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内水的分布 区室 男子 女子 体重(kg) 70 55 机体总水量(L) 42(60 28(50%) 细胞内 28 19 细胞外 (间质) (7) (血浆) 4) (2 ◆人体最大的蓄水库细胞内62% ◆细胞外占总水量30% ◆血浆占总水量7% ◆关节、眼球、脊髓占总水量1%左右
区室 男子 女子 体重(kg) 70 55 机体总水量(L) 42(60%) 28(50%) 细胞内 28 19 细胞外 14 9 (间质) (10) ( 7) (血浆) ( 4 ) ( 2 ) 人体最大的蓄水库细胞内62% 细胞外占总水量30%。 血浆占总水量7%。 关节、眼球、脊髓占总水量1%左右 1、体内水的分布:
各种组织器官的水分分布(以重量%计): 组织器官水分(%)组织器官 水分(%) 血液 830 脑肠 74.8 肾脏 82.7 74.5 心脏 79.2 皮肤 72.0 肺脏 79.0 肝脏 683 脾脏 758 骨胳 22.0 肌肉 75.6 脂肪组织 150
各种组织器官的水分分布(以重量%计): 组织器官 水分(%) 组织器官 水分(%) 血 液 83.0 脑 74.8 肾 脏 82.7 肠 74.5 心 脏 79.2 皮 肤 72.0 肺 脏 79.0 肝 脏 68.3 脾 脏 75.8 骨 胳 22.0 肌 肉 75.6 脂肪组织 15.0
水的获得和丢失途径 1水的获得: 1)食物来源和饮用水: a)人的水主要来源是饮用的液体,而食物中的液体量也对日常水量 起平衡作用。 b)通过进餐时摄取液体和食物是保持液体平衡的正常途径。人 二次没有进餐并没有大问题,仍能保持液体平衡,但需有意识地间隔 定时间摄入液体,繁忙时饮水减少而在休息时就要增加饮水。活动 大的一般会加大体液平衡的差距,而休闲时要及时补充水,缩小这种 差距
1.水的获得: 1)食物来源和饮用水: a)人的水主要来源是饮用的液体,而食物中的液体量也对日常水量 起平衡作用。 b)通过进餐时摄取液体和食物,是保持液体平衡的正常途径。人一、 二次没有进餐并没有大问题,仍能保持液体平衡,但需有意识地间隔 一定时间摄入液体,繁忙时饮水减少而在休息时就要增加饮水。活动 大的一般会加大体液平衡的差距,而休闲时要及时补充水,缩小这种 差距
2)代谢水 是指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水,是人体获得和补充水的另 一个途径 底物(能量)的代谢会内源性地产生水,由底物氧化产生的代谢水 可按其发生的反应用理论计算出来。下表是典型的碳水化物、脂肪和 蛋白质这三种底物的代谢水产量
2)代谢水: 是指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部分水,是人体获得和补充水的另 一个途径。 底物(能量)的代谢会内源性地产生水,由底物氧化产生的代谢水 可按其发生的反应用理论计算出来。下表是典型的碳水化物、脂肪和 蛋白质这三种底物的代谢水产量
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的代谢水产量 底物和产物/mol 水/g底物g水/g底物(g水/kca 葡萄糖(MW180) C6H1206+602=6C02+6H20 ≈0.60 ≈359(015) 棕榈酸(MW256) C1H2O2+2302=16CO2+16H,0≈1.12 ≈311(013) 白蛋白(MW=16954) 720H134N218024855+723502611c02+5S03+109c0(NH2)2 ≈0.37 ≈21.5(0.09)
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氧化的代谢水产量 底物和产物/mol 水/g底物 g水/g底物(g水/kcal) 葡萄糖(MW180) C6H1206+602=6C02+6H2 0 ≈0.60 ≈35.9(0.15) 棕榈酸(MW256) C16H3202+23O2=16CO2+16H2 0 ≈1.12 ≈31.1(0.13) 白蛋白(MW=16,954) C720H1134N2180248S5+723.502 611C02+5S03+109CO(NH2 ) 2 ≈ ≈0.37 ≈ 21.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