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市二中与一中联考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试卷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是 A.细嫩/恁地 文摘/责备 存而不论/唇亡齿寒 B.霰弹/沦陷 铁锨/纤维 卷帙浩繁/孤注一掷 C.歼灭/信笺 钥匙/飞跃 开门揖盗/苦心孤诣 D.轻佻/诏书 皱纹/宇宙 暴风骤雨/助纣为虐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首日,主场作战的中国代表团狂扫19金。翌日 杨明即针对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的“开门红”发表评论,他认为金牌大国不等 于体育强国,而一家独大,还“会引导本来就畸形的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极端”。 这虽非“雷霆万钧”的评论,却一石激起千层浪。11月19日,《北京日报》 发表署名“毛晓刚”的题为《对竞技体育少些讽刺为好》的评论,称杨明的观点 “虽不至于颠倒黑白但也是无稽之谈,纯属振聋发聩、哗众取宠” A.一石激起千层浪 B.无稽之谈 C.振聋发 聩 D.哔众取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对于马云在对话中提出的“多种经历的成功之路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施 瓦辛格称最重要 点就是对未来要有愿景并且有勇气去实施 B.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诞生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 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也是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 C.世博会结束以后,中国馆将进入一个调整期,调整各种设施,维修相关路线, 还会重新开馆迎客,满足世博会期间没有参观到中国馆的观众。 D.2010年广州亚运会奖牌的正面图案设计有亚奥理事会会徽和广州市花红棉图 形融为一体,以立体浮雕强化视觉效果。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1为什么说台湾人是中国人 2这是因为彼此认同的文化不同 3文化可以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 4虽然我们跟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可是我说我是中国人,他说 他是日本人 5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 6因为他们认同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 A.345162 B.。624513 C。625341 D。342165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广东揭阳市二中与一中联考 2012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科试卷 一、 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是 ( ) A.细嫩/恁地 文摘/责备 存而不论/唇亡齿寒 B.霰弹/沦陷 铁锨/纤维 卷帙浩繁/孤注一掷 C.歼灭/信笺 钥匙/飞跃 开门揖盗/苦心孤诣 D.轻佻/诏书 皱纹/宇宙 暴风骤雨/助纣为虐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11 月 12 日,广州亚运会开幕首日,主场作战的中国代表团狂扫 19 金。翌日, 杨明即针对中国代表团在金牌榜上的“开门红”发表评论,他认为金牌大国不等 于体育强国,而一家独大,还“会引导本来就畸形的中国竞技体育走向极端”。 这虽非 “雷霆万钧”的评论,却一石激起千层浪。11 月 19 日,《北京日报》 发表署名“毛晓刚”的题为《对竞技体育少些讽刺为好》的评论,称杨明的观点 “虽不至于颠倒黑白但也是无稽之谈,纯属振聋发聩、哗众取宠”。 A.一石激起千层浪 B.无稽之谈 C.振聋发 聩 D.哗众取宠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A.对于马云在对话中提出的“多种经历的成功之路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施 瓦辛格称最重要一 点就是对未来要有愿景并且有勇气去实施。 B.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诞生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 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也是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 C.世博会结束以后,中国馆将进入一个调整期,调整各种设施,维修相关路线, 还会重新开馆迎客,满足世博会期间没有参观到中国馆的观众。 D.2010 年广州亚运会奖牌的正面图案设计有亚奥理事会会徽和广州市花红棉图 形融为一体,以立体浮雕强化视觉效果。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1 为什么说台湾人是中国人 2 这是因为彼此认同的文化不同 3 文化可以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 4 虽然我们跟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可是我说我是中国人,他说 他是日本人 5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 6 因为他们认同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 A.345162 B.。624513 C。625341 D。342165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 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 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 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②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 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乃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 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太 祖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美曰:“臣 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上 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 言。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 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 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③,门皆洞开, 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 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 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 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节选自《宋人轶事汇编》) 【注】①周恭帝:指柴宗训,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继位时年仅七 岁。幼冲:年龄幼小。②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在本文中与“太祖”“点检 (官职)”均指赵匡胤。③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 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 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旌其忠于所事 旌:表扬、表彰 B.太祖顾问普等 顾:故意。 C.因敕有司 敕:命令 D.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殛:诛杀。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 以旌其忠于所事 B.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 乃问之 C.普等曰:“去之” 劝陛下杀之 D.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 皆不知所誓何事 7.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太祖对柴氏子孙体恤有加的一组是(3 分) ①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 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 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 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 ②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 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乃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 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太 祖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美曰:“臣 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上 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 言。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 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 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 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③,门皆洞开, 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 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 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 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节选自《宋人轶事汇编》) 【注】①周恭帝:指柴宗训,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继位时年仅七 岁。幼冲:年龄幼小。②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在本文中与“太祖”“点检 (官职)”均指赵匡胤。③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 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 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以旌其忠于所事 旌:表扬、表彰。 B.太祖顾问普等 顾:故意。 C.因敕有司 敕:命令。 D.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殛:诛杀。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 以旌其忠于所事 B.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 乃问之 C.普等曰:“去之” 劝陛下杀之 D.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 皆不知所誓何事 7.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太祖对柴氏子孙体恤有加的一组是(3 分) ( ) ①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②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③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④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⑤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⑥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宋太祖虽然受到将士们的爱戴,但一听到要立他为天子还是感到心慌而拿不 定主意,结果被他的姐姐训斥了一通 B.宋太祖相当理性地处理陈桥事变后的问题,如对当初那个不让他过关的陈桥 守门者进行封官,以表彰他能忠于职守。 C.在对待柴世宗儿子的问题上,宋太祖在杀与不杀的矛盾中最后听从了潘美的 意见,从而保留了柴氏的血脉。 D.由于宋太祖对誓碑的严格管理,因而除了天子外,即使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 近侍也不知道誓碑上所镌刻的内容。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 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3分) 2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分) 答 10.阅读下面的末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康与之【注】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 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注】康与之: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南宋词人。南渡后居嘉禾(今浙江 嘉兴)。 这首词写出了金陵的什么特点?(3分) 答 (2) 这首词有什么含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②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③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④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⑤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⑥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宋太祖虽然受到将士们的爱戴,但一听到要立他为天子还是感到心慌而拿不 定主意,结果被他的姐姐训斥了一通。 B.宋太祖相当理性地处理陈桥事变后的问题,如对当初那个不让他过关的陈桥 守门者进行封官,以表彰他能忠于职守。 C.在对待柴世宗儿子的问题上,宋太祖在杀与不杀的矛盾中最后听从了潘美的 意见,从而保留了柴氏的血脉。 D.由于宋太祖对誓碑的严格管理,因而除了天子外,即使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 近侍也不知道誓碑上所镌刻的内容。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 分)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 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 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3 分) 答: 2 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 分) 答: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康与之【注】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 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 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 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注】康与之: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南宋词人。南渡后居嘉禾(今浙江 嘉兴)。 (1) 这首词写出了金陵的什么特点?(3 分) 答: (2) 这首词有什么含意?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 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 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 。(诸葛亮《出师表》) (2)盘盘焉,困困 焉 (杜牧《阿房宫赋》) (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 声 。(白居易《琵琶行》) (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 主 (苏轼《赤壁赋》)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什么是经典 梁小民 1在汉语中,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英语中,经典是 “ classic”,基本含义也是最优秀的、第一流的。这个词的另一个译法是“古 典 2这个定义大家都没有什么分歧。问题是标准太抽象,在确定一本著作是不是经 典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认为更确切一点的定义应该是“在某个学科 或流派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或者“公认为某个领域最优秀的”。 3还应该解释一下,“在某个学科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不能由当时的人说 了算,而要由历史来检验。时间会大浪淘沙,把那些当时影响颇大,但没什么意 义的书淘汰掉,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学中供给学派的著作也风行一时,但 这个学派对经济学并没有什么重要贡献,如今除了剩下一个“拉伐曲线”的概 念,其他著作早被淘汰,无人问津了。同时,是否“起过重要作用”与它今天正 确与否也没有关系。比如《资本论》中的一些结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有所脱节, 但这不妨碍它在经济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仍然是一本经典 4是不是经典与当时和现在是否畅销也没有密切的关系。有许多经典从它问世起 就是畅销的,如今仍然畅销。许多文学名著就是如此。但有些经典当时就不畅销, 如今仍不畅销,或者曾经畅销过,如今已不畅销。不用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类 经典了,就是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离骚》,谁也不能否认它是文学中的 经典,对中国的诗歌发展有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太艰深了,有多少人完整读过? 日本的《源氏物语》,我读了三次,都没读下去。其实许多经典往往是有意义而 无人读,所以有人戏言“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经济学中公认的经典是 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通论》,但今天经济学专 业的从业人士有多少人认真读过?经典著作不是畅销书,有些经典由于所涉及的
答: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 , 。(诸葛亮《出师表》) (2)盘盘焉,囷囷 焉, , 。(杜牧《阿房宫赋》) (3)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 声, 。(白居易《琵琶行》) (4)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 主, , 。(苏轼《赤壁赋》)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什么是经典 梁小民 1 在汉语中,经典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英语中,经典是 “classic”,基本含义也是最优秀的、第一流的。这个词的另一个译法是“古 典”。 2 这个定义大家都没有什么分歧。问题是标准太抽象,在确定一本著作是不是经 典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认为更确切一点的定义应该是“在某个学科 或流派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或者“公认为某个领域最优秀的”。 3 还应该解释一下,“在某个学科的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不能由当时的人说 了算,而要由历史来检验。时间会大浪淘沙,把那些当时影响颇大,但没什么意 义的书淘汰掉,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学中供给学派的著作也风行一时,但 这个学派对经济学并没有什么重要贡献,如今除了剩下一个“拉伐曲线”的概 念,其他著作早被淘汰,无人问津了。同时,是否“起过重要作用”与它今天正 确与否也没有关系。比如《资本论》中的一些结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有所脱节, 但这不妨碍它在经济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仍然是一本经典。 4 是不是经典与当时和现在是否畅销也没有密切的关系。有许多经典从它问世起 就是畅销的,如今仍然畅销。许多文学名著就是如此。但有些经典当时就不畅销, 如今仍不畅销,或者曾经畅销过,如今已不畅销。不用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类 经典了,就是文学作品也是如此,中国的《离骚》,谁也不能否认它是文学中的 经典,对中国的诗歌发展有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太艰深了,有多少人完整读过? 日本的《源氏物语》,我读了三次,都没读下去。其实许多经典往往是有意义而 无人读,所以有人戏言“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经济学中公认的经典是 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凯恩斯的《通论》,但今天经济学专 业的从业人士有多少人认真读过?经典著作不是畅销书,有些经典由于所涉及的
学术专业比较艰深,本来就不该畅销。追求畅销,迎合读者的口味,往往成不了 经典。其实书商在出版时也是只想畅销,不想经典了。这也无可厚非,以读者喜 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让大家了解一点国学、历史,还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也不见 得大家都要追求成为经典,经典必定是极其少数。 5“经典”可以用于形容“经典著作”与“经典作家”,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 作者在某一学科中的地位来确立经典著作呢?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个人要成 为“经典作家”,必定有一部或几部“经典著作”。但必须记住,并不是每位“经 典作家”的作品都是“经典著作”。许多“经典作家”一生写了几十本书,仍然 不能每一本都成为经典。就是马克思、巴尔扎克这样世界级的经典作家,也不是 每一本书都可以称为经典 6我谈这些,是为了就中国出的许多经济学“经典著作”丛书谈一点看法。中国 出的经济学经典,最著名的还是大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的“经济学名著翻译丛书”。这两套书至今在学界仍然 是影响最大的,台湾那套书我看过一些,但没全看过;商务印书馆出的这套丛书, 经济学的我基本都看过,当然不少是翻了一下,并没有认真看。这两套书都相当 不错,在选题和译文方面,也许是我的阅读习惯吧,感觉大陆的优于台湾的 (选自2010年9月26日《东方早报》,有删改)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一部最优秀的、一流的著作在确定它是不是经典时,可能还会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 B.有些经典著作,虽说有些结论今天来看不一定正确,但在学科发展中起到过 重要作用。 C.许多经典从它问世起就畅销,如今仍然畅销;有的虽说一时不畅销,但总有 一天会畅销。 D.《离骚》在中国诗歌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但没有多少人完整读过,说明了 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 E.以读者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让大家了解一点国学、历史的著作,不一定要追 求什么经典。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要成为“经典作家”,必定有一部或几部“经典著作”。但并不要求 全部都是。 B.《资本论》中的一些结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有所脱节,所以经典也要被时 代淘汰的。 C.当时影响颇大,但没什么意义的著作会被历史淘汰掉,这些著作当然就不是 什么经典了。 D.虽说有人戏言“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但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有 意义而无人读。 14.阅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中国出的许多经济学“经典著作”从书的看法。 (4分)
学术专业比较艰深,本来就不该畅销。追求畅销,迎合读者的口味,往往成不了 经典。其实书商在出版时也是只想畅销,不想经典了。这也无可厚非,以读者喜 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让大家了解一点国学、历史,还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也不见 得大家都要追求成为经典,经典必定是极其少数。 5“经典”可以用于形容“经典著作”与“经典作家”,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 作者在某一学科中的地位来确立经典著作呢?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个人要成 为“经典作家”,必定有一部或几部“经典著作”。但必须记住,并不是每位“经 典作家”的作品都是“经典著作”。许多“经典作家”一生写了几十本书,仍然 不能每一本都成为经典。就是马克思、巴尔扎克这样世界级的经典作家,也不是 每一本书都可以称为经典。 6 我谈这些,是为了就中国出的许多经济学“经典著作”丛书谈一点看法。中国 出的经济学经典,最著名的还是大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的“经济学名著翻译丛书”。这两套书至今在学界仍然 是影响最大的,台湾那套书我看过一些,但没全看过;商务印书馆出的这套丛书, 经济学的我基本都看过,当然不少是翻了一下,并没有认真看。这两套书都相当 不错,在选题和译文方面,也许是我的阅读习惯吧,感觉大陆的优于台湾的。 (选自 2010 年 9 月 26 日《东方早报》,有删改) (12 题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 )( ) A.一部最优秀的、一流的著作在确定它是不是经典时,可能还会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 B.有些经典著作,虽说有些结论今天来看不一定正确,但在学科发展中起到过 重要作用。 C.许多经典从它问世起就畅销,如今仍然畅销;有的虽说一时不畅销,但总有 一天会畅销。 D.《离骚》在中国诗歌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但没有多少人完整读过,说明了 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 E.以读者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让大家了解一点国学、历史的著作,不一定要追 求什么经典。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人要成为“经典作家”,必定有一部或几部“经典著作”。但并不要求 全部都是。 B.《资本论》中的一些结论,与当前这个时代已有所脱节,所以经典也要被时 代淘汰的。 C.当时影响颇大,但没什么意义的著作会被历史淘汰掉,这些著作当然就不是 什么经典了。 D.虽说有人戏言“经典就是重要而无人读的书”,但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有 意义而无人读。 14.阅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中国出的许多经济学“经典著作”丛书的看法。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