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一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全南中学李恢添定南中学叶月胜龙南中学钟建东 审题人: 安远一中陈彩彬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A、方道qiu 打量 liang 拗口do 执拗 nlu 卷帙zhi浩繁 B、蹉cuo跎 寒暄xuan 朱拓ta 创 chuang 伤叱咤风云zha 孱can头 畏蒽xi 记载zai 搭载 强 qiang人所难 D、敕chi造 打烊yang 浸渍zi 冠guan心 病 沐猴而冠gu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 是 A、怪招叠出 撕扯 陨身不 漫溯 恤断仆膺3是 B、融汇贯通 黯然 优柔寡 荫庇 C、斩钉截铁 混账 风尘仆 大拇指 D、根深缔固 遐想 义愤填 绥靖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 在台 北 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②最新报告显示, 2011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种来汉越 冬的候鸟,种类包括蓑羽鹤、淡眉柳莺、针尾沙雉等。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已经命令美国国防部 彻底调查此事,无论 事件涉及到什么人,射杀阿富汗平民的美军士兵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A、最终合并截止不遗余力 终于合 璧截止不折不扣 C、最终合并截至不折不扣 D、终于合 璧截至不遗余力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一县(市)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全南中学 李恢添 定南中学叶月胜 龙南中学钟建东 审题人: 安远一中 陈彩彬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一、(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 ) A、方遒 qiú 打量 liàng 拗口 ào 执拗 niù 卷帙 zhì 浩繁 B、蹉 cuō 跎 寒暄 xuān 朱拓 tà 创 chuàng 伤 叱咤风云 zhà C、孱 càn 头 畏葸 xǐ 记载 zǎi 搭载 zài 强 qiăng 人所难 D、敕 chì 造 打烊 yàng 浸渍 zì 冠 guān 心 病 沐猴而冠 gu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 是 ( ) A、怪招叠出 撕扯 陨身不 恤 漫溯 B、融汇贯通 黯然 优柔寡 断 荫庇 C、斩钉截铁 混账 风尘仆 仆 大拇指 D、根深缔固 遐想 义愤填 膺 绥靖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①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 在台 北 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②最新报告显示, 2011 年 12 月 31 日,我市共增加十种来汉越 冬的候鸟,种类包括蓑羽鹤、淡眉柳莺、针尾沙雉等。 ③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他已经命令美国国防部 彻底调查此事,无论 事件涉及到什么人,射杀阿富汗平民的美军士兵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A、最终 合并 截止 不遗余力 B、终于 合 璧 截止 不折不扣 C、最终 合并 截至 不折不扣 D、终于 合 璧 截至 不遗余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 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B、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 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C、在法国队接连攻进两个球之后,巴西队才对法国队重视起来,加快了进攻的 节奏,以求扳平比分,甚至反败为胜。 D、我们青年志愿者出发前,老师就已作了明确的分工,安排男同学和力气大的 干重活,负责把垃圾运送到垃圾掩埋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如果路遥现在还活着,不知是什么样子?这谁也说不准。但是他肯定会写出更多 更好的作品,他会干出许多令人佩服又咋舌的事来。他是一个强人。强人身上有 比一般人优秀之处,也有一般人不可理解之 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 ②他大气,也霸道 ③他刚强自负不能容忍居于人后,但儿女情长感情脆弱内心寂寞 ④他关心别人,却隐瞒自己的病情 ⑤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①④③ C.③①②⑤④ ③②①④⑤ 6、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 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 今生。(《红楼梦》) B、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 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封存汉献帝和曹操所赐的财物,挂官印于府第, 不辞而别,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三国演义》) C、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 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城要举行 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 又瞒着家人出游了。(《堂·吉诃德》 D、在高老太爷66岁生日宴席上,冯乐山向高家提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 给觉慧,并建议马上订婚,高老太爷一口应允。(《家》)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正式制度的实施会受到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并且,当正式制度发生崩解的时候, 非正式规范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其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其中,非正式规范 “义”的作用特别值得我们审视和研究。“义”是儒家除了“仁”之外最重要的 道德范畴。“义”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就提出来了,历经三千年不衰,国歌《义 勇军进行曲》也是义字当头。在不同时代,对“义”有不同的语言阐述,但语意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A、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 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B、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 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C、在法国队接连攻进两个球之后,巴西队才对法国队重视起来,加快了进攻的 节奏,以求扳平比分,甚至反败为胜。 D、我们青年志愿者出发前,老师就已作了明确的分工,安排男同学和力气大的 干重活,负责把垃圾运送到垃圾掩埋场。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如果路遥现在还活着,不知是什么样子?这谁也说不准。但是他肯定会写出更多 更好的作品,他会干出许多令人佩服又咋舌的事来。他是一个强人。强人身上有 比一般人优秀之处,也有一般人不可理解之 处。 ; ; ; ; 。 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 ②他大气,也霸道 ③他刚强自负不能容忍居于人后,但儿女情长感情脆弱内心寂寞 ④他关心别人,却隐瞒自己的病情 ⑤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 A.②④③⑤① B.②⑤①④③ C.③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④⑤ 6、下列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 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 今生。(《红楼梦》) B、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 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封存汉献帝和曹操所赐的财物,挂官印于府第, 不辞而别,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三国演义》) C、 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是在相隔一个月之后。女管家用了六百个鸡蛋把他 的身体调养好了。他从邻居参孙·加拉斯果学士那里,打听到萨拉果城要举行一 年一度的比武大会的消息。他想到那里去赢得荣誉,便和桑丘暗暗商量了一阵子, 又瞒着家人出游了。(《堂·吉诃德》) D、在高老太爷 66 岁生日宴席上,冯乐山向高家提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 给觉慧,并建议马上订婚,高老太爷一口应允。(《家》)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正式制度的实施会受到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并且,当正式制度发生崩解的时候, 非正式规范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其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其中,非正式规范 “义”的作用特别值得我们审视和研究。“义”是儒家除了“仁”之外最重要的 道德范畴。“义”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就提出来了,历经三千年不衰,国歌《义 勇军进行曲》也是义字当头。在不同时代,对“义”有不同的语言阐述,但语意核
心从未变化。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 外,此之谓也。”这里用“仁”说明彼此关系宽容;繁体“義”字下有个“我” 可以看做自制、自律,与18世纪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利他”主张近似。 唐中叶后随着茶瓷交易盛行,社会流动性增大,“义”、“谊”混用,凸显了非血 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宋代多国并立,出现“国家民族”概念,“义”的概念随 之扩大,提升为家国担当的“忠义”。历代不断诠释,使“义”的观念贯彻始终, “义”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石之 “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决定元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 越了血缘家族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政府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 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认同、老百姓熟 知,并能唤起集体清晰记忆的某种具象。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 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而关公文化以及和他相联系的“义”就具备这样的 特点。孔子、孟子都有理论著述流传至今,但关公没有,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实践者, 他用行动阐释“义”。这样,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到处都是关羽的 故事和传说,关公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 “帝”的人。 关帝庙在中国有几十万座,由此可见关公和他的“义”,是最有群众基础和最具 有具象特征的。关公与异乡异姓的刘备、张飞“恩若兄弟”,几经离合、艰辛备 尝、同生共死的经历,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关公崇拜者、信奉 者的榜样。这种关系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因此,它逐步 演化为一种从普通百姓到上层官员,包括所有流动人口都敬仰效仿的待人接物的 态度,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这也是关羽成为常年流动性群体,如军 队、商人、漕帮等尊崇备至的楷模的主要原因:每个人都希望合作者、同路者是 个义士一—“以仁治人,义治我”,懂得“利他”和自律的人。关公文化还通过宗 教和史诗双重途径,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国家地区,至今遗存仍很 多。关公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各民族崇敬的历史人物,也是民族和睦安康不 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从中汲取扬弃后的营养,在理性精神的防火墙前适当 重塑这一英雄人物。 7、下列关于“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义”是非正式规范之一,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 B、“义”是重要的儒家思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它诠释为自制、自律 和利他。 C、“义”属于道德范畴,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就已出现 D、“义”的内涵、外延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但其语意核心从未变化。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是 A、关公所代表的“义”,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它能调节超越血缘家族关系的更广 泛的社会关系。 B、关公摒弃空洞的理论著述,他用行动阐释“义”,是“义”的实践者,这样, 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
心从未变化。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提出:“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 外,此之谓也。”这里用“仁”说明彼此关系宽容;繁体“義”字下有个“我”, 可以看做自制、自律,与 18 世纪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中“利他”主张近似。 唐中叶后随着茶瓷交易盛行,社会流动性增大,“义”、“谊”混用,凸显了非血 缘或乡邻之间的情义。宋代多国并立,出现“国家民族”概念, “义”的概念随 之扩大,提升为家国担当的“忠义”。历代不断诠释,使“义”的观念贯彻始终, “义”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逐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石之一。 “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决定元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 越了血缘家族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 政府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 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认同、老百姓熟 知,并能唤起集体清晰记忆的某种具象。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 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而关公文化以及和他相联系的“义”就具备这样的 特点。孔子、孟子都有理论著述流传至今,但关公没有,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实践者, 他用行动阐释“义”。这样,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到处都是关羽的 故事和传说, 关公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 “帝”的人。 关帝庙在中国有几十万座, 由此可见关公和他的“义”,是最有群众基础和最具 有具象特征的。关公与异乡异姓的刘备、张飞“恩若兄弟”,几经离合、艰辛备 尝、同生共死的经历,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关公崇拜者、信奉 者的榜样。这种关系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因此,它逐步 演化为一种从普通百姓到上层官员,包括所有流动人口都敬仰效仿的待人接物的 态度,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这也是关羽成为常年流动性群体,如军 队、商人、漕帮等尊崇备至的楷模的主要原因:每个人都希望合作者、同路者是 个义士——“以仁治人,义治我”,懂得“利他”和自律的人。关公文化还通过宗 教和史诗双重途径,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国家地区,至今遗存仍很 多。关公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各民族崇敬的历史人物,也是民族和睦安康不 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从中汲取扬弃后的营养,在理性精神的防火墙前适当 重塑这一英雄人物。 7、下列关于“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义”是非正式规范之一,在社会整合方面展现出异常强韧而深远的力量。 B、“义”是重要的儒家思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它诠释为自制、自律 和利他。 C、“义”属于道德范畴,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期就已出现。 D、“义”的内涵、外延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但其语意核心从未变化。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A、关公所代表的“义”,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它能调节超越血缘家族关系的更广 泛的社会关系。 B、关公摒弃空洞的理论著述,他用行动阐释“义”,是“义” 的实践者,这样, 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流芳百世
C、关公与朋友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其待友之道是各朝代流动社会 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它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 D、通过宗教与史诗的双重途径,关公文化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 国家地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本为一体,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他们的作用相同。 B、“情义”“忠义”都属“义”的范畴,前者是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流动性不 断增大而产生的,后者是随着宋代“国家民族”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 C、“义”的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历经三千年不衰,也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 含金量的决定元素 D、重塑关公形象,弘扬“义“的传统,有利于推动文化建设,但对此类历史文 化资源的利用须以理性分析、扬弃为前提。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2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 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 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 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曰请召之。延曰:“龙丘 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 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 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 宦焉。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 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 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 之礼。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孑者,始知种姓。延视事四年,征诣 洛阳,以病稽貿,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 “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 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 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 乃为置水官史,修理沟渠,皆装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操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 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C、关公与朋友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其待友之道是各朝代流动社会 公共空间中最为需要的,它成为中国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 D、通过宗教与史诗的双重途径,关公文化远播到蒙、藏、满等多个民族和周边 国家地区。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本为一体,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他们的作用相同。 B、“情义”“忠义”都属“义”的范畴,前者是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流动性不 断增大而产生的,后者是随着宋代“国家民族”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 C、“义”的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历经三千年不衰,也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 含金量的决定元素。 D、重塑关公形象,弘扬“义“的传统,有利于推动文化建设,但对此类历史文 化资源的利用须以理性分析、扬弃为前提。 三、(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一 l2 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 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时避乱江南者未还中土,会稽 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 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 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史曰请召之。延曰:“龙丘 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埽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 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 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 宦焉。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 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 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 之礼。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延视事四年,征诣 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之,戒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 “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 ‘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 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弟子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 内,吏民安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到,选集武略 之士千人,明其赏罚,屯据要害,其有警急,迎击追讨,虏遂绝。河西旧少雨泽, 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 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列传》)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 地名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省诸卒,令耕公 是田B殡焉义1是 省:裁减 苌寻病卒,延自临 寻:招致 C.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 宦:做官 D.龙丘先生躬德履 履:实行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①延乃令铸作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 )乃 设九宾礼于庭 C.①敬待以师友之 ②作《师说》以贻之 礼节2是 ①有原宪、伯夷之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 ①会稽颇称多士 ②聘请 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 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⑥造立校官,自 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 D.③④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4分) ②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4分) ③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4分)
[注]①功曹:官名。②修书记:写好书信。③议曹祭酒:官名。④交趾: 地名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省诸卒,令耕公 田 省:裁减 B.苌寻病卒,延自临 殡 寻:招致 C.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 焉 宦:做官 D.龙丘先生躬德履 义 履:实行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 ) A.①延乃令铸作田 器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①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 ②乃 设九宾礼于庭 C.①敬待以师友之 礼 ②作《师说》以贻之 D.①有原宪、伯夷之 节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任延尊重、任用、培养人才的一组 是 ( ) ①会稽颇称多士 ②聘请 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③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 ④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⑤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⑥造立校官,自 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 ⑥ D.③④⑥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8 分) 13. 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①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4 分) ②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4 分) ③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