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特指由环境保护部通报的重大 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 (二)数据来源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三)考核要求 近三年市域内未发生或引发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不包括受 周边地区突发事件波及的环境灾害)。考核验收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 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及环境保护部通报和国内外重要媒体曝光的、 有严重影响的环境违法和环境污染事件;无重大辐射事故。近三年 制定市域内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建立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有固定经费、应急设备和 队伍,纳入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近三年在市域内未发生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一)指标解释 按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要求,参加省(区)的 考核 (二)数据来源 环境保护部和各省(区)环保厅(局)公布的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结果文件 (三)考核要求
— 8 — 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特指由环境保护部通报的重大 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 (二)数据来源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三)考核要求 近三年市域内未发生或引发重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不包括受 周边地区突发事件波及的环境灾害)。考核验收前一年未有重大违反 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及环境保护部通报和国内外重要媒体曝光的、 有严重影响的环境违法和环境污染事件;无重大辐射事故。近三年 制定市域内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建立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构和信息报送系统,有固定经费、应急设备和 队伍,纳入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近三年在市域内未发生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一)指标解释 按国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要求,参加省(区)的 考核。 (二)数据来源 环境保护部和各省(区)环保厅(局)公布的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定量考核(以下简称“城考”)结果文件。 (三)考核要求
考核近三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3年名列本省(区) 前5名(不含已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的排名)如在 囯家考核指标基础上又调整考核指标的省(区),按省(区)考核指 标的考核结果统一排名,并附说明 已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不考核此项指标,对其 持续改进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要求其所有指标均满足现行考核 指标要求 第二部分考核指标 经济社会 四、人均可支配收入;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可支配收入是指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 储蓄的总和。该指标考核对象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环保投资指数是指城市环境保护投资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百 分比。计算公式 城市环境保护投资(万元)×10%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环境保护投资包括下述两方面 环境污染洽理投资 环境污染洽理投资包括三部分:工业污染源污染洽理投资、建
考核近三年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 3 年名列本省(区) 前 5 名(不含已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的排名)。如在 国家考核指标基础上又调整考核指标的省(区),按省(区)考核指 标的考核结果统一排名,并附说明。 已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的城市不考核此项指标,对其 持续改进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要求其所有指标均满足现行考核 指标要求。 第二部分 考核指标 经济社会 四、人均可支配收入;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可支配收入是指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 储蓄的总和。该指标考核对象是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环保投资指数是指城市环境保护投资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百 分比。计算公式: %100 )( )( = ×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城市环境保护投资 万元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 环境保护投资包括下述两方面: 1.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包括三部分: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建 — 9 —
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工业污染源污染洽理投资是指没有被纳入建设项目“三同时” 管理的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按年度进行统计汇总 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是指已经明确纳入环境保护“三 同时”管理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这部分环保投资将在建设项目全 部竣工验收后汇总到当年“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中 2.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科技投入 环境管理投入,包括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部门环 境管理机构和各类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 污染防治科技投入,包括污染防治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 发研究和环境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不包括环财发〔1999]64号中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道路 桥梁、路灯、防洪等市政工程及水利、生态建设投资不计入环境保 护投资。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和环境统计部门。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考核前三年统 计年鉴中“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中“可支 配收入”一项进行考核 (三)考核要求 考核近三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10000元,西部城市 高于8500元。 近三年每年度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 10
— 10 — 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工业污染源污染治理投资是指没有被纳入建设项目“三同时” 管理的污染治理项目投资,按年度进行统计汇总。 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是指已经明确纳入环境保护“三 同时”管理的建设项目环保投资,这部分环保投资将在建设项目全 部竣工验收后汇总到当年“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中。 2. 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科技投入 环境管理投入,包括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部门环 境管理机构和各类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投入。 污染防治科技投入,包括污染防治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 发研究和环境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不包括环财发〔1999〕64 号中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道路、 桥梁、路灯、防洪等市政工程及水利、生态建设投资不计入环境保 护投资。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和环境统计部门。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考核前三年统 计年鉴中“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中“可支 配收入”一项进行考核。 (三)考核要求 考核近三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 10000 元,西部城市 高于 8500 元。 近三年每年度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
五、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特指市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 源消耗总量与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増加值的百分比。能源消费总 量包括原煤、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 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能源消费总量分为三部分,即终端能 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计算公式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市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吨标煤) 市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万元)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计划及经济综合管理、供电、燃料等部门;或省统 计部门公布的统计结果 三)考核要求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近三年逐年降低,或小于全国平 均水平 六、单位GDP用水量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单位GDP用水量是指市域总用水量与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之比 城市总用水量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不包括农业用水和生 态用水。生活用水指供水量(不是售水量),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服 务用水,工业用水指新鲜用水量
五、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特指市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 源消耗总量与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百分比。能源消费总 量包括原煤、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 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能源消费总量分为三部分,即终端能 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计算公式: )( )( = 市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增加值 万元 市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能源消耗总量 吨标煤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 值能耗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计划及经济综合管理、供电、燃料等部门;或省统 计部门公布的统计结果。 (三)考核要求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近三年逐年降低,或小于全国平 均水平。 六、单位 GDP 用水量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单位 GDP 用水量是指市域总用水量与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 之比。 城市总用水量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不包括农业用水和生 态用水。生活用水指供水量(不是售水量),包括居民用水和公共服 务用水,工业用水指新鲜用水量。 — 11 —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不扣除第一产业 计算公式: 单位GDP用水量 市域总用水量(吨)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水利、环保部门 (三)考核要求 单位GDP用水量近三年逐年降低,或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政府采取的具体的节水政策、工程项目、措施及其定量效果 等。有城市水平衡图(或表)及其说明 七、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系指每万元工业增加值 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C0D、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量。 工业增加值是指市域内全部企业工业增加值,不是规模以上企 业工业增加值 计算公式: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某污染物的年排放量(吨) 工业增加值(万元)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环境保护部门 12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不扣除第一产业。 计算公式: )( )( GDP = 城市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市域总用水量 吨 单位 用水量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水利、环保部门。 (三)考核要求 单位 GDP 用水量近三年逐年降低,或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政府采取的具体的节水政策、工程项目、措施及其定量效果 等。有城市水平衡图(或表)及其说明。 七、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一)指标解释和计算公式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系指每万元工业增加值 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COD、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量。 工业增加值是指市域内全部企业工业增加值,不是规模以上企 业工业增加值。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万元) 某污染物的年排放量(吨) 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二)数据来源 城市统计、环境保护部门。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