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圈到条筒中。 综上所述精梳机的工作特点是:对纤维的两端进行梳理,且棉网周期性的分离接合。 图5-3-1 精梳机的工艺流程 二、精梳机的运动配合 (一)几个其本概今 由于精梳机的给棉、梳理和分离接合过程是间歇的,因此,为了连续进行生产,精梳机上运动 机件相互间必须密切配合。这种配合关系由装在精梳机动力分配轴(锡林轴)上的分度指示盘指示 和调整。 1、分度盘与分度:锡林轴上固装有一个圆盘,称为分度盘:将分度盘40等分,每一等分称为1 分度(等于9度)。当精梳锡林回转一转,即分度盘回转一转。 2、钳次:精梳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称为一个钳次,在一个钳次中,锡林回转一转,钳板摆动 个来回。 3、主要机构及运动情况 (1)喂入机构一给棉罗拉随钳板前后摆动的同时(给棉罗拉装在下钳板上),间歇回转。其作 用是定时定量喂给棉层供锡林梳理。精梳机有单罗拉给棉和双罗拉给棉,单罗拉给棉由一个罗拉和 个弧形给棉板组成棉层握持钳口 ,双罗拉给棉由两个罗拉组成棉层握持钳口将棉层喂入。以前为 双罗拉给棉,现在的精梳机大都单罗拉给棉。 (2)钳持机构一上、下钳板,前后摆动,钳口开启闭合:上、下钳板是锡林梳理时握持须丛的 重要机件。为了增强钳板的握持能力,上、下钳唇啮合处应形成曲面状钳口,因此,上、下钳唇分 别设计成凹凸形圆弧面结构,在上钳唇内侧与下钳唇前缘间留有0.6m的间隙,其大小与加工棉层 的厚度相适应。如间隙过小,钳口启闭时,纤维受到揉搓,使纤维素乱甚至损伤:如间隙过大,则 对须丛握持不良,将使落棉增加。 (3)梳理机构一一锡林,定轴转动:顶梳,前后摆动 (4)分离机构 一分离罗拉、分离皮辊,倒转、静止、顺转
然后在圈到条筒中。 综上所述精梳机的工作特点是:对纤维的两端进行梳理,且棉网周期性的分离接合。 图 5-3-1 精梳机的工艺流程 二、精梳机的运动配合 (一)几个基本概念 由于精梳机的给棉、梳理和分离接合过程是间歇的,因此,为了连续进行生产,精梳机上运动 机件相互间必须密切配合。这种配合关系由装在精梳机动力分配轴(锡林轴)上的分度指示盘指示 和调整。 1、分度盘与分度:锡林轴上固装有一个圆盘,称为分度盘;将分度盘 40 等分,每一等分称为 1 分度(等于 9 度)。当精梳锡林回转一转,即分度盘回转一转。 2、钳次:精梳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称为一个钳次,在一个钳次中,锡林回转一转,钳板摆动一 个来回。 3、主要机构及运动情况 (1)喂入机构—给棉罗拉随钳板前后摆动的同时(给棉罗拉装在下钳板上),间歇回转。其作 用是定时定量喂给棉层供锡林梳理。精梳机有单罗拉给棉和双罗拉给棉,单罗拉给棉由一个罗拉和 一个弧形给棉板组成棉层握持钳口,双罗拉给棉由两个罗拉组成棉层握持钳口将棉层喂入。以前为 双罗拉给棉,现在的精梳机大都单罗拉给棉。 (2)钳持机构—上、下钳板,前后摆动,钳口开启闭合;上、下钳板是锡林梳理时握持须丛的 重要机件。为了增强钳板的握持能力,上、下钳唇啮合处应形成曲面状钳口,因此,上、下钳唇分 别设计成凹凸形圆弧面结构,在上钳唇内侧与下钳唇前缘间留有 0.6mm 的间隙,其大小与加工棉层 的厚度相适应。如间隙过小,钳口启闭时,纤维受到揉搓,使纤维紊乱甚至损伤;如间隙过大,则 对须丛握持不良,将使落棉增加。 (3)梳理机构——锡林,定轴转动;顶梳,前后摆动 (4)分离机构——分离罗拉、分离皮辊,倒转、静止、顺转
(二)精梳机运动的四个阶段 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可划分互相连续的四个阶段:锡林梳理、分离前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 理、梳理前的准备。以FA261为例说明如下: 1、锡林梳理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第一排针接触棉丛(约在34.3分度): 结東:末排针脱离棉丛(约在3.7分度)。 (2)主要机件的运动 上、下钳板闭合,牢固地据持须从,棉层的前瑞在上钳唇的压制下向下弯曲,被锡林梳理梳理 须丛前端,排除短绒和杂质:在梳理过程中绀板运动先后退再前进,因此使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地改 变着,梳理隔距也随之变化。给棉罗拉不回转停止给棉: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不输出棉网: 顶梳先向后再向前摆,因其位置较高,未接触须丛不梳理。 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钱林梳理结束(约在3.7分度): 结束:棉丛到达分离钳口(约在18分度)。 即从锡林梳理结束到开始分离的这段时间。 (2)主要机件的运动 分离罗拉:由静止再到开始倒转,将棉网倒入机内,准备与钳板送来的纤维丛结合。 分离前的准备阶段从锡林梳理结束开始到开始分离为止。在这一阶段各主要机件的工作和运动 况为:上、下钳板由闭合到逐渐开启,钳板继续向前运动:锡林梳理结束:给棉罗拉开始给棉(对 于前进给棉):分离罗拉由静止再到开始倒转,将棉网倒入机内,准备与钳板送来的纤维丛结合:顶 梳继续向前摆动,但未插入须丛梳理。 88 图6-3-2锡林梳理阶段 6-3-3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3、分离接合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棉丛到达分离钳口(约在18分度) 结束:钳板到达最前位置(24分度)
(二)精梳机运动的四个阶段 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可划分互相连续的四个阶段:锡林梳理、分离前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 理、梳理前的准备。以 FA261 为例说明如下: 1、锡林梳理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第一排针接触棉丛(约在 34.3 分度); 结束:末排针脱离棉丛(约在 3.7 分度)。 (2)主要机件的运动 上、下钳板闭合,牢固地握持须丛,棉层的前端在上钳唇的压制下向下弯曲,被锡林梳理梳理 须丛前端,排除短绒和杂质;在梳理过程中钳板运动先后退再前进,因此使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地改 变着,梳理隔距也随之变化。给棉罗拉不回转停止给棉;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不输出棉网; 顶梳先向后再向前摆,因其位置较高,未接触须丛不梳理。 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锡林梳理结束(约在 3.7 分度); 结束:棉丛到达分离钳口(约在 18 分度)。 即从锡林梳理结束到开始分离的这段时间。 (2)主要机件的运动 分离罗拉:由静止再到开始倒转,将棉网倒入机内,准备与钳板送来的纤维丛结合。 分离前的准备阶段从锡林梳理结束开始到开始分离为止。在这一阶段各主要机件的工作和运动 况为:上、下钳板由闭合到逐渐开启,钳板继续向前运动;锡林梳理结束;给棉罗拉开始给棉(对 于前进给棉);分离罗拉由静止再到开始倒转,将棉网倒入机内,准备与钳板送来的纤维丛结合;顶 梳继续向前摆动,但未插入须丛梳理。 图 6-3-2 锡林梳理阶段 图 6-3-3 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3、分离接合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棉丛到达分离钳口(约在 18 分度); 结束:钳板到达最前位置(24 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