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08 章节 题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2学时) 教学 且的 1.熟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2. 了解血细胞形态特征 1.溶血性贫血基本概念、分类 10分钟 教学 2.溶贫的筛查检测 10分钟 内容 3红细胞膜、酶缺陷的检测 15分钟 时间 4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 5分钟 分配 5.自免溶贫的检测 5分钟 6.PNH有关检测 15分钟 8.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40分钟 重点:浴贫的诊断步骤。 难点:血细胞研形态学特征 对策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致师利用多媒体、极书讲解 方法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步骤 材料 题后记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年11月13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 08 章节 题目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2 学时) 教学 目的 1. 熟悉溶血性贫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2. 了解血细胞形态特征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溶血性贫血基本概念、分类 10 分钟 2. 溶贫的筛查检测 10 分钟 3 .红细胞膜、酶缺陷的检测 15 分钟 4 珠蛋白生成异常的检测 5 分钟 5. 自免溶贫的检测 5 分钟 6. PNH有关检测 15 分钟 8.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40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溶贫的诊断步骤。 难点:血细胞形态学特征 教学 组织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步骤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 年 11 月 13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08 章节 题目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验(2学时) 教学 目的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熟悉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L.血细胞的化学染色 25分钟 学 2.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型 15分钟 内 3.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15分钟 4.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45分钟 分配 重占 难点 重点:血细胞的化学染色。 难点: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对策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方法 思考简述增生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 愿及 阅读 血病的骨髓象、血液象特点。 材料 记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年11月19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 08 章节 题目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2 学时) 教学 目的 一.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二. 熟悉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 血细胞的化学染色 25 分钟 2.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型 15 分钟 3.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15 分钟 4. 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45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血细胞的化学染色。 难点:常见的血液病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教学 组织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简述增生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 血病的骨髓象、血液象特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 年 11 月 19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08 章节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2学时) 题目 1.熟悉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教学 2.掌握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1.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30分钟 教学 2.血管壁检测 20分钟 内容 3.血小板检测。 15分钟 时间 4.凝血因子的检测 15分钟 分配 5.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0分钟 重点:凝血因子的检测 难点: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拥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实验课:出血时间(y法)、凝血时间(试管法)测定 方法 示教典型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 思考 腿及 1.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 阅读 临床常用的血凝试验有哪些? 材料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年11月20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 08 章节 题目 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2 学时) 教学 目的 1.熟悉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2.掌握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凝血、抗凝和纤溶机制 30 分钟 2. 血管壁检测 20 分钟 3. 血小板检测。 15 分钟 4. 凝血因子的检测 15 分钟 5.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0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凝血因子的检测 难点: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 组织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实验课:出血时间(Ivy 法)、凝血时间(试管法)测定 示教典型病例实验室检查结果。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简述血液凝固的三个形成途径? 2. 临床常用的血凝试验有哪些?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 年 11 月 20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一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08 章节 题目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2学时 1.掌握尿液检测临床意义 教学 2.掌握粪便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1、尿液的一般检测 教学 ①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10分钟 内容 ②尿液的一般形状检查 10分钟 时间 ③尿液的化学检查 15分钟 分配 ④是微镜检查 15分钟 2 尿液的其他检查 10分钟 3、尿液自动化仪器检测 5分钟 4、粪便的检测 35分钟 重点 点 重点:①尿液的一般检测 ②尿液的特殊检测 ③尿液自动化 检测 对策 难点:粪便检测的临床意义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 多媒体示教尿内有有形成分 方法 2、课后带学生去附院检验科参观 思考 1.引起尿液混浊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 2. 粪便检的临床应用 材料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年11月26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实验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学 08 章节 题目 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2 学时) 教学 目的 1. 掌握尿液检测临床意义 2. 掌握粪便检测的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尿液的一般检测 ①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10 分钟 ②尿液的一般形状检查 10 分钟 ③尿液的化学检查 15 分钟 ④显微镜检查 15 分钟 2、尿液的其他检查 10 分钟 3、尿液自动化仪器检测 5 分钟 4、粪便的检测 35 分钟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①尿液的一般检测 ②尿液的特殊检测 ③尿液自动化 检测 难点:粪便检测的临床意义 教学 组织 小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多媒体示教尿内有有形成分 2、课后带学生去附院检验科参观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引起尿液混浊的原因有哪些? 2. 粪便检查的临床应用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马雅静 教研室主任: 2010 年 11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