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示范性高中 石门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悲怆 寒伧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沉湎座右铭惩前毖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宣泄影牒机斩露头角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部署通缉令既往不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蝉联勘误表谈笑风生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3、依次填写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国考试通史》一书 古今考试资料,历经十年编篡,目前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 了 ②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 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 ③社会保障法硏究所黎建飞博士说:“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 部门的举报电话,这是最 方便的维权途径。” A网罗敦促简洁 B.收罗督促简洁 C.网罗督促简捷 D.收罗敦促简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狼图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灿烂的存在。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 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本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的大书。 B.2005年辽宁省黄河汽车制造厂产值和税收要超历史,而成本要降到历史最低点,他们确 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首鼠两端,均要创最佳。 C在现当代时期,中国艺术散文呈现出大家比肩、精品千数的局面:汪曾祺、谢冕、张中行、 韩少功、冯骥才、肖复兴,只要略数一二,想来不会丢三落四而遭读者指责 D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文读本》第四册, 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模棱两可,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 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 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B为解决巴以冲突,目前,国际社会正采取了多种措施,协力斡旋调解。 C麦迪逊饭店在华盛顿的名声是与它增经接待过难以计数的访问美国的政府首脑和要人分 不开的,可以说,它实际上经常被政府租用的国宾馆。 D.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把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 的仪器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1 湖 南 省 示 范 性 高 中 石门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一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 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 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 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沉湎 座右铭 惩前毖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宣泄 影牒机 斩露头角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 部署 通缉令 既往不究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D 蝉联 勘误表 . 谈笑风生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3、依次填写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中国考试通史》一书 古今考试资料,历经十年编篡,目前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 了。 ②韩美日三方对朝鲜在声明中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表示严重担忧,三方 朝鲜立即重返六方会谈。 ③社会保障法研究所黎建飞博士说:“民工无论到什么地方打工,首先要记住当地劳动监察 部门的举报电话,这是最 方便的维权途径。” A 网罗 敦促 简洁 .B. 收罗 督促 简洁 C. 网罗 督促 简捷 D. 收罗 敦促 简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狼图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灿烂的存在。作者笔下的草原狼,是生物的狼,也 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这本书堪称为一部力透纸背 ....的大书。 .B.2005 年辽宁省黄河汽车制造厂产值和税收要超历史,而成本要降到历史最低点,他们确 立的这个目标,真可谓首鼠两端 ....,均要创最佳。 C.在现当代时期,中国艺术散文呈现出大家比肩、精品千数的局面:汪曾祺、谢冕、张中行、 韩少功、冯骥才、肖复兴,只要略数一二,想来不会丢三落四 ....而遭读者指责。 D.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节选)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语文读本》第四册,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模棱两可 ....,而一些专家却明确表示,对此无需大惊小怪。 5、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语病的一项是 ( ) A 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 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B 为解决巴以冲突,目前,国际社会正采取了多种措施,协力斡旋调解。 C 麦迪逊饭店在华盛顿的名声是与它增经接待过难以计数的访问美国的政府首脑和要人分 不开的,可以说,它实际上经常被政府租用的国宾馆。 .D.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把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我国暂时还不能生产 的仪器。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温家宝总 理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馆员座谈时,深情地吟诵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关切之情 B.伊拉克最近发生的武装袭击联军的事件,是萨达姆的支持者所为?还是“基地分子”的 残余势力所为?人们无从知道。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略》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于近日正式生效,这为国际 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D.“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 展的根本要求。” 7、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上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1)那个细心的先驱者已经在丛林和天际的荒野乱石中用火烧出一条宽敞大 道 大家相视无言。 ①新世界的绿色牧场吸引人们一步一步离开它 ②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向新世界的绿色牧场 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无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 限的,自然的美则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①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②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却是无限的 A.①①B.②①C.①②D.②②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回答8-11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 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赶往谒之。谒初不甚知, 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 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 簿,迁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 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 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短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 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文章 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 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 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缙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 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 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 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 (《旧唐书·陆贽转》)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罢秩,东归省母省:探视。 B及辞,遗贽钱百万遗:留给。 C.共短资于上前 短:陷害。 D.同职害其能 害:忌妒。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贽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B.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 既有周密计划,又有切实措施
2 A.“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温家宝总 理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馆员座谈时,深情地吟诵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关切之情。 B.伊拉克最近发生的武装袭击联军的事件,是萨达姆的支持者所为?还是“基地分子”的 残余势力所为?人们无从知道。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略》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于近日正式生效,这为国际 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D.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 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 展的根本要求。” 7、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上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⑴ 那 个 细 心 的 先 驱 者 已 经 在 丛 林 和 天 际 的 荒 野 乱 石 中 用 火 烧 出 一 条 宽 敞 大 道。 。大家相视无言。 ①新世界的绿色牧场吸引人们一步一步离开它。 ②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向新世界的绿色牧场。 ⑵ 。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无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 限的,自然的美则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 ①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②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却是无限的。 A. ①① B. ② ① C. ①② D. ②②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回答 8—11 题 (一)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 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赶往谒之。谒初不甚知, 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 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 簿,迁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 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 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短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 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文章 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 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 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缙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 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 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 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 (《旧唐书·陆贽转》)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罢秩,东归省.母 省 :探视。 B .及辞,遗.贽钱百万 遗 :留给。 C. 共短.资于上前 短:陷害。 .D. 同职害.其能 害 :忌妒。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贽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B. 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 。 既.有周密计划,又有切实措施
C.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陆贽清廉正直的一组是() ①.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②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③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 敷陈剖判,下笔如神.④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⑤事有不可,极言无隐。⑥斟酌 决断,不失锱铢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ll、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贽少年勤学,考中进士后当郑县县尉,为官期间,回乡探望母亲,经过寿州,拜见刺 史张镒,张镒很赞赏他的才识。 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为翰林学士,对政事上的缺点,他一定要全都指出,因此很受皇帝重 视,后调任中书舍人 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言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帝欢心,所 以能长时间任宰相 D.陆贽有很高的政治才能,而且正直敢言,他表示要忠于朝廷,要对得起自己所学的道德 学识,就不能顾虑自身安危。 (二)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 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证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 负。亡何花开,薄如婵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 且嫌庭之空也,规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亦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 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 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 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 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尤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 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 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 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 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注:①韡:繁盛,音wei。] 1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损重赀 损:花费 B。主人惭其故花惭:惭愧 客过而尤之尤:责怪 D。亦庭者庭 庭:种在庭院 13、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句中两“之”字后面都省略了“于”。 B.“花之怨以死也诚宜”一句中的“也”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 C.“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是两个宾语前置句 D.“以其尤奇于新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两句中的“其”字,用法相同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主人对新买牡丹做法的一组是() ①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 ②规其原,数日亦死
3 C. 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陆贽清廉正直的一组是 ( ) ①. 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②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③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 敷陈剖判,下笔如神.④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⑤事有不可,极言无隐。⑥斟酌 决断,不失锱铢。 A.①④⑤ , B.②③⑥ , C. ②⑤⑥ , D ①③④ ,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陆贽少年勤学,考中进士后当郑县县尉,为官期间,回乡探望母亲,经过寿州,拜见刺 史张镒,张镒很赞赏他的才识。 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为翰林学士,对政事上的缺点,他一定要全都指出,因此很受皇帝重 视,后调任中书舍人。 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言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帝欢心,所 以能长时间任宰相。 D. 陆贽有很高的政治才能,而且正直敢言,他表示要忠于朝廷,要对得起自己所学的道德 学识,就不能顾虑自身安危。 (二)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 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证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 负。亡何花开,薄如婵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 且嫌庭之空也,规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亦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 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 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 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 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尤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 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 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 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 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注:①韡:繁盛,音 wěi。] 1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为损.重赀 损:花费 B。主人惭.其故花 惭:惭愧 C.客过而尤.之 尤: 责怪 D。亦庭者庭. 庭:种在庭院 13、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句中两“之”字后面都省略了“于”。 .B.“花之怨以死也诚宜”一句中的“也”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 C.“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是两个宾语前置句。 D.“以其尤奇于新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两句中的“其”字,用法相同。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主人对新买牡丹做法的一组是 ( ) ①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 ②规其原,数日亦死
③暴摧折之,移其非时 ④一月之间,忽予忽夺 ⑤新者虽来,旧者不让 ⑥喜而左之,怒而右之 C。①③④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 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 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 责怪自己反而怪花,是错上加错。 D.作者借客人之口,指出了人们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的毛病,说明事物发展有自身的规律, 人们应按客观规律办事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 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 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阏y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 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 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 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 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遺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 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 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 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 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去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打破秦军。 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用事者:主事的人 B.王用之治国赋 治:管理 C.秦军鼓噪勒兵 鼓噪:击鼓呐喊 D.赵奢既已遣秦间 遣:派遣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故以羊易之也 B.又召乐乘而问焉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老
4 ③暴摧折之,移其非时 ④一月之间,忽予忽夺 ⑤新者虽来,旧者不让 ⑥喜而左之,怒而右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 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 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 责怪自己反而怪花,是错上加错。 D. 作者借客人之口,指出了人们看重自己而轻视生物的毛病,说明事物发展有自身的规律, 人们应按客观规律办事。 (三)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 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 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 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阏 yù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 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 “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 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 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 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 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 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 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去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打破秦军。 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杀平原君用事者 ...九人 用事者:主事的人 B.王用之治.国赋 治:管理 C.秦军鼓噪..勒兵 鼓噪:击鼓呐喊 D.赵奢既已遣.秦间 遣:派遣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 故以羊易之也. B.又召乐乘而.问焉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老
D.先据北山上者胜 古之学者必有师 1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 ①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④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⑤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去之 A.①②④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 凡的胆识。 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騙,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 第二卷 20、把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 (2)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 (3)今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2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2)题(6分) 夏日绝句李清照 史朱淑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 (1)这两首咏史诗有哪些相同点?(2分) (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 (4分) 22、默写名句(6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2)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5)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6)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 角余秋雨
5 D.先据北山上者.胜 古之学者.必有师 1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 ( ) ① 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 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③ 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④ 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⑤ 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⑥ 赵奢许诺,即发万人去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主事 者。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表现了非 凡的胆识。 D. 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军大 败。 第二卷 20、把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⑴ 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 ⑵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 ⑶今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 2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⑴—⑵题 (6 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咏 史 朱淑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 ⑴这两首咏史诗有哪些相同点?( 2 分 ) 答: ⑵ 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 (4分) 22、默写名句 (6 分) ⑴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⑵ 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⑶ 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⑷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⑸ 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 ⑹ 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6 题。 洞 庭 一 角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