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的修持 在大乘佛教中,净土的修法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法门。 其修法是祈求转世到净土,例如阿弥陀佛的净土——西方极 乐世界。净土乃佛陀的示现以协助众生于未来生中能继续进 行灵性上的修持,因为在净土中能完全免除世俗的干扰。 博卡仁波切( Bokar Rinpoche)提到转世到阿弥陀佛净土 (西方极乐世界)的四个条件; 、熟悉净土的状况或形象并观想它。 心中至诚地发愿往生净土,并时常祈求自己往生净 净除恶业及聚积资粮并回向往生净土。 四、生起菩提心—即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发愿成 就佛道,并以此做为往生净土的动机。( Bokar Rinpoche, 1993, pp 52-53) 正念(觉知) 念念分明是一种禅修,它让我们能觉知各种发生在身体 及心理上的状况,并能产生无分别心,即不执着于美好的状 况,也不抗拒恶劣的情境。熟练此种修持法能让我们有能力 应付痛苦与不适,使我们的心灵能免于负面情绪的干扰,在 生死两相安
!" 16 !"#$ !"#$ !"#$%&'( )*"+, !"#$%&'() !"#$%& ! ! !"#$%&'()*+,-*./012 !"#$% !"#$%&'()*+,-. !" (Bokar Rinpoche) !"#$%&' !"#$% !" !"#$%&'()*+, !"#$%&'() !"#$%&' !"#$%&'()*+,- !" !"#$%&'()*+,- ! !"#$%&'()E Bokar Rinpoche, 1993, pp 52-53) ! !"#$%& !"#$%&'()*+ !"#$% !"#$%& !"#$%& !"#$%&' !"#$%&'()%* !"#$% !"#$%&'()*!+,-
临终时能够保持平静。有关正念(觉知)修法及静坐方面的 书籍请参考书末的延伸阅读。 四、慈心观 此种修持需要培养对一切众生的关怀及善意。当我们面 对困境或痛苦时,对于“自我”的强烈执着会使我们的痛苦 扩大”,因此,减少对于自我的关心并加强对他人的关怀能 减轻我们的痛苦。在临终时为他人着想,并且祝福众生皆能 离苦得乐,也将会为自己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平静。喇嘛梭巴 仁波切说这是我们在临终时心灵最好的思惟与情感,这不只 协助我们能平静地死亡,也可以净除我们的恶业并能累积善 因或福报,确保有很好的转世。 请参考雪伦·莎伯 (Sharon Salzburg)的《慈爱∶革命性 的喜悦艺术》( Loving Kindness- 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书以了解更多有关培养慈心的修法(请参考延 伸阅读)
17 !" !"#$%&' ! ! !"#$% !"#$%&'() !"#$%&'()*+,-./01 ! !"#$% ! !"#$%&'( !" !"#$%&'() *+$%,- !"#$% !"#$%&' !"#$% !" !"#$%&'()*$+,- ! !"#$%&'()*+,-./01234 !"#$%&'( !"#$%&'()*+, !" !"#$%& !" (Sharon Salzburg) !"(Loving Kindness – 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