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増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 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 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 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 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 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乂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 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髙尚的 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 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 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 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 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 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 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 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 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 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 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 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 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 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宁夏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 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 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 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 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 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 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 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 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 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 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 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 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 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 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 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 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 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 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 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 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 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 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 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 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 ,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 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 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注重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自幼 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 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 仪之邦”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 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尊其义”,在孔子反复 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中有所体现。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 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 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 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 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 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 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旋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 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 属地而声名鹊起。一个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裏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 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物理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 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 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 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 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注重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自幼 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 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 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 仪之邦”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 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尊其义”,在孔子反复 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中有所体现。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 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 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 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 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 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 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旋流之中的。 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 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 属地而声名鹊起。一个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 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物理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 洗的灵魂,恍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 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
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 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 值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 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裏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 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 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恰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 的统 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 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 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 香黏软的糯米联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 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 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 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 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 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 的行为,既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一一它是 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 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 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 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 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的分量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 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 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 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髙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高度,来聆听一条河流的 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 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 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倒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 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 是汨罗江”一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 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 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 值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 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 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 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恰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 的统一。 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 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 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 香黏软的糯米联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 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 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 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 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 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 的行为,既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 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 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 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 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 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的分量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 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 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 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高度,来聆听一条河流的 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 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 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倒 影。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 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 是汨罗江”一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 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 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为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6.从全文看,标题“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2016年7月《摇滚藏獒》上映,业界内部也都予以不亚于《大鱼海棠》的期待, 但其票房仅3900多万元,远低于预期。虽然票房并不能说明一切,却总归不是 偶然的,国产动画电影在跨越了“低龄化”和“粗制滥造”阶段以后,又面临着 质优而价劣、高投入而低产出的困扰 不少国产动画影片票房遭遇滑铁卢,有商业运作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创 作问题。大凡成功的动画片,都是在看似天马行空、神奇乃至荒诞的叙事中隐含 着极为现实的情感或情绪。从观众对《功夫熊猫》《花木兰》等这种影片的认可 可以看出,大众对于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很认可。美国好莱坞借助中国 的文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电影,而我们还没有找到出路,如何将我们的东方情怀 和表达方式变成世界语言,这是一个基础性、方向性的问题。 材料二: 2016年度中国电影市场上映的动画电影国产片41部,产出24亿元票房;进口 片22部,产出41亿元票房:2015年度国产片41部,产出21亿元票房;进口 片13部,产出24亿元票房;市场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状态 从消费端来看,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对原创优质内容十分渴望,《大鱼海棠》5 亿元的票房及其两极分化的口碑热议就是证明。观众愿意为这部影片的情怀买 单,其实可以视为对原创内容需求的一次集中爆发。对创作者来说,他们追求原 创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模仿和磨合,全社会对动 画创作中原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 从近年票房过千万的国产动画作品来看,普遍存在创作理念格局不大、不利于在 更广泛的市场内传播交流的弊病。这些作品大都有着明显排他的民族特征和区域 文化特征。以《熊岀没》系列为例,虽然也遵循好莱坞类型故事的讲述规范,但 故事气质有明显排他的区域文化特征,决定了它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内被 接收。反观迪士尼制作的《疯狂动物城》,同样以拟人化的动物角色为主角,却 能轻易跨越文化区隔的限制,不得不说是受益于国际化的创作理念,其角色设计 行为动机、叙事逻辑等既具备合理的假定性,又具备强烈的现实观照,甚至可以 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号入座。在市场回归理性的趋势下,动画电影市场上的赢家 从来都是大小通吃的合家欢类型,一味屈从低幼,就低不就高的创作理念应该及 时修正 (选自张斌宁《国产动画电影正在崛起》) 材料三: 日本动漫产业采取产销分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动漫由独立的工作室制作,媒体 择优营销推广。我国的动画制作目前大多自产自销,独资的动画公司发行渠道还 不够通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独资动画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此外 作品细分度髙是日本动漫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将动漫作品按照读者的年龄、性 别、兴趣方式等不同进行细分,每一个受众群体都有丰富的动漫作品作为选择, 从而带动了全民消费。我国的动漫作品则更偏向少儿化,也过多地承担了教育感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 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为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5.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 分) 6.从全文看,标题“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6 年 7 月《摇滚藏獒》上映,业界内部也都予以不亚于《大鱼海棠》的期待, 但其票房仅 3900 多万元,远低于预期。虽然票房并不能说明一切,却总归不是 偶然的,国产动画电影在跨越了“低龄化”和“粗制滥造”阶段以后,又面临着 质优而价劣、高投入而低产出的困扰。 不少国产动画影片票房遭遇滑铁卢,有商业运作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创 作问题。大凡成功的动画片,都是在看似天马行空、神奇乃至荒诞的叙事中隐含 着极为现实的情感或情绪。从观众对《功夫熊猫》《花木兰》等这种影片的认可 可以看出,大众对于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很认可。美国好莱坞借助中国 的文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电影,而我们还没有找到出路,如何将我们的东方情怀 和表达方式变成世界语言,这是一个基础性、方向性的问题。 材料二: 2016 年度中国电影市场上映的动画电影国产片 41 部,产出 24 亿元票房;进口 片 22 部,产出 41 亿元票房;2015 年度国产片 41 部,产出 21 亿元票房;进口 片 13 部,产出 24 亿元票房;市场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状态。 从消费端来看,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对原创优质内容十分渴望,《大鱼海棠》5.65 亿元的票房及其两极分化的口碑热议就是证明。观众愿意为这部影片的情怀买 单,其实可以视为对原创内容需求的一次集中爆发。对创作者来说,他们追求原 创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模仿和磨合,全社会对动 画创作中原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 从近年票房过千万的国产动画作品来看,普遍存在创作理念格局不大、不利于在 更广泛的市场内传播交流的弊病。这些作品大都有着明显排他的民族特征和区域 文化特征。以《熊出没》系列为例,虽然也遵循好莱坞类型故事的讲述规范,但 故事气质有明显排他的区域文化特征,决定了它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内被 接收。反观迪士尼制作的《疯狂动物城》,同样以拟人化的动物角色为主角,却 能轻易跨越文化区隔的限制,不得不说是受益于国际化的创作理念,其角色设计、 行为动机、叙事逻辑等既具备合理的假定性,又具备强烈的现实观照,甚至可以 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号入座。在市场回归理性的趋势下,动画电影市场上的赢家 从来都是大小通吃的合家欢类型,一味屈从低幼,就低不就高的创作理念应该及 时修正。 (选自张斌宁《国产动画电影正在崛起》) 材料三: 日本动漫产业采取产销分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动漫由独立的工作室制作,媒体 择优营销推广。我国的动画制作目前大多自产自销,独资的动画公司发行渠道还 不够通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独资动画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此外, 作品细分度高是日本动漫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将动漫作品按照读者的年龄、性 别、兴趣方式等不同进行细分,每一个受众群体都有丰富的动漫作品作为选择, 从而带动了全民消费。我国的动漫作品则更偏向少儿化,也过多地承担了教育感
化的职责,受众面偏窄让国产动漫损失了不少观众。美国并没有组建特别的机构 来专管动漫产业。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另一方 面也是由于美国的电教结合了动漫作品,极大地普及了动漫产业 (选自易良义《国外的动漫电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市场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不少不尽如人意,这并不是偶然的,能 够反映出中国动画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 B.大众对于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很认可,中国动画电影还未很好地将 我们的东方情怀和表达方式变成世界语言。 C.原创意识在动画电影制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者以及观众 对原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 D.美国没有组建特别的机构来专管动漫产业,但他们的动画电影受到欢迎,原 因就是其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存在“低龄化”和“粗制滥造”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没有 解决,又产生了质优价劣等新的问题。 B.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的状态,国产动画电影比进口动画 影片的上映数量要多,但票房却要低。 C.《疯狂动物城》动画影片因为用拟人化的动物角色担任主角,使得它轻易地 跨越了文化区隔的限制,大受欢迎 D.我国的动漫作品在创作时可以借鉴那些角色设计、行为动机、叙事逻辑等即 具备合理的假定性,又具有强烈现实观照的作品。 E.日本动漫产业实行产销分离模式,动漫由独立的工作室制作,媒体择优营销 推广,这种模式是当前最好的一种模式。 9.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国产动画电影与国外动漫电影存在的差距。(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 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 俄又举进土,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 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 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 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 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 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 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鱼 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 司。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 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 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 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
化的职责,受众面偏窄让国产动漫损失了不少观众。美国并没有组建特别的机构 来专管动漫产业。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另一方 面也是由于美国的电教结合了动漫作品,极大地普及了动漫产业。 (选自易良义《国外的动漫电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电影市场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不少不尽如人意,这并不是偶然的,能 够反映出中国动画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 B. 大众对于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很认可,中国动画电影还未很好地将 我们的东方情怀和表达方式变成世界语言。 C. 原创意识在动画电影制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者以及观众 对原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 D. 美国没有组建特别的机构来专管动漫产业,但他们的动画电影受到欢迎,原 因就是其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 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存在“低龄化”和“粗制滥造”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没有 解决,又产生了质优价劣等新的问题。 B.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的状态,国产动画电影比进口动画 影片的 上映数量要多,但票房却要低。 C. 《疯狂动物城》动画影片因为用拟人化的动物角色担任主角,使得它轻易地 跨越了文化区隔的限制,大受欢迎。 D. 我国的动漫作品在创作时可以借鉴那些角色设计、行为动机、叙事逻辑等即 具备合理的假定性,又具有强烈现实观照的作品。 E. 日本动漫产业实行产销分离模式,动漫由独立的工作室制作,媒体择优营销 推广,这种模式是当前最好的一种模式。 9.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国产动画电影与国外动漫电影存在的差距。(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 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 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 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 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 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 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 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 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鱼, 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 司。雍熙三年,假秘 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若拙既入境,即遣 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 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 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