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位:电路中为分析的方便,常在电路中选某一点为参 考点,把任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 参考点的电位一般选为零,所以,参考点也称为零电位 点。 电位用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 设c点为电位参考点,则p.=0 pa=Uac'9=Ubc’pa-Uac
3. 电位:电路中为分析的方便,常在电路中选某一点为参 考点,把任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 参考点的电位一般选为零,所以,参考点也称为零电位 点。 电位用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 a b c d 设c点为电位参考点,则 c=0 a =Uac, b =Ubc, d =Udc
两点间电压与电位的关系: 前例 仍设c点为电位参考点,p.=0 Uac=Pa,Udc=Pa Uad=Uac-Uac=PaPa 结论: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该两点间的 电位之差
两点间电压与电位的关系: a b d c 仍设c点为电位参考点, c=0 Uac = a , Udc = d Uad= Uac –Udc= a–d 前例 结论: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该两点间的 电位之差
例. 已知Uab=1.5V,Uc=1.5V (1)以a点为参考点,p,=0 Uab=Pa-P>=Pa-Uab=-1.5 V 1.5V Ube=4-4。→0.=4-Uc=-1.5-1.5=-3V Uac=Pa-9。=0-(-3)=3V 1.5V (2)1 以b点为参考点,,=0 Uab=pa-P>a=Pa+Uab=1.5 V Ue=9,-9。→9.=4,-Uc=-1.5V Uae=p-0。=1.5-(-1.5)=3V 结论: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当选择不同的电 位参考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均不同,但任意两点间 电压保持不变
例 . a b c 1.5 V 1.5 V 已知 Uab=1.5 V,Ubc=1.5 V (1) 以a点为参考点,a=0 Uab= a–b b = a –Uab= –1.5 V Ubc= b–c c = b –Ubc= –1.5–1.5= –3 V Uac= a–c = 0 –(–3)=3 V (2) 以b点为参考点,b=0 Uab = a–b a = a +Uab= 1.5 V Ubc= b–c c = b –Ubc= –1.5 V Uac= a–c = 1.5 –(–1.5) = 3 V 结论: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当选择不同的电 位参考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均不同,但任意两点间 电压保持不变
4.电动势eletromotive force):局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def e= e的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 根据能量守恒:UAB=eBA。电压表示电位降, 电动势表示电位升,即从A到B的电压,数 值上等于从B到A的电动势。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移到B所做的功(UAB),与外 力克服电场力把相同的单位正电荷从经电源内部移 向A所做的功(eBA)是相同的,所以UAB=eBA
4. 电动势(eletromotive force):局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q A e d d def e 的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 V (伏) 根据能量守恒:UAB = eBA。电压表示电位降, 电动势表示电位升,即从A到B的电压,数 值上等于从B到A的电动势。 *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A移到B所做的功(UAB ),与外 力克服电场力把相同的单位正电荷从B经电源内部移 向A所做的功(eBA)是相同的,所以UAB = eBA。 B A
例 已知:4C正电荷由a点均匀移动至b点 电场力做功8J,由b点移动到c点电场 力做功为12J, (1)若以b点为参考点,求a、b、c点 的电位和电压Uab Ube; (2)若以c点为参考点,再求以上各值 解 (1) 以b点为电位参考点 P。=0 Ub=pn-9,=2-0=2 W 8 ab =2 4 Uc=p,-p.=0-(-3)=3V 12 =-3/ 4
例 已知:4C正电荷由 a点均匀移动至 b 点 电场力做功8J,由 b点移动到 c点电场 力做功为12J , (1) 若以 b点为参考点,求 a 、 b 、 c 点 的电位和电压 Uab 、 U bc ; (2) 若以 c点为参考点,再求以上各值 a c 解 b V qWab a 2 48 0 b V qW qWcb b c c 3 4 12 Uab a b 2 0 2 V Ubc b c 0 ( 3 ) 3 V (1) 以 b点为电位参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