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2009年11月12日 注意:本试卷满分分值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上,所有答案均需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 题答案先在答题纸上填好,再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填涂,其中5、9、10、11题切不可涂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正月/正襟危坐不層/酒阑灯烛木迪/按捺不住 B.晕车晕头转向曝背/曝十寒烙印尽职守 C.迫船/罗布迫绿林绿水青山粗犷日持久 D.铁骑/骑虎难下布/驀然回首箕踞/掎角之势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废寝忘食苍海一粟含辛茹苦休戚相关B.铤而走险回光返照不屈不挠金 碧辉煌 C.峥嵘岁月丰华正茂汗流浃背毛骨悚然D.良晨美景怨天尤人惊世骇俗苟 延残喘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萨科齐为什么老是喜欢拿西藏问题来捣乱?为什么一定要见达赖?可能这与他喜欢做 “出头鸟”的性格有关,但可悲的是,几乎每次他都铩羽而归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09-1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2009 年 11 月 12 日 注意:本试卷满分分值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上,所有答案均需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 题答案先在答题纸上填好,再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填涂,其中 5、9、10、11 题切不可涂。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正月/正襟危坐 不屑/酒阑灯灺 木讷/按捺不住 B.晕车/晕头转向 曝背/一曝十寒 烙印/恪尽职守 C.泊船 / 罗布泊 绿林/绿水青山 粗犷/旷日持久 D.铁骑/骑虎难下 幕布/蓦然回首 箕踞/掎角之势 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废寝忘食 苍海一粟 含辛茹苦 休戚相关 B.铤而走险 回光返照 不屈不挠 金 碧辉煌 C.峥嵘岁月 丰华正茂 汗流浃背 毛骨悚然 D.良晨美景 怨天尤人 惊世骇俗 苟 延残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萨科齐为什么老是喜欢拿西藏问题来捣乱?为什么一定要见达赖?可能这与他喜欢做 “出头鸟”的性格有关,但可悲的是,几乎每次他都铩羽而归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安 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C.“白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光折射的条件,斜射入 界面,折射使水变浅,叉鱼叉下面,空气到水里,再到玻璃的往前”,目前各种版本的 《青花瓷》正方兴未艾。 D.中国宗教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得以彰显,形成了 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良好局面。在宗教纷争与文明冲突不绝如缕的当今世界,中国宗教间 和谐与合作的价值尤为凸显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第59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阶段,观众将欣赏到一部名为《食品公司》的影片,它对 食品行业的非正常运作进行了揭露,其程度与金融危机不相上下。 B.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主张分裂中国的“台独”臧独”疆独”势力和支持“三独”的外 部势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C.我们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环境,提供有利条件,不要动不动就给他们戴紧箍咒 D.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 现。 5.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故乡的榕树》后摘抄的一段文字,请至少从三个角度加以评点。(6 分)[来源学科网]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 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 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 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文言文阅读(19分)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安 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C.“白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光折射的条件,斜射入 界面,折射使水变浅,叉鱼叉下面,空气到水里,再到玻璃的往前 ”……,目前各种版本的 《青花瓷》正方兴未艾。 D.中国宗教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得以彰显,形成了 五教同光、共致和谐的良好局面。在宗教纷争与文明冲突不绝如缕的当今世界,中国宗教间 和谐与合作的价值尤为凸显。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在第 59 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阶段,观众将欣赏到一部名为《食品公司》的影片,它对 食品行业的非正常运作进行了揭露,其程度与金融危机不相上下。 B.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主张分裂中国的“台独”“藏独”“疆独”势力和支持“三独”的外 部势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C.我们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宽松环境,提供有利条件,不要动不动就给他们戴紧箍咒。 D. 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 现。 5.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故乡的榕树》后摘抄的一段文字,请至少从三个角度加以评点。(6 分)[来源:学科网]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 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 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 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 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 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壞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丕 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披草而坐披:拨开,分开。 B.始指异之异:以…为异,感到奇异。意动用法 C.外与天际 际:边,名词 D.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即从这次西山之游。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旦与其徒上高山/簊踞而坐“日”与“箕”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穷回溪/窗山之高而止两个“穷”都用作动词,“走遍”走尽”之意 C.自余为堡人/梦亦同趣 “僇”与“趣”都用作通假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 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 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 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披草而坐 披:拨开,分开。 B.始指异之 异:以……为异,感到奇异。意动用法。 C.外与天际 际:边,名词。 D.游于是乎始 于是:从此,即从这次西山之游。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日与其徒上高山/箕踞而坐 “日”与“箕”都是名词用作状语 B.穷回溪/穷山之高而止 两个“穷”都用作动词,“走遍”“走尽”之意 C.自余为僇人/梦亦同 趣 “僇”与“趣”都用作通假字
D.漫漫而游/卧而梦 两个“而”都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段的“高下之势”、“尺寸千里”、“外与天际”三组画面,生动准确的描绘出西山的“怪异 B.文段的“过、缘、斫、焚”四个动词,领起四个短语,构成一种急促之势,说明作者老而 不稳的性格 C.在表现手法上,文段采用了映衬、对照的描写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D.主题上,情景交融,将山水人格化,达到了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的境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3分) (3)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3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高考资源网 满江红段克己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 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 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①段克己: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己皆以文章擅句,被时人目为“二妙”,金亡 后终不仕元。②律残无射:秋季九月
D.漫漫而游/卧而梦 两个“而”都是表示修饰的连词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段的“高下之势”、“尺寸千里”、“外与天际”三组画面,生动准确的描绘出西山的“怪异” 之景。 B.文段的“过、缘、斫、焚”四个动词,领起四个短语,构成一种急促之势,说明作者老而 不稳的性格。 C.在表现手法上,文段采用了映衬、对照的描写手法,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D.主题上,情景交融,将山水人格化,达到了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的境界。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 分) (2)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3 分) (3)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高考资源网 满 江 红 段克己①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②。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 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 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注】①段克己:金末元初著名诗人,与弟段成己皆以文章擅句,被时人目为“二妙”,金亡 后终不仕元。②律残无射:秋季九月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5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己。(韩愈《师说》)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5)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6)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8)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名著《红楼梦》阅读题(10分) 12关于《红楼梦》前二十回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 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B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 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C.《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 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1)词中的“此花”是什么花?在上阕中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形象?(5 分) (2)这首词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5)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6)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8)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五、名著《红楼梦》阅读题(10 分) 12.关于《红楼梦》前二十回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 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B.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生于正月初一,故名为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起初掌管王 后的礼职,充任女史。不久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C.《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 宝玉,“美 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