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度报告 面推广,在外埠分行试点运行。紧密围绕“提升网点业绩、服务效率、客户满 意度”三大目标,在京分支行网点负责人按要求全部到位,确保支行网点服务 和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积极推动“赢在网上”项目,全行自助银行突破300 家,增长30%;机具保有量突破1500台,增长2%。推出电视银行查询缴费 实现公共事业缴费渠道全覆盖;上线手机银行投资理财功能,完善高端客户服 务“云渠道”;建立网上贷款申请预审批流程,打通与公积金中心、品牌电 商、品牌服务商等的贷款申请电子化渠道。 是创新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创新推出市民综合缴费服务品牌“易缴 费”,实现市民日常生活八大缴费业务的综合受理。推出“悦行国际卡”,为 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悦出国”出境金融服务方案。全面完成借记卡全系列 13个卡种芯片化迁移,行业应用覆盖社保、学校、物业三大领域。推出手机电 子钱包,实现实时圈存及快速支付。针对优质存量房贷客户推出“及时贷”产 品,推出全流程电子化快捷融资产品“随时贷”等,满足客户各类消费需求。 三是私人银行业务成效显现。新建深圳本部、上海、天津3家私人银行中 心,开通私人银行客户服务专线。推出私行客户专属IC卡,率先推出家族信 托,为高端客户打造“从私人到法人无边界服务、从财富到传承无缝隙衔接” 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3、品牌建设 报告期内,本行零售业务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第五次荣膺《亚洲银行 家》“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零售银行”称号;本行私人银行品牌荣获“2013最 佳创新服务私人银行”、“2013年高端业务创新私人银行”等奖项 (三)中小企业业务 2013年,本行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核心战略定位,积极应对经济形势 对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带来的双重压力,稳步推进全行中小企业业务 发展。 1、主要经营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中小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2383亿元,较年初增加 482亿元,增幅25%;中小企业客户数10450户,较年初增加3386户,增幅 48%。其中,小微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1601亿元,较年初增加324亿元 增幅25%,增速高于全行同期贷款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增量较上年同期高43 亿元,完成“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 2、业务发展措施 是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本行一直将支持中小企业发 展作为践行社会责任和加快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本 质要求,加大倾斜支持力度,通过单设机构、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项考 评,优先投放小微信贷,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完成 中关村分行、西安分行中小企业事业部模式落地,上海分行信贷工厂、杭州分 行萧山和余杭信贷工厂等专营机构建设,以及全行12家小微专营支行与13家 特色支行建设。成功发行30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努力拓宽小微企业融 资负债渠道,有效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是强化产品创新,满足中小多元融资需求。通过版权、专利权、商标权 等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设计推出“创意贷 智权贷”等针对文创、科 技、节能等中小企业的特色融资产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轻资产、弱担保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年度报告 9 面推广,在外埠分行试点运行。紧密围绕“提升网点业绩、服务效率、客户满 意度”三大目标,在京分支行网点负责人按要求全部到位,确保支行网点服务 和经营业绩持续提升。积极推动“赢在网上”项目,全行自助银行突破 300 家,增长 30%;机具保有量突破 1500 台,增长 29%。推出电视银行查询缴费, 实现公共事业缴费渠道全覆盖;上线手机银行投资理财功能,完善高端客户服 务“云渠道”;建立网上贷款申请预审批流程,打通与公积金中心、品牌电 商、品牌服务商等的贷款申请电子化渠道。 二是创新产品提升客户体验。创新推出市民综合缴费服务品牌“易缴 费”,实现市民日常生活八大缴费业务的综合受理。推出“悦行国际卡”,为 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悦出国”出境金融服务方案。全面完成借记卡全系列 13 个卡种芯片化迁移,行业应用覆盖社保、学校、物业三大领域。推出手机电 子钱包,实现实时圈存及快速支付。针对优质存量房贷客户推出“及时贷”产 品,推出全流程电子化快捷融资产品“随时贷”等,满足客户各类消费需求。 三是私人银行业务成效显现。新建深圳本部、上海、天津 3 家私人银行中 心,开通私人银行客户服务专线。推出私行客户专属 IC 卡,率先推出家族信 托,为高端客户打造“从私人到法人无边界服务、从财富到传承无缝隙衔接” 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3、品牌建设 报告期内,本行零售业务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第五次荣膺《亚洲银行 家》“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零售银行”称号;本行私人银行品牌荣获 “2013 最 佳创新服务私人银行”、“2013 年高端业务创新私人银行”等奖项。 (三)中小企业业务 2013 年,本行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核心战略定位,积极应对经济形势 对中小企业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带来的双重压力,稳步推进全行中小企业业务 发展。 1、主要经营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中小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 2383 亿元,较年初增加 482 亿元,增幅 25%;中小企业客户数 10450 户,较年初增加 3386 户,增幅 48%。其中,小微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 1601 亿元,较年初增加 324 亿元, 增幅 25%,增速高于全行同期贷款平均增速 7 个百分点,增量较上年同期高 43 亿元,完成“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 2、业务发展措施 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本行一直将支持中小企业发 展作为践行社会责任和加快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本 质要求,加大倾斜支持力度,通过单设机构、单列计划、单独管理和单项考 评,优先投放小微信贷,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完成 中关村分行、西安分行中小企业事业部模式落地,上海分行信贷工厂、杭州分 行萧山和余杭信贷工厂等专营机构建设,以及全行 12 家小微专营支行与 13 家 特色支行建设。成功发行 300 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努力拓宽小微企业融 资负债渠道,有效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二是强化产品创新,满足中小多元融资需求。通过版权、专利权、商标权 等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设计推出“创意贷”、“智权贷”等针对文创、科 技、节能等中小企业的特色融资产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轻资产、弱担保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度报告 难题。创新担保公司合作模式,与专业担保公司联合设计推出“小瞪保” “展翼计划”贷款、批量授信等合作模式,增加客户拓展手段。同时,积极推 动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业务开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改善 负债结构,降低财务成本。2013年共计发放集合信托业务20亿元,占北京市 当年发放额的54%。 三是坚持客户导向,持续探索金融服务模式。打造镇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模式,推出“荐信贷”、“厂房贷”、“农乐贷”等特色产品,支持三农重点 领域中小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已与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的14个重点乡镇签 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网络供应链融资模式,相继在北京、济南、深圳、上 海等地与国内知名厂商、平台合作推出“科技链”、“制造链”等模式。推动 批量授信模式,针对各类市场、商圈、园区产业集群,以及国内外知名供应链 集群,探索推出10余种批量模式。 此外,北京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商户贷”特色产品,重点支持 主营业务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场商圈类、批发零售类等小微企业发展。截 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为全国40多个重点商圈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00亿 3、品牌建设 本行的中小企业业务获得了监管机构及市场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本行 荣获中国银监会“2012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称号;荣获人行营管部2012年度中小企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文化创意 企业贷款、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4个单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一等奖。科技 贷产品获评为“2012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 小巨人”产品体系从全国33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申报的446个金融产品中脱 颖而出,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2013年服务小微企业二十佳金融产品”奖,是 北京地区唯一获奖单位。 (四)金融市场业务 2013年,本行在确保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力争较高收益的基础上,以市 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各项资金业务、同业业务和国际业务,整体金融市场业务 发展势头良好。 1、主要经营成果 资金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本行在适当加大债券投资规模的同时,紧抓市 场机遇,加快债券资产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投资收益水平。截至报告期末, 本行本外币投资规模达到2598亿元,较年初增长18%;全年共计实现投资利 息收入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 国际业务方面,全年实现结算规模550亿美元,增长34%;外汇存款增加 58亿元,增长32%;实现国际业务中间业务收入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 同业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同业资产3074亿元,增长27%;同业 负债3144亿元,增长30%;实现同业业务中间业务收入6亿元。报告期内,本 行同业借款、票据转贴现、存放同业等传统业务规模稳步增加。期末同业借款 余额486亿元,较期初增长179亿元;票据转贴现买入返售余额1160亿元,较期 初增长360亿元;存放同业余额988亿元,较期初增长441亿元。 报告期内,市场流动性出现了阶段性趋紧,本行通过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前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年度报告 10 难题。创新担保公司合作模式,与专业担保公司联合设计推出“小瞪保”、 “展翼计划”贷款、批量授信等合作模式,增加客户拓展手段。同时,积极推 动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业务开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帮助企业改善 负债结构,降低财务成本。2013 年共计发放集合信托业务 20 亿元,占北京市 当年发放额的 54%。 三是坚持客户导向,持续探索金融服务模式。打造镇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模式,推出“荐信贷”、“厂房贷”、“农乐贷”等特色产品,支持三农重点 领域中小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已与北京市 10 个远郊区县的 14 个重点乡镇签 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网络供应链融资模式,相继在北京、济南、深圳、上 海等地与国内知名厂商、平台合作推出“科技链”、“制造链”等模式。推动 批量授信模式,针对各类市场、商圈、园区产业集群,以及国内外知名供应链 集群,探索推出 10 余种批量模式。 此外,北京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商户贷”特色产品,重点支持 主营业务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场商圈类、批发零售类等小微企业发展。截 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为全国 40 多个重点商圈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 100 亿 元。 3、品牌建设 本行的中小企业业务获得了监管机构及市场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本行 荣获中国银监会“2012 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称号;荣获人行营管部 2012 年度中小企业贷款、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文化创意 企业贷款、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 4 个单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一等奖。科技 贷产品获评为“2012 年度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特色产品”。 “小巨人”产品体系从全国 331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申报的 446 个金融产品中脱 颖而出,荣获中国银行业协会“2013 年服务小微企业二十佳金融产品”奖,是 北京地区唯一获奖单位。 (四)金融市场业务 2013 年,本行在确保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力争较高收益的基础上,以市 场为导向,积极开展各项资金业务、同业业务和国际业务,整体金融市场业务 发展势头良好。 1、主要经营成果 资金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本行在适当加大债券投资规模的同时,紧抓市 场机遇,加快债券资产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投资收益水平。截至报告期末, 本行本外币投资规模达到 2598 亿元,较年初增长 18%;全年共计实现投资利 息收入 9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 国际业务方面,全年实现结算规模 550 亿美元,增长 34%;外汇存款增加 58 亿元,增长 32%;实现国际业务中间业务收入 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7% 。 同业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同业资产 3074 亿元,增长 27%;同业 负债 3144 亿元,增长 30%;实现同业业务中间业务收入 6 亿元。报告期内,本 行同业借款、票据转贴现、存放同业等传统业务规模稳步增加。期末同业借款 余额 486 亿元,较期初增长 179 亿元;票据转贴现买入返售余额 1160 亿元,较期 初增长 360 亿元;存放同业余额 988 亿元,较期初增长 441 亿元。 报告期内,市场流动性出现了阶段性趋紧,本行通过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前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度报告 瞻性、主动性,成功应对行业资金紧张形势。开发了多家基金客户及一批财务 公司的非银同业客户,实现了同业负债来源多元化,优化了同业负债客户结构 和期限结构。增加了中期同业负债,降低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负债到期集 中度。增加了对中小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及信托公司等的授信,为 提高同业资产收益创造了条件。截至报告期末,全行同业授信客户148户;授 信余额9805亿元,增长18% 2、品牌建设 为进一步支持对外贸易、助力企业走出去,本行积极整合国际业务产品和 服务,正式推出“国际金融通”环球金融服务品牌,精心打造进口金融通、出 口金融通、全贸易链金融通、引资金融通、走岀去金融通、跨境人民币金融通 六大领域增值金融产品服务。持续强化产品研发,积极拓展国内外融资产品, 不断寻求市场机遇,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与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 效贸易金融服务的同时,获得行业内好评,荣获中国贸易金融网和贸易金融杂 志联合评选的“最佳贸易金融成长银行”称号。 (五)信用卡业务 1、主要经营成果 2013年,本行新增用户23万户,信用卡发卡25万张,累计发卡量达164 万张。实现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累计交易金额 达190亿元,同比增长28%。 2、业务发展措施 一是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全年新发行六款信用卡产品,与北京住房公积金 管理中心联合推出“公积金联名卡”,与王府井百货集团联合推出“王府井联 名卡”,并根据创业人员特点和日常需求设计出创业卡等 二是推进分期业务发展。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加强业务联动,为本行优质 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信用卡分期业务,深入挖掘行内客户资源,对中小企业 主、个贷客户和存款客户进行交叉销售,推出“家装分期”产品,实现放款 2.9亿元,创造中间业务收入超过2800万元。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与C0STA咖啡、必胜客、味千拉面、便宜坊、百 老汇电影等众多知名商户开展业务合作,推出刷卡优惠活动,提升客户使用感 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本行信用卡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3、品牌建设 2013年,本行继续发行和推广慈善信用卡品牌—一大爱卡,累计发卡量已 超过78万张。2013年,通过大爱卡的发卡及消费,本行共筹集善款159万 元,发卡以来累计捐赠善款已超过374万元,捐款主要用途为助学、助困、助 医等。 (六)科技建设与电子银行业务 2013年,本行坚持“科技强行”战略,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 京彩生活”手机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大力拓展“新e代”电子银行产 品,提升零售和小微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客服中心运营管理,实现北京、西安 两地客服中心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营;推出远程智能柜员机和电话银行“人 工智能导航”服务;顺利完成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客户信息模型建设;支持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年度报告 11 瞻性、主动性,成功应对行业资金紧张形势。开发了多家基金客户及一批财务 公司的非银同业客户,实现了同业负债来源多元化,优化了同业负债客户结构 和期限结构。增加了中期同业负债,降低同业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负债到期集 中度。增加了对中小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及信托公司等的授信,为 提高同业资产收益创造了条件。截至报告期末,全行同业授信客户 148 户;授 信余额 9805 亿元,增长 18%。 2、品牌建设 为进一步支持对外贸易、助力企业走出去,本行积极整合国际业务产品和 服务,正式推出“国际金融通”环球金融服务品牌,精心打造进口金融通、出 口金融通、全贸易链金融通、引资金融通、走出去金融通、跨境人民币金融通 六大领域增值金融产品服务。持续强化产品研发,积极拓展国内外融资产品, 不断寻求市场机遇,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与业务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 效贸易金融服务的同时,获得行业内好评,荣获中国贸易金融网和贸易金融杂 志联合评选的“最佳贸易金融成长银行”称号。 (五)信用卡业务 1、主要经营成果 2013 年,本行新增用户 23 万户,信用卡发卡 25 万张,累计发卡量达 164 万张。实现信用卡中间业务收入 1.59 亿元,同比增长 16%;全年累计交易金额 达 190 亿元,同比增长 28%。 2、业务发展措施 一是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全年新发行六款信用卡产品,与北京住房公积金 管理中心联合推出“公积金联名卡”,与王府井百货集团联合推出“王府井联 名卡”,并根据创业人员特点和日常需求设计出创业卡等。 二是推进分期业务发展。报告期内,本行持续加强业务联动,为本行优质 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信用卡分期业务,深入挖掘行内客户资源,对中小企业 主、个贷客户和存款客户进行交叉销售,推出“家装分期”产品,实现放款 2.9 亿元,创造中间业务收入超过 2800 万元。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与 COSTA 咖啡、必胜客、味千拉面、便宜坊、百 老汇电影等众多知名商户开展业务合作,推出刷卡优惠活动,提升客户使用感 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本行信用卡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3、品牌建设 2013 年,本行继续发行和推广慈善信用卡品牌——大爱卡,累计发卡量已 超过 78 万张。2013 年,通过大爱卡的发卡及消费,本行共筹集善款 159 万 元,发卡以来累计捐赠善款已超过 374 万元,捐款主要用途为助学、助困、助 医等。 (六)科技建设与电子银行业务 2013 年,本行坚持“科技强行”战略,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 “京彩生活”手机银行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大力拓展“新 e 代”电子银行产 品,提升零售和小微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客服中心运营管理,实现北京、西安 两地客服中心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营;推出远程智能柜员机和电话银行“人 工智能导航”服务;顺利完成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客户信息模型建设;支持民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度报告 生工程,积极推进金融IC卡系统、京医通系统等项目建设;持续加强科技风险 管理工作,全力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网银客户存量突破265万户,增幅31%,累计结 算类交易量1718万笔、交易额1.2万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的近三年年均增幅 分别达到100%和110%;个人网银重点产品柜面替代率达到87%,有效分流了营 业网点的压力。公司网银客户存量达到2.9万户,增幅28%;公司网银累计结 算交易量1379万笔、交易额9.6万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近三年年均增幅分别 达到44%和95%;公司网银重点产品柜面交易替代率超过55%。 2013年,本行的大前置系统(ESB)项目先后荣获“最佳中间件和系统整 合奖”和“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发展奖”三等奖;电子银行荣获“最佳创新服务 用户体验奖”、“最佳手机银行奖”、“年度金牌企业网上银行 “(区域 性商业银行)最佳网上银行奖” 电子支付行业最具潜力奖”等多项大奖; 西安灾备中心荣获“2012年度中国数据中心优秀运维管理”称号;本行报送的 《中小银行灾备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荣获中国银监会“2013年度银行业信息 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三类成果”奖。 4.1.3特色业务经营情况 (一)科技金融 本行坚持将支持科技产业发展作为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向,积极参与各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以资本杠杆“撬动”更多的科技成果, 助力科技企业放飞创新梦想,着力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品牌,并在中关村地区形 成了有区域特色的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机制。 报告期内,本行继续专注“科技金融”,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完善科技金 融服务。加强与北京市科委合作,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为中关村高 新技术企业等高成长、资质优的中小企业提供小额信用流动资金贷款;升级知 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进一步探索解决科技企业“轻资产”的担保难题;与国 际金融公司(IFC)签订合作协议,为进行节能改造技术研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量身定做、推出“ CHUEE SME”项目,并成为全球首家在节水领域与IFC开展合 作的商业银行;与车库咖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创业贷”专属信贷产 品,满足创业期轻资产、首次融资难的创业企业融资需求;发布企业从创业 成长到成熟、腾飞整个生命周期的组合产品,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并推 出“创业卡”,满足创业者日常消费资金需求;发布“零信贷小微金融服务行 动计划”,推出多项举措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迈出“首贷”第一步。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特色业务在异地分行的复制。西安分行 建设成为西安市风险补偿金覆盖下的科技金融合作银行;深圳分行打造南山科 技金融特色支行;南京分行建设成为南京市政府认可的第八家“科技银行”; 济南分行中标济南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首批合作银行等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的科技类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在中关村示范区 内保持排名第一;本行发放的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瞪羚计划”贷款、知识 产权质押贷款笔数,均超过中关村地区全部贷款笔数的50%;在创业板和中小 板上市的中关村企业中,60%以上是本行培育起来的优质客户。 (二)文化金融 作为最早进入文化金融领域的银行之一,本行充分发挥服务文化产业的纽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年度报告 12 生工程,积极推进金融 IC 卡系统、京医通系统等项目建设;持续加强科技风险 管理工作,全力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网银客户存量突破 265 万户,增幅 31%,累计结 算类交易量 1718 万笔、交易额 1.2 万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的近三年年均增幅 分别达到 100%和 110%;个人网银重点产品柜面替代率达到 87%,有效分流了营 业网点的压力。公司网银客户存量达到 2.9 万户,增幅 28%;公司网银累计结 算交易量 1379 万笔、交易额 9.6 万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近三年年均增幅分别 达到 44%和 95%;公司网银重点产品柜面交易替代率超过 55%。 2013 年,本行的大前置系统(ESB)项目先后荣获“最佳中间件和系统整 合奖”和“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发展奖”三等奖;电子银行荣获“最佳创新服务 用户体验奖”、“最佳手机银行奖”、“年度金牌企业网上银行”、“(区域 性商业银行)最佳网上银行奖”、“电子支付行业最具潜力奖”等多项大奖; 西安灾备中心荣获“2012 年度中国数据中心优秀运维管理”称号;本行报送的 《中小银行灾备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荣获中国银监会“2013 年度银行业信息 科技风险管理课题研究三类成果”奖。 4.1.3 特色业务经营情况 (一)科技金融 本行坚持将支持科技产业发展作为差异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 向,积极参与各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以资本杠杆“撬动”更多的科技成果, 助力科技企业放飞创新梦想,着力打造科技金融特色品牌,并在中关村地区形 成了有区域特色的产品研发和品牌推广机制。 报告期内,本行继续专注“科技金融”,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完善科技金 融服务。加强与北京市科委合作,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产品,为中关村高 新技术企业等高成长、资质优的中小企业提供小额信用流动资金贷款;升级知 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进一步探索解决科技企业“轻资产”的担保难题;与国 际金融公司(IFC)签订合作协议,为进行节能改造技术研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量身定做、推出“CHUEE SME”项目,并成为全球首家在节水领域与 IFC 开展合 作的商业银行;与车库咖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创业贷”专属信贷产 品,满足创业期轻资产、首次融资难的创业企业融资需求;发布企业从创业、 成长到成熟、腾飞整个生命周期的组合产品,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并推 出“创业卡”,满足创业者日常消费资金需求;发布“零信贷小微金融服务行 动计划”,推出多项举措帮助科技型小微企业迈出“首贷”第一步。 报告期内,本行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特色业务在异地分行的复制。西安分行 建设成为西安市风险补偿金覆盖下的科技金融合作银行;深圳分行打造南山科 技金融特色支行;南京分行建设成为南京市政府认可的第八家“科技银行”; 济南分行中标济南市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首批合作银行等。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的科技类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客户数在中关村示范区 内保持排名第一;本行发放的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瞪羚计划”贷款、知识 产权质押贷款笔数,均超过中关村地区全部贷款笔数的 50%;在创业板和中小 板上市的中关村企业中,60%以上是本行培育起来的优质客户。 (二)文化金融 作为最早进入文化金融领域的银行之一,本行充分发挥服务文化产业的纽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年度报告 带作用,积极探索解决文化企业“轻资产、估值难”等问題,通过理念、产 品、模式和服务创新,切实为文化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探索“文化+金 融”的和谐发展之路。 报告期内,本行继续拓展“文化金融”,加大文创产业支持力度,持续提 升文化金融品牌形象,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积极 参与文化部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及“文化金融创新试点”工作,推动“文化 金融合作试验区”建设,助推文化体制改革,独具特色的文化金融品牌得到文 化部高度评价;与鲁迅文化基金会联合举办“2013鲁迅文化论坛”,为文化强 国建设贡献力量;建立与北京市文资办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全方位服务北京 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大行业研究力度,举办文创产业专题培 训,提升文化金融专业和拓展能力;作为园博会唯一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为入 园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支持首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唯一一家银行业金融 机构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洽商展会;发挥资金优势,加大对《妈祖》 《辣妈正传》等优秀影视作品制作的支持力度。 报告期内,本行的文化金融特色业务在各异地分行开花结果。上海分行发 挥“创意贷”品牌优势,支持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动漫网络、文艺演出等多 个文化创意行业发展;南京分行推出“金陵创意贷”、“艺拍得”品牌,受到 政府、同业瞩目,成为南京首批四家文化银行之一。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文化 金融服务已覆盖到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文化活跃的多个中心城市和地 区,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广大文创企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4.1.4报告期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环境分析 2013年,国内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逐步退出大 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同时,努力保持货币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当规模,经 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较快,进出 口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增速企稳回升;消费价格涨幅和就 业基本稳定。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2.6%。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将导致银行经 营风险的增加,同时降低银行业的规模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 2013年,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金融自由化等带 来的挑战,经营环境更趋复杂。一是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2013年,利率市场 化改革迈出新步伐,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金融机构市场利率定价 自律机制建立健全,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开始运行,同业存单发 行交易稳步推进。二是金融自由化改革加速。国务院于2013年7月5日正式下 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尝试由 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 机构”;12月2日,央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的意见》,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机构市场开放,金融自由度得到较大提高。三是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以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余额宝上线为开端,2013年 拉开了互联网金融迅猛崛起的大幕。此后,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产品纷 纷涌现,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挑战和冲击。 2013年,银行面临的监管更为严格,同时6月出现的流动性高度紧张也对 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银行业面临资本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年度报告 13 带作用,积极探索解决文化企业“轻资产、估值难”等问题,通过理念、产 品、模式和服务创新,切实为文化企业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探索“文化+金 融”的和谐发展之路。 报告期内,本行继续拓展“文化金融”,加大文创产业支持力度,持续提 升文化金融品牌形象,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在北京地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积极 参与文化部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及“文化金融创新试点”工作,推动“文化 金融合作试验区”建设,助推文化体制改革,独具特色的文化金融品牌得到文 化部高度评价;与鲁迅文化基金会联合举办“2013 鲁迅文化论坛”,为文化强 国建设贡献力量;建立与北京市文资办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全方位服务北京 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大行业研究力度,举办文创产业专题培 训,提升文化金融专业和拓展能力;作为园博会唯一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为入 园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支持首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唯一一家银行业金融 机构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洽商展会;发挥资金优势,加大对《妈祖》、 《辣妈正传》等优秀影视作品制作的支持力度。 报告期内,本行的文化金融特色业务在各异地分行开花结果。上海分行发 挥“创意贷”品牌优势,支持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动漫网络、文艺演出等多 个文化创意行业发展;南京分行推出“金陵创意贷”、“艺拍得”品牌,受到 政府、同业瞩目,成为南京首批四家文化银行之一。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文化 金融服务已覆盖到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文化活跃的多个中心城市和地 区,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广大文创企业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4.1.4 报告期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环境分析 2013 年,国内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逐步退出大 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同时,努力保持货币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适当规模,经 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消费平稳增长,投资增长较快,进出 口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增速企稳回升;消费价格涨幅和就 业基本稳定。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7.7%,居民消费价格 (CPI)同比上涨 2.6%。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将导致银行经 营风险的增加,同时降低银行业的规模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 2013 年,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金融自由化等带 来的挑战,经营环境更趋复杂。一是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2013 年,利率市场 化改革迈出新步伐,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金融机构市场利率定价 自律机制建立健全,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开始运行,同业存单发 行交易稳步推进。二是金融自由化改革加速。国务院于 2013 年 7 月 5 日正式下 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尝试由 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 机构”;12 月 2 日,央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的意见》,上海自贸区内金融机构市场开放,金融自由度得到较大提高。三是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以 6 月 13 日阿里巴巴集团余额宝上线为开端,2013 年 拉开了互联网金融迅猛崛起的大幕。此后,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产品纷 纷涌现,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挑战和冲击。 2013 年,银行面临的监管更为严格,同时 6 月出现的流动性高度紧张也对 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银行业面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