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方式(讲支排课 敏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能力) 重点、难点 机、讨论) 程目标 第十章发酸、发酸行生物、取代酸 1、了解发酸、按酸衍生物、取代酸的分到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一些我酸和取代和一些勒酸和取代酸的松名:会用系统金 酸的俗名 名法命名并根据名称写出结构。 2、羧酸的物理性质」 、掌提羧酸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重点:骏酸、骏 3、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酸性及结构对 会比较分子量相当情况下不同类化合物 酸衔生物和取 酸性的影响: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元培、沸点并解释原因。 代酸的命名、理 我酸的受热反应:还原反应:▣一H反3、掌捉按酸的化学性质:按酸酸性及结村 化性质:乙酰乙 应 对酸性的影响,会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比较 酸乙酯的结构、 4、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酸性大小:羧酸舒生物的生成: ,元搜能 性质及应用。 6 讲授 5、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的受热脱段或脱水反应:还原反应:Q一于 6、教酸衍生物的化 性质:水解、醇解 反应 难点:酸酸 氨解反应 反应活性比较:还原反应 举塑羧酸生物的化学性质:水解 解、氨解反应:反应活性比较:还原反应 的影响:酯缩 羟基酸:结构、分类和命名和性厨 合反应 又应 基本掌握羟基酸和基酸化 学性质: 熟悉乙酰乙酸乙图 生质及应用 及应用 合物 会用 分类和命名 胺类化合 结构 重 性质 的命名、理化 脂肪胺、芳胺 4 认识脂防形 脂防 胺统基化、酰基化、磺酰化反应活性差比较不同结构胺的碱性举弱。伯、仲 2 讲授 异:伯、仲、叔胶反应鉴别和分离:与胺烷基化、酰基化、磺酰化反应活性差异 亚硝酸反应活性差异。 会利用现象变化鉴或分高别不同级别的 胺。了解不同级别胺与亚硝酸反应活性若 基化、酰基化 性差异。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命名和化学性厨 重点:杂环化合 1。鼻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物的结构。分半 )。五元会环化合物的结的知性质 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和命名 3、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熟悉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难点:杂环化合 2 讲授 3熟器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物的结构、分类 和命名, 第十三意油质和类册化合物 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 1、油脂的组成、结构。 2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 重点: 2、油脂的物理性质 ,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加成 讲授 3、油脂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加成反 应:酸收作用:干化作用,认识它们在 应:酸数作用:干化作用。 活中的实例并能适当解释, 难点: 4、类脂化合物的分类及相关性质。 4.类脂化合物的分类及相关性质。 第十四章糖类 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1熟悉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重点: 、单糖的性质:差向异构化:氧化反应 了解单糖的性质:差向异构化:氧化反应 讲授 还原反应: 成脂反应:成苷反应。 还原反应:成脂反应:成苷反应 3.了解重要双糖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难点: 3、重要双糖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14 教学内容 预期学习成果(能力) 重点、难点 学 时 教学方式(讲 授、实验、上 机、讨论) 支撑课 程目标 第十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 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一些羧酸和取代 酸的俗名。 2、羧酸的物理性质。 3、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酸性及结构对 酸性的影响;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元 羧酸的受热反应;还原反应;α—H 反 应。 4、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5、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6、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水解、醇解、 氨解反应;反应活性比较;还原反应; 酯缩合反应。 7、羟基酸:结构、分类和命名和性质。 8、羰基酸:结构、分类和命名;脱羧、 氧化和还原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结构、 性质及应用。 1、了解羧酸、羧酸衍生物、取代酸的分类 和一些羧酸和取代酸的俗名;会用系统命 名法命名并根据名称写出结构。 2、掌握羧酸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会比较分子量相当情况下不同类化合物 熔、沸点并解释原因。 3、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酸性及结构 对酸性的影响,会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比较 酸性大小;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元羧酸 的受热脱羧或脱水反应;还原反应;α—H 反应。 4、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水解、醇 解、氨解反应;反应活性比较;还原反应; 酯缩合反应。 5、基本掌握羟基酸和羰基酸化学性质:脱 羧、氧化和还原反应;熟悉乙酰乙酸乙酯 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重点:羧酸、羧 酸衍生物和取 代酸的命名、理 化性质;乙酰乙 酸乙酯的结构、 性质及应用。 难点:羧酸酸性 及结构对酸性 的影响;酯缩合 反应。 6 讲授 1,2 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 1、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胺类化合物物理性质。 3、胺类化合物化学性质:脂肪胺、芳胺 碱性;结构对碱性的影响;伯、仲、叔 胺烷基化、酰基化、磺酰化反应活性差 异;伯、仲、叔胺反应鉴别和分离;与 亚硝酸反应活性差异。 1、了解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会用系 统命名法命名并根据名称写出结构。 2、了解胺类化合物物理性质。 3、熟悉胺类化合物化学性质:认识脂肪胺、 芳胺的碱性;掌握结构对碱性的影响;会 比较不同结构胺的碱性强弱。伯、仲、叔 胺烷基化、酰基化、磺酰化反应活性差异; 会利用现象变化鉴或分离别不同级别的 胺。了解不同级别胺与亚硝酸反应活性差 异。 重点:胺类化合 物的命名、理化 性质。 难点:脂肪胺、 芳胺碱性;结构 对碱性的影响; 伯、仲、叔胺烷 基化、酰基化、 磺酰化反应活 性差异。 2 讲授 1,2,3 第十二章 杂环化合物命名和化学性质 1、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熟悉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3.熟悉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重点:杂环化合 物的结构、分类 和命名。 难点:杂环化合 物的结构、分类 和命名。 2 讲授 1 第十三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1、油脂的组成、结构。 2、油脂的物理性质。 3、油脂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加成反 应;酸败作用;干化作用。 4、类脂化合物的分类及相关性质。 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 2.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 3.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加成反 应;酸败作用;干化作用,认识它们在生 活中的实例并能适当解释。 4.类脂化合物的分类及相关性质。 重点: 难点: 1 讲授 1 第十四章 糖类 1、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2、单糖的性质:差向异构化;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成脂反应;成苷反应。 3、重要双糖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1.熟悉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2.了解单糖的性质:差向异构化;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成脂反应;成苷反应。 3.了解重要双糖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重点: 难点: 2 讲授 1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期末考核方式一般为闭卷考试,平时考核包括出勤、平 时课堂问答、讨论和平时测验等考核。 期末考试试题类型一般包括有机化合物命名或写结构、完成反应式、化合物鉴别或分离、 结构推导、有机合成、判断、填充、选择、综合题等形式,覆盖大纲所要求内容,其中至少 60分为基础内容。本课程考试范围涵盖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 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二)课程成绩 本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听课、作业、课堂讨论、平时测验等情况综合评 定。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比例为40%,期末考试占课程考核成绩的比例为60%。 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1)平时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占总成绩的40% 平时成绩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部分构成,各部分占比及评 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卷面分均采用百分制评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期末考试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判断愿、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反应题、鉴别题、简答题。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目标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教学活动考核环节 课程目标 结课考试 作业(含部分出勤考核) 课堂表现 小测验 合计(%) (%) (%) (%) (%) 课程目标1 30 10 5 50 课程日标2 30 10 5 50 合计 60 0 10 10 100
15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主要目的,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 重要内容。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期末考核方式一般为闭卷考试,平时考核包括出勤、平 时课堂问答、讨论和平时测验等考核。 期末考试试题类型一般包括有机化合物命名或写结构、完成反应式、化合物鉴别或分离、 结构推导、有机合成、判断、填充、选择、综合题等形式,覆盖大纲所要求内容,其中至少 60 分为基础内容。本课程考试范围涵盖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 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二)课程成绩 本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听课、作业、课堂讨论、平时测验等情况综合评 定。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比例为 40%,期末考试占课程考核成绩的比例为 60%。 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占总成绩的 40%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作业、测验、课堂表现等部分构成,各部分占比及评 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卷面分均采用百分制评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反应题、鉴别题、简答题。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目标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教学活动考核环节 合计(%) 结课考试 (%) 作业(含部分出勤考核) (%) 课堂表现 (%) 小测验 (%) 课程目标 1 30 10 5 5 50 课程目标 2 30 10 5 5 50 合计 60 20 10 10 100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每一章节由理论授课、研讨、 自学或作业等方式构成。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泛雅平台将作为本课 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等。 六、参考材料 线上:泛雅平台。 线下: 参考教材: 1.《有机化学》,赵建庄、王朝瑾,2017年2月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阅读书目: 1,[美]RT莫里森,RN伯伊德著,《有机化学》(上、下册),复旦大学译,科学出版社 1980年 2.《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邢其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3.《有机化学》,胡宏纹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13年。 主撰人:盛洁 市核人:熊振海 英文校对:盛洁 教学刷院长:金银哲 日期:2022年9月1日
16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每一章节由理论授课、研讨、 自学或作业等方式构成。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课件(包括主讲老师对全书的系统讲授,还有重要内容的文字提示)。泛雅平台将作为本课 程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发布各类通知、访问资源和学习资料、开展在线测试和讨论等。 六、参考材料 线上:泛雅平台。 线下: 参考教材: 1. 《有机化学》,赵建庄、王朝瑾,2017 年 2 月第 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阅读书目: 1. [美]R.T 莫里森,R•N•伯伊德著,《有机化学》(上、下册),复旦大学译,科学出版社, 1980 年。 2.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邢其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 3. 《有机化学》,胡宏纹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 主撰人:盛洁 审核人:熊振海 英文校对:盛洁 教学副院长:金银哲 日 期:2022 年 9 月 1 日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课后作业评分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分最90分) (78≤分数<90) 课程目标 (68≤分数<78) (60<分数<68) (分数<60分) 有机化学基本知 有机化学基本 有机化学基本 右机化学甚木 有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作业完 知识相关作 知识相关作 知识相关作业 识相关作业完 课程目标1 率和正确率达到 觉成帝和正确 完成案或正确 完成率或正确 率低于60%,按 (10%) 90%以上.作业 率达到80%以 率达至到70%以 率达到60%以照完成情况话业 工整,订正态度 人 打分,该次未交 作业不得分 能力或实际应用 能力或实际应 能力或实际应 能力或实际应 能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用相关的鉴别 用相关的鉴男 用相关的鉴别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题、反应、 题、反应题、 题、反应愿、 反应题、推断园 和经合蝉相关作 推新润和空会 推断物和综合 推新嫩知空合 和综合题相关保 课程目标】 业完成率和正确 顾相关作业完 相关作业完 顾相关作业完业完成率低 (10%) 米达到90%以 成米和正确 成米和正确 成率和正确率 0%,按照完成情 上,作业工整 达到80%以上 达到70%以上 达到60%以上 况适当打分,该 订正态度好。 次未交作业不得 分 2.小测验评价标准 、成绩 优委 息好 中第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分290分) 78分数<90) (6≤分数<78) 60<分数<68 (分数<60分) 按照测验中有机 按照测验中有 按照测验中有 按照测验中有 按照测验中有 课程目标】 化学基本知识相 机化学基本知 机化学基本知 机化学基本知 机化学基本知 (5% 关成绩评价 识相关成结评 识相关成绩评 识相关成绩评识相关成绩译 按照测验中能力 按照测验中能 按照测验中能 按照测验 能 按照测验中能 或实际应用相 力或实际应 或实际应用 或实际应用 课程目标2 的鉴别题、反应 相关的鉴别题 相关的鉴别题 相的别遇 相关的鉴别题 题、推断题和综 反应题、推断题 反应题、推断题 反应题、推断题 反应题、推断题 (5%】 選成绩评价 和综合题成绩 和综合题成绩 和综合题成绩和综合题成续 评价 评价 评价
17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课后作业评分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10%) 有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作业完成 率和正确率达到 90%以上,作业 工整,订正态度 好。 有机化学基本 知识相关作业 完成率和正确 率达到 80%以 上 有机化学基本 知识相关作业 完成率或正确 率达到 70%以 上 有机化学基本 知识相关作业 完成率或正确 率达到 60%以 上 有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作业完成 率低于 60%,按 照完成情况适当 打分,该次未交 作业不得分 课程目标 2 (10%) 能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相关作 业完成率和正确 率 达 到 90% 以 上,作业工整, 订正态度好。 能力或实际应 用相关的鉴别 题、反应题、 推断题和综合 题相关作业完 成率和正确率 达到 80%以上 能力或实际应 用相关的鉴别 题、反应题、 推断题和综合 题相关作业完 成率和正确率 达到 70%以上 能力或实际应 用相关的鉴别 题、反应题、 推断题和综合 题相关作业完 成率和正确率 达到 60%以上 能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相关作 业 完 成 率 低 于 60%,按照完成情 况适当打分,该 次未交作业不得 分 2.小测验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5%) 按照测验中有机 化学基本知识相 关成绩评价 按照测验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按照测验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按照测验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按照测验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课程目标 2 (5%) 按照测验中能力 或实际应用相关 的鉴别题、反应 题、推断题和综合 题成绩评价 按照测验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 按照测验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 按照测验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 按照测验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
3.课堂练习及互动表现评价标准 成绩 份委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分数c9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分数<68 课程目标 (分数<60分) 关于有机化学 关于有机化学 关于有机化学 关于有机化学 关于有机化号 本知识方面:能积 基本知识方面 基本知识方面: 基本知识方面 基本知识方面 极主动参与课尚 提间或效诗板 提问或激诗板 提问或邀诗板 提词或数请相 提问.计论。园签 书正确,经常参 书甚木正确,能 书不准确,参与 书不会,不参 板书,提出右价 与课过论或 馆参与课 资讨论或 课贤过论或 程目标1 的建议或意见,发 反馈,课堂认直 论或反,课堂 馈不足 ,课堂倒 课堂开 (5%) 表独到的见解, 听讲:偶尔分写 不开小差,按照 尔开小差,按 差,按照实际 享学习所得或理 学习所得或理 实乐清况适当 实乐情况当 况话当打分,缺 解,以及互助讲解 解,以及百助排 打分公 打分 勤该次评价不 学习等 解学习等 得分 关于能力或实 关于能力或实 关于能力或实 关于能力或实关于能力或 应用方面:积极 际应用方面:提 际应用方面:损 际应用方面:提际应用方面,损 与里堂根问、 问或激清板书 问域数诗板书 司或激请板书 问或凿法板书 论、回、板书 正确,经常参 基本正确,能射 不会。不参与 课程目标2 提出有价值的对 课堂讨论或反 参与课堂讨论 堂讨论或反馈 堂讨论或反馈 或意见,发表 馈,课堂认直听 或反馈,课堂不 不足,课堂偶 课堂开小差, (59%) 到的见解,分享子 讲:偶尔分享学 开小差,按照实 开小差,按照实 照实际情况适 习所得成理解,百 习所得或理解, 际情况话当打 际情况适当打当打分,缺勤多 助讲解学习等, 以及互助进解 次评价不得分 学习等 4.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分数20分) 78≤分数<90) (68≤分数<78) 60<分数<68 (分数<60分) 按照考试中有机 按照考试中 按照考试中有 按照考试中有 按照考试中 课程目标 化学基本知识相机化学基本知 机化学基本知 机化学基本知 机化学基本知 (30%】 关成续评价 识相关成绩评 识相关成绩半 识相关成绩评识相关成绩 按照考试中能力 按照考试中能 按照考试中能 按照考试中能按照考试中能 或实乐应用相关 力或实际应用 力或实际应用 力或实际应用力成实际应用 课程目标 的鉴别题、反应 相关的鉴别题 相关的鉴别题 相关的鉴别题 相关的鉴别题 (30% 、推断题和综 反应趣、推断 反应题、推斯恩 可应推断 合题成绩评价 和综合题成绣 和综合愿成绩 和综合愿成绒 和综合题成 评价 评价 评价 评价
18 3.课堂练习及互动表现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5%) 关于有机化学基 本知识方面:能积 极主动参与课堂 提问、讨论、回答、 板书,提出有价值 的建议或意见,发 表独到的见解,分 享学习所得或理 解,以及互助讲解 学习等。 关于有机化学 基本知识方面: 提问或邀请板 书正确,经常参 与课堂讨论或 反馈,课堂认真 听讲;偶尔分享 学习所得或理 解,以及互助讲 解学习等 关于有机化学 基本知识方面: 提问或邀请板 书基本正确,能 够参与课堂讨 论或反馈,课堂 不开小差,按照 实际情况适当 打分 关于有机化学 基本知识方面: 提问或邀请板 书不准确,参与 课堂讨论或反 馈不足,课堂偶 尔开小差,按照 实际情况适当 打分 关于有机化学 基本知识方面: 提问或邀请板 书不会,不参与 课堂讨论或反 馈,课堂开小 差,按照实际情 况适当打分,缺 勤该次评价不 得分 课程目标 2 (5%) 关于能力或实际 应用方面:积极参 与课堂提问、讨 论、回答、板书, 提出有价值的建 议或意见,发表独 到的见解,分享学 习所得或理解,互 助讲解学习等。 关于能力或实 际应用方面:提 问或邀请板书 正确,经常参与 课堂讨论或反 馈,课堂认真听 讲;偶尔分享学 习所得或理解, 以及互助讲解 学习等 关于能力或实 际应用方面:提 问或邀请板书 基本正确,能够 参与课堂讨论 或反馈,课堂不 开小差,按照实 际情况适当打 分 关于能力或实 际应用方面:提 问或邀请板书 不准确,参与课 堂讨论或反馈 不足,课堂偶尔 开小差,按照实 际情况适当打 分 关于能力或实 际应用方面:提 问或邀请板书 不会,不参与课 堂讨论或反馈, 课堂开小差,按 照实际情况适 当打分,缺勤该 次评价不得分 4.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78≤分数<90) 中等 (68≤分数<78) 及格 (60≤分数<68)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30%) 按照考试中有机 化学基本知识相 关成绩评价 按照考试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按照考试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按照考试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按照考试中有 机化学基本知 识相关成绩评 价 课程目标 2 (30%) 按照考试中能力 或实际应用相关 的鉴别题、反应 题、推断题和综 合题成绩评价 按照考试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 按照考试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 按照考试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 按照考试中能 力或实际应用 相关的鉴别题、 反应题、推断题 和综合题成绩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