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感觉对应一种感受器。 2分类 λ外部感觉:接受机体的刺激 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如:视觉听觉嗅觉 λ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 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 同状态。 如:肌肉运动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3感觉与个性 感觉能力的差异与人们的实际活动有关 4感觉的重要性 感觉剥夺实验( sensory derivation) 5感觉的特性 适应性( adaptation):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没 视觉:暗适应、明适应 嗅觉 温度觉 触觉 痛觉 λ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先后对比 λ感觉补偿:某种感觉缺失后,可以由其它感觉来弥补的现象。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中感觉的现象。λ 温度 轻重 视觉 二知觉( perception) 1定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联系:(1)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 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丰富、精 确,知觉就越完整、正确 区别:感觉 个别属性 整体属性 生理与心理之间心理活动 单一分析器 多种分析器 3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入 定义:人总是有选择地以某一事物作为知 觉的对象,而其它事物则作为背景
一种感觉对应一种感受器。 2 分类 外部感觉:接受机体的刺激, 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如:视觉 听觉 嗅觉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 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 同状态。 如:肌肉运动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3 感觉与个性 感觉能力的差异与人们的实际活动有关。 4 感觉的重要性 感觉剥夺实验(sensory derivation) 5 感觉的特性 适应性(adaptation):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没。 视觉 :暗适应、明适应 嗅觉 温度觉 触觉 痛觉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 先后对比 感觉补偿:某种感觉缺失后,可以由其它感觉来弥补的现象。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中感觉的现象。 温度 轻重 味觉 视觉 二 知觉(perception) 1 定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2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联系:(1)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 的深入和发展,感觉越丰富、精 确,知觉就越完整、正确。 区别: 感 觉 知觉 个别属性 整体属性 生理与心理之间 心理活动 单一分析器 多种分析器 3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定义:人总是有选择地以某一事物作为知 觉的对象,而其它事物则作为背景
影响因素: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λ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将事物的不同属性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接近律 相似律 连续律 λ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对象一旦形成知觉 尽管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发生变化 但知觉的映象不变。 λ知觉的理解性:人总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解释感知到的对象 4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知觉经验 定势(set):知觉前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由先前 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 同类后续活动的趋势 三感知觉障碍 感知障碍:感知减退、消失或过敏。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illusion) (1)历史:早在2000年前《列子汤问篇》 (2)定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 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3)正常情况:视错觉 空间错觉 时间错觉 轻重错觉 方位错觉 原因:外在因素(照明) 内在因素(情绪) (4)病理状态:在感染、中毒或疾病情况下 2幻觉:( hallucination) 定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是在客观 现实中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 却感知到它的存在 正常情况:睡前 催眠暗示 病理性幻觉:幻听(常见于精神病患者) 幻嗅 情绪和情感 概述
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将事物的不同属性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 接近律 相似律 连续律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对象一旦形成知觉, 尽管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发生变化, 但知觉的映象不变。 知觉的理解性:人总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解释感知到的对象。 4 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知觉经验 定势(set):知觉前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由先前 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 同类后续活动的趋势。 三 感知觉障碍 (一) 感知障碍:感知减退、消失或过敏。 (二)知觉障碍 1 错觉(illusion) (1) 历史:早在 2000 年前《列子 汤问篇》 (2) 定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 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3) 正常情况 :视错觉 空间错觉 时间错觉 轻重错觉 方位错觉 原因 :外在因素(照明) 内在因素(情绪) (4)病理状态:在感染、中毒或疾病情况下 2 幻觉:(hallucination) 定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是在客观 现实中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 却感知到它的存在。 正常情况:睡前 催眠暗示 病理性幻觉:幻听(常见于精神病患者) 幻嗅 幻味 情绪和情感 一概述
1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 的反映。 2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 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人的多种多样的情绪和感情都可 按照对比的性质,配合成对。 例如,满意一不满意 喜悦一悲哀等 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 肯定:满意、喜悦、欣幸、快乐、 热爱和得意 是一个人对于事物所持的 肯定性态度 否定:不满意、痛苦、忧愁、悲哀 绝望 是一个人对于事物所持的 否定性态度 (2)从情绪和情感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积极和消极两极。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明显地提高 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增力"作用。 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如由悲哀引起的 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减 力"作用 (3)从情绪和情感的激动程度可分为 激动和平静两极。 激动情绪:激愤、狂喜、绝望等。 平静的情绪:保证人们的正常生 活和持续活动。 (4)从情绪和情感的强度可以分为 弱和强的两极状态 怒:温怒、愤怒、大怒、 盛怒、暴怒 情绪和情感的强弱取决于引 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对人的 意义以及个人的目的和动机 的实现与否。 三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一)动机作用
1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 的反映。 2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 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人的多种多样的情绪和感情都可 按照对比的性质,配合成对。 例如,满意一不满意 喜悦一悲哀等 (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 肯定:满意、喜悦、欣幸、快乐、 热爱和得意 是一个人对于事物所持的 肯定性态度 否定:不满意、痛苦、忧愁、悲哀、 绝望 是一个人对于事物所持的 否定性态度 (2)从情绪和情感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积极和消极两极。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明显地提高 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增力"作用。 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如由悲哀引起的 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起着"减 力"作用。 (3)从情绪和情感的激动程度可分为 激动和平静两极。 激动情绪:激愤、狂喜、绝望等。 平静的情绪:保证人们的正常生 活和持续活动。 (4)从情绪和情感的强度可以分为 弱和强的两极状态 怒:温怒、愤怒、大怒、 盛怒、暴怒 情绪和情感的强弱取决于引 起情绪和情感的事件对人的 意义以及个人的目的和动机 的实现与否。 三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一)动机作用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一 行为的积极诱因一 提高效率 (二)组织作用 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检测系统 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一一调节和组织 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一一干扰和破坏 1影响记忆 喜欢一容易记忆 喜欢一不容易记忆 2影响思维活动 过于亲近的喜欢的容易偏听偏信 3影响人的行为 (1) 适中的焦虑程度一最高的学习效率 (2) 从情绪的个别差异 平时情绪较稳定,不易过分焦虑的 人较容易激动和焦虑的人有较好的 (3) 从学习任务的性质 工作性质越难越复杂 工作越易受高度情绪的干扰 概括起来 增力作用:积极的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提高识记、记忆、思维 减力作用:消极情绪,有损健康影响 识记、记忆、思维 (三)影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四健康情绪的特征 1诱因明确2反应适当3遵循规律 五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情感 自然需要 社会性需要 人和动物共有 人类特有 低级而简单的体验高级而复杂的体验 外露 情景性 持久性 不稳定性 稳定性 短暂性 深刻性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 行为的积极诱因― ― 提高效率 (二)组织作用 对其他心理过程而言是一种检测系统, 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调节和组织 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干扰和破坏 1 影响记忆 喜欢-容易记忆 喜欢-不容易记忆 2影响思维活动 过于亲近的喜欢的容易偏听偏信 3影响人的行为 (1) 适中的焦虑程度-最高的学习效率 (2) 从情绪的个别差异 平时情绪较稳定,不易过分焦虑的 人较容易激动和焦虑的人有较好的 成绩 (3) 从学习任务的性质 工作性质越难越复杂 -工作越易受高度情绪的干扰 概括起来 增力作用:积极的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提高识记、记忆、思维 减力作用:消极情绪,有损健康影响 识记、记忆、思维 (三)影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四 健康情绪的特征 1 诱因明确 2 反应适当 3 遵循规律 五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情绪 情感 自然需要 社会性需要 人和动物共有 人类特有 低级而简单的体验 高级而复杂的体验 外露 内心体验 情景性 持久性 不稳定性 稳定性 短暂性 深刻性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 都是种族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常交织在一起 六情绪状态 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人在 定时间里的一定的情绪。 (一)心境(mood) 1定义: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 持久的情绪状态。 如:得意焦虑忧虑 2作用非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 而是由一定情景唤起后 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 物的态度的体验。 3产生的原因 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工作顺逆、事业成败、人际关系 健康状况、天气 4持续时间 (1)客观事件 (2)个性特点 (二)激情( excitement) 1定义: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 的情绪状态 原因 (1)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 (2)对立意想的冲突或过分抑制 3作用 (1)正性作用 (2)负性作用:使认知范围缩小 理智分析能力下降 自我控制力下降, 4控制 (三)应激( strss) 1定义: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情况 下出现的情况状态,是人对意 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 反应。 七情感
联系 (1)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 都是种族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常交织在一起 六 情绪状态 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人在 一定时间里的一定的情绪。 (一) 心境(mood) 1定义: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 持久的情绪状态。 如:得意 焦虑 忧虑 2作用 非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 而是由一定情景唤起后, 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 物的态度的体验。 3产生的原因: 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工作顺逆、事业成败、人际关系 健康状况、天气 4持续时间 (1) 客观事件 (2) 个性特点 (二)激情(excitement) 1定义: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 的情绪状态。 2原因 (1)与人关系重大的事件。 (2)对立意想的冲突或过分抑制 3作用 (1)正性作用 (2)负性作用:使认知范围缩小, 理智分析能力下降, 自我控制力下降, 4控制 (三)应激(strss) 1定义: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情况 下出现的情况状态,是人对意 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 反应。 七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