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2014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 可追溯到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摆脱 按曲拍谱词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宋词的发展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 国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荣。宋王朝在 削平小国后,不仅俘其国主,掠其财富,而且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 华,“四方执艺之精者皆籍中”(《文献通考·乐考》)。宋太祖赵匡胤更在“杯 酒释兵权”时,劝开国的武将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置歌儿舞女以终天 年”(《宋史·石守信传》)。在最髙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或竞蓄歌 伎,或流连坊曲,竞相填写新词;朝野上下,均以能词为荣, 宋初的词人,作品主要是自然清新的小令。这期间,王禹偁的《点绛唇》, 清隽旷远,优美明快: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胸襟空阔,雄杰俊逸,别 饶韵致:林逋的作品,以及欧阳修的《采桑子》等清隽、疏朗、质朴、自然。它 们或掀两宋词的帷幕;或开豪放词的先河,使人读之如闻空谷足音;或具有敦煌 曲子词中某些民间词的风味,使人耳目一新。 但是,无论内容或形式,对两宋以及后来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李煜和 柳永的词作。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 文学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尤其是成为阶下囚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 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被称之为“神秀”之作(《人间词话》);艺术境界高 大阔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复堂词话》),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 珠。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领 域里最宝贵的遗产。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宋代许多词人, 范仲淹《渔家傲》气魄宏大,苍茫浑成的风格:柳永词大开大合,寄托感慨,意 境深远的铺叙手法:苏、辛浑然一体,气象阔大的豪放词风;晏殊、欧阳修、李 清照等语出明净,宛转天成的特色,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 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创制的慢词,风行天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 歌柳词”(《避暑录话》)。无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萧瑟清晨,或是“三吴风 景,姑苏台榭”的暮霭初收,“怒涛渐息,樵风乍起”的秋浦江上,“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的残照楼头,都情景交融,在景色描绘中凝聚着词人真实的离愁和身 世之感。像柳永那样在创意和创调两方面同时做出巨大贡献的全才,在中国的词 坛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苏轼以他那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为宋词开 辟了广阔的道路,但北宋的词坛却始终是婉约派的天下。这与宋时的社会环境有 关。“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臣的通病。因此,即使是在豪 放词波澜衍漾,滚滚向前之时,婉约词仍能有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姜夔、吴文 英、王沂孙三大派,他们虽然风格迥然各异,但都宗周邦彦为师,讲究音律和锤 炼字句。 1.下列对宋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词虽源于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但直到晚唐、五代才 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云南省红河州 2014 届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词,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 可追溯到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摆脱 按曲拍谱词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宋词的发展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 国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荣。宋王朝在 削平小国后,不仅俘其国主,掠其财富,而且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 华,“四方执艺之精者皆籍中”(《文献通考·乐考》)。宋太祖赵匡胤更在“杯 酒释兵权”时,劝开国的武将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置歌儿舞女以终天 年”(《宋史·石守信传》)。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或竞蓄歌 伎,或流连坊曲,竞相填写新词;朝野上下,均以能词为荣。 宋初的词人,作品主要是自然清新的小令。这期间,王禹偁的《点绛唇》, 清隽旷远,优美明快;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胸襟空阔,雄杰俊逸,别 饶韵致;林逋的作品,以及欧阳修的《采桑子》等清隽、疏朗、质朴、自然。它 们或掀两宋词的帷幕;或开豪放词的先河,使人读之如闻空谷足音;或具有敦煌 曲子词中某些民间词的风味,使人耳目一新。 但是,无论内容或形式,对两宋以及后来词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李煜和 柳永的词作。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 文学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尤其是成为阶下囚后的词作,一空依傍,直抒胸臆, 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被称之为“神秀”之作(《人间词话》);艺术境界高 大阔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复堂词话》),语言天成自然,流走如 珠。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领 域里最宝贵的遗产。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影响了宋代许多词人, 范仲淹《渔家傲》气魄宏大,苍茫浑成的风格;柳永词大开大合,寄托感慨,意 境深远的铺叙手法;苏、辛浑然一体,气象阔大的豪放词风;晏殊、欧阳修、李 清照等语出明净,宛转天成的特色,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他的影响。 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创制的慢词,风行天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 歌柳词”(《避暑录话》)。无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萧瑟清晨,或是“三吴风 景,姑苏台榭”的暮霭初收,“怒涛渐息,樵风乍起”的秋浦江上,“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的残照楼头,都情景交融,在景色描绘中凝聚着词人真实的离愁和身 世之感。像柳永那样在创意和创调两方面同时做出巨大贡献的全才,在中国的词 坛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苏轼以他那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为宋词开 辟了广阔的道路,但北宋的词坛却始终是婉约派的天下。这与宋时的社会环境有 关。“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臣的通病。因此,即使是在豪 放词波澜衍漾,滚滚向前之时,婉约词仍能有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姜夔、吴文 英、王沂孙三大派,他们虽然风格迥然各异,但都宗周邦彦为师,讲究音律和锤 炼字句。 1.下列对宋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宋词虽源于隋唐的“新声”(燕乐)或更早的汉魏乐府,但直到晚唐、五代才 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
B.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此宋初的词作都是自然清新的小令 C.宋词由小令发展到慢词,柳永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景色描绘中凝聚着 真实的离愁和身世之感,扩大了词的题材。 D.豪放派的词虽然有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 但始终没能一统词坛天下。 2.下列关于宋词兴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 宋 B.“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臣的通病。 C.宋王朝在削平小国后,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华。 D.在最髙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竟蓄歌伎,填写新词,均以能词为荣 3.下列对“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 文化领域里最宝贵的遗产”一句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煜是我国历史是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文学方面 具有特殊的才能。 B.代表李煜词最高成就的是他成为阶下囚后创作的那些“一空依傍,直抒胸 臆,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的作品。 C.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杰出成就对宋词影响深远,无论是豪放派 还是婉约派都曾从他那里吸收营养。 D.李煜虽为亡国之君,但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思想境界都可与曹雪芹、屈原在文 学史上并立。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姚仲孙字茂宗,本曹南著姓。曾祖仁嗣,陈州商水令,因家焉。仲孙早孤,事母 孝。擢进士第,补许州司里参军。民妇马氏夫被杀,指里胥常有求而其夫不应, 以为里胥杀之,官捕系,辞服。仲孙疑其枉,知州王嗣宗怒曰:“若敢以身任之 耶?”仲孙曰:“幸毋遽决,冀得徐辨。”后两月,果得杀人者 徙通判滁州。岁旱饥,有诏发官粟以赈民,而主吏不时给。仲孙既至州,立劾 主吏,夜索丁籍尽给之。召为右司谏。阎文应求为都知,仲孙数其罪,白上曰 “方帝斋宿太庙,而文应叱医官,声闻行在。郭皇后暴薨,中外莫不疑文应置毒 者。”出文应为泰州兵马钤辖,又称疾留,复论奏,乃亟去 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待御史知杂事。时谏议大夫十二员,仲孙曰:“谏议大夫盖 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请艰其选,以处材望之臣。”先是,诸路复提点刑 狱,还朝多擢为省府官,仲孙请第其课为三等升黜之,即诏仲孙司考课之法 进河北都转运使。大修城垒兵备,仁宗赐诏褒之。权知澶州,河坏明公埽①, 绝浮桥,仲孙亲总役堤上,埽一夕复完。权知魏州,夜领禁兵塞金堤决河。是岁 澶、魏虽大水,民不及惠。进礼部郎中,徙陕西都转运使,未行,权三司使事 属西北备边,募兵益屯度赏赐、聘问之费,不可胜计。仲孙悉心经度,虽病,未 尝辄废事。坐小吏诈为文符,出知蔡州。因母忧丧一目,卒
B.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抒情诗体,它的兴起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此宋初的词作都是自然清新的小令。 C. 宋词由小令发展到慢词,柳永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景色描绘中凝聚着 真实的离愁和身世之感,扩大了词的题材。 D. 豪放派的词虽然有广阔的创作视野、丰富的想象力和自如的语言驾驭能力, 但始终没能一统词坛天下。 2.下列关于宋词兴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经济趋于繁 荣。 B.“耽于安乐”,几乎是贯穿整个宋王朝多数君臣的通病。 C. 宋王朝在削平小国后,将大批技艺高超的乐工歌伎掳入京华。 D. 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竟蓄歌伎,填写新词,均以能词为荣。 3.下列对“他的词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屈原的《离骚》一样,成了中国古代 文化领域里最宝贵的遗产”一句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李煜是我国历史是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精于书画,妙于音律,在文学方面 具有特殊的才能。 B. 代表李煜词最高成就的是他成为阶下囚后创作的那些“一空依傍,直抒胸 臆,既短小明朗,又含意无穷”的作品。 C.李煜词在艺术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杰出成就对宋词影响深远,无论是豪放派 还是婉约派都曾从他那里吸收营养。 D. 李煜虽为亡国之君,但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思想境界都可与曹雪芹、屈原在文 学史上并立。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姚仲孙字茂宗,本曹南著姓。曾祖仁嗣,陈州商水令,因家焉。仲孙早孤,事母 孝。擢进士第,补许州司里参军。民妇马氏夫被杀,指里胥常有求而其夫不应, 以为里胥杀之,官捕系,辞服。仲孙疑其枉,知州王嗣宗怒曰:“若敢以身任之 耶?”仲孙曰:“幸毋遽决,冀得徐辨。”后两月,果得杀人者。 徙通判滁州。岁旱饥,有诏发官粟以赈民,而主吏不时给。仲孙既至州,立劾 主吏,夜索丁籍尽给之。召为右司谏。阎文应求为都知,仲孙数其罪,白上曰: “方帝斋宿太庙,而文应叱医官,声闻行在。郭皇后暴薨,中外莫不疑文应置毒 者。”出文应为泰州兵马钤辖,又称疾留,复论奏,乃亟去。 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待御史知杂事。时谏议大夫十二员,仲孙曰:“谏议大夫盖 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请艰其选,以处材望之臣。”先是,诸路复提点刑 狱,还朝多擢为省府官,仲孙请第其课为三等升黜之,即诏仲孙司考课之法。 进河北都转运使。大修城垒兵备,仁宗赐诏褒之。权知澶州,河坏明公埽①, 绝浮桥,仲孙亲总役堤上,埽一夕复完。权知魏州,夜领禁兵塞金堤决河。是岁, 澶、魏虽大水,民不及惠。进礼部郎中,徙陕西都转运使,未行,权三司使事。 属西北备边,募兵益屯度赏赐、聘问之费,不可胜计。仲孙悉心经度,虽病,未 尝辄废事。坐小吏诈为文符,出知蔡州。因母忧丧一目,卒
(选自《宋 史·例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注】①埽(sdo):用树枝、秫秸、芦苇、石头等捆紧做成的圆柱形东西 筑成的临时性堤坝或护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孙早孤,事母孝 孤:幼年丧父。 B.若敢以身任之耶 若:如果 C.幸毋遽决,冀得徐辨 幸:希望。 D.吏民输山木,即高阜为仓 即:就着。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姚仲孙“直言敢谏”和“施政利民”的一组是 ()(3分) ①仲孙曰:“幸毋遽决,冀得徐辨。” ②转运使檄仲孙诣富顺监按疑狱,全活数十人 ③因上前世御戎料敌之策,名《防边龟 鉴》。 ④夜领禁兵塞兵堤决河 ⑤仲孙曰:“谏议大夫盖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 ⑥仲孙为券,吏民输山木,即高阜为仓。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姚仲孙任许州司里参军时,建议知州慎重处理民妇马氏丈夫被杀案,使被马 氏指控而遭官府抓捕关押的乡吏冤情得以洗清:调任资州推官时,被派往富顺监 审理疑难案件,保全了数十人的性命。 B.姚仲孙任建昌知县时,让吏民从山上运来木料修建仓库,解决了储放茶叶的 问题;任彭州通判时,弹劾不马上执行诏令拨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的主管官吏, 连夜按户口簿把粮食全都分给百姓 C.姚仲孙任右司谏时,弹劾要求担任都知一职的阎文应,使他被贬出京,以尚 书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时,建议朝廷严格掌握选任的标准,让有才能声 望的大臣来担任谏大夫。 D.姚仲孙代理澶州知州时,黄河在明公埽决口,姚仲孙亲自上堤指挥修复;代 理魏州知州时,曾在夜间带领禁军在金堤一带堵塞决口的黄河。故两地百姓未因 当年发大水而受损失。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建昌运荼抵南康,或露积于道,间为霖潦所败,主吏至破产不能偿 文 (2)仲孙悉心经度,虽病,未尝辄废事。坐小吏诈为文符,出知蔡州
(选自《宋 史·例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注】①埽(sào):用树枝、秫秸、芦苇、石头等捆紧做成的圆柱形东西 筑成的临时性堤坝或护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仲孙早孤,事母孝 孤:幼年丧父。 B.若敢以身任之耶 若:如果。 C.幸毋遽决,冀得徐辨 幸:希望。 D.吏民输山木,即高阜为仓 即:就着。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姚仲孙“直言敢谏”和“施政利民”的一组是 ( )(3 分) ①仲孙曰:“幸毋遽决,冀得徐辨。” ②转运使檄仲孙诣富顺监按疑狱,全活数十人。 ③因上前世御戎料敌之策,名《防边龟 鉴》。 ④夜领禁兵塞兵堤决河。 ⑤仲孙曰:“谏议大夫盖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 ⑥仲孙为券,吏民输山木,即高阜为仓。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姚仲孙任许州司里参军时,建议知州慎重处理民妇马氏丈夫被杀案,使被马 氏指控而遭官府抓捕关押的乡吏冤情得以洗清;调任资州推官时,被派往富顺监 审理疑难案件,保全了数十人的性命。 B.姚仲孙任建昌知县时,让吏民从山上运来木料修建仓库,解决了储放茶叶的 问题;任彭州通判时,弹劾不马上执行诏令拨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的主管官吏, 连夜按户口簿把粮食全都分给百姓。 C.姚仲孙任右司谏时,弹劾要求担任都知一职的阎文应,使他被贬出京,以尚 书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时,建议朝廷严格掌握选任的标准,让有才能声 望的大臣来担任谏大夫。 D.姚仲孙代理澶州知州时,黄河在明公埽决口,姚仲孙亲自上堤指挥修复;代 理魏州知州时,曾在夜间带领禁军在金堤一带堵塞决口的黄河。故两地百姓未因 当年发大水而受损失。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初,建昌运茶抵南康,或露积于道,间为霖潦所败,主吏至破产不能偿。 译 文: (2 ) 仲孙悉心经度,虽病,未尝辄废事。坐小吏诈为文符,出知蔡州。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 年隐居故乡山中。②辇下:京师。 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 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8.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6分) 答 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 事 可伶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2)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固时俗之工巧 兮 竞周容以为度。(屈原《离骚》)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 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铁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 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 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 溅到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上,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 星光点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 情。 【注】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 年隐居故乡山中。 ②辇下:京师。 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 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8.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6 分) 答: 9.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 (5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马作的卢飞快, 。了却君王天下 事, 。可伶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 甫赋壮词以寄之》) (2)庄生晓梦迷蝴蝶, 。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固时俗之工巧 兮, 。 ,竞周容以为度。 (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 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铁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 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 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 溅到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上,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 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 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 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 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 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 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 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 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 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 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 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 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 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 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放 后天我来取刀! 请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 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 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一一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 重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来源:学.科.网]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 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 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 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 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 说,你好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 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 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 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 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 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 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 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 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 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 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 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放心! 后天我来取刀! 请!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 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 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 重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来源:学.科.网]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 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 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 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