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08.11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 命题人:刘婷王宏明审题人:王书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四、五题为选做题,其它题为必做题。 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并认真核对。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勾结/当 扫除/扫帚 咽气/狼吞虎咽 兴奋/兴高采烈 B.奔跑投奔 空气/亏空 累赘/罪行累累 丧礼/丧心病狂 C.栏杆/竹竿侪辈/肚脐 投缘/不容置喙 俘虏/饿殍遍野 D.宣布/渲染 凄怆/呛人 旺盛/矫枉过正 假装/久假不归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法院认为,被告人杨树明虽然能如实供述故意杀人的罪行,但其杀人之多,手段之 残忍,罪不容诛 B.我们现在很多东西都在借鉴西方,习惯上“分而析之”,尤其科班出身的,往往目无全 牛,太过理性而冷酷 C.职场中很多聪明能干的才子佳人,一朝得意,最终失败,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过于 张扬霸道,恃才傲物,亲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 D.美国金融危机现在已经并且将来还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楼市将首当其冲 前景不容乐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次问题奶粉事件对中国的乳品行业打击相当沉重,据初步统计,三鹿、蒙牛、伊 利三家企业的损失达到两个多亿左右。 B.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 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C.对于建筑风水究竞是科学还是迷信,大学究竟该不该开设“风水学”课程,目前学术界 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D.最新一期的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显示:“股神沃伦·巴菲特不仅个人净资产在33 天内增加了80亿美元,而且还击败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登上首富宝座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姜堰市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三 语 文 试 题 2008.11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60 分) 命题人:刘婷 王宏明 审题人:王书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四、五题为选做题,其它题为必做题。 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并认真核对。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勾.结/勾.当 扫.除/扫.帚 咽.气/狼吞虎咽. 兴.奋/兴.高采烈 B.奔.跑/投奔. 空.气/亏空. 累.赘/罪行累.累 丧.礼/丧.心病狂 C.栏杆./竹竿. 侪.辈/肚脐. 投缘./不容置喙. 俘.虏/饿殍.遍野 D.宣.布/渲.染 凄怆./呛.人 旺.盛/矫枉.过正 假.装/久假.不归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法院认为,被告人杨树明虽然能如实供述故意杀人的罪行,但其杀人之多,手段之 残忍,罪不容诛 ....。 B.我们现在很多东西都在借鉴西方,习惯上“分而析之”,尤其科班出身的,往往目无全 ... 牛.,太过理性而冷酷。 C.职场中很多聪明能干的才子佳人,一朝得意,最终失败,致命原因通常是性格过于 张扬霸道,恃才傲物 ....,亲和力太小,摩擦力太大。 D.美国金融危机现在已经并且将来还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楼市将首当其冲 ...., 前景不容乐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这次问题奶粉事件对中国的乳品行业打击相当沉重,据初步统计,三鹿、蒙牛、伊 利三家企业的损失达到两个多亿左右。 B.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 11 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 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 6 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C.对于建筑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大学究竟该不该开设“风水学”课程,目前学术界 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D.最新一期的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显示:“股神”沃伦·巴菲特不仅个人净资产在 33 天内增加了 80 亿美元,而且还击败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登上首富宝座
4.阅读下面的文段,依照划线的语句,结合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4分) 我突然想到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神奇。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 离为人们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 短暂的 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为大家留下了永远的回忆,如盛开的鲜花,如美 丽的邂逅。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①~②题。(5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 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 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 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 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不超过20字)(2分) ②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20字)(3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梁孝王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 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 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 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干乘万骑 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 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日 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 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 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 太后义格②,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乃辞归国。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4.阅读下面的文段,依照划线的语句,结合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4 分) 我突然想到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神奇。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 离为人们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 ▲ , ▲ , ▲ , ▲ ;短暂的 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为大家留下了永远的回忆,如盛开的鲜花,如美 丽的邂逅。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①~②题。(5 分)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 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 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 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 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 8 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 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不超过 20 字)(2 分) ②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不超过 20 字)(3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梁孝王①武者,与孝景帝同母。母,窦太后也。 梁孝王十四年,入朝。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二十四年, 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 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 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入千乘万骑。 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桀,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 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公孙诡多奇邪计,初见王,赐千金,官至中尉,梁号之曰 公孙将军。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梁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 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梁之侍中、郎、谒 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梁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 太后义格②,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乃辞归国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 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 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干石°急 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 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从两骑入,匿于长公主园。 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于 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 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 财货,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然亦僭矣。 (《史记梁孝王世家》) 注释:①梁孝王:名武,封为梁王,谥号孝王。②义格:建议被阻遏。“义“通“议”。 ③二干石:指下文的梁相轩丘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睢阳城七十里 广:扩大 B.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拟:类似 C.上由此怨望于梁王 望:怨恨 D.故能植其财货 植:培植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反映梁孝王僭越本分的一组是(3分) ①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②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 ③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④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⑤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⑥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景帝和梁孝王一起喝酒时曾从容对梁孝王承诺:自己死后将帝位传给梁孝王。梁 孝王谢恩推辞,虽然知道皇帝说的不是真心诚意的话,内心还是十分高兴的 B.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后留在京城,出入游玩一如皇帝待遇,其属官只要登记 之后,便可如朝廷宦官一样出入宫禁。 C.梁孝王再次进京时,在茅兰的劝说下,他轻装简行,跟在使者后面入城,并且没有 马上去见皇帝,而是躲藏进长公主府中暂避风头 D.梁孝王因怨恨袁盎等人阻止了立他为太子的事,派人去刺杀了袁盎等大臣。皇上怀 疑是梁孝王所为,追捕凶手,果然发现是梁孝王指使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3分) 高三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 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逐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梁使之。乃遣使冠 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③急, 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于梁王。梁王 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从两骑入,匿于长公主园。 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杀吾子!”景帝忧恐。于 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然后太后、景帝大喜,相泣,复如故。悉召王从官入关。然 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太史公曰:梁孝王虽以亲爱之故,王膏腴之地,然会汉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植.其 财货,广宫室,车服拟于天子。然亦僭矣。 (《史记·梁孝王世家》) 注释:①梁孝王:名武,封为梁王,谥号孝王。②义格:建议被阻遏。“义”通“议”。 ③二千石:指下文的梁相轩丘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广.睢阳城七十里 广:扩大 B.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拟:类似 C.上由此怨望.于梁王 望:怨恨 D.故能植.其财货 植:培植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反映梁孝王僭越本分的一组是(3 分) ①二十四年,入朝。二十五年,复入朝。 ②梁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 ③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④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⑤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⑥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孝景帝和梁孝王一起喝酒时曾从容对梁孝王承诺:自己死后将帝位传给梁孝王。梁 孝王谢恩推辞,虽然知道皇帝说的不是真心诚意的话,内心还是十分高兴的。 B.二十九年十月,梁孝王入朝后留在京城,出入游玩一如皇帝待遇,其属官只要登记 之后,便可如朝廷宦官一样出入宫禁。 C.梁孝王再次进京时,在茅兰的劝说下,他轻装简行,跟在使者后面入城,并且没有 马上去见皇帝,而是躲藏进长公主府中暂避风头。 D.梁孝王因怨恨袁盎等人阻止了立他为太子的事,派人去刺杀了袁盎等大臣。皇上怀 疑是梁孝王所为,追捕凶手,果然发现是梁孝王指使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①十七年,十八年,比年入朝,留,明年,乃之国。(3 分) 2 , 4 , 6
译文: ②乃遣使冠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3分) 译文 ③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①金觥:大酒杯 (1)词的上阙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2)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_▲,风流总被,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博学之, 慎思之,明辨之, 。(《礼记中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幽怨的琵琶 蒋淑玉 ①“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 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从你负气走向匈奴的那一刻起,你的幽怨便凝固成永恒的 美丽斑斓着苍白的历史,为怀才不遇的土大夫们提供了一个借古抒怀的绝妙题材。 ②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对这个被无数文人提炼出无数主题的故事心存疑惑。首先是元 高三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译文: ▲ ②乃遣使冠盖相属于道,覆按于梁,捕公孙诡、羊胜。(3 分) 译文: ▲ ③梁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3 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①。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①金觥:大酒杯。 (1)词的上阙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具体分析。(4 分) ▲ (2)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 分) ▲ (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 ▲ 。(屈原《离骚》) (2)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3) ▲ ,风流总被,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5)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博学之, ▲ ,慎思之,明辨之, ▲ 。(《礼记·中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幽怨的琵琶 蒋淑玉 ①“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 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从你负气走向匈奴的那一刻起,你的幽怨便凝固成永恒的 美丽斑斓着苍白的历史,为怀才不遇的士大夫们提供了一个借古抒怀的绝妙题材。 ②不知为什么,我一直对这个被无数文人提炼出无数主题的故事心存疑惑。首先是元
帝的滑稽和愚蠢。自古以来昏庸的皇帝在政治上昏庸,但在“美女”问题上常常是心明眼 亮。坐在龙椅上把宫女—个个召进来看,比起找个画师对着宫女一个个地画像,然后又在 画像中一张张地挑选,究竟谁更方便更直接,这是三岁小孩都十分清楚的事,偏偏元帝就 这么糊涂?如果他真的老眼昏花、腐朽懒惰得连“亲自过目″的精力都没有,他还要那么 多的宫女干嘛?他还花银子找画师画像干嘛?不为这样的男人所看上,乃是你最大的幸运, 怎么可能“干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如果你真的是这样的怨天尤人,不是唯 利是图又是什么?这岂不是与文人们所塑造的“高洁”形象大相庭径? ③其次是画师的贪污受贿。毛延寿有没有收受贿赂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认为, 不管他受贿还是没有受贿,真正的主犯不是他,而是元帝或者替元帝岀主意的那帮大臣。 试想想,明摆着利用画师选美是一种画蛇添足、于事无益、滋生腐败的行为,可为什么还 会在皇宫里作为制度正儿八经地制订下来?如果不是元帝自己的意思,那么一定是大臣们 的“高见"。大臣为什么会出这个馊主意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饱私囊。能得到皇帝的 召见就可以飞黄腾达——要得到召见就必须美——要美就必须得到画师的认可…….:由此推 及画师这个职位就是宫中最“"肥”的差事。天下的画师很多,究竟谁能得到这份差事就看 画师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当毛延寿终于“力挫群雄”获得这个肥差时,早已经 投资”不少了。所以,他不得不在画像中收取“成本费″。这个过程叫姑息养奸。因此, 当元帝怒斩画师时,该冷静地思考思考自己制订的措施。 ④第三是你的美貌。你真的就那么“倾国倾城”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元帝早该听说 你的芳名了,何至于要等到出塞的那天才追悔莫及?“美”本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正像 “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林黛玉一样”,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审美观念。元帝认为 高三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高三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帝的滑稽和愚蠢。自古以来昏庸的皇帝在政治上昏庸,但在“美女”问题上常常是心明眼 亮。坐在龙椅上把宫女一个个召进来看,比起找个画师对着宫女一个个地画像,然后又在 画像中一张张地挑选,究竟谁更方便更直接,这是三岁小孩都十分清楚的事,偏偏元帝就 这么糊涂?如果他真的老眼昏花、腐朽懒惰得连“亲自过目”的精力都没有,他还要那么 多的宫女干嘛?他还花银子找画师画像干嘛?不为这样的男人所看上,乃是你最大的幸运, 怎么可能“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如果你真的是这样的怨天尤人,不是唯 利是图又是什么?这岂不是与文人们所塑造的“高洁”形象大相庭径? ③其次是画师的贪污受贿。毛延寿有没有收受贿赂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我认为, 不管他受贿还是没有受贿,真正的主犯不是他,而是元帝或者替元帝出主意的那帮大臣。 试想想,明摆着利用画师选美是一种画蛇添足、于事无益、滋生腐败的行为,可为什么还 会在皇宫里作为制度正儿八经地制订下来?如果不是元帝自己的意思,那么一定是大臣们 的“高见”。大臣为什么会出这个馊主意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中饱私囊。能得到皇帝的 召见就可以飞黄腾达——要得到召见就必须美——要美就必须得到画师的认可……由此推 及画师这个职位就是宫中最“肥”的差事。天下的画师很多,究竟谁能得到这份差事就看 画师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当毛延寿终于“力挫群雄”获得这个肥差时,早已经 “投资”不少了。所以,他不得不在画像中收取“成本费”。这个过程叫姑息养奸。因此, 当元帝怒斩画师时,该冷静地思考思考自己制订的措施。 ④第三是你的美貌。你真的就那么“倾国倾城”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元帝早该听说 你的芳名了,何至于要等到出塞的那天才追悔莫及?“美”本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正像 “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林黛玉一样”,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审美观念。元帝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