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饺痛药 (二)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美托洛尔(metoprolol) 阿替洛尔(atenolol) 拉贝洛尔(labetalol)
抗心绞痛药 (二)β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美托洛尔(metoprolol) 阿替洛尔(atenolol) 拉贝洛尔(labetalol)
抗心绞痛药 【药理作用与机制】 1.降低心肌的耗氧量 2.改善心肌代谢 3.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 4.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增加组织供氧
抗心绞痛药 【药理作用与机制】 1.降低心肌的耗氧量 2.改善心肌代谢 3.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 4.促进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增加组织供氧
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与B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效应 作用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 动脉压 W 心率 ↑(反射性) 心肌收缩力 ↑(反射性) 抑制或不变 射血时间 缩短 延长 不变 舒张期灌流时间 缩短 延长 延长 左室舒张末压 个 不变或降低 心脏容积 个 不变或缩小
抗心绞痛药 硝酸酯类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治疗心绞痛的效应 作用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 动脉压 ↓ ↓ ↓↓ 心率 ↑(反射性) ↓ ↓ 心肌收缩力 ↑(反射性) ↓ 抑制或不变 射血时间 缩短 延长 不变 舒张期灌流时间 缩短 延长 延长 左室舒张末压 ↓ ↑ 不变或降低 心脏容积 ↓ ↑ 不变或缩小
抗心绞痛药 【临床应用】 ①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用于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 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肯定。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 数和程度,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发病机制是冠脉器质性狭窄和痉 挛,应用受体阻断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血流 量,增加缺血心肌供血,在无禁忌证时效果较好。联合 用药可提高疗效; ③变异型心绞痛:因本类药物阻断β受体后,使α受体作 用占优势,易致冠脉痉挛,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症状,不 宜应用
抗心绞痛药 【临床应用】 ①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用于对硝酸酯类不敏感或疗效差 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肯定。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 数和程度,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 其发病机制是冠脉器质性狭窄和痉 挛,应用β受体阻断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冠脉血流 量,增加缺血心肌供血,在无禁忌证时效果较好。联合 用药可提高疗效; ③ 变异型心绞痛:因本类药物阻断β受体后,使α受体作 用占优势,易致冠脉痉挛,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症状,不 宜应用
抗心绞痛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心脏功能抑制心率减慢,窦房结功能不全者可致 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者可加重心脏抑 制,低血压者可使其症状加重。心动过缓,低血压,严 重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2.诱发和加重哮喘特别是非选择性的B受体阻断药 更为严重,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禁用。 3.反跳现象使心动过速、心绞痛加重,甚至出现室 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猝死。故长期应用B受体阻断 药,应逐渐减量停药
抗心绞痛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心脏功能抑制 心率减慢,窦房结功能不全者可致 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者可加重心脏抑 制,低血压者可使其症状加重。心动过缓,低血压,严 重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2.诱发和加重哮喘 特别是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断药 更为严重,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禁用。 3.反跳现象 使心动过速、心绞痛加重,甚至出现室 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猝死。故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 药,应逐渐减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