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素质查分表 项目 一分 50米(秒)800米1000长立定跳远(厘米)引体钟仰卧颅目 (女)(男) 分数 起坐 (分、秒(分、秒 男t(男)(女)分数 100 6"28"03′30″3′30″2.551.8522 1 100 95 6″48″23′35″3′35″2.501.82 20 668″43′40°3′40-2.451.781837 6"88″63′45″3′45"2.401.751635 7"08″83′50″3′50″2.351.721433 75 7"29″013′55″3′55″2.301.6912 31 7"49″24′00″4′00″2.251.6610 7"69-44′05″4′05″2.201.638 7"89"64′10″4′10″2.151.606 7"99″74′15″4′15″2.101.55 23 809″84′204′20"2.051.505 45 81994′25″4′25″2.001.45 19 8210″04′30″4′30″1.951.404 17 8"310″14′35″4′35″1.901.35 15 8″410″2″4′40″4′40″1.851.303 8"510″34′45″4′45″1.801.25 11 8"610′4"4′50″450″1.751.202 15 8"71054′55″4′55″1.701.15 15 8910°65′00″5′00″1.651.101 10 9010″7″5′05-5′051.601.05 积极努力,无旷课、早退现象,病、事假累计在2次以下者可在总分中酌情加3-5 分。 体育课考核,在每学期末由体育学院统一安排教师进行,要确保考试的严肃 公正、准确 7、保健班学生成绩登记时应注明“保健班”字样。 8、《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由体育学院在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安
11 四项素质查分表 项目 分数 50米(秒) 800米 (女) (分、秒) 1000米 (男) (分、秒) 立定跳远(厘米) 引体 向上 (男) 一分 钟仰卧 起坐 (女) 项目 男 女 男 女 分数 100 6"2 8"0 3′30" 3′30" 2.55 1.85 22 41 100 95 6"4 8"2 3′35" 3′35" 2.50 1.82 20 39 95 90 6"6 8"4 3′40" 3′40" 2.45 1.78 18 37 90 85 6"8 8"6 3′45" 3′45" 2.40 1.75 16 35 85 80 7"0 8"8 3′50" 3′50" 2.35 1.72 14 33 80 75 7"2 9"0 3′55" 3′55" 2.30 1.69 12 31 75 70 7"4 9"2 4′00" 4′00" 2.25 1.66 10 29 70 65 7"6 9"4 4′05" 4′05" 2.20 1.63 8 25 65 60 7"8 9"6 4′10" 4′10" 2.15 1.60 6 25 60 55 7"9 9"7 4′15" 4′15" 2.10 1.55 23 55 50 8"0 9"8 4′20" 4′20" 2.05 1.50 5 21 50 45 8"1 9"9 4′25" 4′25" 2.00 1.45 19 45 40 8"2 10"0 4′30" 4′30" 1.95 1.40 4 17 40 35 8"3 10"1 4′35" 4′35" 1.90 1.35 15 35 30 8"4 10"2" 4′40" 4′40" 1.85 1.30 3 13 30 25 8"5 10"3 4′45" 4′45" 1.80 1.25 11 25 20 8"6 10"4" 4′50" 4′50" 1.75 1.20 2 10 20 15 8"7 10"5 4′55" 4′55" 1.70 1.15 7 15 10 8"9 10"6 5′00" 5′00" 1.65 1.10 1 5 10 5 9"0 10"7" 5′05" 5′05" 1.60 1.05 5 积极努力,无旷课、早退现象,病、事假累计在 2 次以下者可在总分中酌情加3-5 分。 6 、体育课考核,在每学期末由体育学院统一安排教师进行,要确保考试的严肃、 公正、准确 。 7、保健班学生成绩登记时应注明“保健班”字样。 8、《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由体育学院在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安
排测试与成绩评定。(详细办法另附) 、注意事项 1、每学期开学初各任课教师向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及评分方法,以便学生有针对 性地加强锻炼,争取优良成绩。 2、考试应严肃认真,严格遵守考试制度。因病、因公办理相关手续,须持本人 假条(附诊断证明)或公假证明经教务处、学生所在院和体育学院批准方可办理,否 则一律按旷考处理。缓考期限由教务处和体育学院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来定。缓考成 绩与考试成绩相同。无故缺考的学生不予安排补考。 3、重修:原则上重修所缺学期的全部体育课,重修学生必须事先去教务务办理 重修手续,按学校有关规定交费,无教务处的重修通知不予安排。重修的学生必须在 每学期开学前三周到体育学院办理重修手续,根据该生具体情况安排重修班级。 4、身体异常及病、残、弱学生由本人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断证明并写出书 面申请,任课教师推荐,所在院和体育学院批准,上报教务处审核后方可上保健课。 每学期前五周办理转班手续,学期中间不再办理。 5、校各项运动代表队队员上运动训练课,体育课的成绩由各队教练根据其运动 成绩及训练表现评定。各队教练每学期按规定时间通知有关队员回选项班参加理论 课、理论考试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每学期训练课结束后,教练应及时按 规定上报所带队员有关成绩 执行大纲的几点要求 1、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学的依据,不得随意改写 2、教师要认真钻硏大纲,掌握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教 学质量。 3、在执行大纲中,教师按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4、讲授理论课,实行主讲教师上大课和任课教师上小课相结合,上大课时任课教 师必须随班助课 5、体育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保证,校、院领导要 尽可能充实和改善体育设备条件,逐步利用声相教材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教学 手段的现代化。 6、要根据学生体质的差异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重视安全和关心“差”生的 进步 7、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12 排测试与成绩评定。(详细办法另附) 三、注意事项 1、每学期开学初各任课教师向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及评分方法,以便学生有针对 性地加强锻炼,争取优良成绩。 2、考试应严肃认真,严格遵守考试制度。因病、因公办理相关手续,须持本人 假条(附诊断证明)或公假证明经教务处、学生所在院和体育学院批准方可办理,否 则一律按旷考处理。缓考期限由教务处和体育学院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来定。缓考成 绩与考试成绩相同。无故缺考的学生不予安排补考。 3、重修:原则上重修所缺学期的全部体育课,重修学生必须事先去教务务办理 重修手续,按学校有关规定交费,无教务处的重修通知不予安排。重修的学生必须在 每学期开学前三周到体育学院办理重修手续,根据该生具体情况安排重修班级。 4、身体异常及病、残、弱学生由本人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断证明并写出书 面申请,任课教师推荐,所在院和体育学院批准,上报教务处审核后方可上保健课。 每学期前五周办理转班手续,学期中间不再办理。 5、校各项运动代表队队员上运动训练课,体育课的成绩由各队教练根据其运动 成绩及训练表现评定。各队教练每学期按规定时间通知有关队员回选项班参加理论 课、理论考试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每学期训练课结束后,教练应及时按 规定上报所带队员有关成绩。 执行大纲的几点要求 1、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学的依据,不得随意改写。 2、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掌握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提高教 学质量。 3、在执行大纲中,教师按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4、讲授理论课,实行主讲教师上大课和任课教师上小课相结合,上大课时任课教 师必须随班助课。 5、体育场地器材是上好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保证,校、院领导要 尽可 能充实和改善体育设备条件,逐步利用声相教材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教学 手段的现 代化。 6、要根据学生体质的差异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重视安全和关心“差”生的 进步。 7、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基础理论课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通过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育的本质和规律,强化学生的体育 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使之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 人。 二、教学任务 1、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的基本功能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促使学生在德 智育、体育、美育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要求 1、第一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组织形式及《大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办法。 2、第二讲,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3、进一步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用已掌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其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纲要 第一讲 1、体育的功能 2、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3、我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制度及体育教学实施计划简介 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第二讲 1、太极拳概论(包括分类、科学健身原理及理论 2、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原则 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13 基础理论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育的本质和规律,强化学生的体育 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使之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 人。 二、教学任务 1、通过理论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的基本功能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促使学生在德 育、智育、体育、美育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要求 1、第一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组织形式及《大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办法。 2、第二讲,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 3、进一步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用已掌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其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纲要 第一讲 1、体育的功能 2、高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3、我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制度及体育教学实施计划简介 4、《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 第二讲 1、太极拳概论 ( 包括分类、科学健身原理及理论 ) 2、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原则 3、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注:基础理论课必须在太极拳与素质课的第一、第二节安排,勿误。 太极拳与素质课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 心健康,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德、智、美诸方面得到发展 、教学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科学 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 主义的思想品德。 三、教学要求 1、太极拳与素质课开设一学期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发 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为主。 2、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必须贯穿在教学始终,同时应注意 所授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3、理论课重点讲授体育的功能、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太极拳概论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法, 四、教材纲要 第一学期 1、理论课 同基础理论课教材 2、实践课 (1)太极拳部分 ①太极拳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②24式简化太极拳 (2)身体素质部分 ①速度素质
14 (注:基础理论课必须在太极拳与素质课的第一、第二节安排,勿误。) 太极拳与素质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 心健康,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德、智、美诸方面得到发展 , 二、教学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科学 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3、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 主义的思想品德。 三、教学要求 1、太极拳与素质课开设一学期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发 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为主。 2、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必须贯穿在教学始终,同时应注意 所授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3、理论课重点讲授体育的功能、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太极拳概论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法。 四、教材纲要 第一学期 1、理论课 同基础理论课教材 2、实践课 (l)太极拳部分 ①太极拳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② 24 式简化太极拳 (2)身体素质部分 ①速度素质
介绍速度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发展跑速的各种专门性练习 原地快速摆臂、小步跑、(斜体)高抬腿、(大、小)车轮跑、快速后蹬跑、跨步跑等 ·短距离的间歇跑、重复跑 ②耐力素质 介绍耐力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介绍中长跑的途中跑及体力分配 ·呼吸与极点现象以及如何克服极点现象 ·变速跑、匀速跑、越野跑 ③力量素质 介绍力量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克服自身阻力的力量练习(俯卧撑、立卧撑、引体向上、半蹲或全蹲提纵等) ·负重或器械的力量练习(屈臂或直臂悬垂、悬垂举腿、负重半蹲或全蹲等等) ④弹跳素质 ·弹跳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发展腰腹力量和下肢爆发力的练习 ·立定跳远、各种立定或行进间的多级跳、单足跳、跨步跳、跳深练习等等 ⑤柔韧素质 介绍柔韧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各种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柔韧性练习 各种摆振练习、体侧屈与体前屈练习、背桥练习、压臂与压腿练习等 ⑥灵敏与协调素质 ·介绍灵敏与协调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各种协调性的身体练习与垫上练习 ·各种反应与动作灵敏性练习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类课学 型次时 教学内容 理 2基础理论课第一讲 论「22础理论课第二讲
15 ·介绍速度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发展跑速的各种专门性练习 原地快速摆臂、小步跑、(斜体) 高抬腿、(大、小)车轮跑、快速后蹬跑、跨步跑等 ·短距离的间歇跑、重复跑 ②耐力素质 ·介绍耐力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介绍中长跑的途中跑及体力分配 ·呼吸与极点现象以及如何克服极点现象 ·变速跑、匀速跑、越野跑 ③力量素质 ·介绍力量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克服自身阻力的力量练习(俯卧撑、立卧撑、引体向上、半蹲或全蹲提纵等) ·负重或器械的力量练习(屈臂或直臂悬垂、悬垂举腿、负重半蹲或全蹲等等 ) ④弹跳素质 ·弹跳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发展腰腹力量和下肢爆发力的练习 ·立定跳远、各种立定或行进间的多级跳、单足跳、跨步跳、跳深练习等等 ⑤柔韧素质 ·介绍柔韧素质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各种主动性与被动性发展柔韧性练习 ·各种摆振练习、体侧屈与体前屈练习、背桥练习、压臂与压腿练习等 ⑥灵敏与协调素质 ·介绍灵敏与协调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锻炼计划的制定 ·各种协调性的身体练习与垫上练习 ·各种反应与动作灵敏性练习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类 型 课 次 学 时 教学内容 理 论 1 2 基础理论课第一讲 2 2 基础理论课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