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表达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 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 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鱼目混珠振振有词扬汤止沸 B.鱼龙混杂侃侃而谈扬汤止沸 C.鱼龙混杂振振有词釜底抽薪 D.鱼目混珠侃侃而谈釜底抽薪 1.C(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 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 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 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 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 我们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 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 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D(A项语序不当,“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应是“发现、识别 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B项搭配不当,“现象”不能“加重”。C项成分残 缺,“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参展作品”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 力的动物。 ,马己经成为力量与 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 3.答案:D
江苏省南通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教师版) (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表达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21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当今社会,________,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 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________: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________,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 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 鱼目混珠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B. 鱼龙混杂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C. 鱼龙混杂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D. 鱼目混珠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1. C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 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 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 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 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 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 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 我们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 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 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 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 D (A 项语序不当,“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应是“发现、识别 和实施空中拦 截行动”。B 项搭配不当,“现象”不能“加重”。C 项成分残 缺,“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缺少主语“参展作品”)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 力的动物。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 神奇的代表。 ① 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 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 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 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 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 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3.答案:D
4.下文是一份请束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 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B.(乙)C.(丙)D.(丁 4.答案:C(邀请对方指导,却提出“认真”的要求,显然不得体,改为“提出 宝贵的意见”。)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遍赞宾客(赞扬)B.亦已罢极(同“疲” C.而公子亲数存之(问候)D.不矜其能(夸耀) 5答案:A.赞,介绍,引见。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质秦亡归燕B.留军壁邺 C.屏人间语D.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6.答案:C.屏,使动用法,使……退避,其他皆为名词作动词。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数困于兵 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B.奈何以见陵之怨 C.太子逢迎,却行为导D.信死亦何言? 7.答案:B.被动句。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贾生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 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 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 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 至谋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 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 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 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 太原孙传庭调商斤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遏。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 余年,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 以“纯儒”称之。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 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 所称大人先生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 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4. 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 18 日晚 7 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 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4.答案:C(邀请对方指导,却提出“认真”的要求,显然不得体,改为“提出 宝贵的意见”。)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遍赞宾客 (赞扬) B. 亦已罢极 (同“疲”) C.而公子亲数存之 (问候) D. 不矜其能 (夸耀) 5.答案:A.赞,介绍,引见。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 分) A.质秦亡归燕 B. 留军壁邺 C.屏人间语 D. 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6.答案:C.屏,使动用法,使……退避,其他皆为名词作动词。 7.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数困于兵 A.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B. 奈何以见陵之怨 C.太子逢迎,却行为导 D. 信死亦何言? 7.答案:B.被动句。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贾 生 传 [清]侯方域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 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我 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即日除弟子籍,更去与里中少年伍。间读书为文词, 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是时贾生年二十余,益负才。 陈腾凤来校士,寓意郡太守,欲贾生充饩县官,贾生曰:“我当不日为卿相,何 至谋升斗!”却不就。共郡人张渭等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白昼射箭,中夜击鼓。 宋俗上元夜张灯饮酒。贾生率其徒,疾驰百余里,漏下三鼓抵睢阳。司马氏者, 睢阳巨族也。张银瓢,容酒数斗,约能胜饮者持瓢去。群少皆醉卧,窘甚。贾生 忽叱咤登阶,举瓢一饮,即掷瓢付奴持之,不通姓名,坐宾骇散。 久之,贾生贫益甚,盛夏,服短褐不完,过市,儿童随笑之,贾生浩歌不辍。会 太原孙传庭调商丘令,知贾生,下车引见,日往谒。为计赀财,复田舍。 凡七应举不第,因大悟,尽焚其素所读书,闭户揣摩十余年,驰骛于先达师说十 余年,最后而冥坐穷思,与侯方域、徐作肃往复辨论又几十年,卒轨于正,天下 以“纯儒”称之。 既老,更追忆少游京洛,集所闻见述《帝都》《君德》《相术》三篇。已,买舟 金陵,泛吴越。与侯方镇、方域为忘形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曰:“以余观贾生,所谓羊质①善变,然每变必趋上者耶?抑依隐曼世, 所称大人先生②者欤?少年类邯郸侠,而后乃大雅卓尔。呜乎,彼终身守一,众 矣。倘非其与道屈伸,亦焉能知之哉?
[注]①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 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 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师以弗类己,诮之 诮:担忧 B.陈腾风来校士校:考评 C.尽焚其素所读书素:平时 D.卒轨于正轨:遵循,依照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分)( ①学击剑鼓琴,嗜远游②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③更去与里中少年伍④ 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⑤贾生浩歌不辍⑥闭户揣摩十余年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 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 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潜 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 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分) 2)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分) (3)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教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分) 8.A(诮:责备) 9.B(②写贾生求取功名。⑥是说贾生在家潜心钻研学问) 10.C(“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表述错误) 11(1)我不是儒生,为何要用儒生的标准来要求我?(“非”“奈何”“责”各 1分) (2)我不久就要做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呢?(“不日”“谋”“升斗” 各1分) (3)士人无论有无才能,他(魏公子)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不敢因为自己 富贵而轻慢士人。(“无”,补主语,“以”“骄”各1分)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开宗,是河南商丘人。年轻时,行为放浪,不受拘束,十四岁跟从老师 学习。老师原本是个儒生,做事喜欢循规蹈矩。贾生仰慕司马相如的为人,学习
[注]① 羊质:典出扬雄《法言》:“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 皮之虎矣。”谓徒具外表而无其质。② 大人先生:阮籍有《大人先生传》,通 过虚构人物“大人先生”,抨击虚伪礼法。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师以弗 类己,诮之 诮:担忧 B. 陈腾凤来校士 校:考评 C. 尽焚其素所读书 素:平时 D. 卒轨于正 轨:遵循,依照 9.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贾生“不羁”的一组是(3 分)( ) ① 学击剑鼓琴,嗜远游 ② 干谒当世,举茂才第一 ③ 更去与里中少年伍 ④ 仿阮嗣宗纵饮六十日 ⑤ 贾生浩歌不辍 ⑥ 闭户揣摩十余年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贾生年轻时就放浪形骸,十四岁从师学习,与老师循规蹈矩的性格不合,于 是离开自己的老师,与村里的年轻人为伍。 B. 贾生酒量过人,还因此赢得过一个银瓢。他还在盛夏之时,穿着破旧的衣服, 路过集市放声歌唱,全然不顾儿童的嘲笑。 C. 贾生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结果,于是大彻大悟,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潜 心研究儒学十余年,最终成为一个纯粹的儒者。 D. 作者认为贾生年轻时有侠客之风,后来却成了学识渊博之士,与不知变通的 人相比,是一个依道行事、善于变化的人。 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我当不日为卿相,何至谋升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教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8. A (诮:责备) 9. B (②写贾生求取功名。⑥是说贾生在家潜心钻研学问) 10. C (“遵循当初老师的教导”表述错误) 11 (1) 我不是儒生,为何要用儒生的标准来要求我?(“非”“奈何”“责”各 1 分) (2) 我不久就要做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呢?(“不日”“谋”“升斗” 各 1 分) (3) 士人无论有无才能,他(魏公子)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不敢因为自己 富贵而轻慢士人。(“无”,补主语,“以”“骄”各 1 分) 【参考译文】 贾生名叫开宗,是河南商丘人。年轻时,行为放浪,不受拘束,十四岁跟从老师 学习。老师原本是个儒生,做事喜欢循规蹈矩。贾生仰慕司马相如的为人,学习
击剑弹琴,喜欢远游。老师认为贾生不像自己,就责备他。贾生就说:“我不是 儒生,为何要用儒生的标准来要求我?”当天就除去学籍,离开后反而与闾里的 年轻人为伍。闲暇时读书写文章,贾生求托当权之人,考秀才获得了第一名;这 时贾生才二十多岁,越发自负其才 陈腾凤来考评儒士,关照郡县的太守,要让贾生充任县官。贾生说:“我不久就 要做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昵?”推辞不去。贾生和同郡的张渭等人仿效 阮籍豪饮六十天,白天射箭,半夜击鼓。根据宋代的风俗,元宵节要张灯结彩纵 情喝酒。贾生带领他的一帮子人,疾驰一百多里,半夜三更到达睢阳。有个姓司 马的人,是睢阳的大族,他准备了一个银瓢,里面可盛几斗酒,约定能将银瓢里 的酒喝完的人可以将银瓢拿走。许多年轻人都喝醉了躺在地上,窘态百出。贾生 忽然大喝着踏上台阶,拿起银瓢将酒喝干净,就将银瓢扔给仆人拿了就走,连自 己的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座的宾客惊讶地散去了 过了很久,贾生越发贫困,盛夏之时,穿的短衣都不完整,路过集市,儿童跟在 后面嘲笑他,贾生却不停地放声歌唱。恰逢太原的孙传庭调任商丘令,了解贾生, 到任就引见贾生,每天前往拜谒。替他筹措钱财,帮他恢复了农田屋舍。 贾生总共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考中,于是大彻大悟,把平素所读的书都烧掉, 闭门思索了十余年,研习前贤老师的学问十多年,最后闭目而坐深入思考,与侯 方域、徐作肃来回辩论又达将近十年,最终遵循正道,天下之人称赞他是纯粹的 儒者 贾生年老之后,越发追忆年轻时游历京洛的过程,汇集所见所闻创作了《帝都》 《君德》《相术》三篇文章。随后,雇船到金陵,泛游于吴越一带。贾生与侯方 镇、侯方域结为不拘形迹的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 从我的角度来观察贾生,是所谓的羊质善变’,但每次变化必定 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呢?还是与社会若即若离,轻蔑世事,是人们所称的‘大人先 生’呢?贾生年轻时像邯郸的侠客,后来却成为学识渊博超群出众的人才。唉, 世上那些终身拘于一隅、不知变通的人是很多的。假如不是那些依道行事、善于 变化的人,又怎么能了解贾生呢?”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钟山晚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步西园 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1)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3分) (2)“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 (3)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击剑弹琴,喜欢远游。老师认为贾生不像自己,就责备他。贾生就说:“我不是 儒生,为何要用儒生的标准来要求我?”当天就除去学籍,离开后反而与闾里的 年轻人为伍。闲暇时读书写文章,贾生求托当权之人,考秀才获得了第一名;这 时贾生才二十多岁,越发自负其才。 陈腾凤来考评儒士,关照郡县的太守,要让贾生充任县官。贾生说:“我不久就 要做卿相,何至于谋取微薄的俸禄昵?”推辞不去。贾生和同郡的张渭等人仿效 阮籍豪饮六十天,白天射箭,半夜击鼓。根据宋代的风俗,元宵节要张灯结彩纵 情喝酒。贾生带领他的一帮子人,疾驰一百多里,半夜三更到达睢阳。有个姓司 马的人,是睢阳的大族,他准备了一个银瓢,里面可盛几斗酒,约定能将银瓢里 的酒喝完的人可以将银瓢拿走。许多年轻人都喝醉了躺在地上,窘态百出。贾生 忽然大喝着踏上台阶,拿起银瓢将酒喝干净,就将银瓢扔给仆人拿了就走,连自 己的姓名也没有留下,在座的宾客惊讶地散去了。 过了很久,贾生越发贫困,盛夏之时,穿的短衣都不完整,路过集市,儿童跟在 后面嘲笑他,贾生却不停地放声歌唱。恰逢太原的孙传庭调任商丘令,了解贾生, 到任就引见贾生,每天前往拜谒。替他筹措钱财,帮他恢复了农田屋舍。 贾生总共参加了七次科考都没有考中,于是大彻大悟,把平素所读的书都烧掉, 闭门思索了十余年,研习前贤老师的学问十多年,最后闭目而坐深入思考,与侯 方域、徐作肃来回辩论又达将近十年,最终遵循正道,天下之人称赞他是纯粹的 儒者。 贾生年老之后,越发追忆年轻时游历京洛的过程,汇集所见所闻创作了《帝都》 《君德》《相术》三篇文章。随后,雇船到金陵,泛游于吴越一带。贾生与侯方 镇、侯方域结为不拘形迹的朋友,又自称为“野鹿居士”。 侯方域说:“从我的角度来观察贾生,是所谓的‘羊质善变’,但每次变化必定 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呢?还是与社会若即若离,轻蔑世事,是人们所称的‘大人先 生’呢?贾生年轻时像邯郸的侠客,后来却成为学识渊博超群出众的人才。唉, 世上那些终身拘于一隅、不知变通的人是很多的。假如不是那些依道行事、善于 变化的人,又怎么能了解贾生呢?” 三、 古诗词鉴赏(10 分) 12.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钟 山 晚 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 步 西 园 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1) 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 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12.(1)“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指棟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 “点平沙”生动描写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每点1分) (②)描写了暮晚时分春寒料峭、阴霾满天的情景,点明题中“晚”字,为全诗定 下了幽怨凄凉的抒情基调。(每点1分) (3)王诗是闲适之情,“时见”一词显得悠闲,“晚步”赏景见情趣;范诗表达 的是一种“怨”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晚步”赏景见 情趣、理趣。(每诗的情感与分析各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 (3)此地一为别, (李白《送友人》) (4) ,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5) ,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6)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7)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13.答案:(1)栗深林兮惊层巅 (2)相期邈云汉 (3)孤蓬万里征 (4)钟鼓馔玉不足贵 (5)边庭流血成海水 (6)危樯独夜舟 (7)环珮空归月夜魂 (8)盘飧市远无兼味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抚摸那条船 彭晓东 那条船,是河上的精灵。 老李用那条船将河东河西连接起来,然后通往不远处的古镇 在日月的轮回中,老李孑然一身。只有那船、那河、远远近近的山,和那些永远 的过客,是他的欢乐。 有一天,最后一趟乘客离船而去,四周又归于寂寞。一个装得满满的背篼,静静 地依在船头。老李揭开遮布,竟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明亮而对世界陌生的眼睛。 老李忙打开包被,抱出了这小小的生命。那是怎样一个玲珑剔透的生命啊 老李禁不住用他的胡须轻轻蹭了蹭孩子的小脸。孩子的哭声飞翔在宁静的河面 上,让他感到了一生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把一滴水点到孩子的嘴唇上,孩子竟不 这个被遗弃的女婴,老李给她取了名字,叫小鱼儿。 老李依旧摆渡,依旧在黄昏清洗船,只是背上多了小女孩。小女孩和船都成了河 上的精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 (1) “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 “点平沙”生动描写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每点 1 分) (2) 描写了暮晚时分春寒料峭、阴霾满天的情景,点明题中“晚”字,为全诗定 下了幽怨凄凉的抒情基调。(每点 1 分) (3) 王诗是闲适之情,“时见”一词显得悠闲,“晚步”赏景见情趣;范诗表达 的是一种“怨”情,怨春风吹开红紫花朵又吹落,有情也无情,“晚步”赏景见 情趣、理趣。(每诗的情感与分析各 1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熊咆龙吟 殷岩泉,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李白《月下独酌》) (3) 此地一为别,____ 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 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5) ______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6) 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7) 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8) ____________,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13.答案:(1) 栗深林兮惊层巅 (2)相期邈云汉 (3) 孤蓬万里征 (4)钟鼓馔玉不足贵 (5)边庭流血成海水 (6)危樯独夜舟 (7)环珮空归月夜魂 (8)盘飧市远无兼味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17 题。 抚摸那条船 彭晓东 那条船,是河上的精灵。 老李用那条船将河东河西连接起来,然后通往不远处的古镇。 在日月的轮回中,老李孑然一身。只有那船、那河、远远近近的山,和那些永远 的过客,是他的欢乐。 有一天,最后一趟乘客离船而去,四周又归于寂寞。一个装得满满的背篼,静静 地依在船头。老李揭开遮布,竟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明亮而对世界陌生的眼睛。 老李忙打开包被,抱出了这小小的生命。那是怎样一个玲珑剔 透的生命啊。 老李禁不住用他的胡须轻轻蹭了蹭孩子的小脸。孩子的哭声飞翔在宁静的河面 上,让他感到了一生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把一滴水点到孩子的嘴唇上,孩子竟不 哭了。 这个被遗弃的女婴,老李给她取了名字,叫小鱼儿。 老李依旧摆渡,依旧在黄昏清洗船,只是背上多了小女孩。小女孩和船都成了河 上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