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意识,以及人的思考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为核心的。哲学不仅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且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好的 生活,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灌输的意识形态,而是人文教育和人文思考的结果,它是说 服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这样的教育以“求智慧”来克服偏见的束缚,是人的自我解 放的惟一方式。人们习惯地将这种求智慧称为“哲学”,其实它也贯穿于所有自由、理性的 人文学科之中。哲学家罗素说“没有一点哲学,一个人终身都会是偏见的囚徒”,指的就是 这种哲学和人文学科。 文科并不自动具有自由、理性的精神,事实上,文科完全可能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 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这样的文科确实会“贻害社会"。“文革”中的“批林批孔 儒法斗争史″、“两条路线斗争”便是这种文科的典型代表。当时的文科“硏究成果″也相 当可观,例如,从1974年开始,“批林批孔″运动中的评法批儒图书和文章就大量涌现。 无论是理工还是文科,都是人的知识,也都必须是与人有关的,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因此成为更好的人的知识。它是一种目的,而不只是一种手段。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受学 科边界的限制,被称为“人文教育”,它的原意便是人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是 只传授某种专门知识,而是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信仰,也成为 一种社会的集体力量。 12.本文通过 的方式提出观点,又通过一位物理学家的事例和中国大学人 文教育的现状形成_ 论证,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人文教育蓄势 13.对于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出现“文科贻害社会”的想法,与我们这个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膨胀的物 欲得到满足有关 B.目前,中国大学里的理工科课程提供的那些起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训练,在大 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的状态下,与“我们应该做到什么”和“我们能够希望什么”无关 C.哲学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这是人文教育和人文 思考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因此,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的意识形态。 D.文科一旦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便会对社会产
6 由意识,以及人的思考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为核心的。哲学不仅为人们提供正确的思维方式, 而且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好的 生活,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灌输的意识形态,而是人文教育和人文思考的结果,它是说 服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这样的教育以“求智慧”来克服偏见的束缚,是人的自我解 放的惟一方式。人们习惯地将这种求智慧称为“哲学”,其实它也贯穿于所有自由、理性的 人文学科之中。哲学家罗素说“没有一点哲学,一个人终身都会是偏见的囚徒”,指的就是 这种哲学和人文学科。 文科并不自动具有自由、理性的精神,事实上,文科完全可能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 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这样的文科确实会“贻害社会”。“文革”中的“批林批孔”、 “儒法斗争史”、“两条路线斗争”便是这种文科的典型代表。当时的文科“研究成果”也相 当可观,例如,从 1974 年开始,“批林批孔”运动中的评法批儒图书和文章就大量涌现。 无论是理工还是文科,都是人的知识,也都必须是与人有关的,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因此成为更好的人的知识。它是一种目的,而不只是一种手段。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不受学 科边界的限制,被称为“人文教育”,它的原意便是人的“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是 只传授某种专门知识,而是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信仰,也成为 一种社会的集体力量。 12.本文通过 的方式提出观点,又通过一位物理学家的事例和中国大学人 文教育的现状形成 论证,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人文教育蓄势。 13.对于文章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现“文科贻害社会”的想法,与我们这个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人们日益膨胀的物 欲得到满足有关。 B.目前,中国大学里的理工科课程提供的那些起码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训练,在大学 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的状态下,与“我们应该做到什么”和“我们能够希望什么”无关。 C.哲学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对个人和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价值观,这是人文教育和人文 思考的结果,借助的是人的理性,因此,这种价值观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的意识形态。 D.文科一旦被强权操纵和利用,成为束缚人类自由、理性的体制工具,便会对社会产
生危害。 14.关于“科学”与“人文教育”,以下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科学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可以满足人对智慧的追求,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B.老先生根据康德的概念分析去认识,认为科学解决了“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 C.人的认识与存在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是科学回答不了的,对此,需要人 类理性有进一步拓展。 D.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受学科边界的限制,不传授某种知识,而是 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铃兰花 【斯洛文尼亚】普沃兰茨 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黑黢黢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 陡坡环绕,活像一口深锅,只有一个隐没在晦暗、神秘的密林里的岀口。山坡上长满了杂乱 的灌木、黄檗、干金榆幼树、乌荆子、野樱桃树和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林丛间荒草蔓生。 地狱”里人迹罕至,阴阴森森,那里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眼泉水,溪流日夜不息的声响 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不过,那地方用来放牧最理想。“地狱”里的草虽然长得不高,但多汁,牲口很乐意吃 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当父母对我进行基督教的启蒙教育时,我便从 他们那里听说过地狱;当我扯着母亲的长裙上教堂的时候,教堂里也谈到过地狱。在我幼小 的心灵中,我们当地的“地狱”简直和真正的地狱一模一样,我每次总是恐惧万端地走近这 个地方,然后又尽快跑开。 有那么一次,那时候我还不到六岁,父亲要我到那里去放牧。这对我真是一个非常可怕 的考验,因为在这之前我还从未独自一人去过那里。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怜悯。我只好赶着牲口,尽量放慢脚步,一点点走近这个可 怕的地方。我本来打算把牲口停留在山坡上,这不过是枉费心机。一瞬间,牲口群便隐没在 洼地里了。我无可奈何,只好跟着下去,生怕那几头母牛会从沟谷走进树林里去
7 生危害。 14.关于“科学”与“人文教育”,以下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科学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可以满足人对智慧的追求,后者远比前者重要。 B.老先生根据康德的概念分析去认识,认为科学解决了“我们能够认识什么”的问题。 C.人的认识与存在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是科学回答不了的,对此,需要人 类理性有进一步拓展。 D.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受学科边界的限制,不传授某种知识,而是 让一些与人类之善有关的价值深入人心。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铃兰花 【斯洛文尼亚】普·沃兰茨 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黑黢黢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 陡坡环绕,活像一口深锅,只有一个隐没在晦暗、神秘的密林里的出口。山坡上长满了杂乱 的灌木、黄檗、千金榆幼树、乌荆子、野樱桃树和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林丛间荒草蔓生。 “地狱”里人迹罕至,阴阴森森,那里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眼泉水,溪流日夜不息的声响 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不过,那地方用来放牧最理想。“地狱”里的草虽然长得不高,但多汁,牲口很乐意吃。 我打从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当父母对我进行基督教的启蒙教育时,我便从 他们那里听说过地狱;当我扯着母亲的长裙上教堂的时候,教堂里也谈到过地狱。在我幼小 的心灵中,我们当地的“地狱”简直和真正的地狱一模一样,我每次总是恐惧万端地走近这 个地方,然后又尽快跑开。 有那么一次,那时候我还不到六岁,父亲要我到那里去放牧。这对我真是一个非常可怕 的考验,因为在这之前我还从未独自一人去过那里。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 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怜悯。我只好赶着牲口,尽量放慢脚步,一点点走近这个可 怕的地方。我本来打算把牲口停留在山坡上,这不过是枉费心机。一瞬间,牲口群便隐没在 洼地里了。我无可奈何,只好跟着下去,生怕那几头母牛会从沟谷走进树林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