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六边形的基础市场区域是不是离散的呢?也就是 说,这些区域之间存在着部分的重合?亦或是,当它们像六 边形瓷砖那样拼在一起时,有些村庄正好位于两个六边形之 间的分界线上,面向不止一个基层集镇?第一个画出并描述 了一个中国基层市场体系的社会科学家杨懋春说:“大体上, 尽管没有明确划分的界线,每个集镇都有一个清楚的可以意 识到的区域,并把某些村庄中的居民看作它的基本顾客;反 过来,这些村民也把它看作他们的镇。”[42)我对四川的调查 使我诚心赞成他的话,在确定我所研究的基层市场区域的界 线时,我儿乎没有什么麻烦,这个区域内的农民在高店 子一我调查的基层集镇一进行他们的大部分交易活动 并认为这是他们的市场。〔43)在理论上有理由一如我在第 二部分将提到的一预期一个含有正在建立新村庄的基层市 扬区域会经过某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小部分新建立的 村庄与两个或三个市场等距离,但在稳定状态时,没有什么 理论上的理由可以用来反对受到经验证据支持的基本离散的 假设。C4) 如果假设基层市场区域在理想状态下是离散的、六边形 的、内部星罗棋布着等距离的村庄,那么,儿何学的原则就 要求集镇周围围绕着整数的完整的村庄环;或是一个环(由 6个村庄组成),或是两个环(一环6个村庄,一环12个),或 三个环(一环由6个村庄组成,一环12个,还有一环由18个 村庄组成),或者更多。这些模型中哪一种最适合于中国? 经验证据明确指出了带有全部18个村庄的两环模型,并 不是每一个已知的基层市场体系都有18个左右的村庄,更确 切地说,我的论断依据是:(1)村庄与基层的或较高层次的 ·22·
市场之比,在中国任何相当大的区域内,其平均值都接近于 18;(2)上述比率的变化可以通过从一种每市场18个村庄的 均衡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发展的模型来得到满意的解 释一·但不能通过设定每市场6个或36个村庄的稳定均衡 模型来解释。有关第二点的资料要留待第二部分,这里我可 以大致说明的只是引证几个精选的平均值。19世纪70年代, 香山县每个农村市场的平均村庄数是17.9,曲江县是19.2, 这鸣个县都在广东,45)对中国农村市场的经典的实地研 究-30年代杨庆堃在山东邹平县作的研究一表明每个 基层市场和较高层次市场有21.4个村庄。<46)1937年编写的 《鄞县通志》〔4?)是中国方志学真正突出的范例之一,它提供 的详细资料计算出鄞县的82个定期市场平均每个有20.】个 村庄。我只在19世纪90年代的广东得以找到涵盖了一个相 当大区域的市场及村庄在同一时代的数字记载:〔48)该省村 庄与市场的整体比例,在当时是19.6。 这样,我用图解法表示为图1的基本模型,就显示出一 个六边形的市场区域,集镇位于中央,周围有一个内环,由 6个村庄组成,一个外环,由12个村庄组成。如同经验证明 的典型情况那样,这个模型要求从集镇辐射出6条小路。 这些小路立刻成为一个经济体系的动脉和静脉,这一体 系的心脏则是在它中心的集镇上的市场。在每个集日清晨的 几个小时中,生活在各个下属村庄中的成年人每5人中至少 有1人会经过这些小路。在台头这一杨懋春所描述过的山东 省的村庄,“村庄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某个成员在集日到镇上 去”.49)而在禄村这个费和张研究过的云南村庄,“.每个 集日每户至少有一个人出门”.50) 423=
图1作为稳定的空间体系的中国基层市场区域的模型 与三个中间市场区城的可能模型 例: ·村 基层市场区策边界 O基经案镇 理论 @中间集镇 一可脆临}中间市场 ⊙名种其仪慕镇 一一漠型“A”区罐边界 一一一摸型B 在村民们分散回流之前市场上的几个小时中,典型的基 层集镇上可怜的设施承受了严重的负担。大多数这类集镇只 有一条真正的街道,缺少一个专门的综合市场。代替它的是 一系列小市场,每种产品一个。谷物市场可能设在庙院内,猪 市场在镇边,而各种各样容易腐烂的产品和本地生产的小手 ·24
工业品沿着主要街道各有自己习惯的交易地段。尽管任何 个基层市场上的大多数卖者都可能是流动的,基层集镇上通 常还是有一些永久性的起码设施。这些设施中有代表性的 有—一除了具有社交意义的茶馆、酒店和饭铺之外—一家 或几家油行(出售油灯的燃料),香烛店(出售宗教祭祀用 品)以及至少几家经营诸如织布机、针线、扫帚、肥皂、烟 草和火柴之类商品的店铺。基层集镇通常也有一批手艺人·包 括最有代表性的铁匠、棺材匠、木匠以及扎制宗教仪式上燃 烧的纸物的匠人。一个基层集镇上也可能建有几个加工本地 产品的原始的工场。 基层市场的职能首先是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而交换他们 的产品。农民不仅斋要已经列举出的那些种商品,还需要磨 工具者和阉割牲畜的人、开业医生和“牙匠”、宗教专家和算 命人、理发匠、无数的艺人,甚至于有的需要代书人等提供 的劳务。这些劳务中有很多不是在所有集日都能得到,承办 这些劳务的流动人员只是不时地到每一个基层市场去。 基层市场体系中还有一些审慎的金融活动。镇上的店铺 允许老顾客赊欠。在集日,有些店铺老板或土地所有者把钱 借给农民在镇上作交易。农民的互助会通常也在集日时在茶 馆中组织,并因此而只限于本体系内的村民.51门此外,一些 地主还在镇上设立某种向佃农收租的机构。〔52) 在运输方面,村社中常常有一些无地的农民,像人们通 常称呼的那样,他们定期地受雇于人做运输苦力(不仅本地 的王流人物,还有那些相当“体面”的农民阶层,都避免当 众干挑担或推车运送沉重产品这样的体力活儿)。这些人常常 沿着为一个市场体系使用的小路运送货物,并由此构成作为 ·25·
空间经济体系的基层市场结构的又一个要素。 尽管基层市场体系的各种活动随着市场周期而波动、但 不应该认为它的结构在集日之间全无表现。事实上,很多在 四川方言称之为“热日”的集日上谈妥的交易是在“冷日”履 行的,而这种做法既巩固了整个体系,又表现了体系的完整 性。在集日售给买主的谷物可能在第二天才起运。小贩子在 集日打听到谁家有花生要出售,然后在“冷日”上门收购。理 发匠顺着村庄的小路到那些在集日就约好的顾客家中去理 发。木匠、铁匠和其他手艺人也可以在集上受雇到村民家中 去工作。这些交易都发生在首先由基层市场的贸易范围规定 的体系之内。 通过上而的描述可以看出,如果从空间的或经济的角度 来观察,基层市场体系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结构的子系统。特 别是,在基层集镇和中间集镇或与其有直接联系的更高层次 集镇之间,存在着商品和行商的有规律的运动。在一般情况 下,基层市场依赖于两个或三个较高层次的集镇而不是只依 赖一个。图1的图形展示了这方而的可能性。图中三个六边 形中间市场区域一基层集镇只依赖一个较高级集镇的惟一 模型一中范围最大的那个区域只有在市场体系位于地形上 的死角时似乎才适合于中国的情况。例如,在山谷上坡尽头 的基层市场只依赖下游的中间市场。然而,甚至在这种情况 下,在中间市场下游的基层集镇还可能而对一个位置更下游 的中间市场。 在中国,大量的实际率例符合于图1中用A和B标明 的、两个范围较小的模型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不然就在两者 之间。在模型A的情况下,每个基层集镇依赖于两个高层次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