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的文化意义 礼对于中国文化,产生过怎样的积极意义?这值得好好回顾与总结。 首先,礼是人自别于禽兽的标志。人从动物界脱胎而来,这就决定了人身上不可 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但是,人与动物毕竟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人应该 怎样定义自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理由究竟何在?《礼记·冠义》说:“凡人 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 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孔颖达疏说:“人能 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可见,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而其他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 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义。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 为万世龟鉴。韩愈在他的《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 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他认为一部《春秋》,讲的无非是严夷夏之别。而 夷夏之别则在于一个“礼”字。春秋季世,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 乘机进攻中原,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完全失却享受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 故只配把它们当夷狄看待。相反,有些夷狄之邦向慕中原文明,积极效仿,日久 天长,已进于中国,则可与中原诸侯同等对待。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 斗争,即“礼”者与“非礼”者谁影响谁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 野蛮之后。韩愈之说,深入人心,故中国人始终以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自豪。 第三,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人离不开群体生活,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 了保证社会的有序,需要有成套的合理的规范,在中国文化中,这就是礼。《礼 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 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 蒞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 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施行道德仁义,不通过礼则无由得成 第四,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中国 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 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 立。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因此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 国家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 系列的“人生礼仪”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第五,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 异,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礼的文化意义 礼对于中国文化,产生过怎样的积极意义?这值得好好回顾与总结。 首先,礼是人自别于禽兽的标志。人从动物界脱胎而来,这就决定了人身上不可 避免地残留着动物的野性,但是,人与动物毕竟存在着本质区别。那么,人应该 怎样定义自己?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理由究竟何在?《礼记·冠义》说:“凡人 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 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孔颖达疏说:“人能 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可见,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 来生活的,而其他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 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生第一要义。 其次,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 为万世龟鉴。韩愈在他的《原道》中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 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他认为一部《春秋》,讲的无非是严夷夏之别。而 夷夏之别则在于一个“礼”字。春秋季世,王纲界纽,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 乘机进攻中原,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完全失却享受中原先进文明的资格, 故只配把它们当夷狄看待。相反,有些夷狄之邦向慕中原文明,积极效仿,日久 天长,已进于中国,则可与中原诸侯同等对待。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 斗争,即“礼”者与“非礼”者谁影响谁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 野蛮之后。韩愈之说,深入人心,故中国人始终以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自豪。 第三,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人离不开群体生活,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 了保证社会的有序,需要有成套的合理的规范,在中国文化中,这就是礼。《礼 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 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 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道德为万事 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施行道德仁义,不通过礼则无由得成。 第四,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中国 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 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 立。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因此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 国家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 系列的“人生礼仪”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第五,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 异,对于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
流,结果自然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成为在方言与风俗之上的一个 更髙层次,各地人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歧,但在礼的层面上却 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 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4年第二期彭林《道德理性:中华礼乐文明之魂》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礼”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说:“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B.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做欹器的祭器。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 盛酒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 个跟头翻过去,酒全部流出来。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来警戒自己不要骄 傲自满。 C.广昌人家的厅堂中央,都会挂一个祖宗牌位,这个牌位的格式一般是:中间 行是“天地国亲师位”,两旁是两副对联。 D.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饰演的秦奋在教堂一连忏悔了数个小时,撑不住的 神父对秦奋的朋友说:“你的朋友罪孽太多了,我们这个小教堂已经装不下了。 这附近还有间大点的教堂,你们把他送到那里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文化自觉,通过习礼和禽兽有着本质的区别。 B.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在春秋时期,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进攻中原时, 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这个过程即是文明坠向野蛮的过程。 C.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就必须要有成套的、合理的 规范,即所谓的礼。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D.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有礼这个 凝聚民族的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其产生的积极意义不可忽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 今天仍不可小觑,我们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仍然是国人引以为荣的东西。 B.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 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礼的一个范畴,要求人们努力修为,成为 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即使是夷狄之邦,鄙陋之人,只要向礼、习礼,天长日久, 也能向文明迈进 D.中国人的孩子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对礼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从而 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也使中国文化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契丹入中原,时万超以本部屯潞州,主帅张从恩将弃城归契丹,会前骁卫将军王 守恩服丧私第,从恩即委以后事,遁去。及契丹使至,专领郡务,守恩遂无所预。 万超奋然谓其部下曰:“我辈垂饵虎口,苟延旦夕之命,今欲杀使,保其城。非 止逃生,亦足建勋业,汝曹能乎?”众皆跃然喜曰:“敢不唯命。”遂率所部大 噪入府署,杀其使,推守恩为帅,列状以闻。汉祖从其请,仍命史弘肇统兵先渡 河至潞,见万超,语之曰:“得复此州,公之力也。吾欲杀守恩,以公为帅,可
流,结果自然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成为在方言与风俗之上的一个 更高层次,各地人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歧,但在礼的层面上却 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 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节选自《文史知识》2014 年第二期彭林《道德理性:中华礼乐文明之魂》)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礼”的一项是(3 分) A.2012 年 11 月 15 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说:“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 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B.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叫做欹器的祭器。据古书记载,欹器,是一种奇特的 盛酒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装满了则一 个跟头翻过去,酒全部流出来。当年齐桓公把它放在座位右侧来警戒自己不要骄 傲自满。 C.广昌人家的厅堂中央,都会挂一个祖宗牌位,这个牌位的格式一般是:中间 一行是“天地国亲师位”,两旁是两副对联。 D.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饰演的秦奋在教堂一连忏悔了数个小时,撑不住的 神父对秦奋的朋友说:“你的朋友罪孽太多了,我们这个小教堂已经装不下了。 这附近还有间大点的教堂,你们把他送到那里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文化自觉,通过习礼和禽兽有着本质的区别。 B.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在春秋时期,周边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进攻中原时, 有些诸侯国被蛮风陋俗所化,这个过程即是文明坠向野蛮的过程。 C.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为了保证社会的有序,就必须要有成套的、合理的 规范,即所谓的礼。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D.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有礼这个 凝聚民族的核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其产生的积极意义不可忽视,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 今天仍不可小觑, 我们本民族高雅、文明的礼仪仍然是国人引以为荣的东西。 B.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 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礼的一个范畴,要求人们努力修为,成为 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即使是夷狄之邦,鄙陋之人,只要向礼、习礼,天长日久, 也能向文明迈进。 D.中国人的孩子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对礼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从而 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也使中国文化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契丹入中原,时万超以本部屯潞州,主帅张从恩将弃城归契丹,会前骁卫将军王 守恩服丧私第,从恩即委以后事,遁去。及契丹使至,专领郡务,守恩遂无所预。 万超奋然谓其部下曰:“我辈垂饵虎口,苟延旦夕之命,今欲杀使,保其城。非 止逃生,亦足建勋业,汝曹能乎?”众皆跃然喜曰:“敢不唯命。”遂率所部大 噪入府署,杀其使,推守恩为帅,列状以闻。汉祖从其请,仍命史弘肇统兵先渡 河至潞,见万超,语之曰:“得复此州,公之力也。吾欲杀守恩,以公为帅,可
乎?”万超对曰:“杀契丹使以推守恩,盖为社稷计尔。今若贼害于人,自取其 利,非宿心也。”弘肇大奇之,表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路经泽州,刺史翟令 奇坚壁拒命,万超驰至城下,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 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令奇乃开门迎纳。弘肇即留万超权州事,汉祖遂 以为刺史。及征李守贞,以万超为行营壕砦使。河中平,拜怀州刺史。 周祖开国,从征慕容彦超,又为都壕砦使,以功授洺州团练使,预收秦、凤,改 莱州。从平淮南,连移蕲、登二州,所至有善政。属有诏重均田租,前牟平令马 陶,籍隶文登县,隐苗不通,命系之,将斩而后闻。陶惧遁去,由是境内肃然。 宋初,入为右武卫大将军,迁左骁卫大将军。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李万超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超应募隶军籍隶:隶属 B.及契丹使至,专领郡务领:治理,处理 C.表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表:表奏 D.弘肇即留万超权州事权:权衡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 早图之 B.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 早图之。 C.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 盍早图之。 D.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 盍早图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万超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他应募参军,与敌作战多次获胜而被提拔;他 跟随周祖征讨慕容彦超,平定淮南,皆有功。[来源:学科网] B.李万超行事出于公心,忠于国家。契丹人攻入中原后,主帅张从恩临阵脱逃 李万超率部怒杀契丹使者,推举王守恩为主帅,得到了上司的肯定。 C.李万超身为武将,也有辩才。途经泽州,泽州刺史翟令奇加固城垒拒不投降, 李万超在劝降翟令奇时言语得体,很有说服力,最终翟令奇打开城门归降。 D.李万超执法严明,刚正不阿。朝廷颁布诏令要求重新均定田租,前牟平县令 不遵诏令,隐瞒庄稼收成不上报,李万超的部下逮捕了他,从此境内肃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前骁卫将军王守恩服丧私第,从恩即委以后事,遁去。(5分) (2)“杀契丹使以推守恩,盖为社稷计尔。今若贼害于人,自取其利,非宿心 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8~9题 杨柳枝 刘禹锡 其 炀帝行宫汴水滨
乎?”万超对曰:“杀契丹使以推守恩,盖为社稷计尔。今若贼害于人,自取其 利,非宿心也。”弘肇大奇之,表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路经泽州,刺史翟令 奇坚壁拒命,万超驰至城下,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 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令奇乃开门迎纳。弘肇即留万超权州事,汉祖遂 以为刺史。及征李守贞,以万超为行营壕砦使。河中平,拜怀州刺史。 周祖开国,从征慕容彦超,又为都壕砦使,以功授洺州团练使,预收秦、凤,改 莱州。从平淮南,连移蕲、登二州,所至有善政。属有诏重均田租,前牟平令马 陶,籍隶文登县,隐苗不通,命系之,将斩而后闻。陶惧遁去,由是境内肃然。 宋初,入为右武卫大将军,迁左骁卫大将军。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李万超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万超应募隶军籍 隶:隶属 B.及契丹使至,专领郡务 领:治理,处理 C.表为先锋马步军都指挥使 表:表奏 D.弘肇即留万超权州事 权:权衡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 早图之。 B.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 早图之。 C.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 盍早图之。 D.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 盍早图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万超南征北战,战功卓著。他应募参军,与敌作战多次获胜而被提拔;他 跟随周祖征讨慕容彦超,平定淮南,皆有功。[来源:学科网] B.李万超行事出于公心,忠于国家。契丹人攻入中原后,主帅张从恩临阵脱逃 李万超率部怒杀契丹使者,推举王守恩为主帅,得到了上司的肯定。 C.李万超身为武将,也有辩才。途经泽州,泽州刺史翟令奇加固城垒拒不投降, 李万超在劝降翟令奇时言语得体,很有说服力,最终翟令奇打开城门归降。 D.李万超执法严明,刚正不阿。朝廷颁布诏令要求重新均定田租,前牟平县令 不遵诏令,隐瞒庄稼收成不上报,李万超的部下逮捕了他,从此境内肃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前骁卫将军王守恩服丧私第,从恩即委以后事,遁去。(5 分) (2)“杀契丹使以推守恩,盖为社稷计尔。今若贼害于人,自取其利,非宿心 也。”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 8~9 题。 杨柳枝 刘禹锡 其一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枝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其 扬子江头烟景迷, 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 半蘸波中水鸟栖 8.赏析第一首诗“数枝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妙处。(5 分) 9.历代评论家都认为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异曲同工”的角度,分析 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古人写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就以“, 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 (3)《渔家傲·秋思》中用互文的手法,表现将士们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能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惹祸的大衣 李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 打电话,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接我,让我打车 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 力三轮车。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 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 很冷?”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 得多,脱一件给你。”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递到 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 大胡子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 大胡子有些心猿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 裏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 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 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行,说什么也不能束手就擒, 得想办法脱身
数枝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其二 扬子江头烟景迷, 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 半蘸波中水鸟栖。 8.赏析第一首诗“数枝残柳不胜春”一句中“数”和“残”两个字的妙处。(5 分) 9.历代评论家都认为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异曲同工”的角度,分析 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离骚》一文中,写出了群臣嫉贤妒能,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2) 古人写文章常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就以“ , ” 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 (3) 《渔家傲·秋思》中用互文的手法,表现将士们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能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惹祸的大衣 李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 打电话,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接我,让我打车 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 力三轮车。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 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 很冷?”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 得多,脱一件给你。”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递到 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 大胡子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 大胡子有些心猿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 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 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 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行,说什么也不能束手就擒, 得想办法脱身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 车后,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 没多远,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 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 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 看不清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 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 要深得多,岸边的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 下大衣,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 他并没有追我,而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 大喊救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 住我的衣服,把我拖上了岸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 我心里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 起来,边哭边气呼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 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 休息室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 这里,真的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 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 手上真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 到个妹子,看她挺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两 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妹 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 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 我要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 谢您了!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 以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 这让“我”倍感紧张,表明“我”有点神经质。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 “色狼”。在过河的危急时刻,“大胡子”救了“我”是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 冲走的不满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 车后,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 没多远,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 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 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 看不清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 要深得多,岸边的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 下大衣,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 他并没有追我,而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 大喊救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 住我的衣服,把我拖上了岸。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 我心里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 起来,边哭边气呼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 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 休息室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 这里,真的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 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 手上真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 到个妹子,看她挺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两 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妹子 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 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 我要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 谢您了!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 以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 这让 “我”倍感紧张,表明“我”有点神经质。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 “色狼”。在过河的危急时刻,“大胡子”救了“我”是为了向我宣泄大衣被水 冲走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