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鱼类的品质检验 1、 感官鉴定P266-267 2、细菌学方法 3、化学方法 (三)鱼类的贮藏保鲜 1、活鱼的贮运 2、低温保鲜
(二)鱼类的品质检验 1、 感官鉴定P266-267 2、细菌学方法 3、化学方法 (三)鱼类的贮藏保鲜 1、活鱼的贮运 2、低温保鲜
二、常见鱼类 (一)带鱼 1、别名:刀鱼、牙鱼、白带鱼 2、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东海产量 最高。春夏汛为5~7月,冬汛为11~1月。 3、品种特点:肉细嫩肥美,无肌间刺,含脂肪 量高,易氧化酸败而使表面发黄。可提取咖啡 因、6-硫基嘌呤、光鳞。 4、保健功能:肉性味甘温,养肝补血,和中开胃。 5、应用:可加工成罐制品、鱼糜制品、腌制品及 干煎带鱼、糖醋带鱼、烧无刺带鱼等菜品
二、常见鱼类 (一)带鱼 1、别名:刀鱼、牙鱼、白带鱼 2、产地产季: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东海产量 最高。春夏汛为5~7月,冬汛为11~1月。 3、品种特点:肉细嫩肥美,无肌间刺,含脂肪 量高,易氧化酸败而使表面发黄。可提取咖啡 因、6-硫基嘌呤、光鳞。 4、保健功能:肉性味甘温,养肝补血,和中开胃。 5、应用:可加工成罐制品、鱼糜制品、腌制品及 干煎带鱼、糖醋带鱼、烧无刺带鱼等菜品
(二)黄鱼 1、别名:a:大黄鱼:大鲜、大黄花 b:小黄鱼:黄花鱼、小鲜 2、产地产季: 大黄鱼:东海、黄海(主要为春 汛) 南海(主要为秋汛) 小黄鱼: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 黄海、渤海。(春秋两汛)
(二)黄鱼 1、别名:a:大黄鱼:大鲜、大黄花 b:小黄鱼:黄花鱼、小鲜 2、产地产季: 大黄鱼:东海、黄海(主要为春 汛) 南海(主要为秋汛) 小黄鱼: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 黄海、渤海。(春秋两汛)
3、品种特点 (1)外形区别 (2)肉质:细嫩,呈蒜瓣状,刺少肉多。 鳞片 侧线上鳞 尾柄长:高 大黄鱼 较小 8~9行 3:1 小黄鱼 较大 5~6行 2:1
3、品种特点 (1)外形区别 (2)肉质:细嫩,呈蒜瓣状,刺少肉多。 鳞片 侧线上鳞 尾柄长:高 大黄鱼 较小 8~9行 3:1 小黄鱼 较大 5~6行 2:1
4、保健功效:大黄鱼约含蛋白质17.6%,脂 肪0.8%;小黄鱼约含蛋白质16.7%,脂肪 3.6%。肉性味甘温,健脾开胃,安神止痛, 古称发物。鳔性味咸平,滋阴添精、养血 止血。耳石性味甘咸寒,清热通淋,平肝 熄风。 5、应用:可腌制,制成松鼠黄鱼、生熏黄鱼、 绣球黄鱼、面拖黄鱼等菜品
4、保健功效:大黄鱼约含蛋白质17.6%,脂 肪0.8%;小黄鱼约含蛋白质16.7%,脂肪 3.6%。肉性味甘温,健脾开胃,安神止痛, 古称发物。鳔性味咸平,滋阴添精、养血 止血。耳石性味甘咸寒,清热通淋,平肝 熄风。 5、应用:可腌制,制成松鼠黄鱼、生熏黄鱼、 绣球黄鱼、面拖黄鱼等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