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辐射换热的计算
第八章 辐射换热的计算
§8-1角系数的定义、性质及计算 前面讲过,热辐射的发射和吸收均具有空间方向特性,因 此,表面间的辐射换热与表面几何形状、大小和各表面的相 对位置等几个因素均有关系,这种因素常用角系数来考虑。 角系数的概念是随着固体表面辐射换热计算的出现与发展, 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它有很多名称,如,形状因子、可 视因子、交换系数等等。但叫得最多的是角系数。值得注意 的是,角系数只对漫射面(既漫辐射又漫发射)、表面的发射 辐射和投射辐射均匀的情况下适用。 1.角系数的定义 在介绍角系数概念前,要先温习两个概念 (1)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总辐射能,记为 G
§8-1 角系数的定义、性质及计算 前面讲过,热辐射的发射和吸收均具有空间方向特性,因 此,表面间的辐射换热与表面几何形状、大小和各表面的相 对位置等几个因素均有关系,这种因素常用角系数来考虑。 角系数的概念是随着固体表面辐射换热计算的出现与发展, 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它有很多名称,如,形状因子、可 视因子、交换系数等等。但叫得最多的是角系数。值得注意 的是,角系数只对漫射面(既漫辐射又漫发射)、表面的发射 辐射和投射辐射均匀的情况下适用。 1. 角系数的定义 在介绍角系数概念前,要先温习两个概念 (1)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总辐射能,记为 G
(2)有效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 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 EMbI 辐射,参见图8-1。包括了自身 prc 的发射辐射E和反射辐射pG。G C 为投射辐射 下面介绍角系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1)角系数:有两个表面,编号为1和2,巽尚满透明 质,则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X12是:表面1直接投射到 表面2上的能量,占表面1辐射能量的百分比。即 表面1对表面2的投入辐射 表面的有效辐射 (8-1) 同理,也可以定义表面2对表面1的角系数。从这个概 念我们可以得出角系数的应用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 即漫射面、等温、物性均匀
下面介绍角系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1) 角系数:有两个表面,编号为1和2,其间充满透明介 质,则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X1,2是:表面1直接投射到 表面2上的能量,占表面1辐射能量的百分比。即 (2)有效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 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 辐射,参见图8-1 。包括了自身 的发射辐射E和反射辐射G。G 为投射辐射。 图8-1 有效辐射示意图 表面 的有效辐射 表面 对表面 的投入辐射 1 1 2 X1,2 = 同理,也可以定义表面2对表面1的角系数。从这个概 念我们可以得出角系数的应用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 即漫射面、等温、物性均匀 (8-1)
(2)微元面对微元面的角系数 如图8-2所示,黑体微元面dA1对微元面d2的角系数记 为石1,d2,则根据前面的定义式有 PdA b1 COS (, dA, ds2 dA cos p, cos 2 dld2 ELIda 类似地有 72 dA, cos, cos 2 (8-2b) do, 丌F (3)微元面对面的角系数 由角系数的定义可知,微元面dA1对图8-2两微 dA 面A2的角系数为 元面间的辐射
(2) 微元面对微元面的角系数 如图8-2所示,黑体微元面dA1对微元面dA2的角系数记 为Xd1,d2,则根据前面的定义式有 2 2 1 2 b1 1 1 1 1 1, 2 d cos cos E d cos d d r A A L A X b d d = = 类似地有 2 1 1 2 2, 1 d cos cos r A Xd d = (3) 微元面对面的角系数 由角系数的定义可知,微元面dA1对 面A2的角系数为 图8-2 两微 元面间的辐射 (8-2b)
2d,d2 dld2 (8-3a) d1.2 dld2 d1 微元面dA2对面A1的角系数则为 d2.1一 ∫ d2.d1 (8-3b) (4)面对面的角系数 面A1对面A2的角系数X1,2以及面A2对面A1的角系数X2,1分 别为 CoS CoS ,dA, dA 1.2 X d1d2 丌 (8-4a) COS COS 2,dAdA 2.1 da A,4142 d2.d1 丌r (8-4b)
= = = = 2 2 2 1, 2 1 1, 2 1 1, 2 1,2 A d d A d d d d A d d Xd X = 1 2,1 2, 1 A Xd Xd d (4) 面对面的角系数 面A1对面A2的角系数X1,2以及面A2对面A1的角系数X2,1分 别为 = = 1 2 1 2 1, 2 1 1 2 1 2 1 2 1 1,2 d 1 cos cos d d 1 A A d d A A X A r A A A A X 微元面dA2对面A1的角系数则为 = = 1 2 1 2 2, 1 2 2 2 1 2 1 2 2 2,1 d 1 cos cos d d 1 A A d d A A X A r A A A A X (8-3a) (8-3b) (8-4a) (8-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