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方案 、公共体育课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指示精神,要求全国高校最迟在2003年9月份,全部执行《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同时停止执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用《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素质部分代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原公体课教学大纲是97年制定的,已经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二十 世纪大学生的兴趣与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教材内容的选编竞技内容较 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项目比例偏低;体育课成绩评定过于量化, 忽视了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进步及发展情况的评价;对于新《大纲》强调的体育课 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以人为本”、“为学生所用”和“终身体育”的最大特 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可行性:新《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又向 前跨越了一大步,它是二十一世纪前叶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改 革、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我校自扩大招生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体育课教学内容 的要求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学生对上选项课有极大地的兴趣。通过二年的体育必修, 可使学生掌握1—2种实效、有用的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 二、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指导思想 1、课程内容选编: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强调健身性与文化性,科学性与可接 受性,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紧密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教学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以为人本,为学生所用,终身体育,健康 第一”的指导思想 3、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进行评价,强化发展功能,将学生 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 三、公共体育课改革的实施步骤 1、学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 行方案)》实施办法。(2003年1月—2月) 2、对教育部所确定的省内外部分公共体育课改革试点高等学校进行考察,并整 理出考察资料。(2003年3月)
6 延安大学公共体育课改革方案 一、公共体育课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 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指示精神,要求全国高校最迟在2003年9月份,全部执行《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同时停止执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用《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素质部分代替《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原公体课教学大纲是97年制定的,已经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二十一 世纪大学生的兴趣与要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教材内容的选编竞技内容较 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项目比例偏低;体育课成绩评定过于量化, 忽视了对学生的参与态度、进步及发展情况的评价;对于新《大纲》强调的体育课 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以人为本”、“为学生所用” 和“终身体育”的最大特 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可行性:新《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又向 前跨越了一大步,它是二十一世纪前叶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改 革、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我校自扩大招生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体育课教学内容 的要求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学生对上选项课有极大地的兴趣。通过二年的体育必修, 可使学生掌握1—2种实效、有用的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 二、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指导思想 1、课程内容选编: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强调健身性与文化性,科学性与可接 受性,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紧密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教学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 “以为人本,为学生所用,终身体育,健康 第一”的指导思想。 3、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进行评价,强化发展功能,将学生 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 三、公共体育课改革的实施步骤 1 、学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 行方案)》实施办法。(2003年1月—2月) 2 、对教育部所确定的省内外部分公共体育课改革试点高等学校进行考察,并整 理出考察资料。(2003年3月)
3、对我校公共体课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进行论证并提出初步 意见。(2003年4月) 4、完成延安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 办法初稿。(203年5月) 5、正式出台延安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实施办法。(2003年6月—7月) 6、从2003年9月开始,公共体育课全部实施新的《体育课教学大纲》 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内容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 是完成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 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 增强体育与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 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 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 技能与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通过《大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的台阶试验测试标准;学会24式简化太极拳;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术,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使学生具 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敢于竞争的精神风貌 选编体育课教材与课程内容的原则和要求 我校选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力求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教学 内容能够全面有效地完成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确 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 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注 意到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性
7 3、对我校公共体课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进行论证并提出初步 意见。(2003年4月) 4、完成延安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 办法初稿。(2003年5月) 5、正式出台延安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实施办法。(2003年6月—7月) 6、从2003年9月开始,公共体育课全部实施新的《体育课教学大纲》。 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一、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内容的必修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 也 是完成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 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是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使学生 增强体育与健康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 德教育,成为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校体育课的目的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 展。 2、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 技能与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通过《大学生体质 健康标准》的台阶试验测试标准;学会24式简化太极拳;掌握 1-2 项专项运动技术,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使学生具 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敢于竞争的精神风貌。 选编体育课教材与课程内容的原则和要求 我校选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力求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综合性大学的特点,教学 内容能够全面有效地完成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 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 的思想作为确 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 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同时注 意到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性
3、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 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 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 自学、自练。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吸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 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5、贯彻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将教材内容与《标准》的内容紧密结合。 6、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选编教材力求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实用、实效、可行, 保证足够的学时,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受到锻炼,获得收益。 体育课程的设置及时数分配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 行方案)》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目前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三、四年级 开设选修课;一、二年级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保健课;运动队开设训练课。 1、学时分配 体育必修课在本科开设二年,每学期32学时,每周2学时,总学时为128学时。 体育锻炼课和选修课为三、四年级本科和研究生开设。锻炼课8学时,两学年共 16学时。选修课两学年80学时。(选修课根据学生自愿选择) 2、课程类型 1)太极拳课: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开设。教学内容以基础理论、身体素质练 习、24式简化太极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内容为主。在学生掌握太极拳的 同时,身体素质得到全面锻炼,为第二学期选项课奠定基础 2)选项课:从第二学期开始,为期三学期。教学内容以所选专项为主,结合身体 素质锻炼,使学生掌握该专项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术,培养锻炼兴趣和习 惯,全面增强体质 选项课开设项目: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武术 路拳道与散打、健美操与艺体课、网球。(注:开设项目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师资情 况适当调整) 3)游泳课: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穿插在选项中进行,教学内容为熟悉水性, 掌握蛙泳技术,了解游泳的卫生常识和安全措施。 4)锻炼课:为三、四年级学生开设,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进行《大学
8 3、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 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 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 自学、自练。 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吸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 体 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5、贯彻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 将教材内容与《标准》的内容紧密结合。 6、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选编教材力求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实用、实效、可行, 保证足够的学时,使学生能够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受到锻炼,获得收益。 体育课程的设置及时数分配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 行方案)》的要求和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目前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三、四年级 开设选修课;一、二年级身体异常和病、弱学生开设保健课;运动队开设训练课。 1、学时分配 体育必修课在本科开设二年,每学期32学时,每周2学时,总学时为128学时。 体育锻炼课和选修课为三、四年级本科和研究生开设。锻炼课8学时,两学年共 16学时。选修课两学年80学时。(选修课根据学生自愿选择) 2、课程类型 1)太极拳课: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开设。教学内容以基础理论、身体素质练 习、24 式简化太极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内容为主。在学生掌握太极拳的 同时,身体素质得到全面锻炼,为第二学期选项课奠定基础。 2)选项课:从第二学期开始,为期三学期。教学内容以所选专项为主,结合身体 素质锻炼,使学生掌握该专项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术,培养锻炼兴趣和习 惯,全面增强体质。 选项课开设项目: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武术、 路拳道与散打、健美操与艺体课、网球。(注:开设项目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师资情 况适当调整 ) 3)游泳课: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穿插在选项中进行,教学内容为熟悉水性, 掌握蛙泳技术,了解游泳的卫生常识和安全措施。 4)锻炼课:为三、四年级学生开设,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进行《大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身体素质、机能、形态测试工作。 5)保健课:为一、二年级学生中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 开设的康复体育课。主要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 6)训练课:为我校各项运动代表队开设的专项提高和训练课,包括田径、篮球 排球、乒乓球、健美操、跄拳道等。 ⑦)选修课:为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开设的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 跆拳道、网球、游泳、健美、乒乓球、武术与散打、体育舞蹈、健美操与形体课 3、课时分配 太极拳与素质课教学时数比例分配表 学期 第一学期 教学时数 学时数 百分比 教学内容 理论 素质测试 6.25 太极拳与素质 考核 4 12.5% 计 32 100% 选项课教学时数比例分配表 四 学期 学时百分比 学时 学时 学时 % 教学内容 理论 125% 12.5 专项技术与素质 20 62.5%20625%1856.3% 12.596 4 12.5% 12.5% 考核 12.5 理论考核 32 100% 100% 100%
9 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身体素质、机能、形态测试工作。 5)保健课:为一、二年级学生中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 开设的康复体育课。主要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 6)训练课:为我校各项运动代表队开设的专项提高和训练课,包括田径、篮球、 排球、乒乓球、健美操、跄拳道等。 7)选修课:为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开设的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 跆拳道、网球、游泳、健美、乒乓球、武术与散打、体育舞蹈、健美操与形体课。 3、课时分配 太极拳与素质课教学时数比例分配表 学期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 学时数 百分比 理论 4 12.5% 素质测试 2 6.25% 太极拳与素质 22 68.75% 考核 4 12.5% 合计 32 100% 选项课教学时数比例分配表 学期 学时百分比 教学内容 二 三 四 学时 % 学时 % 学时 % 理 论 4 12.5% 4 125% 4 12.5% 专项技术与素质 20 62.5% 20 62.5% 18 56.3% 游 泳 4 12.596 4 12.5% 4 12.5% 考 核 4 12.5% 4 12.5% 4 12.5% 理论考核 2 6.2% 合 计 32 100% 32 100% 32 100%
1、选项课的身体素质练习每次课安排15-30分钟。 说明 2、身体素质测试项目为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体育课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 体育课是我校必修课之一。严格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是完 成体育课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考核和成绩评定,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 情况和教学效果 、考核内容 1、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或专项理论知识。不技术考核。 3、一般身体素质考核(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学习态度(出勤、纪律、意志及锻炼的积极性) 、考核评分方法 1、各学期考试项目分配与体育课总成绩百分比(见:附表)。 2、采用百分制评分(见:评分表)。 3、学生每学期缺课二分之一者(含二分之一,包括病、事假),旷课六分之一者 次),不予评定成绩,均按重修处理。 4、凡成绩不及格者,根据情况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再不及格者,按学校学生学籍 管理条理执行。 5、学生旷课一次,体育课总成绩扣5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学习态度端正, 锻炼 体育课考试项目及成绩分配比例 类型[太极拳课 选项课 期匚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成绩百分比 项目%项目%项目%项目% 教学内容 理论 10% 素质 40% 专项技、战术 50 总计 100 100% 100% 100%
10 说 明 1、选项课的身体素质练习每次课安排15-30分钟。 2、身体素质测试项目为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体育课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 体育课是我校必修课之一。严格考核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是完 成体育课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考核和成绩评定,检查教学大纲的执行 情况和教学效果。 一、考核内容 1、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或专项理论知识。不技术考核。 3、一般身体素质考核(结合《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学习态度(出勤、纪律、意志及锻炼的积极性)。 二、考核评分方法 1、各学期考试项目分配与体育课总成绩百分比(见:附表)。 2、采用百分制评分(见:评分表)。 3、学生每学期缺课二分之一者(含二分之一, 包括病、事假), 旷课六分之一者 (三次),不予评定成绩,均按重修处理。 4、凡成绩不及格者,根据情况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再不及格者,按学校学生学籍 管理条理执行。 5、学生旷课一次,体育课总成绩扣5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学习态度端正, 锻炼 体育课考试项目及成绩分配比例 类型 学期 成绩百分比 教学内容 太极拳课 选项课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项目 % 项目 % 项目 % 项目 % 理论 10% 素质 40% 40% 40% 40% 专项技、战术 60% 60% 60% 50% 总计 100% 100% 1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