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教师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罢市” “罢市”,是指工商业者采取集体行动,非正常地终止商业交易活动。除了因经 济利益受到损害,罢市还往往因为政治或社会因素而通过经济手段表达人们的意 志和愿望。 在中国历史上,罢市的行为很早就出现了。西晋羊祜正直忠贞,刚正清廉,他去 世当日,人们“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对他的离世表示悲痛哀悼之 情。北宋徽宗朝,童贯宣抚陕西,当时长安物价踊贵,童贯有心抑制物价,负责 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规定市场物价一律降低40%,违者重罚,商人被迫以罢市 加以抵制。罢市虽有主动与被动之别,却表达了工商业者在联合普通市民争取话 语权方面的努力。当然,普通市民表达意愿的方式不仅仅限于罢市本身,史书上 记载了他们还采用过拦邀诉求、聚众喧嚣、街衢诟骂、投掷瓦砾等衍生行为。 唐宋时期,市民群体很活跃,罢市及衍生行为往往能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或起到调 整措施的效果。法典中,也没有对罢市行为的具体惩治条文和举措。事态激化时 罢市的衍生行为往往成为市民自己开辟的民意表达和民情宣泄的渠道,在一定程 度上起到缓解事态压力的作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措施。但在 民情失控的状态下,有可能引发一定规模的社会动乱,也有可能被居心叵测者操 控,或酿成暴乱。其实,被迫罢市及其衍生行为也损害了工商业者的经济利益, 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朝廷的统治。清朝正式将罢 市及其衍生行为列入法律禁止的内容中,罢市与其衍生行为已经到了愈演愈烈的 程度,而严禁、严惩成为统治者治理罢市的主要手段。 工商业者和普通市民在城市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也在不断加强,政府施行的很多政策和举措直接关系 到他们共同的经济利益或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甚至生存,罢市就是一种有形的利益 诉求方式。争取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力度与意识的增强,更积极参与城市社会建设, 影响政府政策、决策,这都表明了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和崛起。明清大中城市屡 屡发生的以手工业者、中小商人和城市贫民为主体的城市居民为自身利益公开 持续的罢市行为,就是社会转型期官府与市民、商人与工匠矛盾激化的表现,罢 市中冲突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而且具有了行业特点。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力量的成长和商业、手工业行会组织的规模化, 为了争取话语权,罢市活动愈加频繁和激烈,在控制与反控制中,从抗争的无组 织向有组织转化,从无固定利益群体向形成相关利益群体转化。罢市及其衍生行 为表明原有的社会调节功能已经滞后,城市管理体制的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城市 发展的需要,如何走出回避、严禁和镇压的困境,是传统社会的政府面临的难 题 (节选自 《文史知识》2012年第2期) 1.下列对于“罢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市是工商业者非正常地终止商业交易活动的一种集体行动 B.中国历史上因为政治或社会因素而出现的罢市很早就出现了
云南省玉溪一中 2013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语文(教师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中国古代的“罢市” “罢市”,是指工商业者采取集体行动,非正常地终止商业交易活动。除了因经 济利益受到损害,罢市还往往因为政治或社会因素而通过经济手段表达人们的意 志和愿望。 在中国历史上,罢市的行为很早就出现了。西晋羊祜正直忠贞,刚正清廉,他去 世当日,人们“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对他的离世表示悲痛哀悼之 情。北宋徽宗朝,童贯宣抚陕西,当时长安物价踊贵,童贯有心抑制物价,负责 财经的官员曲意逢迎,规定市场物价一律降低 40%,违者重罚,商人被迫以罢市 加以抵制。罢市虽有主动与被动之别,却表达了工商业者在联合普通市民争取话 语权方面的努力。当然,普通市民表达意愿的方式不仅仅限于罢市本身,史书上 记载了他们还采用过拦邀诉求、聚众喧嚣、街衢诟骂、投掷瓦砾等衍生行为。 唐宋时期,市民群体很活跃,罢市及衍生行为往往能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或起到调 整措施的效果。法典中,也没有对罢市行为的具体惩治条文和举措。事态激化时, 罢市的衍生行为往往成为市民自己开辟的民意表达和民情宣泄的渠道,在一定程 度上起到缓解事态压力的作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决策和措施。但在 民情失控的状态下,有可能引发一定规模的社会动乱,也有可能被居心叵测者操 控,或酿成暴乱。其实,被迫罢市及其衍生行为也损害了工商业者的经济利益, 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朝廷的统治。清朝正式将罢 市及其衍生行为列入法律禁止的内容中,罢市与其衍生行为已经到了愈演愈烈的 程度,而严禁、严惩成为统治者治理罢市的主要手段。 工商业者和普通市民在城市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也在不断加强,政府施行的很多政策和举措直接关系 到他们共同的经济利益或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甚至生存,罢市就是一种有形的利益 诉求方式。争取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力度与意识的增强,更积极参与城市社会建设, 影响政府政策、决策,这都表明了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和崛起。明清大中城市屡 屡发生的以手工业者、中小商人和城市贫民为主体的城市居民为自身利益公开、 持续的罢市行为,就是社会转型期官府与市民、商人与工匠矛盾激化的表现,罢 市中冲突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而且具有了行业特点。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力量的成长和商业、手工业行会组织的规模化, 为了争取话语权,罢市活动愈加频繁和激烈,在控制与反控制中,从抗争的无组 织向有组织转化,从无固定利益群体向形成相关利益群体转化。罢市及其衍生行 为表明原有的社会调节功能已经滞后,城市管理体制的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城市 发展的需要,如何走出回避、严禁和镇压的困境,是传统社会的政府面临的难 题。 (节选自 《文史知识》2012 年第 2 期) 1. 下列对于“罢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罢市是工商业者非正常地终止商业交易活动的一种集体行动。 B. 中国历史上因为政治或社会因素而出现的罢市很早就出现了
C.通过经济手段表达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是主动罢市的重要方式。 D.无论主动或被动罢市,都能表达工商业者争取话语权的努力。 答案:C“是主动罢市的重要方式”的说法无中生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普通市民罢市时会采取一些比较过激的衍生行为来表达自己的 意愿。 B.唐宋时期的法典中缺乏对罢市行为的具体惩治条文和举措,致使市民群体很 活跃 C.被迫罢市及其衍生行为会产生一些损害和影响,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朝廷的 统治 D.传统社会的政府面临着如何走出回避、严禁和镇压城市罢市及其衍生行为的 困境 答案:B强加因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市民群体罢市的衍生行为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事态的压力和 影响政府的决策与措施 B.与唐宋时期相比,清朝的罢市及其衍生行为愈演愈烈,而统治者相应的治理 手段也趋于全面和严厉。 C.明清大中城市发生的罢市行为,是特定时期社会中,具有行业特点的冲突主 体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 D.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变化,频繁和激烈地促进了市民的抗争向有组织和形 成相关利益群体的转化。 答案:D信息嫁接错误和无中生有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①,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 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 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 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译:朱邑,字仲卿,是庐江府舒城人。年轻时是舒城桐乡的农民,为人廉洁公正, 待人宽容,做事本着对人慈爱和有利的原则,从不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抚恤慰 问老人和孤寡无依的人,凡遇到他的都得到很好的对待,深得当地吏民的敬爱。 后提拔为太守卒史,因贤能优秀被推举为大司农丞。后升任为北海太守,因考核 他的政绩和德行第一而成为大司农。为人淳朴厚道,和故旧的关系深厚,但生性 公正,不能拿私心和他结交。天子很看重他,朝廷官员也很敬重他。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 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②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 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③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 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 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 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译:这时,张敞做胶东相,给朱邑写信说道:“贤明的君主内心里学习远古的圣 君,广泛地招纳贤才,这的确是忠臣竭尽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只不过我守在这僻
C. 通过经济手段表达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是主动罢市的重要方式。 D. 无论主动或被动罢市,都能表达工商业者争取话语权的努力。 答案: C “是主动罢市的重要方式”的说法无中生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历史上,普通市民罢市时会采取一些比较过激的衍生行为来表达自己的 意愿。 B. 唐宋时期的法典中缺乏对罢市行为的具体惩治条文和举措,致使市民群体很 活跃。 C. 被迫罢市及其衍生行为会产生一些损害和影响,也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朝廷的 统治。 D. 传统社会的政府面临着如何走出回避、严禁和镇压城市罢市及其衍生行为的 困境。 答案: B 强加因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宋时期,市民群体罢市的衍生行为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事态的压力和 影响政府的决策与措施。 B. 与唐宋时期相比,清朝的罢市及其衍生行为愈演愈烈,而统治者相应的治理 手段也趋于全面和严厉。 C. 明清大中城市发生的罢市行为,是特定时期社会中,具有行业特点的冲突主 体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 D.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变化,频繁和激烈地促进了市民的抗争向有组织和形 成相关利益群体的转化。 答案:D 信息嫁接错误和无中生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①,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 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 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 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译: 朱邑,字仲卿,是庐江府舒城人。年轻时是舒城桐乡的农民,为人廉洁公正, 待人宽容,做事本着对人慈爱和有利的原则,从不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抚恤慰 问老人和孤寡无依的人,凡遇到他的都得到很好的对待,深得当地吏民的敬爱。 后提拔为太守卒史,因贤能优秀被推举为大司农丞。后升任为北海太守,因考核 他的政绩和德行第一而成为大司农。为人淳朴厚道,和故旧的关系深厚,但生性 公正,不能拿私心和他结交。天子很看重他,朝廷官员也很敬重他。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 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②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 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③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 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 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 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译: 这时,张敞做胶东相,给朱邑写信说道:“贤明的君主内心里学习远古的圣 君,广泛地招纳贤才,这的确是忠臣竭尽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只不过我守在这僻
远难治的郡县,被规矩所束缚,胸怀短狭,原本没什么奇才。即使有,又向哪里 施展?您凭着清明的德行,掌管着国家的农业,就好象灾荒之年吃糟糠都是甜的, 丰年的时候美食佳肴是多余的一样。为什么呢?有和没有的情况是不同的。过去 陈平虽然有才干,但也需要魏倩的帮助才能被提拔重用,韩信虽然是奇才,也依 靠萧何才能被信任。考察过去各个朝代的英俊之才,如果一定非得是像伊尹、吕 望那样的人才推荐,那么这个人其实不用您就会崭露头角的。”朱邑很感激他这 番话,努力向朝廷举荐贤人;有很多人是得到他帮助的。他虽然身在高位,但生 活节俭,自己的俸禄用来给族人和乡亲们使用,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 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强 外之交,束修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 以奉其祭祀。 译:他于神爵元年去世。皇帝非常爱惜同情他,下诏书称赞他:“大司农朱邑, 廉洁有节义,缩减自己的饭食以示节操,在外面没有有钱有势的朋友,自己也不 接受别人送的礼物,称得上是贤人君子。现在遭到凶难,我非常同情他,赐给他 的儿子黄金百斤,用来祭祀他的父亲。” 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 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 时祠祭,至今不绝。 译:当初朱邑病重弥留之际,嘱咐他的儿子:“我原来做桐乡的官吏,那里 的百姓爱戴我。死后一定要将我埋葬在桐乡。后代子孙供奉我,也不如桐乡的百 姓。”等到他死后,他的儿子把他埋在桐乡的城西,老百姓果然一起为他立墓修 祠堂,年年在祠堂祭拜他,至今没有中断。 (选自《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 [注]①啬夫:务农之人。②匈:同“胸”。③周稷:古代传承下来的农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 存:抚恤 B.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 延:招纳 C.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 直:正直 D.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 穰:丰年 答案:C(只是)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朱邑廉平不苛的一组是(3分) ①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 ②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③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 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 ⑤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⑥岁时祠祭,至今不 A.①③⑤ ①②④ C.②③⑥ ⑤⑥ 答案:A(②朱邑的政绩④朱邑举荐贤才⑥百姓祭奠朱邑)
远难治的郡县,被规矩所束缚,胸怀短狭,原本没什么奇才。即使有,又向哪里 施展?您凭着清明的德行,掌管着国家的农业,就好象灾荒之年吃糟糠都是甜的, 丰年的时候美食佳肴是多余的一样。为什么呢?有和没有的情况是不同的。过去 陈平虽然有才干,但也需要魏倩的帮助才能被提拔重用,韩信虽然是奇才,也依 靠萧何才能被信任。考察过去各个朝代的英俊之才,如果一定非得是像伊尹、吕 望那样的人才推荐,那么这个人其实不用您就会崭露头角的。”朱邑很感激他这 番话,努力向朝廷举荐贤人;有很多人是得到他帮助的。他虽然身在高位,但生 活节俭,自己的俸禄用来给族人和乡亲们使用,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 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强 外之交,束修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 以奉其祭祀。” 译: 他于神爵元年去世。皇帝非常爱惜同情他,下诏书称赞他:“大司农朱邑, 廉洁有节义,缩减自己的饭食以示节操,在外面没有有钱有势的朋友,自己也不 接受别人送的礼物,称得上是贤人君子。现在遭到凶难,我非常同情他,赐给他 的儿子黄金百斤,用来祭祀他的父亲。” 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 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 时祠祭,至今不绝。 译:当初朱邑病重弥留之际,嘱咐他的儿子:“我原来做桐乡的官吏,那里 的百姓爱戴我。死后一定要将我埋葬在桐乡。后代子孙供奉我,也不如桐乡的百 姓。”等到他死后,他的儿子把他埋在桐乡的城西,老百姓果然一起为他立墓修 祠堂,年年在祠堂祭拜他,至今没有中断。 (选自《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 [注]①啬夫:务农之人。②匈:同“胸”。③周稷:古代传承下来的农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 存:抚恤 B.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 延:招纳 C.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 直:正直 D.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 穰:丰年 答案:C(只是)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朱邑廉平不苛的一组是(3 分) ① 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 ②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③ 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 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 ⑤ 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⑥岁时祠祭,至今不 绝。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 ⑤⑥ 答案:A(②朱邑的政绩④朱邑举荐贤才⑥百姓祭奠朱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朱邑年轻时是舒城桐乡的农民,为人廉洁公正,待人宽容,深得当地吏民的 敬爱。 B.张敞写信给朱邑劝他举荐贤才,朱邑很感激他的话,努力向朝廷举荐贤人; 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C.朱邑因贤能优秀被推举为大司农丞。后升任为北海太守,因考核他的政绩和 德行第一而成为大司农。 D.朱邑去世,皇帝非常爱惜同情他,下诏书称赞他廉洁有节义,并赐给他的儿 子黄金百斤,用来祭祀其父亲 答案:B(有很多人得到朱邑的帮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5分) 译 文 答案:(1)(5分)为人淳朴厚道,和故旧的关系深厚,但生性公正,不能拿 私心(或私事)和他结交。(评分点:笃:深厚;但:然而、但是;以:介词, 拿。每点1分,句意正确通畅2分) (2)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5分) 译 文 答案:(2)(5分)过去陈平虽然有才干,但也需要魏倩的帮助而后才能被提 拔重用;韩信虽然是奇才,也依靠萧何举荐而后才能被信任。(评分点:虽:虽 然;进:“被任用”或“被提拔重用”;信:被信任。每点1分,句意正确通畅 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8~9题。 行舟值早雾 伏挺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 [注]①澳浦:水边可泊船处。②溯沿:逆流或顺流。 8.这首诗三至六句对“早雾”的描写,表现了雾中人怎样的心理感受?请简要 分析。(5分) 答案:用“听”、“忖”和“闻”、“知”,细腻地表现了雾中人凭借 浓雾里的声音,进行揣度、判断的心理;写雾中“渔人”和“行舟”的无所依傍, 不知所之,表现了雾中人的惶惑和迷茫。 9.诗的结尾两句和开头两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照应,对比。“氛霭”对应“雾”、“烟”,“空水”对应“水” “天”,“澄鲜”对照着“冥冥”,首尾呼应,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表现出舟中 人脱身浓雾,精神为之一振,豁然开朗的心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朱邑年轻时是舒城桐乡的农民,为人廉洁公正,待人宽容,深得当地吏民的 敬爱。 B.张敞写信给朱邑劝他举荐贤才,朱邑很感激他的话,努力向朝廷举荐贤人; 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C.朱邑因贤能优秀被推举为大司农丞。后升任为北海太守,因考核他的政绩和 德行第一而成为大司农。 D.朱邑去世,皇帝非常爱惜同情他,下诏书称赞他廉洁有节义,并赐给他的儿 子黄金百斤,用来祭祀其父亲。 答案:B(有很多人得到朱邑的帮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5 分) 译 文: 答案: (1)(5 分)为人淳朴厚道,和故旧的关系深厚,但生性公正,不能拿 私心(或私事)和他结交。(评分点:笃:深厚;但:然而、但是;以:介词, 拿。每点 1 分,句意正确通畅 2 分) (2)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5 分) 译 文: 答案: (2)(5 分)过去陈平虽然有才干,但也需要魏倩的帮助而后才能被提 拔重用;韩信虽然是奇才,也依靠萧何举荐而后才能被信任。(评分点:虽:虽 然;进:“被任用”或“被提拔重用”;信:被信任。每点 1 分,句意正确通畅 2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 8~9 题。 行舟值早雾 伏 挺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①,行舟迷溯沿②。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 [注]①澳浦:水边可泊船处。②溯沿:逆流或顺流。 8. 这首诗三至六句对“早雾”的描写,表现了雾中人怎样的心理感受?请简要 分析。(5 分) 答案: 用“听”、“忖”和“闻”、“知”,细腻地表现了雾中人凭借 浓雾里的声音,进行揣度、判断的心理;写雾中“渔人”和“行舟”的无所依傍, 不知所之,表现了雾中人的惶惑和迷茫。 9. 诗的结尾两句和开头两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照应,对比。“氛霭”对应“雾”、“烟”,“空水”对应“水”、 “天”,“澄鲜”对照着“冥冥”,首尾呼应,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表现出舟中 人脱身浓雾,精神为之一振,豁然开朗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宫中府中,俱为 体 (诸葛亮《出师表》) (2)故木受绳则 直 ,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 木 (李白《蜀道难》) 答案:(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3)问君西游何时还雄飞雌从绕林间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 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 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 溅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 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 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 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 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 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 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 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 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 体, , 。 (诸葛亮《出师表》) (2)故木受绳则 直, , ,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 ,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 木, 。(李白《蜀道难》) 答案:(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2)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3)问君西游何时还 雄飞雌从绕林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 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铁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 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 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 溅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 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 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 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 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 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 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 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 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