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她在这次的数学奥赛中得了一等奖,大家都觉得她太厉害了,她却 笑笑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还要继续努力。 (2)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各具特色与风格的优美歌声在音乐厅内,久久 回荡在大家的耳边。 (3)国庆节,商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A.求全责备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B.虚怀若谷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C.虚怀若谷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D求全责备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教育报》开辟了刊登教学一线老师阐述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 革,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文章的专栏 B.与此同时,一个传承红色传统、励志精武建功为主题的“学旅史、唱旅歌、铸 旅魂”活动也在部队蓬勃开展,大力宣扬部队光荣历史,用红军精神引领、感召 和激励新一代官兵。 C.所谓核心价值观,说到底就是一种德。它既是体现个人品行修养的“私德”, 又是彰显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价值目标的“大德”,更是体现社会精神追求的 “公德” D.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益的成员,不光取决于他的 专业能力、知识技能,还取决于他拥有正确的“三观”。 3.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4.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昨日本人手机遗落在图书馆,如有拾获,速速交还,必有重赏。(寻物启事) B.杨老师作为考古界有名的前辈,我能成为他的高足,深感荣幸。 C.感谢阁下当初的鼎力相助,这是一点心意,请笑纳 D.哥哥把他最重要的手表给了我,我一定惠存 5.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1)她在这次的数学奥赛中得了一等奖,大家都觉得她太厉害了,她却 , 笑笑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还要继续努力。 (2)元旦晚会上,同学们各具特色与风格的优美歌声在音乐厅内 ,久久 回荡在大家的耳边。 (3)国庆节,商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 A.求全责备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B.虚怀若谷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C.虚怀若谷 此起彼伏 不绝于耳 D.求全责备 交相辉映 不绝如缕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教育报》开辟了刊登教学一线老师阐述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改 革,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文章的专栏。 B.与此同时,一个传承红色传统、励志精武建功为主题的“学旅史、唱旅歌、铸 旅魂”活动也在部队蓬勃开展,大力宣扬部队光荣历史,用红军精神引领、感召 和激励新一代官兵。 C.所谓核心价值观,说到底就是一种德。它既是体现个人品行修养的“私德”, 又是彰显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价值目标的“大德”,更是体现社会精神追求的 “公德”。 D.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益的成员,不光取决于他的 专业能力、知识技能,还取决于他拥有正确的“三观”。 3.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D.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4.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昨日本人手机遗落在图书馆,如有拾获,速速交还,必有重赏。(寻物启事) B.杨老师作为考古界有名的前辈,我能成为他的高足,深感荣幸。 C.感谢阁下当初的鼎力相助,这是一点心意,请笑纳。 D.哥哥把他最重要的手表给了我,我一定惠存。 5.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麻高 A.教育呼唤公平,要有教无类,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 B.教育不能固守教条,要与时俱进。 C.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 D.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学,不能人云亦云。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6~9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卒。浑 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 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 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 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 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时梁兴等略吏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 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 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 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 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 相寇盜,党与离散。又遺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 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鄘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 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 上党太守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 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奷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 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太祖益嘉之,复人为丞相掾。文帝即位 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 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 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
A.教育呼唤公平,要有教无类,特别要关注弱势群体。 B.教育不能固守教条,要与时俱进。 C.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 D.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学,不能人云亦云。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 6~9 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为扬州刺史,卒。浑 将泰小子袤避难淮南,袁术宾礼甚厚。浑知术必败。时华歆为豫章太守,素与泰 善,浑乃渡江投歆。太祖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 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 开稻田,重去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 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 时梁兴等略吏五千余家为寇钞,诸县不能御,皆恐惧,寄治郡下。议者悉以为当 移就险,浑曰:“兴等破散,窜在山阻。虽有随者,率胁从耳。今当广开降路, 宣喻恩信。而保险自守,此示弱也。”乃聚敛吏民,治城郭,为守御之备。遂发 民逐贼,明赏罚,与要誓,其所得获,十以七赏。百姓大悦,皆愿捕贼,多得妇 女、财物。贼之失妻子者,皆还求降。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 相寇盗,党与离散。又遣吏民有恩信者,分布山谷告喻,出者相继,乃使诸县长 吏各还本治以安集之。兴等惧,将余众聚鄜城。太祖使夏侯渊就助郡击之,浑率 吏民前登,斩兴及其支党。前后归附四千余家,由是山贼皆平,民安产业。转为 上党太守。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 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 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太祖益嘉之,复人为丞相掾。文帝即位, 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 遏,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 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
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 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 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浑 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郑浑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 举:生养,养育 B.比年大收,顷亩岁增 比:等到 C.租入倍常,民赖其利 赖:获得 D.榆皆成藩 藩:行列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郑浑治理政绩的一组是(3分) 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山贼皆平,民安产业。 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终有鱼稻经久之利。 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浑带领哥哥的小儿子在淮南避难时,受到袁术礼待,但考虑到袁术最终必败, 他就渡江投靠哥哥的好友华歆 B.郑浑有胆有识,智勇双全;在平叛梁兴等人的劫掠时,他既能力排众议,又亲 率吏民前往鄘城,斩杀梁兴及其党羽。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 租如倍常,等到曹操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郑浑之所以能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是因为他不仅治理有方,政绩突出 而且具有“清素在公”德优秀品质。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3分) (2)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盜,党与离散。(3分) (3)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 比。(3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裒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篠”即“筱”;“裏”即“浥” 10.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5分) 1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 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榆皆成藩,五果丰实。 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浑 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六·郑浑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 举:生养,养育 B.比年大收,顷亩岁增 比:等到 C.租入倍常,民赖其利 赖:获得 D.榆皆成藩 藩:行列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郑浑治理政绩的一组是(3 分) 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 山贼皆平,民安产业。 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 终有鱼稻经久之利。 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浑带领哥哥的小儿子在淮南避难时,受到袁术礼待,但考虑到袁术最终必败, 他就渡江投靠哥哥的好友华歆。 B.郑浑有胆有识,智勇双全;在平叛梁兴等人的劫掠时,他既能力排众议,又亲 率吏民前往鄜城,斩杀梁兴及其党羽。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 租如倍常,等到曹操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郑浑之所以能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是因为他不仅治理有方,政绩突出, 而且具有“清素在公”德优秀品质。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去子之法。(3 分) (2)浑责其得他妇女,然后还其妻子,于是转相寇盗,党与离散。(3 分) (3)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 比。(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篠”即“筱”;“裛”即“浥” 10. 这首诗的颔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5 分) 1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 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察己可以知人, 。(《吕氏春秋》 (8)流水不腐, ,动也。(《吕氏春秋》) 五、现代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 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 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围,紫红软帘 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 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后来订烧活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 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纸糊的顶棚很容 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住钢筋水泥楼房的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祁茂顺每天一早蹬车接馆长上班, 中午送他回家吃饭,下午再接他到馆里,下班送他回家。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 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 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 “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 这会见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 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旗人见面时还称他为“四 贝勒”,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 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栈房。他只保留了三间北房。金四爷还保留一些 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 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 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 子,一大沓大白纸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2)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 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察己可以知人, 。(《吕氏春秋》) (8)流水不腐, ,动也。(《吕氏春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6 题。 祁茂顺 汪曾祺 他原先不是蹬车的,他有手艺:糊烧活,裱糊顶棚。 祁茂顺在家里糊烧活,他家的门敞着,为的是做活有地方,也才豁亮。他在糊烧 活的时候,总有一堆孩子围着看。糊得了,就在门外放着:一匹高头大白马—— 跟真马一样大,金鞍玉辔紫丝缰;拉着一辆花轱辘轿子车,蓝车围,紫红软帘, 软帘贴着金纸的团寿字。不但是孩子,就是路过的大人也要停步看看,而且连声 赞叹:“地道!祁茂顺心细手巧!” 后来订烧活来越少了,都兴火葬了。谁家还会弄一堂“车船轿马”到八宝山 去? 祁茂顺主要的活就剩下裱糊顶棚了。后来,糊顶棚的活也少了,纸糊的顶棚很容 易坏,而且招蟑螂,招耗子。住钢筋水泥楼房的没有谁家糊个纸顶棚的。 祁茂顺只好改行。 经人介绍,祁茂顺到历史博物馆来蹬三轮车,祁茂顺每天一早蹬车接馆长上班, 中午送他回家吃饭,下午再接他到馆里,下班送他回家。祁茂顺很爱护这辆三轮 车,总是擦洗得干干净净的。晚上把车蹬回家,锁上,不许院里的孩子蹬着玩。 不过街坊邻居有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的。 隔壁陈大妈来找祁茂顺。 “茂顺大哥,你大兄弟病了,高烧不退,想麻烦您送他上一趟医院,不知您的车 这会见得空不得空?” “没事,交给我了!” 祁茂顺把病人送到医院。挂号、陪病人打针、领药,他全都包了。 离祁茂顺家不远,住着一家姓金的。他是旗人皇室宗亲,旗人见面时还称他为“四 贝勒”,街坊则称之为“金四爷”。贝勒府原是很大的四合院,后来大部分都卖 给同仁堂乐家当了堆放药材的栈房。他只保留了三间北房。 金四爷还保留一些 贝勒的习惯。他不爱“灰顶花砖地”,爱脚踩方砖,头上是纸顶棚,四白落地。 上个月下雨,顶棚漏湿了,垮下了一大片。金四爷找到了祁茂顺,说: “茂顺,你给我把顶棚裱糊一下。” 祁茂顺说:“行!星期天。” 祁茂顺星期天一早就来了,带了他的全套工具:棕刷子,棕笤帚,一盆稀稀的糨 子,一大沓大白纸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蹭蹭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 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 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 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 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 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 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 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你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 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 “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13.文章对祁茂顺糊顶棚的描写有何作用?(6分) 14.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L5.文章的标题是祁茂顺,但用了很大篇幅来写金四爷,有何用意?(4分) 16.汪曾褀的小说追求“质朴而凝重”,请结合本篇小说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长篇小说的边缘化 沈敏特 进入新世纪,评论界的基本共识是:数量上有“井喷”之势,质量上大面积滑坡, 长篇小说进一步边缘化。 长篇小说边缘化的原因复杂。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很“火”,原因是给长期处 在封闭状态中的读者带来了新信息、新观念,成为思想解放的推动力。但其中多 是政治原因,文学的本体并没引起充分关注。如今,可以传播新信息、新观念的 媒体纷至沓来,在传播的覆盖率和快速度上远远超过了纸本的文学。满足这方面 的要求,从各种媒介看,文学不占优势。再加上一种非规范的市场经济,以强大
金四爷看着祁茂顺做活。 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蹭蹭两刷子.轻轻拈起来,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 劲, 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 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 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合适。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 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不少一张。连糨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 点糟践。金四爷看着祁茂顺的“表演”,看得傻了,说:“茂顺,你这两下子真 不简单,眼睛、手里怎么能有那么准?” “也就是个熟。” “没有个三年五载,到不了这功夫。” “那倒是。” 金四爷给祁茂顺倒了一杯沏了两开的热茶。祁茂顺尝了一口:“好茶!还是叶和 元的双窨香片?” “喝惯了。” 祁茂顺告辞。 “茂顺,别走,咱们到大酒缸喝两个去。” “大酒缸?现在上哪儿找大酒缸去?” “八面槽不就有一家吗?他们的酥鱼做得好。” “金四爷,你这可真是老黄历了。八面槽大酒缸早都没了。现在那儿改了门脸儿, 卖手表照相机。酥鱼?可着北京,现在大概都找不出一碟酥鱼!” “大酒缸没有了?” “没有喽。” 金四爷喝着茶,连说了几句: “大酒缸没有了。大酒缸没有了。” 很难说得清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13.文章对祁茂顺糊顶棚的描写有何作用?(6 分) 14.祁茂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 15.文章的标题是祁茂顺,但用了很大篇幅来写金四爷,有何用意?(4 分) 16.汪曾祺的小说追求“质朴而凝重”,请结合本篇小说简要分析。(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19 题。 长篇小说的边缘化 沈敏特 进入新世纪,评论界的基本共识是:数量上有“井喷”之势,质量上大面积滑坡, 长篇小说进一步边缘化。 长篇小说边缘化的原因复杂。上个世纪 80 年代文学很“火”,原因是给长期处 在封闭状态中的读者带来了新信息、新观念,成为思想解放的推动力。但其中多 是政治原因,文学的本体并没引起充分关注。如今,可以传播新信息、新观念的 媒体纷至沓来,在传播的覆盖率和快速度上远远超过了纸本的文学。满足这方面 的要求,从各种媒介看,文学不占优势。再加上一种非规范的市场经济,以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