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分析2008。Murray Charles. Losing Ground: American Social Policy. New York: Basic Books,1984.Wilson William Julius.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the Inner City,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进,李清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顾昕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迈克尔.谢若登,《穷人与资产: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高鉴国译,商务印书馆,2005。马丁.鲍威尔,《理解混合福利经济》,钟晓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5
社会政策分析 15 2008。 Murray Charles. Losing Ground: American Social Polic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4. Wilson William Julius. The Truly Disadvantaged: the Inner City, the Underclass and Public Polic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塞尔兹尼克,《社群主义的说服力》,马进,李清伟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安东尼. 哈尔,詹姆斯. 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顾昕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迈克尔.谢若登,《穷人与资产: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高鉴国 译,商务印书馆,2005。 马丁.鲍威尔,《理解混合福利经济》,钟晓慧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社会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第四章社会政策分析的理论流派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社会政策的不同理论流派,从而能够从不同理论出发来分析社会政策不同内容。本章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外阅读,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本章课时分配8个课时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派一、工业主义理论美国学者韦伦斯基和列保克斯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取决于工业经济的成就,两者具有线性的相关关系。二、权力联盟理论但是后来的科比、埃斯平一安德森等学者提出了工业成就理论的反证,他们提出了权力联盟理论取得工业成就理论,认为福利资本主义是由于各个国家的阶级动员的基础和联盟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福利国家类型。三、韦伯主义的国家结构理论新韦伯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派,把国家当作一个合法暴力的垒断性组织,主要用来维护社会秩序,防止社会动荡。然而,一日国家成为一种垄断组织,他就自身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从而和其它社会利益集团之间发生互动。国家机构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执行者,而是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相应的权力影响。而其它社会利益集团如果想获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他们也会主动去和政府部门以及国会议员协商,从而形成政治“铁三角”。他们暗中串通,组织良好,掌握和操纵者相关信息,进而影响着公众态度和媒体的表达,达到影响政策的目的(安德森,2009)。四、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属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国家职能和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政策。提炼了国家的两个基功能一一促进资本积累和维护社会秩序(Offer,1984)。国家一方面和资本交易,通过提供资本有利的政策,要求资本提供税收,以帮助国家维护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国家和劳工大众交易,通过提供社会福利,换取大众的选票,赢得统治的合法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政策的类别:促进资本积累的政策、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政策、促进公共消费的政策、促进公共安全的政策等(Gough,1979)。第二节福利经济学派一、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第一定理是如果是充分竞争实现的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第二定理是,任何一种初始的资源分配状态出发,都可以通过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易,实现帕累16
社会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6 第四章 社会政策分析的理论流派 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社会政策的不同理论流派,从而能 够从不同理论出发来分析社会政策不同内容。本章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外阅读,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本章课时分配 8 个课时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派 一、工业主义理论 美国学者韦伦斯基和列保克斯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取决于工业经济的成就,两者具有 线性的相关关系。 二、权力联盟理论 但是后来的科比、埃斯平—安德森等学者提出了工业成就理论的反证,他们提出了权力联盟理 论取得工业成就理论,认为福利资本主义是由于各个国家的阶级动员的基础和联盟不同,从而导致 了不同的福利国家类型。 三、韦伯主义的国家结构理论 新韦伯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派,把国家当作一个合法暴力的垄断性组织,主要用来维护社会秩序, 防止社会动荡。然而,一旦国家成为一种垄断组织,他就自身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从而和其它社 会利益集团之间发生互动。国家机构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执行者,而是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相应的权 力影响。而其它社会利益集团如果想获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他们也会主动去和政府部门以及国会 议员协商,从而形成政治“铁三角”。他们暗中串通,组织良好,掌握和操纵者相关信息,进而影 响着公众态度和媒体的表达,达到影响政策的目的(安德森,2009)。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属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国家职能和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来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政策。 提炼了国家的两个基功能——促进资本积累和维护社会秩序(Offer,1984)。国家一方面和资本交 易,通过提供资本有利的政策,要求资本提供税收,以帮助国家维护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国家和劳 工大众交易,通过提供社会福利,换取大众的选票,赢得统治的合法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 政策的类别:促进资本积累的政策、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政策、促进公共消费的政策、促进公共安 全的政策等(Gough,1979)。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派 一、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第一定理是如果是充分竞争实现的均衡状态, 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第二定理是,任何一种初始的资源分配状态出发,都可以通过充分竞争的市场交易,实现帕累
社会政策分析托最优。三、福利经济学下的再分配理论根据新福利经济学原理,虽然不赞成实行累进所得税,但是赞成通过一次性财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公平原则,同时不影响配置效率。四、福利经济学下的政府职能理论1.促进完全市场竞争的职能:包括反垄断法,合同法、公司法等;2.解决市场失效的职能:提供公共物品等3.促进公平的职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等第三节公共选择学派一、公共经济学下的官僚行为模型尼斯卡宁(WilliamNiskanen,1971)官像模型:行政官像并不是追求效率最优的行动者,而是追求数量最大化的行动者,所以总是扩大自己的编制和预算,扩展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莱苯斯坦(HarveyLeibenstein,1978)官僚模型:大型组织的管理人员不是追求节约原则,而是追求舒适、地位,以及不犯错误,所以会增加行政成本李普斯基(MichaelLipsky,1980)基层官僚模型:基层官僚要在众多的政策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下,追求一个简单有效的处理程序,从而能够适应生存下去,而不是真正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二、公共经济学下的政治决策分析所以政策决策的好坏,不能期望于政治道德,而是要通过政治规则,促进政治人把个人利益和正确的决策联系起来。而能促进这个激励相容性的关键就是政治规则问题。政治规则最好是实行充分的民主竞争,防止利益集团,尤其是分配性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三、公共经济学下的收入分配理论戈登.图洛克认为任何政府的收入分配措施,都不是激励相容的,而是瓜分馅饼的过程,都会导致人类行为偏离生产性行为,进而产生一种寻租冲动。所以应该尽量削减分配性福利,而是引导人们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激励相容的生产性行为。四、公共经济学下的政府管制理论公共管制就是一种设租行为,进而会产生相应的寻租问题,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尽量的减少管制行为,通过经济措施来调节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第四节新制度经济学一、公共墓地的悲剧哈丁提出,公共墓地的悲剧在于因为产权不明晰,所以个体决策不考虑外部影响,只考虑私人成本和收益,最后因为外部成本导致公共墓地的边际净收益趋于零,导致低效率现象。17
社会政策分析 17 托最优。 三、福利经济学下的再分配理论 根据新福利经济学原理,虽然不赞成实行累进所得税,但是赞成通过一次性财富再分配,以保 证社会公平原则,同时不影响配置效率。 四、福利经济学下的政府职能理论 1.促进完全市场竞争的职能:包括反垄断法,合同法、公司法等; 2.解决市场失效的职能:提供公共物品等 3.促进公平的职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等 第三节 公共选择学派 一、公共经济学下的官僚行为模型 尼斯卡宁(William Niskanen,1971)官僚模型:行政官僚并不是追求效率最优的行动者,而 是追求数量最大化的行动者,所以总是扩大自己的编制和预算,扩展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 莱苯斯坦(Harvey Leibenstein,1978)官僚模型:大型组织的管理人员不是追求节约原则,而 是追求舒适、地位,以及不犯错误,所以会增加行政成本 李普斯基(Michael Lipsky,1980)基层官僚模型:基层官僚要在众多的政策和不断变化的政 策环境下,追求一个简单有效的处理程序,从而能够适应生存下去,而不是真正帮助案主解决问题 二、公共经济学下的政治决策分析 所以政策决策的好坏,不能期望于政治道德,而是要通过政治规则,促进政治人把个人利益和 正确的决策联系起来。而能促进这个激励相容性的关键就是政治规则问题。政治规则最好是实行充 分的民主竞争,防止利益集团,尤其是分配性利益集团的垄断地位 三、公共经济学下的收入分配理论 戈登.图洛克认为任何政府的收入分配措施,都不是激励相容的,而是瓜分馅饼的过程,都会 导致人类行为偏离生产性行为,进而产生一种寻租冲动。所以应该尽量削减分配性福利,而是引导 人们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激励相容的生产性行为。 四、公共经济学下的政府管制理论 公共管制就是一种设租行为,进而会产生相应的寻租问题,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尽量的减少管制 行为,通过经济措施来调节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第四节 新制度经济学 一、公共墓地的悲剧 哈丁提出,公共墓地的悲剧在于因为产权不明晰,所以个体决策不考虑外部影响,只考虑私人 成本和收益,最后因为外部成本导致公共墓地的边际净收益趋于零,导致低效率现象
社会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科斯定理与产权理论科斯提出,解决公共墓地的悲剧在于明晰产权,然后通过市场交易,来内化外部成本,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前提是市场交易的成本为零。如果存在交易成本,则要平衡市场交易和组织管理的边界问题。三、集体物品的产权理论奥斯特罗姆提出,对于集体物品,则要提供一套更加负责的产权机制,来保证使用效率,包括成员资格,接近规则,使用规则,收益分配规则等。四、交易成本理论与科层组织的边界当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就要比较市场机制和科层组织机制两者的成本大小,边际成本决定者组织规模问题。五、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在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下,提出公共管理要由传统科层行政体制,专为内部市场,实行有管理的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成本,减少监督成本,提高公共组织的效率。本章复习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理解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2.新韦伯主义下的政治经济学如何理解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如何理解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4.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什么?5.福利经济学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6.收入再分配政策导致的漏桶效应包括哪些?7.什么是政府寻租问题?8.解决寻租问题的政策方针是什么?9.什么是公共墓地的悲剧?10.什么是科斯定理?11.公共政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是什么?本章扩展阅读书目:保罗,皮尔逊,《拆散福利国家一一里根、撒切尔和紧缩政治学》,舒绍福译,吉林出版集团,2007。玛格丽特.韦尔,西达.斯考克波尔,“国家结构与国家以凯恩斯主义应对大萧条的可能性”,载皮特.埃文斯等编,《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瑞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143-221。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郭忠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考斯塔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戈登.图洛克,《收入再分配经济学》,范飞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哈维.S.罗森,《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8
社会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8 二、科斯定理与产权理论 科斯提出,解决公共墓地的悲剧在于明晰产权,然后通过市场交易,来内化外部成本,从而实 现帕累托最优。但是前提是市场交易的成本为零。如果存在交易成本,则要平衡市场交易和组织管 理的边界问题。 三、集体物品的产权理论 奥斯特罗姆提出,对于集体物品,则要提供一套更加负责的产权机制,来保证使用效率,包括 成员资格,接近规则,使用规则,收益分配规则等。 四、交易成本理论与科层组织的边界 当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就要比较市场机制和科层组织机制两者的成本大小,边际成本决定 者组织规模问题。 五、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在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下,提出公共管理要由传统科层行政体制,专为内 部市场,实行有管理的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成本,减少监督成本,提高公共组织的效率。 本章复习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理解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2.新韦伯主义下的政治经济学如何理解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如何理解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4.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什么? 5.福利经济学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6.收入再分配政策导致的漏桶效应包括哪些? 7.什么是政府寻租问题? 8.解决寻租问题的政策方针是什么? 9.什么是公共墓地的悲剧? 10.什么是科斯定理? 11.公共政策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是什么? 本章扩展阅读书目: 保罗.皮尔逊,《拆散福利国家——里根、撒切尔和紧缩政治学》,舒绍福译,吉林出版集团, 2007。 玛格丽特.韦尔,西达.斯考克波尔,“国家结构与国家以凯恩斯主义应对大萧条的可能性”,载 皮特.埃文斯等编,《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瑞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143-221。 克劳斯.奥菲,《福利国家的矛盾》,郭忠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考斯塔 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法律出版社,2003。 戈登.图洛克,《收入再分配经济学》,范飞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哈维.S.罗森,《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社会政策分析让.德雷兹,阿马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郭伟和,《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和伦理学》,朱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戈登.塔洛克,《寻租》,李政军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年。满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吕应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姚海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奥利弗.E.威廉姆森,斯科特.马思腾,《交易成本经济学》,李自杰、蔡铭等译,人民出版社,2008.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罗伊.加德纳等,《规则、博奔与公共池塘资源》,王巧玲等译,陕西出版集团,2011.19
社会政策分析 19 让.德雷兹,阿马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郭伟和,《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詹姆斯.M.布坎南,《宪法秩序的经济学和伦理学》,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戈登.塔洛克,《寻租》,李政军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年。 满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吕应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姚海鑫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 奥利弗.E.威廉姆森,斯科特.马思腾,《交易成本经济学》,李自杰、蔡铭等译,人民出版社, 2008.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罗伊.加德纳等,《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王巧玲等译,陕西出版 集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