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2016.4 第Ⅰ卷阅读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90后”写作的兴起与文学的新变化 张顾武 最近,大冰、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的新 书,在短期内占据了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80后”的 张嘉佳更是成为最近的最引人注目的作家。这些人在传统的纯文学领域几乎没有 受到任何关注,但他们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 这些以“90后”为主的作者很多都是以篇幅短小、语言幽默与温和的小感伤相 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有一点像过去的所谓“小小说”。但他们 的写作很接近短小的段子,用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 这些作者的作品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绝非偶然。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影响。“90 后”生活在中国发展比较顺畅的时候,温饱有余,受过较好的教育,没有遭遇大 喜大悲,过着庸常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失个恋可能就是大事。反观过去,牺牲 苦难、生活的艰窘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他们的体验和前几代人不同,但同样有许 多生活的挑战。因此写作是在当下的环境中出现。另一方面则是读者的需要,这 些作者面对的读者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结婚生子、毕 业就业、考试升学,有着人际关系、抗压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困扰,需要有文学 作品来给他们更多的抚慰和激励。 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家相比,张嘉佳等虽然年龄接近, 但写作显然和他们不同,他们和“90后”的作者的写作相当接近。“90后”作 家出来较晩,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炼,从写段子开始,对市场的运作很熟悉, 有高度的敏锐性。他们作品中反叛性不强,就是生活的平常性,人物也是不好不 坏,有点小感伤、小同情,又有调侃机智,似乎对社会看透了的感觉。没有大喜 大悲,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等小波澜,这也是全球的中产生活的一种常态的 表达。韩寒、郭敬明接触现实和“90后”还是有所不同,当时的文学界对这几 位作者有相当的关注。但今天的新的作家则似乎仅仅存在于一个新的阅读空间之 中,似乎完全和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是完全平行发展的。 有人就此说到纯文学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合乎实际的。文学随着上世纪90年 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分化,一部分是纯文学,另一部分是通俗文学。90年代 末到21世纪初期间又产生了网络文学,目前这三部分是平行发展。莫言、刘震 云、苏童等都在写作,纯文学仍然是很庞大的一块,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还获 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 品都和纯文学关系不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年轻 的畅销书作家,主流文学界和批评家们很少发声。当下这些年轻畅销书作家写的
语文试卷 2016.4 第Ⅰ卷 阅读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 题。 “90 后”写作的兴起与文学的新变化 张颐武 最近,大冰、卢思浩、张皓宸、沈煜伦、苑子文、苑子豪等年轻畅销书作者的新 书,在短期内占据了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而“80 后”的 张嘉佳更是成为最近的最引人注目的作家。这些人在传统的纯文学领域几乎没有 受到任何关注,但他们在“80 后”、“90 后”的读者中都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 这些以“90 后”为主的作者很多都是以篇幅短小、语言幽默与温和的小感伤相 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日常生活,这些作品有一点像过去的所谓“小小说”。但他们 的写作很接近短小的段子,用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情绪。 这些作者的作品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绝非偶然。一方面是生活环境的影响。“90 后”生活在中国发展比较顺畅的时候,温饱有余,受过较好的教育,没有遭遇大 喜大悲,过着庸常的生活,日常生活中失个恋可能就是大事。反观过去,牺牲、 苦难、生活的艰窘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他们的体验和前几代人不同,但同样有许 多生活的挑战。因此写作是在当下的环境中出现。另一方面则是读者的需要,这 些作者面对的读者主要是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结婚生子、毕 业就业、考试升学,有着人际关系、抗压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困扰,需要有文学 作品来给他们更多的抚慰和激励。 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 后”作家相比,张嘉佳等虽然年龄接近, 但写作显然和他们不同,他们和“90 后”的作者的写作相当接近。“90 后”作 家出来较晚,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炼,从写段子开始,对市场的运作很熟悉, 有高度的敏锐性。他们作品中反叛性不强,就是生活的平常性,人物也是不好不 坏,有点小感伤、小同情,又有调侃机智,似乎对社会看透了的感觉。没有大喜 大悲,写的就是生活中恋爱失恋等小波澜,这也是全球的中产生活的一种常态的 表达。韩寒、郭敬明接触现实和“90 后”还是有所不同,当时的文学界对这几 位作者有相当的关注。但今天的新的作家则似乎仅仅存在于一个新的阅读空间之 中,似乎完全和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是完全平行发展的。 有人就此说到纯文学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合乎实际的。文学随着上世纪 90 年 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分化,一部分是纯文学,另一部分是通俗文学。90 年代 末到 21 世纪初期间又产生了网络文学,目前这三部分是平行发展。莫言、刘震 云、苏童等都在写作,纯文学仍然是很庞大的一块,2012 年中国作家莫言还获 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90 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 后”作家的作 品都和纯文学关系不大,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些年轻 的畅销书作家,主流文学界和批评家们很少发声。当下这些年轻畅销书作家写的
短小故事和段子,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而且传统的纯 文学在“90后”当中也没什么影响力。 现在看来,虽然当下的“90后”作家和纯文学没有多少关系,但日后会有“90 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现在的“90后”写作能否成为经典也要看时间的检验, 谁能脱颖而出,哪部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还要时间和历史去检验。比如金庸的武 侠小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节选自2016年1月13日《天津日报》) 1.下列所举现象,不属于标题所说“文学的新变化”的一项是(3分) A.“90后”畅销书作者的作品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的作品 热销 B.以“90后”为主的畅销书作者喜欢用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 情绪,表现日常生活 C.莫言、刘震云、苏童等一批作家在坚守纯文学传统,并且取得不菲成果。日 后还会有“90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 D.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一些走通俗路线的作品得到肯定,金庸的武侠小说 已经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 2.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大冰、卢思浩等年轻畅销书作者虽在传统纯文学领域几乎未受任何关注,但 在“80后”、“90后”读者中却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他们的新书短期便占据 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即为实证 B.“90后”写作的兴起并得到热烈反响,与“90后”作者、读者过着庸常的生 活,在生活中不轻易表露大喜大悲的激烈情绪有关 C.尽管是“80后”作家,但张嘉佳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后”作 家相比,写作上有着明显不同,倒是和“90后”作家的写作相当接近。 D.韩寒、郭敬明的写作在当时的文学界曾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如今的“90 后”作家却基本上与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平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90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后”作家虽然也关注现实,但他们 和莫言、刘震云等作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路径不同,其创作价值与传统文学 相较望尘莫及。 B.一批年轻畅销书作者在“80后”、“90后”的读者中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 但喜爱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关注。 C.“90后”作家作品反叛性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练, 熟悉市场,高度敏锐,另一方面作品反映的是生活平常性的内容,无法体现反叛 D.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的生活困扰使得他们需要有文学作品来抚慰 和激励,而一些“90后”作家作品中的内容恰好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短小故事和段子,跟传统文学的结构模式不一样,没什么可比性,而且传统的纯 文学在“90 后”当中也没什么影响力。 现在看来,虽然当下的“90 后”作家和纯文学没有多少关系,但日后会有“90 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现在的“90 后”写作能否成为经典也要看时间的检验, 谁能脱颖而出,哪部作品能够流传千古,还要时间和历史去检验。比如金庸的武 侠小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节选自 2016 年 1 月 13 日《天津日报》) 1.下列所举现象,不属于标题所说“文学的新变化”的一项是(3 分) A.“90 后”畅销书作者的作品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 后”作家的作品 热销。 B.以“90 后”为主的畅销书作者喜欢用小故事来表现温情和感伤的混合复杂的 情绪,表现日常生活。 C.莫言、刘震云、苏童等一批作家在坚守纯文学传统,并且取得不菲成果。日 后还会有“90 后”纯文学作家的出现。 D.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一些走通俗路线的作品得到肯定,金庸的武侠小说 已经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 2.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大冰、卢思浩等年轻畅销书作者虽在传统纯文学领域几乎未受任何关注,但 在“80 后”、“90 后”读者中却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他们的新书短期便占据 当当、京东等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即为实证。 B.“90 后”写作的兴起并得到热烈反响,与“90 后”作者、读者过着庸常的生 活,在生活中不轻易表露大喜大悲的激烈情绪有关。 C.尽管是“80 后”作家,但张嘉佳与韩寒、郭敬明这些早年成名的“80 后”作 家相比,写作上有着明显不同,倒是和“90 后”作家的写作相当接近。 D.韩寒、郭敬明的写作在当时的文学界曾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如今的“90 后”作家却基本上与传统的文学界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平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90 后”以及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些“80 后”作家虽然也关注现实,但他们 和莫言、刘震云等作家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路径不同,其创作价值与传统文学 相较望尘莫及。 B.一批年轻畅销书作者在“80 后”、“90 后”的读者中引发了相当大的反响, 但喜爱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关注。 C.“90 后”作家作品反叛性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磨练, 熟悉市场,高度敏锐,另一方面作品反映的是生活平常性的内容,无法体现反叛 性。 D.80 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他们面临的生活困扰使得他们需要有文学作品来抚慰 和激励,而一些“90 后”作家作品中的内容恰好契合了这种心理需求。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 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 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 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 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 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 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 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 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辆。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旁,应对宾客 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夲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 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 “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 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 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 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节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4.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 B.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C.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 D.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 5.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博:古代男子出生时父母为其取名与字,女子则在许嫁时取字,孟博即为 范滂之字,后文出现的“仲博”亦为字,按文意推理,“仲博”当为范滂兄长。 B.孝廉:孝廉为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 意。后来“孝廉”这个称谓也变成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C.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D.二千石:石为古代粮食重量单位,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此二千石亦指 获此俸禄的相应官职。汉代三公亦称“万石 6.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滂小时候就颇受州中民众推崇,曾在冀州饥荒时以清诏使身份巡査,他到 职竟让当地太守及县令闻风而逃 B.范滂任光禄勋主事时曾拜访陈蕃,陈蕃并不因范滂声名而作谦让,而是坦然 接受,后在郭林宗开导下醒悟,并对郭林宗表示了感谢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 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 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 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 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 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 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 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 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辆。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旁,应对宾客。 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 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 “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 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①归黄 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再拜而辞。行路闻之, 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节选自《后汉书》,有改动) 注:①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4.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划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 泣 B.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C.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 泣 D.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 泣 5.下列各项中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孟博:古代男子出生时父母为其取名与字,女子则在许嫁时取字,孟博即为 范滂之字,后文出现的“仲博”亦为字,按文意推理,“仲博”当为范滂兄长。 B.孝廉:孝廉为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 意。后来“孝廉”这个称谓也变成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C.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 D.二千石:石为古代粮食重量单位,汉代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此二千石亦指 获此俸禄的相应官职。汉代三公亦称“万石”。 6.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滂小时候就颇受州中民众推崇,曾在冀州饥荒时以清诏使身份巡查,他到 职竟让当地太守及县令闻风而逃。 B.范滂任光禄勋主事时曾拜访陈蕃,陈蕃并不因范滂声名而作谦让,而是坦然 接受,后在郭林宗开导下醒悟,并对郭林宗表示了感谢
C.范滂外甥李颂被乡人误解,在唐衡推荐下,宗资欲任用他,范滂认为唐衡品 行不端,不值得信任,于是未执行宗资任命。 D.建宁二年时,范滂被下诏逮捕,他为人考虑,自行投狱,甘愿受戮,县令闻 讯很是吃惊,当即舍弃官职和他一起受死。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 (5分) (2)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 (5分) (二)古诗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白氏时任杭州刺史。②伍员:伍子胥。杭州城内吴山上有伍员庙。③苏小: 苏小小,南朝人,西湖冷桥畔旧有其墓。④“柿蒂”:绫的花纹。 8.本诗所写景物反映了杭州的哪些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9.“涛声夜入伍员庙”一句与诗歌整体协调和谐吗?请简述你的意见。(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 (2)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大年”与“小年”之说,其中对“小年”的界定 为 (3)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择师的标准,认为堪为人师者不在地位年龄,而在 知识学养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C.范滂外甥李颂被乡人误解,在唐衡推荐下,宗资欲任用他,范滂认为唐衡品 行不端,不值得信任,于是未执行宗资任命。 D.建宁二年时,范滂被下诏逮捕,他为人考虑,自行投狱,甘愿受戮,县令闻 讯很是吃惊,当即舍弃官职和他一起受死。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 (5 分) (2)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 (5 分) (二)古诗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白氏时任杭州刺史。②伍员:伍子胥。杭州城内吴山上有伍员庙。③苏小: 苏小小,南朝人,西湖冷桥畔旧有其墓。④“柿蒂”:绫的花纹。 8.本诗所写景物反映了杭州的哪些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分) 9.“涛声夜入伍员庙”一句与诗歌整体协调和谐吗?请简述你的意见。(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示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两句诗是:“___ 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有“大年”与“小年”之说,其中对“小年”的界定 为:“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择师的标准,认为堪为人师者不在地位年龄,而在 知识学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道大题里的小题。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戏迷 刘建超 老街人爱听戏,老街人也懂戏。街角旮旯,花园广场,只要支起家什,拉起弦子 就会有人聚在一起开心不开心地都要唱上一段。老街人懂戏,一般的戏班子不敢 来老街演出。你的名气不大没关系,只要卖力尽心,老街人也会叫好。你的名气 再大,敷衍了事,老街人会把你懒散奷猾不尽力之处宣扬得人人皆知,任你满大 街地敲锣打鼓油妆重彩地宣传,老街人就是不买账。据说,当年最红火的常香玉 剧团和杨兰春剧团来老街演出,也是格外地小心和卖劲。 丽京门下有一个裁缝店,名字特别,“贵妃醉裁缝店”。而裁缝店的主家,却是 个双腿不能行走、坐着轮椅的男子,大家都喊他程裁鏠。程裁缝爱听戏,才把铺 子安在并不热闹的丽京门下。这里能看到老街的戏园子,能听到来的戏班子啊咦 呀的喊练声,能看到桃林里人压腿、拧旋子、踢腿、练小翻。程裁缝剪裁做服饰, 还修鞋擦鞋。活做得细致,价钱公道,生意也不错。程裁缝有个规矩,凡是戏服 剧装到他这里来剪裁修整,免费。一些让程裁缝办过事的戏班子,会给程裁缝送 上戏票,邀他去听戏 程裁缝听戏听得认真。那日程裁缝听相思古镇的戏班子演《古城会》,散了戏, 程裁缝却不走,要见见扮演马童的演员。戏班子有人诧异,这《古城会》演的是 关公关二爷,戏迷追的都是演关二爷的名角,还没有见到有戏迷要见饰演个马童 的翻扑武生的。演马童的武生叫孙成,长得剑眉高扬,举手投足,英气勃发。听 说有戏迷等他,装也没有卸净,一声俺马童来也 个跟头从台上翻下,来 到程裁缝面前,双拳一抱,敢问这位大人有何见教啊? 程裁缝笑了,说我看你给关老爷牵马那一串跟头翻得不得劲啊。 孙成吃了一惊,自己在这串跟头上是打了折扣。老街人不得了啊 程裁缝又说,我知道不是你不用心,而是你的服装不得劲,你那裤子兜裆,不舒 服。拿来,我给你给改一下就中了。 孙成更是吃惊,的确是新做的裤子不太合体。小戏班子,手头紧,服装布料也是 将就,负责服装的是个姑娘,孙成也没好意思提出来。被程裁缝修改过的服装可 身舒坦,孙成的跟头翻得又飘又稳,台下掌声一片。孙成携了重礼去拜访程裁缝, 两人成为挚交 老街的戏园子始建于明初,是一个雕梁画栋的木质二层楼。在古戏楼的对面,还 有个土石搭建的小楼,是专门用来唱对台戏的。动乱的年代,古戏楼被砸毀,那 土戏台被当做大批判的站场给保留下来。后来,在古戏楼的遗址上重新建了新戏 楼,虽然赏心悦目,却是少了古朴厚重,令人扼腕。老街戏迷之间经常是打擂唱 个对台戏取乐,但是在戏园子里真的鸣锣打鼓唱对台戏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 九十年代末,有一家剧团来老街唱戏。戏园子正被老街的戏班子占着演出《花木 兰》。要说同行不撬行,没有了台口,你先到别处转悠,等人家演罢转场子了你 再来。可是这家戏班子老板很是势张,根本不把老街的戏班子放在眼里,声称要 唱对台戏。按老街的规矩,攻擂者只能在新戏楼的对面,那个土戏台子上唱,吸 引的观众多,那新戏楼演戏的戏班子就得让位走人。敢与当地的戏班子叫板打擂 台,可见人家也是有功夫的。 后半晌,那家戏班子的一个红角儿,拿着一双厚底靴找到程裁缝修理。程裁缝认 真地看看,细致地修补。那红角儿也是闲等无事,就哼起了一段戏。埋头走针的 程裁缝,抬起头支愣着耳朵听了听,一笑说,您这位先生唱得不得劲,少了霸气 那红角儿斜睨着眼,不屑地说,你老也懂戏啊。你倒是给我来段有霸气的听听
戏迷 刘建超 老街人爱听戏,老街人也懂戏。街角旮旯,花园广场,只要支起家什,拉起弦子, 就会有人聚在一起开心不开心地都要唱上一段。老街人懂戏,一般的戏班子不敢 来老街演出。你的名气不大没关系,只要卖力尽心,老街人也会叫好。你的名气 再大,敷衍了事,老街人会把你懒散奸猾不尽力之处宣扬得人人皆知,任你满大 街地敲锣打鼓油妆重彩地宣传,老街人就是不买账。据说,当年最红火的常香玉 剧团和杨兰春剧团来老街演出,也是格外地小心和卖劲。 丽京门下有一个裁缝店,名字特别,“贵妃醉裁缝店”。而裁缝店的主家,却是 个双腿不能行走、坐着轮椅的男子,大家都喊他程裁缝。程裁缝爱听戏,才把铺 子安在并不热闹的丽京门下。这里能看到老街的戏园子,能听到来的戏班子啊咦 呀的喊练声,能看到桃林里人压腿、拧旋子、踢腿、练小翻。程裁缝剪裁做服饰, 还修鞋擦鞋。活做得细致,价钱公道,生意也不错。程裁缝有个规矩,凡是戏服 剧装到他这里来剪裁修整,免费。一些让程裁缝办过事的戏班子,会给程裁缝送 上戏票,邀他去听戏。 程裁缝听戏听得认真。那日程裁缝听相思古镇的戏班子演《古城会》,散了戏, 程裁缝却不走,要见见扮演马童的演员。戏班子有人诧异,这《古城会》演的是 关公关二爷,戏迷追的都是演关二爷的名角,还没有见到有戏迷要见饰演个马童 的翻扑武生的。演马童的武生叫孙成,长得剑眉高扬,举手投足,英气勃发。听 说有戏迷等他,装也没有卸净,一声俺马童来也——,一个跟头从台上翻下,来 到程裁缝面前,双拳一抱,敢问这位大人有何见教啊? 程裁缝笑了,说我看你给关老爷牵马那一串跟头翻得不得劲啊。 孙成吃了一惊,自己在这串跟头上是打了折扣。老街人不得了啊。 程裁缝又说,我知道不是你不用心,而是你的服装不得劲,你那裤子兜裆,不舒 服。拿来,我给你给改一下就中了。 孙成更是吃惊,的确是新做的裤子不太合体。小戏班子,手头紧,服装布料也是 将就,负责服装的是个姑娘,孙成也没好意思提出来。被程裁缝修改过的服装可 身舒坦,孙成的跟头翻得又飘又稳,台下掌声一片。孙成携了重礼去拜访程裁缝, 两人成为挚交。 老街的戏园子始建于明初,是一个雕梁画栋的木质二层楼。在古戏楼的对面,还 有个土石搭建的小楼,是专门用来唱对台戏的。动乱的年代,古戏楼被砸毁,那 土戏台被当做大批判的站场给保留下来。后来,在古戏楼的遗址上重新建了新戏 楼,虽然赏心悦目,却是少了古朴厚重,令人扼腕。老街戏迷之间经常是打擂唱 个对台戏取乐,但是在戏园子里真的鸣锣打鼓唱对台戏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过。 九十年代末,有一家剧团来老街唱戏。戏园子正被老街的戏班子占着演出《花木 兰》。要说同行不撬行,没有了台口,你先到别处转悠,等人家演罢转场子了你 再来。可是这家戏班子老板很是势张,根本不把老街的戏班子放在眼里,声称要 唱对台戏。按老街的规矩,攻擂者只能在新戏楼的对面,那个土戏台子上唱,吸 引的观众多,那新戏楼演戏的戏班子就得让位走人。敢与当地的戏班子叫板打擂 台,可见人家也是有功夫的。 后半晌,那家戏班子的一个红角儿,拿着一双厚底靴找到程裁缝修理。程裁缝认 真地看看,细致地修补。那红角儿也是闲等无事,就哼起了一段戏。埋头走针的 程裁缝,抬起头支愣着耳朵听了听,一笑说,您这位先生唱得不得劲,少了霸气。 那红角儿斜睨着眼,不屑地说,你老也懂戏啊。你倒是给我来段有霸气的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