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年,卡玛拉已基本改变了狼的习性,能与一般孩子生活在一起,能说出45个单词,能用三言两 语表达简单的意思,能够唱简单的歌。她开始注意穿着,不穿好衣服不出屋,有了羞耻心。她能自觉地到 鸡窝去拣鸡蛋,受到表扬就非常高兴。 第九年(17岁),当她因尿毒症死去时,智力只有三岁半的水平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从最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观念与意识,无不都是客观现实的各种特 性、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就其内容及其发生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就其反映形 式如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来说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人的心理具有观念性。人的心理虽然离不开人脑和社会现实这个物质基础,但它本身 却不是物质现象而是精神现象。例如,客观世界存在的杯子,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来喝 水。而头脑中的杯子,看不见也摸不着,也不能用它喝水 人的心理反映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决定于当前被反映的客观现实。人们对当前客观现 实的反映并不都是同一模式。这是因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主体的已有的主观世界为中 介,通过折射而进行的。任何反映都是在一个具体的个人身上进行的,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 个性心理的倾向性,都会给客观现实的反映以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个人的特点。因此,同一 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都会存在不同的反映 例如,同样一部电影,有的人评价很高,有的人横加抨击。 人对客观现象的反映,不像照镜子或照相机底片那样简单地、消极地和刻板地反映对 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它的能动性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 个体的心理对其行为的支配和调节往往是很复杂的,可以有目的的毫不掩饰地支配行 为来达到目的;可以有意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做出与内心 不符的行为表现。即个体的外部行为与内部心理活动的关系不是单义的,而往往是多义的 例如,微笑这种行为,它可能表示对人的好感,也可能是嘲笑某人的愚蠢,还可能是笑里藏 刀 第二、人能认识客观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人的心理,通过语言和思维,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和规 律。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特别是经过发明创造,积累了 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人类只有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避免社会实践的盲目性,阜有成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行动目的的确定,行动计划的制订,克服各种困难,都是以认 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为前提的。 第三、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人的心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通过自我意识可以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改造自我,不 断完善自我。人的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表现为自我知觉、自我观念、自我评价等。在情感 方面表现为自尊、自信、自爱等自我体验。在意志方面,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理想对自己行 为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控制。在个性方面,自我意识能够时刻维持个性与当前心理活动 的统一,维持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诸多因素的统一。人就是在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中 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在我自我意识的控制之下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四、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人的心理不仅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的,而且它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劳动实践,原始人的脑才发展成为现代人的脑。有了人脑,才能产生人的心理。所以
第七年,卡玛拉已基本改变了狼的习性,能与一般孩子生活在一起,能说出 45 个单词,能用三言两 语表达简单的意思,能够唱简单的歌。她开始注意穿着,不穿好衣服不出屋,有了羞耻心。她能自觉地到 鸡窝去拣鸡蛋,受到表扬就非常高兴。 第九年(17 岁),当她因尿毒症死去时,智力只有三岁半的水平。 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从最简单的感觉、知觉到复杂的观念与意识,无不都是客观现实的各种特 性、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就其内容及其发生方式来说,是客观的。但就其反映形 式如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来说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人的心理具有观念性。人的心理虽然离不开人脑和社会现实这个物质基础,但它本身 却不是物质现象而是精神现象。例如,客观世界存在的杯子,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用来喝 水。而头脑中的杯子,看不见也摸不着,也不能用它喝水。 人的心理反映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决定于当前被反映的客观现实。人们对当前客观现 实的反映并不都是同一模式。这是因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主体的已有的主观世界为中 介,通过折射而进行的。任何反映都是在一个具体的个人身上进行的,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 个性心理的倾向性,都会给客观现实的反映以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个人的特点。因此,同一 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都会存在不同的反映。 例如,同样一部电影,有的人评价很高,有的人横加抨击。 人对客观现象的反映,不像照镜子或照相机底片那样简单地、消极地和刻板地反映对 象。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它的能动性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对行为具有支配和调节作用。 个体的心理对其行为的支配和调节往往是很复杂的,可以有目的的毫不掩饰地支配行 为来达到目的;可以有意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不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做出与内心 不符的行为表现。即个体的外部行为与内部心理活动的关系不是单义的,而往往是多义的。 例如,微笑这种行为,它可能表示对人的好感,也可能是嘲笑某人的愚蠢,还可能是笑里藏 刀。 第二、人能认识客观世界,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人的心理,通过语言和思维,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和规 律。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特别是经过发明创造,积累了 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人类只有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避免社会实践的盲目性,卓有成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行动目的的确定,行动计划的制订,克服各种困难,都是以认 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为前提的。 第三、人能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完善自己。 人的心理的能动性,还表现在通过自我意识可以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改造自我,不 断完善自我。人的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表现为自我知觉、自我观念、自我评价等。在情感 方面表现为自尊、自信、自爱等自我体验。在意志方面,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理想对自己行 为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控制。在个性方面,自我意识能够时刻维持个性与当前心理活动 的统一,维持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诸多因素的统一。人就是在自我认识与自我控制中 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在我自我意识的控制之下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的。 四、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人的心理不仅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发展的,而且它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劳动实践,原始人的脑才发展成为现代人的脑。有了人脑,才能产生人的心理。所以
不仅人的心理,连同人脑本身,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但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会成为一个人丰 富的心理内容。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主体,并成为主体实践对象时,它才能成为一个人丰 富的心理内容。所以说,实践是实现外界客观现实和主观心理活动统一的桥梁。 不仅人类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而且整个人类和个体的心理、意识发生和发展都 是受社会生活实践制约的。如果一个人从小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也就不会产生正常 的心理。我国的明成祖朱棣,在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后,把建文帝的两岁小儿子朱文圭带到 北京关押了起来。过了五十五年,放他出来时,他已变成牛马不认识的白痴 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人的错觉可以通过实 践得到纠正;人的错误思想可以通过实践得到改正,人的正确思想也是在不断的反复的实践 中得到发展的 第三节心理的生理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是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但无论心理活动多么复杂多样,都是通过以大脑 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这一点通过近现代科学的众多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强有 力的证明。因此,我们只有对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机能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心理现象。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与人体其他组织或器 官的细胞不同,不仅结构特殊,而且具有形状、功能上多样性特点。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细胞突起两部分。 (1)细胞体:神经元细胞体的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有圆形、锤体形、棱形、星状形 等几种。细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介于膜与核之间)。细胞体为神经元 的代谢、营养中心 (2)细胞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它由细胞体发出, 般分支较少,长度较长,其长度从几十微米到一米。轴突的功能为传导神经冲动,它可将神 经冲动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所支配的细胞上。轴突的周围包有髓鞘,它具有绝缘性,能防 止神经冲动扩散。轴突的末端有分支状的小突起,称为终纽。终纽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到 另一个神经元。树突由细胞体发出,一般较短,长度只有几百微米,而分支多、状如树枝。 其功能为接受其它神经元传来的冲动,然后将冲动传到细胞体。 2.神经元的类型 据神经元的性质把神经元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它的功能是将感受器接受的刺激 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2)运动神经元,其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 经冲动传到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是介于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神经元, 它的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中间神经元只存在于脑与脊髓中,又称联结神经元 3.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它通过树突及 胞体接受从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使兴奋加强或减弱,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 给另一个神经元。所以神经细胞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又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 4.神经元的联系:数量庞大的神经元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其联系方式是相互形成突 触。突触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一个神经元的活动通过突 触能影响与之相接的另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在一个神经元上有成千上万个突触,这样神 经元之间就构成了密如蛛网的联系,整个神经系统就组成了十分庞大的网络系统。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它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不仅人的心理,连同人脑本身,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 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但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会成为一个人丰 富的心理内容。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主体,并成为主体实践对象时,它才能成为一个人丰 富的心理内容。所以说,实践是实现外界客观现实和主观心理活动统一的桥梁。 不仅人类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而且整个人类和个体的心理、意识发生和发展都 是受社会生活实践制约的。如果一个人从小长期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也就不会产生正常 的心理。我国的明成祖朱棣,在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后,把建文帝的两岁小儿子朱文圭带到 北京关押了起来。过了五十五年,放他出来时,他已变成牛马不认识的白痴。 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人的错觉可以通过实 践得到纠正;人的错误思想可以通过实践得到改正,人的正确思想也是在不断的反复的实践 中得到发展的。 第三节 心理的生理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是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但无论心理活动多么复杂多样,都是通过以大脑 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这一点通过近现代科学的众多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强有 力的证明。因此,我们只有对神经系统的构造和机能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心理现象。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与人体其他组织或器 官的细胞不同,不仅结构特殊,而且具有形状、功能上多样性特点。 1.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细胞突起两部分。 (1)细胞体:神经元细胞体的大小不一,形状不同,有圆形、锤体形、棱形、星状形 等几种。细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介于膜与核之间)。细胞体为神经元 的代谢、营养中心。 (2)细胞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一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它由细胞体发出,一 般分支较少,长度较长,其长度从几十微米到一米。轴突的功能为传导神经冲动,它可将神 经冲动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所支配的细胞上。轴突的周围包有髓鞘,它具有绝缘性,能防 止神经冲动扩散。轴突的末端有分支状的小突起,称为终纽。终纽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到 另一个神经元。树突由细胞体发出,一般较短,长度只有几百微米,而分支多、状如树枝。 其功能为接受其它神经元传来的冲动,然后将冲动传到细胞体。 2.神经元的类型: 据神经元的性质把神经元分为三类:(1)感觉神经元,它的功能是将感受器接受的刺激 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2)运动神经元,其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 经冲动传到效应器。(3)中间神经元,是介于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神经元, 它的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中间神经元只存在于脑与脊髓中,又称联结神经元。 3.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它通过树突及 胞体接受从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使兴奋加强或减弱,再通过轴突将信息传 给另一个神经元。所以神经细胞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又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 4.神经元的联系:数量庞大的神经元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其联系方式是相互形成突 触。突触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一个神经元的活动通过突 触能影响与之相接的另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在一个神经元上有成千上万个突触,这样神 经元之间就构成了密如蛛网的联系,整个神经系统就组成了十分庞大的网络系统。 (二)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它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组成。 (1)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面部。它与头部、面部的感觉、运动有关。 (2)脊神经:共31对,分布在躯体和四肢。它与躯体的感觉和运动有关。 (3)植物性神经:又叫自主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等部位。影响内脏、心 血管、腺体的活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两大系统, 在功能上存在拮抗作用。交感神经系统通常在个体紧张而警觉时发生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 则常在个体松弛状态时发生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见图2-2)。 (1)脊髓:脊髓位于脊椎骨连成的脊椎管内。它是由许多神经元聚集而成的锥状构造,是 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在神经传导上,脊髓有两种基本机能。其一是提供躯体与脑 部之间神经双向传导的通路,其二是进行简单的反射活动。许多先天的无条件反射中枢 就位于脊髓。 (2)脑干:脑干上接大 脑半球,下连脊髓,呈不规则柱 大脑右半球 状形。经由脊髓而传到脑的神经 大脑皮质 大脑左半球 活动,呈交叉方式进行:来自脊 髓右边的,先传到脑干的左边 然后再传入大脑:来自脊髓左边视丘 的,先传到脑干的右边,然后传 送到大脑。脑干主要影响个体的下视丘 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 视神经径 等生理功能。脑干包括延脑、脑 桥、中脑和网状结构四部分 延脑 延脑居于脑的最下部位,与 脊髓相连,是心跳、呼吸、血管 咀嚼、呕吐、咳嗽等活动中枢 脊髓 故延脑有“生命中枢”之称。在 维持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脑桥位于中脑和延脑之间 图2—2脑部透视略图 是调节肌肉紧张和某些内脏活 动的反射中枢。脑桥的白质神经 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一半球传到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 肉活动的功能,因此得名脑桥。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所以得此名。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低级反射 中枢,对骨胳肌肉的紧张度,对姿势、运动的协调都具有调节作用 网状结构位于脑干中央,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为控 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3)小脑: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和大脑后部的下方。小脑由左右两半球构成。小脑的 主要功能是协调躯体运动、调节张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4)间脑:间脑位于中脑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被大脑半球覆盖。间脑分为上丘 脑、背侧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其中下丘脑的机能尤为重要,它是植物性神经的 皮质下中枢,是调节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的较高中枢。参与调节机体的情绪反应、食欲、 睡眠、生物钟等
1.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组成。 (1)脑神经:共 12 对,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面部。它与头部、面部的感觉、运动有关。 (2)脊神经:共 31 对,分布在躯体和四肢。它与躯体的感觉和运动有关。 (3)植物性神经:又叫自主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等部位。影响内脏、心 血管、腺体的活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这两大系统, 在功能上存在拮抗作用。交感神经系统通常在个体紧张而警觉时发生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 则常在个体松弛状态时发生作用。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见图 2-2)。 (1)脊髓:脊髓位于脊椎骨连成的脊椎管内。它是由许多神经元聚集而成的锥状构造,是 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在神经传导上,脊髓有两种基本机能。其一是提供躯体与脑 部之间神经双向传导的通路,其二是进行简单的反射活动。许多先天的无条件反射中枢 就位于脊髓。 (2)脑干: 脑干上接大 脑半球,下连脊髓,呈不规则柱 状形。经由脊髓而传到脑的神经 活动,呈交叉方式进行:来自脊 髓右边的,先传到脑干的左边, 然后再传入大脑;来自脊髓左边 的,先传到脑干的右边,然后传 送到大脑。脑干主要影响个体的 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 等生理功能。脑干包括延脑、脑 桥、中脑和网状结构四部分。 延脑居于脑的最下部位,与 脊髓相连,是心跳、呼吸、血管、 咀嚼、呕吐、咳嗽等活动中枢, 故延脑有“生命中枢”之称。在 维持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脑桥位于中脑和延脑之间。 是调节肌肉紧张和某些内脏活 动的反射中枢。脑桥的白质神经 纤维,通到小脑皮质,可将神经冲动自小脑—半球传到另一半球,使之发挥协调身体两侧肌 肉活动的功能,因此得名脑桥。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所以得此名。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低级反射 中枢,对骨胳肌肉的紧张度,对姿势、运动的协调都具有调节作用。 网状结构位于脑干中央,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为控 制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3)小脑: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和大脑后部的下方。小脑由左右两半球构成。小脑的 主要功能是协调躯体运动、调节张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4)间脑:间脑位于中脑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被大脑半球覆盖。间脑分为上丘 脑、背侧丘脑、后丘脑、底丘脑和下丘脑。其中下丘脑的机能尤为重要,它是植物性神经的 皮质下中枢,是调节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的较高中枢。参与调节机体的情绪反应、食欲、 睡眠、生物钟等。 图 2—2 脑部透视略图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又称端脑,位于脑的最前部分,它的重量约占全脑重的 70%,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器官 (一)大脑的结构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大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分隔,借巨大的横行纤维 胼胝体相连,使两半球的神经传导互通。大脑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位于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 灰质,称大脑皮质。皮质深层为白质,白质内还埋有灰质块,称基底核。大脑皮质由14 亿个神经细胞元组成,它的总面积约为2200cm2,其中1/3露于表面,2/3位于沟壁及沟底。 大脑皮层上有许多沟或裂(凹陷部分)、回(凸起部分),根据沟回的分布把大脑皮质分为 四个区域:额叶、顶叶、枕叶、颞叶,这四个区域分布着许多心理活动的高级中枢 (二)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在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管不同的心理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皮层各中枢也叫投射区。大脑皮层的投射区只占大脑皮层的1/4,其 他区域称为联合区。它把在不同投射区发生的情况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大脑皮层的机能中 枢有(见图2-4) 1、感觉中枢:(1)视觉中枢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枕 运动中枢 叶部位,是从视网膜传入信息 布氏语言区 躯体感觉中枢 的大脑中枢,该部位的神经组 织受到损伤,将丧失部分或全 部的视觉功能。(2)听觉中枢。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是从内耳 传入信息的大脑中枢。该部位 嗅球 的神经组织受到损伤,将丧失 视觉中枢 部分或全部的听觉功能。听觉 听觉中枢 氏语言区 中枢投射的特点也是左右倒 置,上下颠倒的。(3)躯体感觉 图2—3大脑左半球的分区功能 中枢。躯体感觉中枢位于顶叶 的中央后回。它是从躯体,皮 肤传入信息的大脑中枢。它是温度觉(热觉、冷觉)、触觉、痛觉、运动觉和平衡觉的大脑 中枢。感觉区的功能与身体各部位的关系,是上下颠倒与左右交叉的。如负责口腔部的感觉 中枢,位置在该中枢的最下方。而负责脚的感觉中枢位置在最上方。该部位的神经组织如果 受到损伤,将丧失部分或全部的躯体感觉功能 2.运动中枢: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额叶的中央前回,是躯体随意运动在大脑皮层上的 投射中枢。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 分的运动。如果运动区某一部位受到伤害或病变,他所控制的身体部位就会丧失随意运动的 能力。运动中枢的投射特点:(1)经常性。代表区域面积的大小,直接与是否经常性的运动 有关。经常运动的手指,口腔部所占的面积比整个下肢都大。(2)交叉性。运动中枢发出的 神经冲动,呈左右交叉的方式进行。就是左半球运动中枢,控制右半身的活动:右半球的运 动中枢,只控制左半身的活动。(3)倒立分布。运动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呈上、下倒置的 方式进行。由图2-5左半部看出,大脑皮层上控制膝盖、腿部的部位,位于最上面。控制口 腔的部位在最下面
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大脑又称端脑,位于脑的最前部分,它的重量约占全脑重的 70%,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器官。 (一)大脑的结构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大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分隔,借巨大的横行纤维—— 胼胝体相连,使两半球的神经传导互通。大脑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位于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 灰质,称大脑皮质。皮质深层为白质,白质内还埋有灰质块,称基底核。大脑皮质由 140 亿个神经细胞元组成,它的总面积约为 2200cm2,其中 1/3 露于表面,2/3 位于沟壁及沟底。 大脑皮层上有许多沟或裂(凹陷部分)、回( 凸起部分),根据沟回的分布把大脑皮质分为 四个区域:额叶、顶叶、枕叶、颞叶,这四个区域分布着许多心理活动的高级中枢。 (二)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在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管不同的心理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皮层各中枢也叫投射区。大脑皮层的投射区只占大脑皮层的 1/4,其 他区域称为联合区。它把在不同投射区发生的情况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大脑皮层的机能中 枢有(见图 2-4): 1、感觉中枢:(1)视觉中枢。 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枕 叶部位,是从视网膜传入信息 的大脑中枢,该部位的神经组 织受到损伤,将丧失部分或全 部的视觉功能。(2)听觉中枢。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是从内耳 传入信息的大脑中枢。该部位 的神经组织受到损伤,将丧失 部分或全部的听觉功能。听觉 中枢投射的特点也是左右倒 置,上下颠倒的。(3)躯体感觉 中枢。躯体感觉中枢位于顶叶 的中央后回。它是从躯体,皮 肤传入信息的大脑中枢。它是温度觉(热觉、冷觉)、触觉、痛觉、运动觉和平衡觉的大脑 中枢。感觉区的功能与身体各部位的关系,是上下颠倒与左右交叉的。如负责口腔部的感觉 中枢,位置在该中枢的最下方。而负责脚的感觉中枢位置在最上方。该部位的神经组织如果 受到损伤,将丧失部分或全部的躯体感觉功能。 2.运动中枢: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额叶的中央前回,是躯体随意运动在大脑皮层上的 投射中枢。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 分的运动。如果运动区某一部位受到伤害或病变,他所控制的身体部位就会丧失随意运动的 能力。运动中枢的投射特点:(1)经常性。代表区域面积的大小,直接与是否经常性的运动 有关。经常运动的手指,口腔部所占的面积比整个下肢都大。(2)交叉性。运动中枢发出的 神经冲动,呈左右交叉的方式进行。就是左半球运动中枢,控制右半身的活动;右半球的运 动中枢,只控制左半身的活动。(3)倒立分布。运动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呈上、下倒置的 方式进行。由图 2-5 左半部看出,大脑皮层上控制膝盖、腿部的部位,位于最上面。控制口 腔的部位在最下面。 图 2—3 大脑左半球的分区功能
运动中板D 等觉 且嚼作用 图24运动中枢与躯体感觉中枢 3.言语中枢 言语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它是负责接受、处理和储存言语信息的中枢。只有人类才独 有言语中枢这种高级的心理活动中枢。人只因有了言语中枢,才能进行较复杂的抽象思维活 动,也才有了人的心理意识。言语中枢又由运动性言语中枢、书写中枢、听话中枢、阅读中 枢组成。(1)说话中枢:又称为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额叶部位。说话中枢受到 损伤,尽管发音器官正常,也不能说话,或说不出完整的话,严重的可导致失语症。(2)书 写中枢:书写中枢在额叶,是负责手写字或绘画的部位。该中枢受到损伤,就不能用手写字 或绘画,导致失写症。(3)听话中枢:也叫听觉性言语中枢,在颞叶。主要功能是负责言语 的记忆和理解。这一区域受损,听觉虽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谈话的意思。该中枢负责语言的 记忆与理解。(4)阅读中枢:也叫视觉性言语中枢,在枕叶。这一区域受到损伤,视力虽正 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的含义,可导致失读症。 (三)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经过多年研究,在揭示大脑两 半球的秘密上取得突出成就。为此,他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斯佩里通过对 癫痫病人的裂脑研究,发现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既独立,又完整,高度专门化。人的大脑 两半球的功能如下 左半球。又称言语优势半球,它是分管科学创造活动的。具体功能有:说话和语言的功 能:理论思考和形成观念的能力:分析能力:计算或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把握时间前后顺序 的能力 右半球。又称非言语优势半球,它是主管艺术创造的。具体功能有:非语言的能力:绘 画和识别图形的能力:音乐天赋;直观能力:把握几何空间的能力:把握全体和综合的能力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活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有时侧重于左 半球的活动,有时侧重于右半球活动,有时则有节律、频繁地左右互相转换,使人能有一个
3.言语中枢 言语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它是负责接受、处理和储存言语信息的中枢。只有人类才独 有言语中枢这种高级的心理活动中枢。人只因有了言语中枢,才能进行较复杂的抽象思维活 动,也才有了人的心理意识。言语中枢又由运动性言语中枢、书写中枢、听话中枢、阅读中 枢组成。(1)说话中枢: 又称为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额叶部位。说话中枢受到 损伤,尽管发音器官正常,也不能说话,或说不出完整的话,严重的可导致失语症。(2)书 写中枢:书写中枢在额叶,是负责手写字或绘画的部位。该中枢受到损伤,就不能用手写字 或绘画,导致失写症。(3)听话中枢:也叫听觉性言语中枢,在颞叶。主要功能是负责言语 的记忆和理解。这一区域受损,听觉虽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谈话的意思。该中枢负责语言的 记忆与理解。(4)阅读中枢:也叫视觉性言语中枢,在枕叶。这一区域受到损伤,视力虽正 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的含义,可导致失读症。 (三)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经过多年研究,在揭示大脑两 半球的秘密上取得突出成就。为此,他获得了 1981 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斯佩里通过对 癫痫病人的裂脑研究,发现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既独立,又完整,高度专门化。人的大脑 两半球的功能如下: 左半球。又称言语优势半球,它是分管科学创造活动的。具体功能有:说话和语言的功 能;理论思考和形成观念的能力;分析能力;计算或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把握时间前后顺序 的能力。 右半球。又称非言语优势半球,它是主管艺术创造的。具体功能有:非语言的能力;绘 画和识别图形的能力;音乐天赋;直观能力;把握几何空间的能力;把握全体和综合的能力。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活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有时侧重于左 半球的活动,有时侧重于右半球活动,有时则有节律、频繁地左右互相转换,使人能有一个 图 2-4 运动中枢与躯体感觉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