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我国与TNC联合出资启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将在 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山之叟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 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 移其位让焉。幕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 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 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 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 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 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 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 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 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 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子亟亟焉, 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 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 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 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鄂:通“萼”,花蕾。韡:音wi,繁盛。 8.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其原,数日亦死归:移回
D.我国与 TNC 联合出资启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将在 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山之叟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 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 移其位让焉。幕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 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 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 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 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 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 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 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 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子亟亟焉, 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 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 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 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鄂:通“萼”,花蕾。韡:音 wěi,繁盛。 8.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归其原,数日亦死 归:移回
B.客过而尤之曰过:指出过错 C.请具砚削牍牍:书版 D.花之怨以死也诚宜诚:确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犹奇于新也 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其若是,孰能御之 C.不自怒而怒花,过矣D.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夫晋,何厌之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 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 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 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旧牡丹,是错上加错。 D.作者以牡丹的遭遇喻指封建社会中人才的遭遇,委婉含蓄地批评了 封建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而对人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3分) 答 (2)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3分)
B.客过而尤之曰 过:指出过错 C.请具砚削牍 牍:书版 D.花之怨以死也诚宜 诚:确实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犹奇于新也 B.旧有数木,移其位让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其若是,孰能御之 C.不自怒而怒花,过矣 D.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夫晋,何厌之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 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 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 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旧牡丹,是错上加错。 D.作者以牡丹的遭遇喻指封建社会中人才的遭遇,委婉含蓄地批评了 封建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而对人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4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3 分) 答: (2)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