 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 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 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 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 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 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生 活,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5期,有删改) 5.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天命”,就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荀子、 王夫之等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主张“天人交胜
别指出,儒家传统中还有一支主张“天人交胜”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荀子、王夫之等,他 们认为一方面应当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充分运用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的有限性, 遵循自然天道的正常规律,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道家崇尚“自然”,希望通过“道法自然”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认为万物与人既 是平等又是相互联系的,反对人为、机心,主张顺道而为,复归于朴,提倡一种“天地有大 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佛教虽为外来文化,但很好地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最有中国特色的莫过于禅 宗。禅宗集中体现了对天人合一观念的理解,对中华道德礼仪的吸收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认 同。佛教提出“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之差别仅是佛性的不同表现,其本质乃是佛性的统 一,众生平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 这些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 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它不仅是中国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更 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 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特别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 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生活中的小 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活 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生 活,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种种错误。 (摘自《新华文摘》2009 年第 5 期,有删改) 5.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调“天命”,就会忽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主观能动性,荀子、 王夫之等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主张“天人交胜
B.道家崇尚“自然”“道法自然”是他们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的途径:;他们 倡一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C.所谓“众生平等”的本质乃是佛教提出的“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的差别仅仅是佛 性的不同表现。 D.否定物质享受的最大化提倡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可以使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 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 6.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 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儒家讲求“仁民爱物”,认为人与人、人与物皆为一体并应该相互仁爱,主张天道 人道,强调人的重要作用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是根源于此 C.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 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D.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的中国生态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牢牢地扎根于基 层社会的家族和礼仪中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只能 是死路一条,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证明 B.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 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C.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无不渗透着中国 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相当先进与具体的。 D.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 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对我国现实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 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及太祖南略定远①,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 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亦执太祖,达挺身 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从破擒元将陈野先,别将兵取溧阳、溧水,从下集庆。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 东攻镇江,拔之。号令明肃,城中宴然。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寻拜征虏大将军。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即获壮士,结以恩义而为己用。由此多乐 附大将军者。至是,太祖谕诸将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莫如大将军达 洪武元年,太祖即帝位,以达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以达兼太子少傅。 每岁春出,冬暮召还,以为常。还辄上将印,赐休沐,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而达 愈恭慎。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 达固辞。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 罪。帝觇之,大悦。乃命有司即旧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胡惟庸为丞相,欲结好 于达,达薄其人,不答,则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福寿发之,达亦不问;惟时时为帝言惟庸 不任相。后果败,帝益重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
B.道家崇尚“自然”“道法自然”是他们实现“人道契合、人道为一”的途径;他们 提 倡一种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生命境界。 C.所谓“众生平等”的本质乃是佛教提出的“佛性”为万物本原,万物的差别仅仅是佛 性的不同表现。 D.否定物质享受的最大化,提倡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可以使生态文明中的日常生 活 极大地超越现实的功利追求。 6.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洋务运动”学技术,到彻底否定自身传统,走上器物、制度、理 念全盘西化之路,都是因为国人特别是精英们认定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有问题。 B.儒家讲求“仁民爱物”, 认为人与人、人与物皆为一体并应该相互仁爱,主张天道 即 人道,强调人的重要作用,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正是根源于此。 C.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实现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 最 具中国特色的禅宗。 D.具体落实为一个“度”字的中国生态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牢牢地扎根于基 层社会的家族和礼仪中。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要差很多,如果继续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只能 是死路一条,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证明。 B.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中 庸、和谐、包容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C.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无不渗透着中国 传 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是相当先进与具体的。 D.生态文明需要一种从容有度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节制人的无限欲望,使人 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生活,对我国现实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 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及太祖南略定远①,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 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亦执太祖,达挺身 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从破擒元将陈野先,别将兵取溧阳、溧水,从下集庆。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 东攻镇江,拔之。号令明肃,城中宴然。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寻拜征虏大将军。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即获壮士,结以恩义而为己用。由此多乐 附大将军者。至是,太祖谕诸将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莫如大将军达。 洪武元年,太祖即帝位,以达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以达兼太子少傅。 每岁春出,冬暮召还,以为常。还辄上将印,赐休沐,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而达 愈恭慎。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 达固辞。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 罪。帝觇之,大悦。乃命有司即旧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胡惟庸为丞相,欲结好 于达,达薄其人,不答,则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福寿发之,达亦不问;惟时时为帝言惟庸 不任相。后果败, 帝益重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 ,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
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 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 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帝尝称之日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 将军一人而已。” (节选自《明史·徐达常遇春传》,有改动) 注:①定远,地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世业农 业:以……为职业 B.达薄其人 薄:看不起 明年二月,病笃 笃:(病)重 D.不矜不伐 矜:怜悯,同情 9.以下四组话,分别直接表现徐达“刚毅武勇”和“中正无疵”的一组是 () A.①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 ②以达兼太子少傅 B.①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②有布衣兄弟称 C.①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 ②单车就舍 D.①诸将奉持凛凛 ②延礼儒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达年轻时,投奔太祖率领的郭子兴,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又因屡立战功,而被任 命为统军元帅 B.太祖与徐达以布衣兄弟相称,并要把自己做吴王时所用的旧居赐给徐达居住,徐达 却坚决地予以拒绝。 C.胡惟庸巴结徐达不成,又通过贿赂看门人来继续巴结,徐达照样不予理睬,并在皇 帝面前指出他不宜担任丞相 D.徐达在北平生病,皇帝派徐辉祖前往慰问,后来又将徐达召回,但不久后他还是去 世了,皇帝因此非常伤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 兴授达镇抚。(5分) (2)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即获壮士,结以恩义而为己用。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 (5分) 译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最高楼·咏梅
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 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 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帝尝称之曰: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 将军一人而已。” (节选自《明史·徐达常遇春传》,有改动) 注:①定远,地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世业.农 业:以……为职业 B.达薄.其人 薄:看不起 C.明年二月,病笃. 笃:(病)重 D.不矜.不伐 矜:怜悯,同情 9.以下四组话,分别直接表现徐达“刚毅武勇”和“中正无疵”的一组是 ( ) A.①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 ②以达兼太子少傅 B.①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②有布衣兄弟称 C.①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 ②单车就舍 D.①诸将奉持凛凛 ②延礼儒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徐达年轻时,投奔太祖率领的郭子兴,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又因屡立战功,而被任 命为统军元帅。 B.太祖与徐达以布衣兄弟相称,并要把自己做吴王时所用的旧居赐给徐达居住,徐达 却坚决地予以拒绝。 C.胡惟庸巴结徐达不成,又通过贿赂看门人来继续巴结,徐达照样不予理睬,并在皇 帝面前指出他不宜担任丞相。 D.徐达在北平生病,皇帝派徐辉祖前往慰问,后来又将徐达召回,但不久后他还是去 世了,皇帝因此非常伤心。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 兴授达镇抚。(5 分) 译文: (2)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即获壮士,结以恩义而为己用。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 (5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最高楼·咏梅 陈亮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