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 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国学著作 ,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 成分,正是这种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国学经典 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 知识与深刻的哲理,唯有 ,才能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 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毎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受益无穷 A.汗牛充栋良莠不齐融会贯通 B.风毛麟角参差不齐融会贯通 C.汗牛充栋参差不齐细嚼慢咽 D.凤毛麟角良莠不齐细嚼慢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 平凡的人生道路 B.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 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 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 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江苏省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60 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 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国学著作________,虽然是很多古人杰出智慧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 成分,正是这种________的状况,使得国学阅读尤其要注重甄别,择善而读。国学经典 不同于网络上速生速朽的文化产品,它是一种智慧的发酵与岁月的沉淀,蕴涵着丰富的 知识与深刻的哲理,唯有________,才能慢慢领悟。一遍不行,便再来一遍,久而久之, 才能逐渐进入“温故而知新”的境界,每次重读,都有新得,如此读书,才会受益无穷。 A.汗牛充栋 良莠不齐 融会贯通 B.凤毛麟角 参差不齐 融会贯通 C.汗牛充栋 参差不齐 细嚼慢咽 D.凤毛麟角 良莠不齐 细嚼慢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 平凡的人生道路。 B.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 +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 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意识到,如 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至中秋,又到团圆时,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大家意 兴盎然,在赏月抒怀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乡下 一起追逐萤火虫的美好往事吗? 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多年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 着满头银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己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 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5.下列对“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图标由盾牌、一颗心、两只手和文字“法律援助四部分组合而成,线条 流畅,构图简洁 法律援助 B.图标的主体是象征着爱心的“心”和紧紧相握的双手,因此图标被命名为 携手同心”。 C.图标的寓意是法律援助中心伸出法律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突出了 法律的帮助和爱心的汇聚。 D.图标中的盾牌,象征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图标中的双手,意味着人们应和睦相处。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杨琁传 ①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 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有理能名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 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时至中秋,又到团圆时,中秋节活动开始了,大家意 兴盎然,在赏月抒怀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面对今晚美好的月色,你还记得我们童年在乡下 一起追逐萤火虫的美好往事吗? C.“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多年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 着满头银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郊游中,我们以如此的装束和心态, 一定能获得别样的人生乐趣吧。 5.下列对“法律援助中心”的图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图标由盾牌、一颗心、两只手和文字“法律援助”四部分组合而成,线条 流畅,构图简洁。 B.图标的主体是象征着爱心的“心”和紧紧相握的双手,因此图标被命名为 “携手同心”。 C.图标的寓意是法律援助中心伸出法律援助之手,献出一片爱心,突出了 法律的帮助和爱心的汇聚。 D.图标中的盾牌,象征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图标中的双手,意味着人们应和睦相处。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杨琁传 ①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 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有理能名
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 不食,七日而死 ②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 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 兵车,专彀弓弩,克期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 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 以清 ③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琁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 琁。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岀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又言凯所诬状,潜令亲 属诣阙通之。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④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 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⑤论日:安、顺以后,风威稍薄,寇攘寝横,缘隙而生,剽人盜邑者不阕时月,假署 皇王者益以十数。或托验神道,或矫妄冕服。然其雄渠魁长,未有闻焉,犹至垒盈四郊,奔 命首尾。若夫数将者,并宣力勤虑,以劳定功,而景风之赏末甄,肤受之言互及。以此而推 政道难乎以免。 ⑥赞日:琁能用谲,亦云振旅。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乔固辞不听固:坚决 B.克期会战克:制伏 C.并宣力勤虑宣力:尽力
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 不食,七日而死。 ②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 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 兵车,专彀弓弩,克.期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 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 以清。 ③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琁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 琁。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又言凯所诬状,潜令亲 属诣阙通之。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④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 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⑤论曰:安、顺以后,风威稍薄,寇攘寖横,缘隙而生,剽人盗邑者不阕时月,假署 皇王者益以十数。或托验神道,或矫妄冕服。然其雄渠魁长,未有闻焉,犹至垒盈四郊,奔 命首尾。若夫数将者,并宣力..勤虑,以劳定功,而.景风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以此而推, 政道难乎以免。 ⑥赞曰:琁能用谲,亦云振旅..。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乔固.辞不听 固:坚决 B.克.期会战 克:制伏 C.并宣力..勤虑 宣力:尽力
D.亦云振旅振旅:整顿军队 7.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枭其渠帅 吾其还 B.以事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乃噬臂出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而景风之赏未甄黑质而白章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2)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3)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9.请用词语或短语概括杨琁的主要性格特点。(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渡扬子江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1)诗以“渡”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分) (2)颔联“开”“出”二字颇为传神,请简要赏析。(3分) (3)末句“淅沥度秋声”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D.亦云振旅.. 振旅:整顿军队 7.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枭其.渠帅 吾其.还也 B.以.事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乃.噬臂出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而.景风之赏未甄 黑质而.白章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 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⑵ 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⑶ 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9.请用词语或短语概括杨琁的主要性格特点。(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渡扬子江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⑴诗以“渡”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 分) ⑵颔联“开”“出”二字颇为传神,请简要赏析。(3 分) ⑶末句“淅沥度秋声”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适莽苍者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4)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5)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只虫草 阿来 ①海拔三干三百米。寄宿小学校的钟声响了。桑吉从浅丘的顶部回望钟声响起的地方 那两层的曲尺形楼房是他刚刚离开的学校 ②这是五月初始的日子,空气湿润起来。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鼻子里只有冰冻的味 道、风中尘土的味道,现在充满了他鼻腔的则是冰雪消融的味道,冻土苏醒的味道,青草发 芽的味道。这是高海拔地区迟来的春天的味道 ③第三遍钟声响起来了,这是正式上课的铃声。现在,点名该点到他了。今天是星期三, 第—节是数学课,那么点名的就该是娜姆老师。娜姆老师用她甜美的、听上去总是有些羞怯 的声音念出了他的名字:“桑吉。”没有回答。娜姆老师提高了声音:“桑吉!桑吉似乎听到 同学们笑起来。娜姆老师又念了一遍:“桑吉! ④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 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⑤此时,桑吉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
(1)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2) 适莽苍者, ▲ ,腹犹果然。(庄子《逍遥游》) (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荀子《劝学》) (4) 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5)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 人间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8)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三只虫草 阿来 ①海拔三千三百米。寄宿小学校的钟声响了。桑吉从浅丘的顶部回望钟声响起的地方, 那两层的曲尺形楼房是他刚刚离开的学校。 ②这是五月初始的日子,空气湿润起来。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鼻子里只有冰冻的味 道、风中尘土的味道,现在充满了他鼻腔的则是冰雪消融的味道,冻土苏醒的味道,青草发 芽的味道。这是高海拔地区迟来的春天的味道。 ③第三遍钟声响起来了,这是正式上课的铃声。现在,点名该点到他了。今天是星期三, 第一节是数学课,那么点名的就该是娜姆老师。娜姆老师用她甜美的、听上去总是有些羞怯 的声音念出了他的名字:“桑吉。”没有回答。娜姆老师提高了声音:“桑吉!”桑吉似乎听到 同学们笑起来。娜姆老师又念了一遍:“桑吉!” ④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 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⑤此时,桑吉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