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语文试卷 2020.1 考|1.本试卷共8页,五道大题,23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请在试卷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基础·运用(共14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开 展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校团委书记在“国旗下讲话”时的一段话。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 (3)题。(共6分) 新中国70年的发展,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然而,奇 迹的起笔处却是满目萧条,①的“一张白纸”。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人曾断言“中 共的胜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然而,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砸烂一个 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造一个新世界。”终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将 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埋藏于记忆深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无可②疑的奇 迹。此后,在各个国际会议上,中国的声音备受关注,中国的发展模式也成为中 议题。70年前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今已经抵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 国,正向着更辽阔的时空进发。 (1)对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埋藏cang模式mB.埋藏cang模式m C.埋藏zdng模式m6 D.埋藏zdng模式m (2)根据语境,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和汉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百废待兴质 B.百废俱兴置 C.百废俱兴质 D.百废待兴置 (3)一位同学查阅词典得知“起笔”的义项:①书法上每一笔的开始。②一个 字的第一笔。③文章的开头。④开始写文章。根据语意,你认为“起笔处”在文 中的特殊含义是 (2分)
昌平区 2019 - 2020 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语文试卷 2020.1 一、基础·运用(共 14 分)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学校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开 展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校团委书记在“国旗下讲话”时的一段话。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 —(3)题。(共 6 分) 新中国 70 年的发展,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然而,奇 迹的起笔处却是满目萧条,①的“一张白纸”。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人曾断言“中 共的胜利将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然而,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砸烂一个 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造一个新世界。”终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将 中华民族所有屈辱和苦痛埋藏.于记忆深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无可②疑的奇 迹。此后,在各个国际会议上,中国的声音备受关注,中国的发展模.式也成为中 心议题。70 年前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如今已经抵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 国,正向着更辽阔的时空进发。 (1)对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埋藏.cáng 模.式 mó B.埋藏.cáng 模.式 mú C.埋藏.zàng 模.式 mó D.埋藏.zàng 模.式 mú (2)根据语境,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和汉字,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百废待兴 质 B.百废俱兴 置 C. 百废俱兴 质 D.百废待兴 置 (3)一位同学查阅词典得知“起笔”的义项:①书法上每一笔的开始。②一个 字的第一笔。③文章的开头。④开始写文章。根据语意,你认为“起笔处”在文 中的特殊含义是 (2 分) 1. 本试卷共 8 页,五道大题,23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请在试卷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考 生 须 知
2.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伟大历程辉煌成就一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型成就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共3分) (1)下面是某同学有感于“港珠澳大桥”和“大兴国际机场”两项辉煌成就写 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瑱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中华_①_,凌波入海连三地 世界奇观,展翅_②越五洲。 ①壮观②飞翔 B.①壮举②飞天 C.①壮观②飞天 D.①壮举②飞翔 (2)下面是某位同学有感于祖国发展写的一段文字。根据语意,在横线处填入 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你是奋蹄疾驰 的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 3.学校开展“不忘初心·情系家国”演讲比赛。下面是主持人开场词中的一段话。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家囯情怀是生命个体对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和宗奉,是社会成员对民族大 家庭的一种坚守和护持,是一种()国家置身危亡绝域、民族身处苦难险境 ()终能慨然不败的精神基因。一代代中华赤子怀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道德理想,遵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操守,秉持“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志向,以家庭为 根基,以夭下为己任,以光耀千秋的道徳文章和福泽百姓的勤政善举,彰显着绵 长醇厚、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 (1)给这段文字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2.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成就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共 3 分) (1)下面是某同学有感于“港珠澳大桥”和“大兴国际机场”两项辉煌成就写 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1 分) 中华_①_,凌波入海连三地; 世界奇观,展翅_②_越五洲。 A.①壮观 ②飞翔 B. ①壮举 ②飞天 C.①壮观 ②飞天 D.①壮举 ②飞翔 (2)下面是某位同学有感于祖国发展写的一段文字。根据语意,在横线处填入 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你是奋蹄疾驰 的骏马,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 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 挣脱千年的羁绊 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 叱咤时代的风云 挣脱千年的羁绊 3.学校开展“不忘初心·情系家国”演讲比赛。下面是主持人开场词中的一段话。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 4 分) 家国情怀是生命个体对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和宗奉,是社会成员对民族大 家庭的一种坚守和护持,是一种( )国家置身危亡绝域、民族身处苦难险境 ( )终能慨然不败的精神基因。一代代中华赤子怀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道德理想,遵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操守,秉持“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志向,以家庭为 根基,以天下为己任,以光耀千秋的道德文章和福泽百姓的勤政善举,彰显着绵 长醇厚、历久弥新的家国情怀。 (1)给这段文字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只要就 B.即使也 .因为所以 D.无论也 (2)这段文字中引用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出自北 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2分) 4学校举办“盛世中华·墨韵飘香一一喜迎新中国70华诞书画展”活动。下面 是展出的一幅书法作品,欣赏恰当的一项是(1分) 个芙識代宗皇數江红公勉下外萬共 朝毅弯天宗漠英山装試原頓惟里 心風弓驕祖式雄如素片駟去餘雪風 圉泜射成稍略競兴裒髙蠟滔芥飄光 春人大吉遜輸折多分澦象滔莽望干 雪物鵰思風文腰嫡外晴欲山大長里 運俱汗驗采惜引妖日典舞河城水 耠砝衹一唐泰無嬈着天银上内封 A.楷书线条奔放潇洒飘逸 B.隶书蚕头燕尾顿挫有力 C.楷书字体方正布局匀整 D.隶书错落有致笔力雄健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默写。(共4分) 5.(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1分) (2)。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分) 6.“月”在古代诗词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常常借月抒怀,你读过的有关“月” 的诗(词)句是“,”。(2分) (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第7-8题。(共5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A.只要 就 B.即使 也 C.因为 所以 D.无论 也 (2)这段文字中引用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出自北 宋文学家___的《岳阳楼记》。(2 分) 4.学校举办“盛世中华·墨韵飘香——喜迎新中国 70 华诞书画展”活动。下面 是展出的一幅书法作品,欣赏恰当的一项是(1 分) A.楷书 线条奔放 潇洒飘逸 B.隶书 蚕头燕尾 顿挫有力 C.楷书 字体方正 布局匀整 D.隶书 错落有致 笔力雄健 二、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一)默写。(共 4 分) 5.(1)春蚕到死丝方尽, ____。(李商隐《无题》)(1 分) (2)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1 分) 6.“月”在古代诗词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常常借月抒怀,你读过的有关“月” 的诗(词)句是“____,____”。(2 分) (二)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第 7-8 题。(共 5 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7.《渔家傲·秋思》用字造句极为传神。上片用一个“①_”字隐约透露出宋 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下片凭一句“②”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 8.《渔家傲·秋思》善于以景来烘托气氛,请结合上片内容具体说说这一特点 体现在哪里。(3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9-12题。(共8分)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窺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 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B】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乙)齐威王理政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 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 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 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 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7.《渔家傲·秋思》用字造句极为传神。上片用一个“_①_”字隐约透露出宋 朝不利的军事形势;下片凭一句“_②_”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 分) 8.《渔家傲·秋思》善于以景来烘托气氛,请结合上片内容具体说说这一特点 体现在哪里。(3 分) 答:_____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 9—12 题。(共 8 分)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 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B】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 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乙)齐威王理政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 墨,田野辟②,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3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 万家。召阿○4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 民贫馁。昔日赵攻鄄○5,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6事吾左右以求誉 也!”是日,烹○7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8,务尽其情
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即墨:古地名,今山东平度东南。②辟:开拓,开垦。③事:巴结。④阿:古地名, 今山东阳谷县东。⑤鄄(juan):古地名,今山东鄄城县西北。⑥厚币:丰厚礼品。⑦烹 煮。指古代的一种酷刑。⑧饰诈:作假骗人。 9.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 B.由此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面刺寡人之过者/悬梁刺股D.燕、赵、韩、魏闻之/闻风丧胆 10.乙文中,齐威王召见了即墨大夫和阿大夫,并分别说了几句话。其中“毁言 日至”中“毁言”的意思是诽谤的言论,那么“誉言”的意思是①:“人民贫 馁”的意思是人民贫困饥饿,那么“人民给”的意思是②。(2分) 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 翻译: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 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 理解:邹忌不如徐公美的事实得到了妻、妾、客的同情,所以妻、妾、客 都说邹忌比徐公美 【B】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 翻译: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 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理解: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谏言并颁布了政令,从“群臣进谏”到“时时 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可见这一政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2.阅读甲乙两文,请从齐威王的角度概括出齐国强大的原因。(2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3.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请你结合阅读过的一部长
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即墨:古地名,今山东平度东南。 ②辟:开拓,开垦。○3 事:巴结。○4 阿:古地名, 今山东阳谷县东。○5 鄄(juàn):古地名,今山东鄄城县西北。○6 厚币:丰厚礼品。○7 烹: 煮。指古代的一种酷刑。⑧饰诈:作假骗人。 9.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 B.由此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面刺.寡人之过者/悬梁刺.股 D. 燕、赵、韩、魏闻.之/闻.风丧胆 10.乙文中,齐威王召见了即墨大夫和阿大夫,并分别说了几句话。其中“毁言 日至”中“毁言”的意思是诽谤的言论,那么“誉言”的意思是 ① ;“人民贫 馁”的意思是人民贫困饥饿,那么“人民给”的意思是 ② 。(2 分) 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 美于徐公。 翻译: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 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 理解:邹忌不如徐公美的事实得到了妻、妾、客的同情,所以妻、妾、客 都说邹忌比徐公美。 【B】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 翻译: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 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理解: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谏言并颁布了政令,从“群臣进谏”到“时时 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可见这一政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2.阅读甲乙两文,请从齐威王的角度概括出齐国强大的原因。(2 分) 答:_____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13. 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请你结合阅读过的一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