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20162017学年度初三中考模拟( 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基础·运用(共20分)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 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1-5题。(共 15分) 1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 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味。 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2分) 答:添加标点后的句 理由: 2.“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以“鸟 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分) 意境: 3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 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题。(共3分)
怀柔区 2016-2017 学年度初三中考模拟(一) 语文试卷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0 页,共五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运用(共 20 分)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其独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 文化,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北京的文化,完成 1-5 题。(共 15 分) 1.走进老北京的小胡同,看着沿街琳琅满目的商品,仿佛各种吆喝声儿扑面而来:“斗大的 西瓜,船儿大的块儿哎!”“糖葫芦儿冰塔儿”……这些吆喝声儿散发着京腔儿独有的韵味。 请给画线部分添加恰当的标点,并说说这样添加的理由。(2 分) 答:添加标点后的句子: 理由: 2.“遛鸟”是老北京清晨的一大景观。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 以“鸟” 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有关字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 分) 诗句:, 。 意境: 3.走入风景秀丽的北京西北郊,清华大学是你必览的胜景。这所百年老校,其校训彰显了学 校的育人理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题。(共 3 分)
的点增 (1)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 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2分) (2)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不超过8个字)(1分) 4.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 出对话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 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①啊? 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②一下。 大爷:你这意思有点大了。③。 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④了啊!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 5走进首都博物馆的戏曲展示厅,同学们观看了一场让人回味无穷的京戏。参观回来后,李 明同学写了一篇听戏的感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5分) 京戏是老北京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只觉得那唱腔气盈十足,内劲充沛,调蓄绵劲。唱腔 如同太极高手的一招一式,或快或慢或进或退,都存有蓄势后力,气不用尽,音调圆转随心。 由于我根本听不懂戏文,于是更加专注于腔调。听得我仿佛用心蘸着曲调在书法,心使意、 意使气,笔调随心,音停调不断,形断意不绝。有时,一句唱词音调收回时的气息回转,如 同晴天霹雳般的侧锋回笔,韵味无穷,意境无限。不知不觉,内心的浮燥之气早被抛到九宵 云外去了。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精髓(sui) 曲调(q) “快”的第一笔是左点 B.精髓(sui) 曲调(q)“快”的第一笔是竖 C.精髓(sui) 曲调(qu)“快”的第二笔是竖 D精髓(sui) 曲调(q)“快”的第二笔是右点
(1)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上面的书法作品,请你写出校训的后 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2 分) 答: (2)结合书体特点,请你欣赏上面这幅书法作品。(不超过 8 个字)(1 分) 答: 4.老北京人的语言表达含蓄,语义丰富。下面是一位北京大爷和他侄子的一组对话,请你找 出对话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2 分) 大爷:小子,你拿这大礼是几个意思..①啊? 侄子:您不是六十大寿了吗?我就是意思..②一下。 大爷:你这意思..有点大了。③。 侄子:您要这么见外,可就没意思..④了啊! A.①和② B.②和③C.①和④ D.③和④ 5.走进首都博物馆的戏曲展示厅,同学们观看了一场让人回味无穷的京戏。参观回来后,李 明同学写了一篇听戏的感受。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5 分) 京戏是老北京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只觉得那唱腔气盈十足,内劲充沛,调蓄绵劲。唱腔 如同太极高手的一招一式,或快或慢或进或退,都存有蓄势后力,气不用尽,音调圆转随心。 由于我根本听不懂戏文,于是更加专注于腔调。听得我仿佛用心蘸着曲.调在书法,心使意、 意使气,笔调随心,音停调不断,形断意不绝。有时,一句唱词音调收回时的气息回转,如 同晴天霹雳般的侧锋回笔,韵味无穷,意境无限。不知不觉,内心的浮燥之气早被抛到九宵 云外去了。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的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精髓(suí) 曲.调(qū) “快”的第一笔是左点 B.精髓(suí) 曲.调(qǔ)“快”的第一笔是竖 C.精髓(suǐ) 曲.调(qū)“快”的第二笔是竖 D.精髓(suǐ) 曲.调(qǔ)“快”的第二笔是右点
(2)本段文字优美,刻画细腻,但有两个错别字和一处比喻运用不恰当,请你找出并抄写 下来。(3分) 错别字:①② 不恰当的比喻句: 6.默写(共5分) 古人常在诗词中抒发思乡怀亲之情,所借之意象或有不同。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 乡关何处是,”,看日暮引发怀乡之情:范仲淹的诗句“,”,借酒消解乡愁:诗人们尤其偏爱 月”,借“月”抒发对亲友或故乡的思念与祝福,例如“,”。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 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①荻d,一种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②闾里,乡里。 节选自《欧阳公事迹》 7.下列词语中的“益”与“益慕圣贤之道”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2)本段文字优美,刻画细腻,但有两个错别字和一处比喻运用不恰当,请你找出并抄写 下来。(3 分) 错别字:①② 不恰当的比喻句: 6.默写(共 5 分) 古人常在诗词中抒发思乡怀亲之情,所借之意象或有不同。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 乡关何处是,”,看日暮引发怀乡之情;范仲淹的诗句“,”,借酒消解乡愁;诗人们尤其偏爱 “月”,借“月”抒发对亲友或故乡的思念与祝福,例如“,”。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10 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乙】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①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②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 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① 荻 dí,一种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②闾 lǘ里,乡里。 节选自《欧阳公事迹》 7.下列词语中的“益”与“益慕圣贤之道”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斟酌损益B.延年益寿C.精益求精D.有所广益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右备容臭臭: (2)及其稍长及: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援疑质理 翻译: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 10.【乙】文中欧阳公的求学经历与【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概 括)(2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一(3)题。(5分) 1孔明密写了十六个字,交|2孔明缓步登坛,看定方位,3祷告完毕,孔明直奔刘备船 给周瑜,只见上面写着:欲在炉里焚香,在壶里注水,仰上,询问军马战船调配办好 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天祷告。 否,刘备答道:“早已准备 备,只欠东风。 只等调用
A. 斟酌损益 B.延年益寿 C.精益求精 D.有所广益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右备容臭.臭: (2)及.其稍长 及: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 (1)援疑质理 翻译: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翻译: 10.【乙】文中欧阳公的求学经历与【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经历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概 括)(2 分) 答: 三、名著阅读(共 10 分) 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5 分) 1.孔明密写了十六个字,交 给周瑜,只见上面写着:欲 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 2.孔明缓步登坛,看定方位, 在炉里焚香,在壶里注水,仰 天祷告。 3.祷告完毕,孔明直奔刘备船 上,询问军马战船调配办好 否,刘备答道:“早已准备, 只等调用
//BA 4黄盖火船,安排定当,就5周瑜下令开船,黄盖在第三|6.曹操站在船头,专等黄盖来 使小卒呈密书与曹操,约定只火船上,手持钢刀,船头上到,他大笑:“冬至一阳生, 今晚去降曹。 大书:“先锋黄盖 来复之时,哪来的东南风。” 阵神 7东吴战船离曹操仅两里水8黄盖跳上小船,冒烟突火,9.曹操上岸后,引着百余骑 面,黄盖命前船一齐发火,来寻曹操,曹操跳上岸逃命。兵,在火林里奔突,在张辽的 火趁风势,二十只火船一齐 指引下直奔乌林。 插进曹营。 (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1分) (2)这场战役能大败曹操,关键在于孙、刘两军联盟,在促成孙、刘联盟的过程中,有两 个人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人物是(2分) A鲁肃B.黄盖C.孔明D庞统E.周瑜 (3)在班级名著阅读活动中,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让大家做书目推荐,你 的任务是给《三国演义》做内容简介,要求不超过80个字。(2分)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六则语录,完成(1)-(2)题。(5分) ①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③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黄盖火船,安排定当,就 使小卒呈密书与曹操,约定 今晚去降曹。 5.周瑜下令开船,黄盖在第三 只火船上,手持钢刀,船头上 大书:“先锋黄盖”。 6.曹操站在船头,专等黄盖来 到,他大笑:“冬至一阳生, 来复之时,哪来的东南风。” 7.东吴战船离曹操仅两里水 面,黄盖命前船一齐发火, 火趁风势,二十只火船一齐 插进曹营。 8.黄盖跳上小船,冒烟突火, 来寻曹操,曹操跳上岸逃命。 9.曹操上岸后,引着百余骑 兵,在火林里奔突,在张辽的 指引下直奔乌林。 (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1 分) (2)这场战役能大败曹操,关键在于孙、刘两军联盟,在促成孙、刘联盟 .......的过程中,有两 个人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个人物是(2 分) A.鲁肃 B.黄盖 C.孔明 D.庞统 E.周瑜 (3)在班级名著阅读活动中,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语文老师让大家做书目推荐,你 的任务是给《三国演义》做内容简介,要求不超过 80 个字。(2 分) 答: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六则语录,完成(1)-(2)题。(5 分) ①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③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