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汝城一中2007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六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洞穴xue 桎梏g 厉兵秣m0马 奴婢bei B、踏勘kan 记载zai惊魂甫p定 饿殍piae C、舞蹈dao 奴役yi 不系j之舟 毗pi邻 D、侥jiao幸 唠ldo叨 瞠 cheng目结舌重 zhong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琤。浣沙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暄闹着归来,渔人 分开荷叶摇舟远去。B.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 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籍和快乐。C.阿Q便要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 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D.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拔弄 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此表达内心的感动。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与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汝城一中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理念先进,是一所很有品味的学校。学校老师经常 教育学生,人家的先进经验虽然要学,但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终会丧失自己。B、强调 规范答题好,这其实是在培养认真细心严谨的行为习惯,好作风是“规”出来的,不以 规矩,不成方圆。C、每位同学要善于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成功搭建平台。平台是什么?是 知识。我们从现在起就得要处心积虑地积攒知识。D、高三的生活也许有些枯燥,也会有 些烦恼,但可以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师生们相濡以沫,可以感受到温情的甜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汝城一中校区气势恢弘,各种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豪华而气派 见之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 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 监测。C.在中国和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 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D.他看着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和谐地组 合在一起的细长双腿的仙鹤和身体苗条的白鹤,脸上不露一点声色。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伏羲文化及其精神实质 伏羲,又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也称太昊伏羲。古书上称伏羲人面蛇(龙) 身。传说伏羲与女娲兄妹为婚,繁衍人类。中国古文化中的发明创造,多数与他有关。 有记载说上古之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降服龙马,观察龙马身上的图纹,画出乾 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符号,叫做八卦,以示天地万物之种种变化。他 模仿蜘蛛结网,制作捕鱼网,并教给劳动人民。他制作琴瑟,创作《驾辩》之曲。还传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一中 2007 届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六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词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洞穴.xuè 桎梏. gù 厉兵秣.mò马 奴婢. bèi B、踏勘. kān 记载. zǎi 惊魂甫. pǔ定 饿殍. piáo C、舞蹈. dào 奴役. yì 不系. jì之舟 毗.pí邻 D、侥.jiǎo 幸 唠.láo 叨 瞠.chēng 目结舌 重.zhòng 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琤。浣沙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暄闹着归来,渔人 分开荷叶摇舟远去。B. 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从一些甜美的回忆 中得到某种难以言传的慰籍和快乐。C. 阿 Q 便要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 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D.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拔弄 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此表达内心的感动。 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与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汝城一中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理念先进,是一所很有品味的学校。学校老师经常 教育学生,人家的先进经验虽然要学,但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终会丧失自己。B、强调 规范答题好,这其实是在培养认真细心严谨的行为习惯,好作风是“规”出来的,不以 规矩,不成方圆。C、每位同学要善于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成功搭建平台。平台是什么?是 知识。我们从现在起就得要处心积虑地积攒知识。D、高三的生活也许有些枯燥,也会有 些烦恼,但可以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师生们相濡以沫,可以感受到温情的甜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汝城一中校区气势恢弘,各种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豪华而气派, 见之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 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 监测。 C.在中国和中国签署协议的 37 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 WTO 秘书处后, WTO 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 135 个成员国投票。 D.他看着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和谐地组 合在一起的细长双腿的仙鹤和身体苗条的白鹤,脸上不露一点声色。 二、阅读下文,完成 5—8 题。 伏羲文化及其精神实质 伏羲,又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也称太昊伏羲。古书上称伏羲人面蛇(龙) 身。传说伏羲与女娲兄妹为婚,繁衍人类。中国古文化中的发明创造,多数与他有关。 有记载说上古之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降服龙马,观察龙马身上的图纹,画出乾、 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符号,叫做八卦,以示天地万物之种种变化。他 模仿蜘蛛结网,制作捕鱼网,并教给劳动人民。他制作琴瑟,创作《驾辩》之曲。还传
说伏羲制嫁娶之礼,教人狩猎。伏羲的神话在中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影响深远,被尊 奉为“人文始祖”。 关于伏羲的传说至迟在春秋战国之时即口传心授,长久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秦汉以降,伏羲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确立,其事迹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 其一,典籍传承层面,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其二,图像传承层面,伏羲 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 式中:其三,祭祀传承层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 容博大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 伏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关于伏羲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 多种史籍都指向同一地方,那便是地处陇右的古成纪,其具体的地点就在今渭水本源上 游的甘肃省天水市境。天水市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古建 筑群和相传伏羲画卦的古画卦台。伏羲的故事和著名的 大地湾(天水市秦安县境)等古文化遗址相对照,可证 陇右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大的地域而言,伏 羲的故事及相关遗址遗物遍布祖国各地,这些都是中华 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最好的见证。 尽管伏羲的形象或事迹被传说和神话缠绕,尽管学 术界对伏羲是人、是神以及功业等众说纷纭。但有一点 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伏羲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汉代伏羲与女娲的画像砖 基因。《汉书·古今人表》称之为“上上圣人”,的确实 至名归。伏羲的发明创造是人文之根,如后世颂扬词所言:“开物成务,万古文明”;以 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思维之根,作为六经之首,构建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 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伏羲人面蛇(龙)身所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 维系之根,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标识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伏羲被尊奉为“人文始祖”的原因的一项是
汉代伏羲与女娲的画像砖 说伏羲制嫁娶之礼,教人狩猎。伏羲的神话在中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影响深远,被尊 奉为“人文始祖”。 关于伏羲的传说至迟在春秋战国之时即口传心授,长久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秦汉以降,伏羲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确立,其事迹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 其一,典籍传承层面,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其二,图像传承层面,伏羲 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 式中;其三,祭祀传承层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 容博大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 分。 伏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关于伏羲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 多种史籍都指向同一地方,那便是地处陇右的古成纪,其具体的地点就在今渭水本源上 游的甘肃省天水市境。天水市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古建 筑群和相传伏羲画卦的古画卦台。伏羲的故事和著名的 大地湾(天水市秦安县境)等古文化遗址相对照,可证 陇右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大的地域而言,伏 羲的故事及相关遗址遗物遍布祖国各地,这些都是中华 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最好的见证。 尽管伏羲的形象或事迹被传说和神话缠绕,尽管学 术界对伏羲是人、是神以及功业等众说纷纭。但有一点 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伏羲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基因。《汉书·古今人表》称之为“上上圣人”,的确实 至名归。伏羲的发明创造是人文之根,如后世颂扬词所言:“开物成务,万古文明”;以 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思维之根,作为六经之首,构建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 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伏羲人面蛇(龙)身所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 维系之根,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标识。 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伏羲被尊奉为“人文始祖”的原因的一项是
A.伏羲是中国嫁娶婚配制度的肇启者,传说伏羲与女娲为婚,繁衍了最初的华夏先 民,绵延至今。B.中国文化早期的许多重大发明创造都附着在伏羲身上,伏羲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C.伏羲的神话至迟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出现,长久 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影响十分深远。D.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构建 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 6.对伏羲事迹及相应文化的传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羲文化的传播,在秦汉以前是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播,秦汉以后则从口传心授转变 为通过典籍、图像和祭祀传承。B.伏羲事迹及其相应的文化内容,在秦汉以后的历代 文献典籍中几乎都有记载,反映了伏羲文化在传承中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C.伏羲女娲交尾像在古代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和工艺品等文物中频频岀现,说明了伏 羲文化凭借图像艺术的形式而广泛流传。D.伏羲作为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得到了普遍 认同,官方和民间都设祠祭祀,寻根祭祖,起到了维系着中华民族原始亲缘的作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上古的传说,伏羲从龙马身上的图案中得到启发画出“八卦”。“八卦”中蕴含着 古代先民对宇宙万物的认知。B.到了秦汉以后,伏羲凭着他开天辟地的功勋确立了自 己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人文初祖”的地位。C.伏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 又具有陇右地区的文化特征,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 D.全国很多地方 都留下了伏羲氏族活动的足迹,伏羲文化在流传中经历了流变整合和融通积淀的过程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伏羲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凡和伏羲事迹相关的事或物,诸如祠庙遗迹、民情风俗、 轶闻传说、史籍记录等都属于伏羲文化的研究范畴。B.伏羲形象的真实性还有争议, 把伏羲的形象或事迹从传说和神话的缠绕中剥离出来,还原其历史的真实性,是当前学 术界的首要任务。C.在考证陇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过程中,学术界对史籍 资料和文物遗址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发现了伏羲文化和大地湾文化的不同。D.中 华民族对龙的图腾崇拜可追溯到伏羲时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増强民族凝聚力、增 进民族团结必须强化龙的图腾崇拜意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悠然亭记(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 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 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 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 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乙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姐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 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
A.伏羲是中国嫁娶婚配制度的肇启者,传说伏羲与女娲为婚,繁衍了最初的华夏先 民,绵延至今。 B.中国文化早期的许多重大发明创造都附着在伏羲身上,伏羲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 C.伏羲的神话至迟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出现,长久 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影响十分深远。 D.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构建 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 6.对伏羲事迹及相应文化的传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羲文化的传播,在秦汉以前是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播,秦汉以后则从口传心授转变 为通过典籍、图像和祭祀传承。 B.伏羲事迹及其相应的文化内容,在秦汉以后的历代 文献典籍中几乎都有记载,反映了伏羲文化在传承中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 C.伏羲女娲交尾像在古代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和工艺品等文物中频频出现,说明了伏 羲文化凭借图像艺术的形式而广泛流传。 D.伏羲作为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得到了普遍 认同,官方和民间都设祠祭祀,寻根祭祖,起到了维系着中华民族原始亲缘的作用。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上古的传说,伏羲从龙马身上的图案中得到启发画出“八卦”。“八卦”中蕴含着 古代先民对宇宙万物的认知。 B.到了秦汉以后,伏羲凭着他开天辟地的功勋确立了自 己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人文初祖”的地位。 C.伏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 又具有陇右地区的文化特征,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D.全国很多地方 都留下了伏羲氏族活动的足迹,伏羲文化在流传中经历了流变整合和融通积淀的过程。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伏羲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凡和伏羲事迹相关的事或物,诸如祠庙遗迹、民情风俗、 轶闻传说、史籍记录等都属于伏羲文化的研究范畴。 B.伏羲形象的真实性还有争议, 把伏羲的形象或事迹从传说和神话的缠绕中剥离出来,还原其历史的真实性,是当前学 术界的首要任务。 C.在考证陇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过程中,学术界对史籍 资料和文物遗址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发现了伏羲文化和大地湾文化的不同。 D.中 华民族对龙的图腾崇拜可追溯到伏羲时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增强民族凝聚力、增 进民族团结必须强化龙的图腾崇拜意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悠然亭记 (明)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 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 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 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 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 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乙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 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
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 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 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 注释:①僦(jiω)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腴(ωo)阻:深险难行之 地。④罍(lei)石:大石。⑤缗(min):在这里指杂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去县三十里去:距离、相距B.不独一时之所适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中:中间、里面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僭:谦词,超越本分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①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①盖去县三十里 ②今已亭亭如盖 D.①又于屋后构 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②所至官,多 著声绩。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 杳霭,在有无之间。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 所以自忘者如此。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 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 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C.淀山公有才能 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 纵情于山水之间。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 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 第Ⅱ卷(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2)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媚者所不容 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淮上与友人别 暮春沪水送别 韩琮
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 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 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 注释:①僦(jiù)居:租房。②两海:这里指东海与南海。③隩(ào)阻:深险难行之 地。④礨(lěi)石:大石。⑤缗(mín):在这里指杂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去.县三十里 去:距离、相距 B.不独一时之所适. 适:适意、舒适 C.而中.无留滞 中:中间、里面 D.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僭:谦词,超越本分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①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 ②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C.①盖.去县三十里 ②今已亭亭如盖. D.①又于.屋后构小园 ②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淀山公“悠然”的一组是 ①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②所至官,多 著声绩。③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④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 杳霭,在有无之间。 ⑤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 ⑥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 所以自忘者如此。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 陶渊明归隐园田的思想情趣。 B.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虽然与泰山的一块大石无异, 但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 C.淀山公有才能, 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 纵情于山水之间。 D.作者借写悠然亭记,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的表兄 淀山公罢官里居、悠然自得的生活。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1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⑴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⑵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 ⑶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 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暮春浐水送别 韩 琮
扬子江头杨柳春 绿暗红稀出凤城, 杨花愁杀渡江人。 暮云楼阁古今情。 数声风笛离亭晚, 行人莫听宫前水, 君向潇湘我向秦。 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的送别诗,作者均为晚唐诗人,但二者所抒思想情感的侧重 点不同,表达技巧也各有千秋 (1)郑诗通过对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的描写, 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 寂寞:而韩诗则 (3分 (2)郑诗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景中寓情,三、四两句正面抒写握别时 情景,结句别开生面,“君”“我”对举,“向”字重迭,交待各自行程,更加增添了咏叹 的情味;而韩诗」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送别》) (3)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舍南舍北皆春水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秋,写秋却让人体 会不到萧瑟与凄清:“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则是王勃笔 下的秋,笔触虽明媚,却总有几分落寞。多情的文人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感情为景物染色 (6)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但愿长醉不复醒”。诗的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 ”又是何等豪放超然 五、(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愿化泥土巴金 近年来我非常想念家乡,大概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吧。 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三年半了。我访问巴黎,在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家 中吃晚饭。朋友是法籍华人,同法国小姐结了婚,家庭生活很幸福。我们在他家谈得畅 快,过得愉快。可是告辞出门,我却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想法:长期住在国外是不幸的事。 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想。几十年来有一根绳子牢牢地拴住我的心。一九二七年一月在 上海上船去法国的时候,我在《海行杂记》中写道:“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一九 七九年四月再访巴黎,住在凯旋门附近一家四星旅馆的四楼,早饭前我静静地坐在窗前 扶手椅上,透过白纱窗帷看窗下安静的小巷,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却是北 京的长安街和上海的淮海路,还有成都的街口有双眼井的那条小街……每天早晨都是这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的送别诗,作者均为晚唐诗人,但二者所抒思想情感的侧重 点不同,表达技巧也各有千秋。 (1)郑诗通过对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的描写, 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 寂寞;而韩诗则 。(3 分) (2)郑诗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景中寓情,三、四两句正面抒写握别时 情景,结句别开生面,“君”“我”对举,“向”字重迭,交待各自行程,更加增添了咏叹 的情味;而韩诗 。(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王实甫《长亭送别》) (3)__ 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舍南舍北皆春水, 。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5)“晴空—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秋,写秋却让人体 会不到萧瑟与凄清;“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则是王勃笔 下的秋,笔触虽明媚,却总有几分落寞。多情的文人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感情为景物染色。 (6)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 但 愿 长 醉 不 复 醒 ”。 诗 的 结 尾 “ 五 花 马 , 千 金 裘 , 呼 儿 将 出 换 美 酒, ”又是何等豪放超然。 五、(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愿化泥土 巴 金 近年来我非常想念家乡,大概是到了叶落归根的时候吧。 有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三年半了。我访问巴黎,在一位新认识的朋友家 中吃晚饭。朋友是法籍华人,同法国小姐结了婚,家庭生活很幸福。我们在他家谈得畅 快,过得愉快。可是告辞出门,我却摆脱不了这样一种想法:长期住在国外是不幸的事。 一直到今天我还是这样想。几十年来有一根绳子牢牢地拴住我的心。一九二七年一月在 上海上船去法国的时候,我在《海行杂记》中写道:“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哟!”一九 七九年四月再访巴黎,住在凯旋门附近一家四星旅馆的四楼,早饭前我静静地坐在窗前 扶手椅上,透过白纱窗帷看窗下安静的小巷,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却是北 京的长安街和上海的淮海路,还有成都的街口有双眼井的那条小街……每天早晨都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