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分别取1环B1和B5的滴悬液于盖玻片上,翻转后覆于凹玻片上。 4.2镜检:用低倍镜找到液滴的边缘,后移至高倍镜下观察菌体的运动性(视野光线要 调暗)。 五、注意事项 1)芽胞染色时染料在加热的过程中不能干,同时也不能太多导致流动地到处都是。示范一下操作。 2)拿到水池旁边。加热完冲水前一定要冷却一会,要不热胀冷缩导致玻璃炸裂。 3)英膜染色时涂片不能用火固定, 六、思考题 1)用简单染色是否可以观察到细菌的芽孢?原因是什么? 2)芽孢染色过程中只是大量的游离芽孢,很少看到芽孢囊及营养细胞,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3)如何判断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是在运动还是在做布朗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分别画出芽孢和荚膜的形态。 5)计算出B1和B5的菌体大小。 6)描述B1和B5的运动特征,并判断其是否具有鞭毛结构。 )在芽孢染色时,当用孔雀绿对菌体染色后,为什么不能立即水洗? 实验四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霉菌和放线菌个体形态以及群体形态的观察。霉菌形态相比于细菌更为丰富,是分类的重要 依据。从菌丝的形态,孢子的形态,孢子梗的形态和长度等,孢子的形态,大小,表面结构或者颜色 等都能够区分不同的霉菌,因此认识了解霉菌形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个体形态的基本方法 2.观察不同放线菌、霉菌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4.1 分别取1环B1和B5的滴悬液于盖玻片上,翻转后覆于凹玻片上。 4.2 镜检:用低倍镜找到液滴的边缘,后移至高倍镜下观察菌体的运动性(视野光线要 调暗)。 五、 注意事项 1) 芽胞染色时染料在加热的过程中不能干,同时也不能太多导致流动地到处都是。示范一下操作。 2) 拿到水池旁边。加热完冲水前一定要冷却一会,要不热胀冷缩导致玻璃炸裂。 3) 荚膜染色时涂片不能用火固定。 六、 思考题 1) 用简单染色是否可以观察到细菌的芽孢?原因是什么? 2) 芽孢染色过程中只是大量的游离芽孢,很少看到芽孢囊及营养细胞,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3) 如何判断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是在运动还是在做布朗运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 分别画出芽孢和荚膜的形态。 5) 计算出B1和B5的菌体大小。 6) 描述B1和B5的运动特征,并判断其是否具有鞭毛结构。 7) 在芽孢染色时,当用孔雀绿对菌体染色后,为什么不能立即水洗? 实验四 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 实验目的 学习霉菌和放线菌个体形态以及群体形态的观察。霉菌形态相比于细菌更为丰富,是分类的重要 依据。从菌丝的形态,孢子的形态,孢子梗的形态和长度等,孢子的形态,大小,表面结构或者颜色 等都能够区分不同的霉菌,因此认识了解霉菌形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1.学习并掌握观察放线菌、霉菌个体形态的基本方法 2.观察不同放线菌、霉菌的形态特征 二、 实验原理
【、放线菌(原核微生物)由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三个部分:营养菌丝、气生 菌丝、孢子丝。孢子丝由气生菌丝分化形成,呈螺旋状,波浪形或分支状等。 2、霉菌是一类可产生复杂分支菌丝的真核微生物的统称,菌丝体也同样分为三个部分:营养菌 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孢子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要比放线菌 大 三、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白色链球菌A2、兰色链球菌A9、根霉F1、青霉F7、曲霉F9,显微镜,载玻片,酒精 灯,接种针,水,培养皿,接种针,试管,三角瓶,灭菌锅,各种染色液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对放线菌个体形态和群体形态的观察 1.1将用扦片法培养好的放线菌扦片放于载玻片上,观察菌丝 1.2用印片法观察放线菌的孢子丝和孢子 13观察放线菌的群体形态,包括质地、大小、色泽、突起程度、形态、 气味、湿润程度等 2.对霉菌个体形态和群体形态的观察 2.1描述F1、F7、F9菌群的形态(大小、菌丝、孢子、正反面色泽、湿 润程度等) 2.2对F1的观察 2.2.1将F1平板直接置于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其假根、匍匐丝、孢子梗、孢囊等。 2.2.2取F1菌丝作透明剂浸片,进一步观察其形态 2.3对F7观察 取F7菌丝作透明剂浸片,观察其帚状根形态 2.4对F9观察 取℉9菌丝作透明剂浸片,观察其足细胞、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 五、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1、 放线菌(原核微生物)由菌丝所形成的单细胞菌丝体。菌丝体分为三个部分:营养菌丝、气生 菌丝、孢子丝。孢子丝由气生菌丝分化形成,呈螺旋状,波浪形或分支状等。 2、 霉菌是一类可产生复杂分支菌丝的真核微生物的统称。菌丝体也同样分为三个部分:营养菌 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孢子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要比放线菌 大。 三、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白色链球菌A2、兰色链球菌A9、根霉F1、青霉F7、曲霉F9,显微镜,载玻片,酒精 灯,接种针,水,培养皿,接种针,试管,三角瓶,灭菌锅,各种染色液等。 四、 实验方法及步骤 1.对放线菌个体形态和群体形态的观察 1.1 将用扦片法培养好的放线菌扦片放于载玻片上,观察菌丝 1.2 用印片法观察放线菌的孢子丝和孢子 1.3 观察放线菌的群体形态,包括质地、大小、色泽、突起程度、形态、 气味、湿润程度等。 2.对霉菌个体形态和群体形态的观察 2.1 描述F1、F7、F9菌群的形态(大小、菌丝、孢子、正反面色泽、湿 润程度等) 2.2 对F1的观察 2.2.1 将F1平板直接置于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其假根、匍匐丝、孢子梗、孢囊等。 2.2.2 取F1菌丝作透明剂浸片,进一步观察其形态 2.3 对F7观察 取F7菌丝作透明剂浸片,观察其帚状根形态 2.4 对F9观察 取F9菌丝作透明剂浸片,观察其足细胞、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等。 五、 注意事项 六、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