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 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阅读 甲必做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欣赏的精神自由 朱以撒 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除了反 映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有一个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抱朴子说得好:“观听殊好, 爱憎难同。”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赏如此陈陈相因, 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 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势,无形中成不二 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至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 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名姓:啊,名流所书,笔下绝对精品。有人就对我 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是最好的,理由是:“如果不是最好为何让他当主席?为何不 让你当?”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针对一个人的职务,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 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应当坚决粉碎这种名流观、职务观。当我们欣赏秦简、汉简时 那些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兵士、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空间,并不 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对欣赏者而言,寻常心态,有助于欣赏本真的韵致,摒去 那些虚幻的、浮夸的表相。 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 浮薄相扇。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髙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连诗 酒,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目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 不适。而北朝人在朔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够了劳作艰辛悲笳动月的粗犷浑厚,也认为南 朝书风软媚轻滑。欣赏缺乏兼容的胸襟与视野,走入极端,就成了畸形欣赏、难以转捩的不 健康欣赏观。如果持这种欣赏观的人同时又拥有评判权柄,则害莫大焉。“专己守残,党同 门,妒道真”,这是古人早已批评过的 只有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而不是名气、职务这些附加的方面。从作品欣赏出发,不同 的见解都是正常的。或者说,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的欣赏。晋
1 惠州市 2016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 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 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Ⅰ卷 阅读 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欣赏的精神自由 朱以撒 苏东坡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除了反 映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有其个性之外,还有一个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全然相同的欣赏。抱朴子说得好:“观听殊好, 爱憎难同。”可是,具有独到的审美眼力却是不易的。在许多场合上,欣赏如此陈陈相因, 甚至把前人的欣赏定论移过来,代替自己的赏评。如此,欣赏之前要“去蔽”则不是庸人自扰。 千百年来,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充栋宇而汗牛马,给后人形成定势,无形中成不二 法门,影响和约束着不同见解的展开,以至欣赏循旧辙而无新意。其次,名流效应也给人以 消极的影响。每每欣赏作品,先关注书者名姓:啊,名流所书,笔下绝对精品。有人就对我 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书法是最好的,理由是:“如果不是最好为何让他当主席?为何不 让你当?”这类欣赏观的失误,在于它针对一个人的职务,而忘记了应该针对他的作品—— 只有面对作品才是可靠的。应当坚决粉碎这种名流观、职务观。当我们欣赏秦简、汉简时, 那些寻常巷陌人家、守境戍边兵士、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营造了一个个美妙的空间,并不 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对欣赏者而言,寻常心态,有助于欣赏本真的韵致,摒去 那些虚幻的、浮夸的表相。 狭隘的欣赏也是需要抵御的。欣赏过程形成的积弊、陋习,使欣赏受到局限,格局狭小, 浮薄相扇。譬如地域审美的局限,南朝偏安江南,高谈玄理,品第风流,登山临水,流连诗 酒,耳闻丝竹管弦雅乐艳歌,目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未免 不适。而北朝人在朔漠苍凉胡马嘶风中,感受够了劳作艰辛悲笳动月的粗犷浑厚,也认为南 朝书风软媚轻滑。欣赏缺乏兼容的胸襟与视野,走入极端,就成了畸形欣赏、难以转捩的不 健康欣赏观。如果持这种欣赏观的人同时又拥有评判权柄,则害莫大焉。“专己守残,党同 门,妒道真”,这是古人早已批评过的。 只有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而不是名气、职务这些附加的方面。从作品欣赏出发,不同 的见解都是正常的。或者说,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的欣赏。晋
人卫铄认为多力丰筋者圣”,杜甫则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 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都显示了不同的审美见解,也给后人营造了 个思考的空间。而那种把书法欣赏从审美范畴拖曳出来,纳入道德伦理空间,所谓“人品高, 书品亦高:人品低,书品亦低”的欣赏,既简单又粗暴,更达不到欣赏真谛 生存论的本体把审美视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欣赏者自身精神 的自由。 (选自2005年7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其性质不属于本文所述“欣赏者自身精神的自由”的一项是(3分) A.欣赏秦简、汉简,觉得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 B.南朝人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不适,而北朝人认为南朝书风软媚轻滑。 C.晋人卫铄喜欢“多力丰筋”的书法作品,而杜甫则喜欢“瘦硬”的佳品 D.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欣赏之前要“去蔽”,不应接触欣赏定论,以免影响自己独立的欣赏趣味。 B.所谓“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是说欣赏者从作品本身出发,获得个性的审美体验。 C.要得欣赏真谛,就不应把书法纳入道德范畴,以人品论书品 D.让具有地域审美局限的人拥有评判权柄,对欣赏的精神自由来说害莫大焉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面对同样的书法艺术作品产生审美差异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 B.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流派 C.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卷帙浩繁,已成不二法门。 D.优秀的书法作品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齐太常敬子。孺幼聪敏, 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 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 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军法曹行参军。时镇军沈约闻其名,引为主簿,常与游宴赋诗,大为 约所嗟赏。累迁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出为太末令,在县有 清绩。还除晋安王友,转太子中舍人。 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于御坐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高祖甚称赏之。 后侍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孺与张率并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题戏之曰:“张案东 賣美刘憊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裹久迟思?”其见亲爱如此 转中书郎,兼中书通事舍人。顷之迁太子家令,余如故。出为宣惠晋安王长史,领丹阳 尹丞。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中大通四年,出为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贞威 将军。五年,为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改为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大同五年,守 吏部尚书。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七年,入为侍中,领 右军。其年,复为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居丧未期,以毁卒,时年五十九。谥曰孝子。 2
2 人卫铄认为“多力丰筋者圣”,杜甫则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 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都显示了不同的审美见解,也给后人营造了一 个思考的空间。而那种把书法欣赏从审美范畴拖曳出来,纳入道德伦理空间,所谓“人品高, 书品亦高;人品低,书品亦低”的欣赏,既简单又粗暴,更达不到欣赏真谛。 生存论的本体把审美视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欣赏者自身精神 的自由。 (选自 2005 年 7 月 22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其性质不属于本文所述“欣赏者自身精神的自由”的一项是(3 分) A.欣赏秦简、汉简,觉得无名百姓留下的作品,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名家的小篆和隶书。 B.南朝人对北朝苍茫刚硬棱角毕露的书风不适,而北朝人认为南朝书风软媚轻滑。 C.晋人卫铄喜欢“多力丰筋”的书法作品,而杜甫则喜欢“瘦硬”的佳品。 D.萧衍称王羲之书“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韩愈则认为“羲之俗书趁姿媚”。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欣赏之前要“去蔽”,不应接触欣赏定论,以免影响自己独立的欣赏趣味。 B.所谓“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是说欣赏者从作品本身出发,获得个性的审美体验。 C.要得欣赏真谛,就不应把书法纳入道德范畴,以人品论书品。 D.让具有地域审美局限的人拥有评判权柄,对欣赏的精神自由来说害莫大焉。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面对同样的书法艺术作品产生审美差异”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 B.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流派。 C.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卷帙浩繁,已成不二法门。 D.优秀的书法作品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齐太常敬子。孺幼聪敏, 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 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 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军法曹行参军。时镇军沈约闻其名,引为主簿,常与游宴赋诗,大为 约所嗟赏。累迁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子洗马、尚书殿中郎。出为太末令,在县有 清绩。还除晋安王友,转太子中舍人。 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尝于御坐为《李赋》,受诏便成,文不加点,高祖甚称赏之。 后侍宴寿光殿,诏群臣赋诗,时孺与张率并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题戏之曰:“张率东 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其见.亲爱如此。 转中书郎,兼中书通事舍人。顷之迁太子家令,余如故。出为宣惠晋安王长史,领丹阳 尹丞。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中大通四年,出为仁威临川王长史、江夏太守,加贞威 将军。五年,为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未拜,改.为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大同五年,守 吏部尚书。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七年,入为侍中,领 右军。其年,复为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居丧未期,以毁卒,时年五十九。谥曰孝子
孺少与从兄苞、孝绰齐名。苞早卒,孝绰数坐免黜,位并不高,惟孺贵显 (节选自《梁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岁能属文属:写,书写 B.其见亲爱如此见:看见 C.改为都官尚书改:改任 D.孝绰数坐免黜坐:因.获罪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B.张率东南美闵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C.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D.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孺年幼时聪明过人。镇军沈约听到他的名声,招他为主簿,经常与他一起出游聚会 赋诗,他的文才很为沈约叹赏。 B.刘孺年轻时喜欢写文章,曾经在皇帝身旁写《李赋》,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笔不 加涂改,高祖十分赞赏 C.中大通五年,刘孺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上任不久,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 将军 D.刘孺年轻时与堂兄苞、孝绰齐名,苞早逝,孝绰被罢官,但他们的地位都不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5分) (2)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11分) 西江月·梅花[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2]。 素面翻嫌粉涴[3],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 3]涴(wo):沾污,弄脏。语出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 8.请分析作者笔下梅的形象。(4分) 9.此词哪句话点明了题旨?请简要分析。(7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 (2)开荒南野际, ,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
3 孺少与从兄苞、孝绰齐名。苞早卒,孝绰数坐.免黜,位并不高,惟孺贵显。 (节选自《梁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七岁能属.文 属:写,书写 B.其见.亲爱如此 见:看见 C.改.为都官尚书 改:改任 D.孝绰数坐.免黜 坐:因……获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B.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C.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D.张率东南美/刘孺雒阳才/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刘孺年幼时聪明过人。镇军沈约听到他的名声,招他为主簿,经常与他一起出游聚会 赋诗,他的文才很为沈约叹赏。 B.刘孺年轻时喜欢写文章,曾经在皇帝身旁写《李赋》,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笔不 加涂改,高祖十分赞赏。 C.中大通五年,刘孺任宁远将军、司徒左长史,上任不久,又改任都官尚书,兼任右军 将军。 D.刘孺年轻时与堂兄苞、孝绰齐名,苞早逝,孝绰被罢官,但他们的地位都不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5 分) (2)其年,出为明威将军、晋陵太守。在郡和理,为吏民所称。(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8~9 题。(11 分) 西江月·梅花[1]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2]。 素面翻嫌粉涴[3],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1]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 [3]涴(wò):沾污,弄脏。语出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 8.请分析作者笔下梅的形象。(4 分) 9.此词哪句话点明了题旨?请简要分析。(7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2)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
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 园序》) (4)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乙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刷子李 冯骥才 ①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 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 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②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③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 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④那一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 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有九 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 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⑤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 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 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 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 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 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⑥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 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 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 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⑦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 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 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⑧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看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
4 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 园序》)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刷子李 冯骥才 ①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 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 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②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③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 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④那一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到了那儿, 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楼房有九 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 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⑤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 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 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 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 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 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⑥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 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 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 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⑦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 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 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⑧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看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
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⑨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 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从 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⑩0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D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作品笔墨全落在奇事绝活上,对主人公的长相面目不着一字,却能通过黑与白的对 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作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为一位“俗世奇人”立传,富有 传奇色彩 C.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原是传说,在曹小三 见证下,终于成为事实 D.曹小三猛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 眼。这引起了刷子李的警觉。 E.刷子李忽然朝曹小三说的话里,有两个问句,用的却是句号。这有助于表现刷子李 切尽在把握、淡定平和的神态。 (2)第⑩段说曹小三“发怔发傻”,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情的?(6分) (3)就成就事业而言,刷子李有哪些可学之处呢?(6分) (4)第⑥段提到“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这个规矩不放在第①段一起说,而是此处 才说,为什么呢?谈谈你的想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美国飞虎队中的“驼峰天使 口陈泓宇 ①2003年10月,“历史的记忆”大型展览在美国空军博物馆举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巨 大的轰动效应。美国空军博物馆馆长麦特考夫将军主动向中国提出希望得到展览中涉及的石 碾子,作为珍贵馆藏。在2004年3月29日云南向美捐赠二战实物——石碾子的仪式上,一 位慈祥的高龄老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她就是美国飞虎队当年唯一的女护士,被誉为“驼峰 天使”的92岁高龄的黄欢笑女士。 ②l912年,黄欢笑出生于广东新会,1916年时全家移居澳门。在香港读完中学后,她 考入香港玛丽医院高等护士学校,毕业后被聘为“英国皇家护士协会”的会员。 ③1942年12月8日,日本法西斯占领了九龙、香港。当得知“中国同盟救护”组织招募 会英语的护士到内地护理美国志愿兵的伤员时,她响应宋庆龄的号召,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被分配到美国空军飞虎队医院——云南驿战地医院。黄欢笑老人回忆着:“开辟航线之初就 摔下来好多飞机。航线开通后,战事不断,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日军的空袭,每天都有运输机 和战斗机飞行员负伤被送到我们医院,经过紧急包扎和抢救之后,重伤者才被送往昆明的后 方空军医院。我是当时惟一的中国女护士,我的工作主要是清理伤员的伤口 ④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日本人的战机开始突袭云南驿机场。当时,黄欢笑刚刚为
5 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⑨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 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从 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⑩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⑾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呢。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作品笔墨全落在奇事绝活上,对主人公的长相面目不着一字,却能通过黑与白的对 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作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为一位“俗世奇人”立传,富有 传奇色彩。 C.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原是传说,在曹小三 见证下,终于成为事实。 D.曹小三猛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 一眼。这引起了刷子李的警觉。 E.刷子李忽然朝曹小三说的话里,有两个问句,用的却是句号。这有助于表现刷子李 一切尽在把握、淡定平和的神态。 (2)第⑩段说曹小三“发怔发傻”,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情的?(6 分) (3)就成就事业而言,刷子李有哪些可学之处呢?(6 分) (4)第⑥段提到“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这个规矩不放在第①段一起说,而是此处 才说,为什么呢?谈谈你的想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美国飞虎队中的“驼峰天使” □陈泓宇 ①2003 年 10 月,“历史的记忆”大型展览在美国空军博物馆举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巨 大的轰动效应。美国空军博物馆馆长麦特考夫将军主动向中国提出希望得到展览中涉及的石 碾子,作为珍贵馆藏。在 2004 年 3 月 29 日云南向美捐赠二战实物——石碾子的仪式上,一 位慈祥的高龄老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她就是美国飞虎队当年唯一的女护士,被誉为“驼峰 天使”的 92 岁高龄的黄欢笑女士。 ②1912 年,黄欢笑出生于广东新会,1916 年时全家移居澳门。在香港读完中学后,她 考入香港玛丽医院高等护士学校,毕业后被聘为“英国皇家护士协会”的会员。 ③1942 年 12 月 8 日,日本法西斯占领了九龙、香港。当得知“中国同盟救护”组织招募 会英语的护士到内地护理美国志愿兵的伤员时,她响应宋庆龄的号召,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被分配到美国空军飞虎队医院——云南驿战地医院。黄欢笑老人回忆着:“开辟航线之初就 摔下来好多飞机。航线开通后,战事不断,几乎每天晚上都有日军的空袭,每天都有运输机 和战斗机飞行员负伤被送到我们医院,经过紧急包扎和抢救之后,重伤者才被送往昆明的后 方空军医院。我是当时惟一的中国女护士,我的工作主要是清理伤员的伤口。” ④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日本人的战机开始突袭云南驿机场。当时,黄欢笑刚刚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