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06届高三百校大联考第二次考火 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2006年4月8日上午 长年中学;街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咖婵县一中 暾一中;澧县一中;嘟州二中;益陶市一中;桃县一中合◆题 第I卷(36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伛偻觊觎揶揄瑕瑜互见 向隅而泣 B.啁啾 调配 惆怅 风流倜傥 未雨绸缪 C.鞭笞偌大 挞伐 唯唯诺诺 整饬纪律 D.闲逛 诳语 喟叹 跬步千里 功亏一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沉湎哈密瓜闻过则喜 言既出,驷马难追 B.安详撒手锏愁莫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狙击押轴戏娇奢淫逸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焕散莫须有好逸恶劳天网恢恢,疏而不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幅画是我在大学读书时恩师 的,多年来,虽四海漂泊 但我一直珍藏着它。 ②馆中的蜡像,有坐的,有站的,有仰天大笑的,有怒目而视的,每一尊 都 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党团组织及广大
1 湖南省 2006 届高三 百校大联考 第二次考试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 分 时量:150 分钟 2006 年 4 月 8 日上午 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 醴陵一中;澧县一中;郴州二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 第Ⅰ卷(36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各不相同 ....的一组是 ( ) A.伛.偻 觊觎. 揶揄. 瑕瑜.互见 向隅.而泣 B.啁.啾 调.配 惆.怅 风流倜.傥 未雨绸.缪 C.鞭笞. 偌.大 挞.伐 唯唯诺.诺 整饬.纪律 D.闲逛. 诳.语 喟.叹 跬.步千里 功亏一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 ) A.沉湎 哈密瓜 闻过则喜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安详 撒手锏 一愁莫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狙击 押轴戏 娇奢淫逸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焕散 莫须有 好逸恶劳 天网恢恢,疏而不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幅画是我在大学读书时恩师 的,多年来,虽四海漂泊, 但我一直珍藏着它。 ②馆中的蜡像,有坐的,有站的,有仰天大笑的,有怒目而视的,每一尊 都 。 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党团组织及广大 由 联合命题
党团干部更是 ④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它 是一个绿洲, 一个生态城市, 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 A.馈赠 意态从容 义不容辞 既是/又是 B.惠赠 惟妙惟肖 责无旁贷 既是/又是 C.惠赠 惟妙惟肖 责无旁贷 不仅仅是/还是 D.馈赠 意态从容 义不容辞 不仅仅是/还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日本理应 深刻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B.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组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防止艾滋病的 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C.《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而假洋鬼子等却不准他革命 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悲剧。 D.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 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汉语“新词”漫议(节选) 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由于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中国、大量 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中日“同文”等诸多原因,使译自日文的书籍在甲午战争 中国为日本所败后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梁启超到日 本不久,即写下《论学日本文之益》一文作为《清议报》的社论,力论应向日
2 党团干部更是 。 ④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它 是一个绿洲, 一个生态城市, 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 A.馈赠 意态从容 义不容辞 既是/又是 B.惠赠 惟妙惟肖 责无旁贷 既是/又是 C.惠赠 惟妙惟肖 责无旁贷 不仅仅是/还是 D.馈赠 意态从容 义不容辞 不仅仅是/还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日本理应 深刻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B.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组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防止艾滋病的 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 10 年还会有 1000 万人成为感染者。 C.《阿 Q 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 Q 投向革命,而假洋鬼子等却不准他革命, 最终被送上断头台的悲剧。 D.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 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汉语“新词”漫议(节选) 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由于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中国、大量 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中日“同文”等诸多原因,使译自日文的书籍在甲午战争 中国为日本所败后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梁启超到日 本不久,即写下《论学日本文之益》一文作为《清议报》的社论,力论应向日
本学习,从中可见当时知识界心态之斑。一年后,他更回忆说在日年来的经 历使他“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细查这几年梁启超等人 的论文,的确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对“西学”的了解突飞猛进,而且所使用 的重要术语从原来基本上都是中国术语转为几乎全用日本术语。从1900年后, 中国“新知识”的翻译工作几乎就集中在日本,甚至当时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 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连一些教员的讲义也被翻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如 今几乎已被人遗忘的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当时广为发行, 影响不小。“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共分八大类:宗教和哲学六种, 文学—种,教育五种,政治法律十八种,自然科学二十八种,实业(包括农业、 商业和工业)二十二种,其他两种。“全书”使用的是标准的日本术语,对中国各 类学科术语的规范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种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有意思 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的大部分术语。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 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 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 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 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如当我们顺口说出“为人民服务”、“加强 组织纪律性"、“讲政治"、“永远革命″、“申请入党"ˆ、“解决问题″、“学习理论 学好哲学"、“坚持原则”……时,这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
3 本学习,从中可见当时知识界心态之一斑。一年后,他更回忆说在日年来的经 历使他“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细查这几年梁启超等人 的论文,的确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对“西学”的了解突飞猛进,而且所使用 的重要术语从原来基本上都是中国术语转为几乎全用日本术语。从 1900 年后, 中国“新知识”的翻译工作几乎就集中在日本,甚至当时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 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连一些教员的讲义也被翻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如 今几乎已被人遗忘的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当时广为发行, 影响不小。“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共分八大类:宗教和哲学六种, 文学一种,教育五种,政治法律十八种,自然科学二十八种,实业(包括农业、 商业和工业)二十二种,其他两种。“全书”使用的是标准的日本术语,对中国各 类学科术语的规范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种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有意思 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的大部分术语。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 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 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 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 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如当我们顺口说出“为人民服务”、“加强 组织纪律性”、“讲政治”、“永远革命”、“申请入党”、“解决问题”、“学习理论”、 “学好哲学”、“坚持原则”……时,这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
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 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 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 语言如同流水,也是高往低流,难以人力阻止。“普通话之所以“普通”, 就在于它能广纳“方言”,博采“外语”。其实,近代中国的大门先于日本被西 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因此“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所以在明治维新前后,日 本恰恰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将中文“西学”书籍大量译成日文出版。 这期间的许多“日本新词”却是来自汉语,如铁路、铁道、新闻、国会、权利 主权、公法、选举、化学、植物学、细胞。。。不一而足。但当近代日本全面 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 的重要原因是“西学”在日本遇到的阻力比中国小得多。这种“师生易位”的 历史说明,若想以保守封闭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用心可谓良苦,但结果不仅 无裨于事反而更加被动,“弘扬民族文化”云云则更无从谈起;相反,只有开放 的文化才能赢得主动,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弘扬 下列关于第四段中“师生易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用 开放的文化赢得主动,使其民族文化得到了真正弘扬的现象。 B.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 国,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这一现象。 C.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已 全面超过中国,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变化
4 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 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 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 语言如同流水,也是高往低流,难以人力阻止。“普通话”之所以“普通”, 就在于它能广纳“方言”,博采“外语”。其实,近代中国的大门先于日本被西 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因此“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所以在明治维新前后,日 本恰恰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将中文“西学”书籍大量译成日文出版。 这期间的许多“日本新词”却是来自汉语,如铁路、铁道、新闻、国会、权利、 主权、公法、选举、化学、植物学、细胞。。。。。。不一而足。但当近代日本全面 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 的重要原因是“西学”在日本遇到的阻力比中国小得多。这种“师生易位”的 历史说明,若想以保守封闭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用心可谓良苦,但结果不仅 无裨于事反而更加被动,“弘扬民族文化”云云则更无从谈起;相反,只有开放 的文化才能赢得主动,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弘扬。 5.下列关于第四段中“师生易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用 开放的文化赢得主动,使其民族文化得到了真正弘扬的现象。 B.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 国,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这一现象。 C.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已 全面超过中国,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变化
D.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而赢 得的对民族文化的大力弘扬的变化 不属于造成“甲午战争后,译自日文的书籍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 中译西文书籍”这一情况的原因一项是 A.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于中国 B.中日“同文”,加上当时知识界名人梁启超等的大力宣传、倡导 C.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 D.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作用自然不可忽视。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跟日本比较起来,我们中国因为先遭受了西方诸列强的入侵,所以,随之 而来的便是“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 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如“服务”“纪律”“政治”“革命” “党”等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C.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大大丰 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 D.通过翻译引介的一大批日语词,几乎涉及各类学科,它们均为现代日本所 新创,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8.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要使本民族文化真正得到弘扬,就必须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 统,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吐故纳新 B.中国从曾经的“新词”的“输出国”一转而成“输入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便是“西学”在中国遇到的阻力较日本要大。 C.中国人曾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借口,用保守封闭的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 传统,心虽可谓良苦,但结果却更加被动 D.“‘弘扬民族文化’云云”,暗含了作者对用保守封闭的心态而不采取开放的 文化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做法的痛惜和无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义田记 [宋]钱公辅
5 D.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而赢 得的对民族文化的大力弘扬的变化 6.不属于造成“甲午战争后,译自日文的书籍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 中译西文书籍”这一情况的原因一项是 ( ) A.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于中国。 B.中日“同文”,加上当时知识界名人梁启超等的大力宣传、倡导。 C.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 D.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作用自然不可忽视。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 ...的一项是 ( ) A.跟日本比较起来,我们中国因为先遭受了西方诸列强的入侵,所以,随之 而来的便是“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 B.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如“服务”“纪律”“政治”“革命” “党”等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C.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大大丰 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 D.通过翻译引介的一大批日语词,几乎涉及各类学科,它们均为现代日本所 新创,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8.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要使本民族文化真正得到弘扬,就必须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 统,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吐故纳新。 B.中国从曾经的“新词”的“输出国”一转而成“输入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便是“西学”在中国遇到的阻力较日本要大。 C.中国人曾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借口,用保守封闭的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 传统,心虽可谓良苦,但结果却更加被动。 D.“‘弘扬民族文化’云云”,暗含了作者对用保守封闭的心态而不采取开放的 文化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做法的痛惜和无奈。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一 12 题。 义 田 记 [宋] 钱公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