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一摸测试题 语文试题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着重/不着边际裨将稗官野史塞责/不塞不流 B.绯闻/缠绵悱恻方便/便宜行事蓬蒿/形容枯槁 C.黜免/相形见绌劲头疾风劲草市侩脍炙人口 D.晕车/晕头转向契约/锲而不舍栅栏/姗姗来迟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奥运会开幕式上五彩斑斓、光彩夺目的焰火点亮了雄伟的“鸟巢”,扮靓了深邃的 夜空:美轮美奂、如诗如画的文艺表演使人心醉、令人着迷,精彩的北京奧运正在上演。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 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对某些城市以邻为壑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将垃 圾倾倒到农村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影响农民的生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 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惊喜,那么闭 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字,将再一次给世人留下 不可思议的神话。 B.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有经验和技术可以 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余 D.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 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4.下列各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 默契” ⑥又由于制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A.⑤②①④⑥③B.⑤④①③②⑥C.③⑤①④②⑥D.③⑤②①④⑥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元
华南师大附中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一摸测试题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着.重/不着.边际 裨.将/稗.官野史 塞.责/不塞.不流 B.绯.闻/缠绵悱.恻 方便./便.宜行事 蓬蒿./形容枯槁. C.黜.免/相形见绌. 劲.头/疾风劲.草 市侩./脍.炙人口 D.晕.车/晕.头转向 契.约/锲.而不舍 栅.栏/姗.姗来迟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奥运会开幕式上五彩斑斓、光彩夺目的焰火点亮了雄伟的“鸟巢”,扮靓了深邃的 夜空;美轮美奂 ....、如诗如画的文艺表演使人心醉、令人着迷,精彩的北京奥运正在上演。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 ....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 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对某些城市以邻为 ...壑.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认为将垃 圾倾倒到农村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影响农民的生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 ....,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 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惊喜,那么闭 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字,将再一次给世人留下 不可思议的神话。 B. 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有经验和技术可以 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 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才能保障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D.中国斥资约 180 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 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奥运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北京。 4.下列各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 “默契” ⑥又由于制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A.⑤②①④⑥③ B.⑤④①③②⑥ C.③⑤①④②⑥ D.③⑤②①④⑥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顾宪之字士思,吴郡吴人也。宪之未弱冠,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元
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征等,前后令莫能决。宪 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 盗者始伏其辜。发奷擿①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 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故京师饮酒者得醇旨,辄号曰“顾健康”, 言醑②清且美焉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 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 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同祟 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 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还为大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 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 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梁高祖为扬州牧征宪之为别驾从事史比至高祖已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 就家授大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郡,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梁书·顾宪之传》) 注:①擿:揭发②醑(x):美酒③纪纲:仆从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牛径还本主宅径:路径 B.盗者始伏其辜辜:罪 C.若九郡率然 率:全,都 D.文度深衔之 衔:怨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于余姚立邸,颇纵横②卒于家,年七十四 B.①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②据法直绳,无所阿纵 C.①无为多言,吾得之矣②顾衡阳之化至矣 D.①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②水洗枯骨,名为除崇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顾宪之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乃令解牛,任其所去②据法直绳,无所阿纵 ③强力为政,甚利得民和④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 ⑤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⑥宪之至郡,即表除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顾宪之不到二十岁,就被州里辟为议曹从事,接着又被举为秀才,经过多次升迁, 担任了太子舍人的职务。 B.顾宪之名声很好,担任健康令,断案如神,对权要奸吏无所阿纵,甚得民和。因此 京师饮酒的把好酒叫做“顾健康”,说像他一样又清又美 C.顾宪之关心百姓疾苦,衡阳郡连年疫疾,死者很多,棺木尤贵,很多弃之路旁。他 采取措施埋葬死者。又改变病者之家剖棺、水洗枯骨的土俗,真可谓泽及枯骨了 D.顾宪之不畏权贵,齐武帝的宠臣吕文度在余姚建邸宅,很气派,他“上表除之”, 吕文度回来葬母,郡县官员都争着去吊唁,他却假装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9.断句和翻译。(10分)
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征等,前后令莫能决。宪 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 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①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至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 绳,无所阿纵;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故京师饮酒者得醇旨,辄号曰“顾健康”, 言醑②清且美焉。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 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 纪纲①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同祟。 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时刺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 曰:“顾衡阳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还为大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史,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 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表除之。文度后还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 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梁高祖为扬州牧征宪之为别驾从事史比至高祖已受禅宪之风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 就家授大中大夫。宪之虽累经宰郡,及归,还堵,不免饥寒。八年,卒于家,年七十四。 (《梁书•顾宪之传》) 注:①擿:揭发 ②醑(xǔ):美酒 ③纪纲:仆从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牛径.还本主宅 径:路径 B.盗者始伏其辜. 辜:罪 C.若九郡率.然 率:全,都 D.文度深衔.之 衔:怨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①于.余姚立邸,颇纵横 ②卒于.家,年七十四 B.①时有盗牛者,被主所.认 ②据法直绳,无所.阿纵 C.①无为多言,吾得之.矣 ②顾衡阳之.化至矣 D.①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 ②水洗枯骨,名为.除崇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顾宪之爱民的一组是(3 分) ( ) ①乃令解牛,任其所去 ②据法直绳,无所阿纵 ③强力为政,甚利得民和 ④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 ⑤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 ⑥宪之至郡,即表除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顾宪之不到二十岁,就被州里辟为议曹从事,接着又被举为秀才,经过多次升迁, 担任了太子 舍人的职务。 B.顾宪之名声很好,担任健康令,断案如神,对权要奸吏无所阿纵,甚得民和。因此 京师饮酒的把好酒叫做“顾健康”,说像他一样又清又美。 C.顾宪之关心百姓疾苦,衡阳郡连年疫疾,死者很多,棺木尤贵,很多弃之路旁。他 采取措施埋葬死者。又改变病者之家剖棺、水洗枯骨的土俗,真可谓泽及枯骨了。 D.顾宪之不畏权贵,齐武帝的宠臣吕文度在余姚建邸宅,很气派,他“上表除之”, 吕文度回来葬母,郡县官员都争着去吊唁,他却假装没有听到任何消息。 9.断句和翻译。(10 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4分) 梁高祖为扬州牧征宪之为别驾从事史比至高祖已受禅宪之风 疾渐笃固求还吴天监二年就家授大中大夫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3分) ②宪之虽累经宰郡,及归,还堵,不免饥寒。(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 (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 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 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年版)》,其间列 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 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 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是与其说是对中国游 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 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4 分) 梁 高 祖 为 扬 州 牧 征 宪 之 为 别 驾 从 事 史 比 至 高 祖 已 受 禅 宪 之 风 疾 渐 笃 固 求 还吴 天 监 二 年 就 家 授 大 中 大 夫 (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3 分) ②宪之虽累经宰郡,及归,还堵,不免饥寒。(3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 分) (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 。”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杜牧《阿房宫赋》) (3)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 1500 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 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 年版)》,其间列 举了 19 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 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 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是与其说是对中国游 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 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
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 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 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 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 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 耻当成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 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 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 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 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 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 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 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80年代, 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 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 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 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 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 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 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⑦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 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亳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 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 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7年第11期)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当前,我国的GDP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 数的同步上升 B.中国人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法国人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说明这两个国 家都要花大力气去重构教养 C.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文明的形象,必须努力挽 救我们“濒死的教养” D.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有效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 活动,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 E.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亚 洲的日本和中国人也可以成为全球公民的榜样 F.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现成的药方,也非朝 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 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 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 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 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 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 耻当成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教 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 的权利和感受。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 中国人远为重要。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 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 类文明的普世标准。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 精神高度。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 命。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早在 80 年代, 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 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 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 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政治灌输方式,易于 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 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只有教养本身才能 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⑦在 GDP 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 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 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 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节选自《杂文选刊》2007 年第 11 期)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 ( ) A. 当前,我国的 GDP 指数一直保持高位,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带动全民教养指 数的同步上升。 B. 中国人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法国人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说明这两个国 家都要花大力气去重构教养。 C. 民族教养的低下是文明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我国在世界文明的形象,必须努力挽 救我们“濒死的教养” D. 为了拯救民族教养,我们也曾采取过切实有效的行动,如开展“五讲四美”教育 活动,恢复礼教,保卫民俗等。 E. 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欧洲的俄罗斯可以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亚 洲的日本和中国人也可以成为全球公民的榜样。 F. 养成良好的教养,重构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没有现成的药方,也非朝 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13.下列对“教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养是个人文明程度和种族文明高度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 B.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尊重他人包括其他生物的权利和 感受 C.只要是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就能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承担起维系国际秩序 的使命。 D.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能直达人的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14.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 我整容”的含义是什么?(2分) 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 贵”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波兰)普鲁斯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一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一一薄暮便悄 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 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 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 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 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 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 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 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一一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 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 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 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 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 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 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扫院人
13.下列对“教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教养是个人文明程度和种族文明高度的体现,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 B. 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尊重他人包括其他生物的权利和 感受。 C. 只要是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就能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承担起维系国际秩序 的使命。 D.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能直达人的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14.文章开头第一句话说“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这里的“自 我整容”的含义是什么?(2 分) 15.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教养”的“昂 贵”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影子 (波兰)普鲁斯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 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 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 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 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 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 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 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 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 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 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 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 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 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 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扫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