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三语文2011年12月30日期末测试试卷 说明:本试题8页,答卷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迸发/间不容发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2.下面文字中画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齐白石堪称当今收藏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画家。去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专场,齐白 石的《可惜无声》12开花卉册页重出江湖,最终以9520万元的天价为某藏家收 藏,创下纪录。去年底,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二鸣惊人,以1680万元人 民币成交,创下白石老人单幅作品的最高价。 “一般民众对齐白石既熟悉又陌生,谁都知道齐白石,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他,不 了解他如何从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木匠成就为艺术大师的过程。”央视主讲人 吕立新说。 “齐白石当年所处的艺术环境与今天不无相似,艺术家们不到北京闯一闯,很难 功成名就。 “从一个木匠到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吕立 新认为,齐白石将近70岁的时候艺术上才炉火纯青,是非常传奇的人生,具有 启示意义。 A.炙手可热 B.一鸣惊人 C.功成名就 D.炉火纯青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27日晚证实:“蔡伟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 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复旦大学博士的学生 B.昨天下午,一男子冲进东莞市长安医院三楼内科专家门诊,先后持菜刀将内科 专家刘某及伊某砍倒在地。刘某当场死亡,伊某身负重伤,仍在进一步抢救中, C.如何帮助传统加工型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如何有序、稳妥地转移和淘汰“夕阳 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课题。 D.社会上批评“考研热”是一种不理性的现象,卢晓中辨析说,对此不能一概而 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 的茧。 ①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 抗议。 ②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③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④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⑤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广东省兴宁一中高三语文 2011 年 12 月 30 日期末测试试卷 说明:本试题 8 页,答卷 4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迸发/间不容发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2.下面文字中画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齐白石堪称当今收藏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画家。去年的北京保利秋拍专场,齐白 石的《可惜无声》12 开花卉册页重出江湖,最终以 9520 万元的天价为某藏家收 藏,创下纪录。去年底,齐白石的《贝叶草虫》立轴,一鸣惊人,以 1680 万元人 民币成交,创下白石老人单幅作品的最高价。 “一般民众对齐白石既熟悉又陌生,谁都知道齐白石,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他,不 了解他如何从一个只读过半年私塾的木匠成就为艺术大师的过程。”央视主讲人 吕立新说。 “齐白石当年所处的艺术环境与今天不无相似,艺术家们不到北京闯一闯,很难 功成名就。” “从一个木匠到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吕立 新认为,齐白石将近 70 岁的时候艺术上才炉火纯青,是非常传奇的人生,具有 启示意义。 A.炙手可热 B.一鸣惊人 C.功成名就 D.炉火纯青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顾云深 27 日晚证实:“蔡伟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 第一个以高中学历报考复旦大学博士的学生。” B.昨天下午,一男子冲进东莞市长安医院三楼内科专家门诊,先后持菜刀将内科 专家刘某及伊某砍倒在地。刘某当场死亡,伊某身负重伤,仍在进一步抢救中。 C.如何帮助传统加工型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如何有序、稳妥地转移和淘汰“夕阳 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迫在眉睫的历史课题。 D.社会上批评“考研热”是一种不理性的现象,卢晓中辨析说,对此不能一概而 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_______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 的茧。 ①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 抗议。 ②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③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④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⑤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22 分)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 杰,尤与阳羨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大夫贤否张学土 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 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 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 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 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 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 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 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 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 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 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 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 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 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论城旦,被定罪判刑。一种服苦役的刑 罚。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⑤锾,huan, 古代重量单位,亦是货币单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相识:认识 B.公子盍叩之 叩:询问 C.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昵:亲附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利:利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欲侯生为解之 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C.乃假所善王将军 将军乃屏人述大钺意 D.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要表现李姬“能辨别士大夫贤否”的一项是() A.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B.中郎学不补行 C.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D.田公岂异于阮公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李姬的生母贞丽虽然不善赌博,但生性豪侠,因此所结交的都是当代才华出众 的人物 B.李姬责备侯生虽然读遍万卷诗书,但见识还比不上自己这样的妇道人家。侯生 听后大为不满,便故意借醉酒卧床不愿相见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 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 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 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 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 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 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 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 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 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 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 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 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 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⑤,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 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 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论城旦,被定罪判刑。一种服苦役的刑 罚。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⑤锾,huán, 古代重量单位,亦是货币单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相识:认识 B.公子盍叩之 叩:询问 C.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昵:亲附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 利:利用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欲侯生为解之 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C.乃假所善王将军 将军乃屏人述大钺意 D.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要表现李姬“能辨别士大夫贤否”的一项是( ) A.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B.中郎学不补行。 C.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D.田公岂异于阮公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姬的生母贞丽虽然不善赌博,但生性豪侠,因此所结交的都是当代才华出众 的人物。 B.李姬责备侯生虽然读遍万卷诗书,但见识还比不上自己这样的妇道人家。侯生 听后大为不满,便故意借醉酒卧床不愿相见
C.李姬特别擅长唱《琵琶记》,然而从不轻易唱给别人听,就算是遇见意中人侯 生,也只应承唱一遍就再也不唱了。 D.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姬在桃叶渡设宴饯行,临别时规箴侯生不要因秉性豪 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就不自爱而玷污自己的品行。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斜线“/”给文中划浪线文字断句。(4分) 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 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 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 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3分) ②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得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 写了这首《后游》 (1)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请简析。(3分) (2)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 意、物有情的?(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6分)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苏轼《赤壁赋》)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 。(杜甫《登高》) ③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 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④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陶潜《桃花源 记》)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孔孟 黄仁宇 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 则有《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②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 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所以大成
C.李姬特别擅长唱《琵琶记》,然而从不轻易唱给别人听,就算是遇见意中人侯 生,也只应承唱一遍就再也不唱了。 D.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姬在桃叶渡设宴饯行,临别时规箴侯生不要因秉性豪 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就不自爱而玷污自己的品行。 9.断句与翻译。(10 分) (1)用斜线“/”给文中划浪线文字断句。(4 分) 姬 为 其 养 女 亦 侠 而 慧 略 知 书 能 辨 别 士 大 夫 贤 否 张 学 士 溥 夏 吏 部 允 彝 亟 称之 少风 调 皎 爽 不 群 十 三 岁 从 吴 人 周 如 松 受 歌 玉 茗 堂 四 传 奇 皆 能尽 其 音 节 尤 工 琵 琶 词然 不 轻 发 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3 分) ②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3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后 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得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 写了这首《后游》。 (1)颈联两句,以时间的推移来分叙二景,是哪两景?请简析。(3 分) (2)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 意、物有情的?(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①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 。 (苏轼《赤壁赋》)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 , 。(杜甫《登高》) ③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 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④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 。(陶潜《桃花源 记》)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孔 孟 黄仁宇 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 则有《孟子》。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②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是,《论语》 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那样凡事紧张。所以大成
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 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 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③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 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 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 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 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 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 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④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 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 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 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 或不受,全出己意 ⑤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 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 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 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⑥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 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 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 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了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则被称为有 “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 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济事的。 ⑦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 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生性为善,那 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 了 (原文有删改) 1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孟子却主张“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 行事全凭己意 D.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 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E.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成了科举 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项是()(3分)
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 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做得不好就不吃,衣服 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③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又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 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认为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 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的犹疑,他曾斩 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 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 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 在的,由自我而产生。 ④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家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 击他的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孔子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 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 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 或不受,全出己意。 ⑤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两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 书的取材记载不同,对其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 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 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 ⑥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 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 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 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出了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则被称为有 “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 使他明白,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济事的。 ⑦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 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生性为善,那 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 了。 (原文有删改) 1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而孟子却主张“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 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根本不尊重“礼”, 行事全凭己意。 D.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 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E.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成了科举 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项是( )(3 分)
A.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悠闲。 B.圣贤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C.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D.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有一腔复古的热忱。 14.请联系全文,回答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4分) 15.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说明。(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 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从沙龙到小屋 张炜 这次从中法文化年的“巴黎图书沙龙”离开,受马赛大学汉学家杜特莱先生邀 请,与莫言一起去了南方。大学的学术活动安排不紧,这正好与巴黎的情形相反 我以前来法国时,只在巴黎和里昂、里尔几个地方转过,并未深入美丽的法国南 部一一普罗旺斯地区。这里的清新自然与繁闹的巴黎相比,真是另一个天地。有 过几天的图书沙龙上的经历,南方让人产生大舒一口气的感觉。 我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参加过一些“国际文学活动”,邀请方大半是文 学出版界和其他文化机构。即便在美好的交流中我也没有感觉到多少真正意义上 的“文学”。在西方,作家与出版者、出版者与读者之间早就是卖方和买方的关 系 杰出的作家迅速被市场接纳的机会少而又少,偶有接纳也不会让其幸福个半死 像我的朋友一样,他们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平静的,市场只是他们的目击物。在物 欲横流的世界上,杰出的作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会是“异类”和“陌生人”,所以 当一个民族的作家寄希望于另一个民族时,常常就会发生一些最无聊最幼稚的事 情。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比让文学“走向世界”的呼号更可悲可笑了。文学是心 灵的激越和沉寂之物,是一部分人的生命冥思,有许多时候其境界和情致是难以 言喻的,又怎么会变成体育赛事那么简便和易于操作? 在文学商品之河里,如果是出奇的下流与尖叫,也许一夜之间就会“走向世界 如果不是,如果哪怕稍稍含有一点真正的个性与美,那么就要极有可能等到“ 千零一夜”。 但在所有的夜晚里,写作只是作家本人的粮食和茶。他们不会大胆奢望自己的劳 动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粮食和茶,甚至连小点心都不是。但这仍然不会使写作者绝 望,仍然会使他们感到幸福。然而也仅仅是拥有这种幸福的人,才有可能给未来 和人类提供一点食品。 美丽的普罗旺斯郊野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有不绝的绿色,起伏的山岭,有每个春 天都适时而至的花团锦簇。但这会儿在我眼里最美的,是隐于山野的一幢幢小屋 它们大半很小,小到了不经指点就会忽略的地步。可是啊,这些小屋一旦被 指认就会让人怦然心动,就会发出奇异的光
A.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和态度去保持悠闲。 B.圣贤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 C.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D.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有一腔复古的热忱。 14.请联系全文,回答造成孔孟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4 分) 15.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说明。(4 分)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15 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 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从沙龙到小屋 张炜 这次从中法文化年的“巴黎图书沙龙”离开,受马赛大学汉学家杜特莱先生邀 请,与莫言一起去了南方。大学的学术活动安排不紧,这正好与巴黎的情形相反。 我以前来法国时,只在巴黎和里昂、里尔几个地方转过,并未深入美丽的法国南 部——普罗旺斯地区。这里的清新自然与繁闹的巴黎相比,真是另一个天地。有 过几天的图书沙龙上的经历,南方让人产生大舒一口气的感觉。 我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参加过一些“国际文学活动”,邀请方大半是文 学出版界和其他文化机构。即便在美好的交流中我也没有感觉到多少真正意义上 的“文学”。在西方,作家与出版者、出版者与读者之间早就是卖方和买方的关 系。 杰出的作家迅速被市场接纳的机会少而又少,偶有接纳也不会让其幸福个半死。 像我的朋友一样,他们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平静的,市场只是他们的目击物。在物 欲横流的世界上,杰出的作家在世界范围内都会是“异类”和“陌生人”,所以 当一个民族的作家寄希望于另一个民族时,常常就会发生一些最无聊最幼稚的事 情。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比让文学“走向世界”的呼号更可悲可笑了。文学是心 灵的激越和沉寂之物,是一部分人的生命冥思,有许多时候其境界和情致是难以 言喻的,又怎么会变成体育赛事那么简便和易于操作? 在文学商品之河里,如果是出奇的下流与尖叫,也许一夜之间就会“走向世界”。 如果不是,如果哪怕稍稍含有一点真正的个性与美,那么就要极有可能等到“一 千零一夜”。 但在所有的夜晚里,写作只是作家本人的粮食和茶。他们不会大胆奢望自己的劳 动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粮食和茶,甚至连小点心都不是。但这仍然不会使写作者绝 望,仍然会使他们感到幸福。然而也仅仅是拥有这种幸福的人,才有可能给未来 和人类提供一点食品。 美丽的普罗旺斯郊野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有不绝的绿色,起伏的山岭,有每个春 天都适时而至的花团锦簇。但这会儿在我眼里最美的,是隐于山野的一幢幢小屋 ——它们大半很小,小到了不经指点就会忽略的地步。可是啊,这些小屋一旦被 指认就会让人怦然心动,就会发出奇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