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语文试卷 2013.1 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 考钟。 生2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A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 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恐吓(he) 霉菌(jn) 剔除(ti) 深恶痛疾 B.星宿(sa) 消耗(hao) 造诣(yi) 孜孜不倦(z1) C.阔绰(chuo)惩罚( cheng)栈桥(zhdn) 轩然大波(xuan) D.拮据(j) 活泼(p6) 呜咽(ye) 锲而不舍(qi) 2.依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妙峰山是北京盛产玫瑰的宝地。每年春末夏初,涧沟村的千亩玫瑰盛开,万 紫千红,芳香扑鼻,为京都的一大 (盛、胜)景。 “盛”有“盛大、隆重”的意思,“胜”有“优美的景物或境界”的意思,横线 处应 填“胜” B.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储蓄我们的人生资本,丰富我们的人生 阅 (历、厉),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的最好方法。 “历”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意思,“厉”有“严格、严肃”的意思,横线处应 填“历” C.大赛在紧张而激烈的气氛中井然有 (绪、序)地进行着, 选手们一一表现自我,极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绪”本指丝的头儿,有时借指“事情的开端”,“序”有次序的意思, 横线处应填 序 D.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可强求,一味 追求两全 (齐、其)美的结果可能是两手空空 齐”有“一块、同时”的意思,“其”有时作代词,指代前面所说的情 况,横线 处应填“齐”。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名字 ,在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中,他的文艺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他在论及文艺问题时 不是就文 艺论文艺,而是把它放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时代天平上进行全方 ,因而体
昌平区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语 文 试卷 2013.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钟。 2.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 卡上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恐吓(hè) 霉菌(jǔn) 剔除(tī) 深恶痛疾 (wù) B. 星宿(sù) 消耗(hào) 造诣 (yì) 孜孜不倦(zī) C. 阔绰(chuò) 惩罚(chéng) 栈桥(zhàn) 轩然大波(xuān) D. 拮据(jū) 活泼(pō) 呜咽(yè) 锲而不舍(qì) 2.依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妙峰山是北京盛产玫瑰的宝地。每年春末夏初,涧沟村的千亩玫瑰盛开,万 紫千红,芳香扑鼻,为京都的一大 (盛、胜)景。 “盛”有“盛大、隆重”的意思,“胜”有“优美的景物或境界”的意思,横线 处应 填“胜”。 B.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储蓄我们的人生资本,丰富我们的人生 阅 (历、厉),提升我们的审美情趣的最好方法。 “历”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意思,“厉”有“严格、严肃”的意思,横线处应 填“历”。 C.大赛在紧张而激烈的气氛中井然有 (绪、序)地进行着, 选手们一一表现自我,极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绪”本指丝的头儿,有时借指“事情的开端”,“序”有次序的意思, 横线处应填 “序”。 D. 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可强求,一味 追求两全 (齐、其)美的结果可能是两手空空。 “齐”有“一块、同时”的意思,“其”有时作代词,指代前面所说的情 况,横线 处应填“齐”。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名字 ,在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中,他的文艺思想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他在论及文艺问题时, 不是就文 艺论文艺,而是把它放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时代天平上进行全方 位 ,因而体
现出了 宏观把握的气势和特点。 家喻户晓 关照 高瞻远瞩 ABcD 家喻户晓 观照 高屋建瓴 脍炙人口 关照 高屋建瓴 脍炙人口 观照 高瞻远瞩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区开展了学校食堂十项监督检査 工作 B.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家长不喜欢运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是个四体 不勤的懒虫。 C.在一次次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增长了知识,也逐渐懂 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D.中日关系能否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要看日方是否能够正视中方的严正立 场,能否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 有①,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 头 )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A.①几簇苇丛 ②迎面就有岸边乌柏树的叶子 B.①苇丛几簇 ②劈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红叶 C.①苇丛几簇 ②迎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叶子 D.①几簇苇丛 ②劈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红叶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 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 险滩。有的人为一时受挫就轻易地退出“战场”而懊悔不已;有的人一味沉溺于 失败而在人生的泥潭越陷越深:有的人因害怕失败而与成功渐行渐远。这些人 永远不会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是退却,还是前行?我想朋友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选 择 A.文段开头连用两个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有顺境的时候,也会有逆境的时候 B.文段中把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作“荆棘”和“激流险滩”,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困难和挫折之壮美,具有挑战性。 C.文段中运用“有的人……”的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突出了不能正确面对 挫折的后果。 D.文段结尾是个设问句,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指出应该勇敢面对人生的挫 折。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2)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写出激 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2分) (3)在《出师表》中表现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任的语句 是 (2分)
现出了 、宏观把握的气势和特点。 A. 家喻户晓 关照 高瞻远瞩 B. 家喻户晓 观照 高屋建瓴 C. 脍炙人口 关照 高屋建瓴 D. 脍炙人口 观照 高瞻远瞩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区开展了学校食堂十项监督检查 工作。 B.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在家长不喜欢运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是个四体 不勤的懒虫。 C.在一次次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我们增长了知识,也逐渐懂 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D.中日关系能否尽快回到正常轨道上来,要看日方是否能够正视中方的严正立 场,能否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 有 ① ,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 头, ② 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A. ①几簇苇丛 ②迎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叶子 B. ①苇丛几簇 ②劈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红叶 C. ①苇丛几簇 ②迎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叶子 D. ①几簇苇丛 ②劈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红叶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 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 险滩。有的人为一时受挫就轻易地退出“战场”而懊悔不已;有的人一味沉溺于 失败而在人生的泥潭越陷越深;有的人因害怕失败而与成功渐行渐远。这些人, 永远不会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是退却,还是前行?我想朋友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选 择。 A. 文段开头连用两个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人生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有顺境的时候,也会有逆境的时候。 B. 文段中把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比作“荆棘”和“激流险滩”,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困难和挫折之壮美,具有挑战性。 C. 文段中运用“有的人……”的排比句式,加强了语势,突出了不能正确面对 挫折的后果。 D. 文段结尾是个设问句,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指出应该勇敢面对人生的挫 折。 二、填空(共 8 分) 7. 默写(5 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1 分) (2)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写出激 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2 分) (3)在《出师表》中表现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任的语句 是: , 。(2 分)
8.名著阅读(3分)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 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其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如《①》一文中,就紧紧围绕②这一事件,展开对 话描写,成功塑造了唐雎这一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运用语言描写不仅生动地刻 画了主要人物,有时几句点染也使次要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如《邹忌讽齐王纳 谏》中,对③三个人的语言描写就精彩至极。 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让 同学们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百姓生活现状有一个整体了解,某校举办了“认识国 情,了解民生”的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下面是第一块展板的内容,请你提取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再结合材料二的内 容,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4分) 【材料一】 主要信息: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 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 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2002年的第 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现状 10.下面是第二块展板中展示的几段新闻采访记录,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 发生了哪些变化。(限6个字以内)(3分) 村民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 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 补贴,现在扣除每月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70%,大大减轻 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10年 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百姓的菜篮 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6平方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 题,儿子30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 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 问题也解决了 答:① 11.在参观完展览之后,学校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编写成一副对联,一位同 学写出了下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补出上联。(3分) 上联 下联:了解民生,百姓生活日新月异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2-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8.名著阅读(3 分)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 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其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如《 ① 》 一文中,就紧紧围绕 ② 这一事件,展开对 话描写,成功塑造了唐雎这一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运用语言描写不仅生动地刻 画了主要人物,有时几句点染也使次要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如《邹忌讽齐王纳 谏》中,对 ③ 三个人的语言描写就精彩至极。 三、综合性学习(共 10 分)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让 同学们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百姓生活现状有一个整体了解,某校举办了“认识国 情,了解民生”的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下面是第一块展板的内容,请你提取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再结合材料二的内 容,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4 分) 【材料一】 主要信息: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 年至 2011 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10.7%,而同期 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 3.9%。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 2002 年 的 4.4%提高到 2011 年的 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 2002 年的第 6 位,上升至 2010 年的第 2 位,2011 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现状: 10.下面是第二块展板中展示的几段新闻采访记录,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 发生了哪些变化。(限 6 个字以内)(3 分) 村民 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 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 补贴,现在扣除每月 500 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 70%,大大减轻 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 10 年 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百姓的菜篮 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 6 平方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 题,儿子 30 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 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 问题也解决了。 答:① ② ③ 11.在参观完展览之后,学校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编写成一副对联,一位同 学写出了下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补出上联。(3 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了解民生,百姓生活日新月异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 12—14 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肉食者鄙 (2)小惠未徧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 译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 译 14.分析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哪些方面? (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卖白菜》,完成第15-17题。(共16分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 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 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 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 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今天是大集,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 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 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 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 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 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 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 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 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 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 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 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肉食者鄙 鄙: (2)小惠未徧 徧: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 译: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翻 译: 14.分析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哪些方面? (3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31 分) (一)阅读《卖白菜》,完成第 15—17 题。(共 16 分)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 年冬天,我 12 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 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 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 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 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今天是大集,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 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 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 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 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 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 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 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 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 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 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 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 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 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 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 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 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 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 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 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她 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①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 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①“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3“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0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 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 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①5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 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 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 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①6“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a“娘,”我哭着说,“我……” ⑩8“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⑩⑨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有删改) 15.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5分) 故事情节“我”的心情 不舍 我不小心摔白菜 老太太挑白菜 气愤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 16.文章结尾写到“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请你说说作者“依然沉痛”的 原因是什么。 (分)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 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 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 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 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 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 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 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 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 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她 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⑾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 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⑿“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⒀“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⒁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 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 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⒂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 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 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 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⒃“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⒄“娘,”我哭着说,“我……” ⒅“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⒆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有删改) 15. 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5 分) 故事情节 “我”的心情 ① 不舍 我不小心摔白菜 ② 老太太挑白菜 ③ ④ 气愤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 ⑤ 16. 文章结尾写到“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请你说说作者“依然沉痛”的 原因是什么。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