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革命 的论证方法;并且随着归纳的越为普遍,这种论证看来也 越为有力。 分析的方法使我们能: 从复合物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 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 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 接着,牛顿把这种分析的方法与综合或者说组合的方法进 行了比较: 综合的方法则假定原因已经找到,并且已把它们确立 为原理,再用这些原理去解释由它们产生的现象,并证明 这些解释的正确性。① 上述的一段话,是人们最常引用的牛顿的陈述之一,只有 《原理》的结论性的“总释”可与之相比。它被概括成如下著名 的表述:不要假说(Hypotheses non fingo)。 牛顿曾试图使我们相信,他本人就是遵循这样的“剧情说 明单”(scenario):首先,通过“分析”揭示某些简单的由归纳 总结出的结果,从结果寻求原因,再由特殊原因寻求普遍原因; 然后,以这些可被看作原理的原因为基础,通过“综合”来解 释实验和观察中的现象。这些现象起源于那些原因,或由那些 原因推演而来。最后,“证明这些解释”。关于综合,牛顿说,他 D Ofticks or a treatise of the reflections,refractions,inflections &colours of light.pp.404.Sq. ·14·
第一章科学中的牛顿苹命☐ 已经“在第一编的末尾”给出了一个“例证”。在那里,“(由 实验)证明的一些发现可以被用来以组合的方法解释起源于那 些原因的现象”。第一编第二部分末尾作为这部分总结的命题 8一11就是一个例子。命题8说:“根据已发现的光的性质来解 释棱镜产生的颜色。”命题9一10也这样开始:“根据已发现的 光的性质来解释…”,接着是“彩虹”(命题9)和“自然界物 体的永久颜色”(命题10)然后,作为结论的命题11说:“把带 有颜色的光混合,就合成一束与太阳的直射光的颜色和性质相 同的光。” 正式出版的《光学》可能使人认为,它是一本运用综合方 法的书,而不是运用分析方法的书。因为它从一组8个定义开 始(第一编,第一部分),紧接着是8个公理。但是,对下面命 题的解释并没有直接涉及这些公理,而且许多单个的命题是用 完全可列为“实验证明”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牛顿本人在最后 的疑问31的末尾明确表示,在第一编和第二编中,他是“由… 分析入手”,而在第三编中(除了那些疑问外),他“只进行分 析”。《光学》的结构从表面看来与《原理》的结构相似,因为 《原理》也是从一系列“定义”(恰好也是8个)出发,紧接着 是3个“公理”或“运动定律”(“axiomata sive leges motus'”)。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前两编的命题(类似于欧几里德几何的模 式)。但在《原理》的第三编中,即关于宇宙体系那部分,则使 用一套辅助的所谓“现象”作为中介,运用第一编、第二编中 的数学结果解释物理世界的运动和性质。与《光学》不同,《原 理》确确实实利用了那些公理和定义。牛顿在《光学》的疑问 31中叙述的分析与综合(或组合)的方法产生的混乱之处是由 这句话引起的:“在自然哲学中,应该像在数学中一样…”。这 句话在1706年的拉丁文版的《光学》中该疑问第一次出现时 ·15·
☐牛顿革命 (作为疑问23)是这样表述的:“在数学中所用的方式,在物理 学中也适用…”(“Quemadmodum in Mathematica,ita etiam in Physica”)。可是,细致的研究表明,牛顿在实验的自然哲学 中的用法,与涉及数学问题时传统使用的“分析”和“综合” (或“分解”与“组合”)的方式刚好相反因此也与《原理》 牛顿的科学哲学的一个方面一的方式相反。这一点,一个半 世纪前的杜格尔德·斯图尔特(Dugald Stewart)是完全理解 的,但却不能被当今的牛顿科学方法的评论者所领会。这些评 论者甚至认为《光学》的风格与《原理》中建立的风格相同 (关于这点,将在第三章第一节中进一步讨论)。 正如从牛顿的“格言”(dicta)而不是从他的“著作” (opera)中摘录的那样,他的“方法”可以概括如下:“牛顿方 法的主要特点似乎是:摒弃假说,强调归纳,注重操作顺序 (归纳先于演绎),以及在物理学中运用形而上学的论证”①。这 样,格林·特贝纳(Colin Turbayne)就使“演绎程序”兼有了 牛顿的“数学方法”和笛卡尔的“几何学方式”(“more geometrico”)的确定特点:笛卡尔的“推理长链”是靠演绎连接 起来的。牛顿的演示被归结为“用数学方法提出命题”。特贝纳 也许会批评那些分析者,说他们没有认识到“笛卡尔的‘几何 方法’和牛顿的‘数学途径’”的确定性质,“可以不必是几何 的和数学的,虽然表面看来这有点矛盾,它的确定性质是演示, 而不是其中所用的术语的性质”。应该注意,在这里使用的词组 “牛顿式的‘数学途径’”或“牛顿的‘数学方法’”是在对牛顿 科学进行哲学和方法论解释中时常引用的。它来自牛顿的《宇 宙体系》(System of the World)的英译本,但在这篇论文的任 D TURBAYNE,COLIN MURRAY (1962).The myth of metaphor.p.45. ·16·
第一章科学中的牛顿革命☐ 何手稿,包括保存下来的牛顿著作中的一篇手稿中,都没有发 现它。 然而,科学中的牛顿革命并不是由使用演绎推理构成的,也 不是由从初始原理或公理出发,进行一系列论证的外部形式构 成的。牛顿的杰出成就在于显示了怎样用一种卓有成效的崭新 方式,把数学分析方法引进到对自然界的研究中,从而揭示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如《原理》的全称所表述的那样: 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牛顿不仅向人们 展示了把数学应用于自然界的有效方式,而且利用了他自己创 立的新数学。这种新数学被罩上了似乎是传统希腊风格的几何 学例子的外部面纱,因而对只注重表面的观察者来说,它可能 是隐蔽的。 在《原理》中,运动的科学以一种我称之为“牛顿风格”的 方式建立起来。在第二章中将会看到,这种风格是由对自然界 发生的情况简单化和理想化而得到的模型,与这些情况在数学 中的类似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用这种方式,牛顿得以建立一套 数学体系和数学原理;它们可以用于自然哲学中,即用于宇宙 体系中和由经验确定的宇宙法则和数据中。这种风格使牛顿能 够以精确的科学来处理问题,如同作纯数学的演算;也使他能 够以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把实验和观察与数学联系起来。牛顿 的风格也使他有可能把万有引力的原因及其作用和传递的方式 置之不顾,而仅仅把它们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处理。 科学中的牛顿革命是由《原理》形成的,也是在《原理》中 显示出来的。两个多世纪以来,这本书树立了一个衡量其他所 有学科的标准。它成为一个目标;古生物学、统计学、生物化 学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都曾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以使他们 的学科达到所期望的高水平。因此,我在下文中也将努力揭示 ·17·
☐牛顿苹命 牛顿的《原理》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原理》富有革命性;同 时,也要把这种特点阐述得更精确。我认为,在所有这些特点 中,最主要的是牛顿的风格。它是一种与传统做法截然不同的 清晰思想,因为它把数学方法与实验和观察的结果结合起来。这 种做法被尔后的精确科学家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由于《原 理》在科学革命中及人类知识的历史上有至高无上和无与伦比 的重要性,因此对牛顿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部著作。在 《原理》中,归纳的作用是相当小的,因而几乎看不到牛顿说的 应该总是先于综合的那种分析的踪迹。没有任何真实的证据说 明,牛顿在《原理》中最初发现的那些命题,与公开发表的带 有证明的那些主要命题的形式在任何方面有重要的差异。牛顿 对光学现象、化学、物质理论、生理心理学和感觉心理学以及 其他实验哲学领域的研究,并没有成功地展现牛顿风格。当然, 无论牛顿对方法、归纳、分析和综合以及假说的适当作用谈论 什么,都具有一种格外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牛顿雄踞科学的 统治地位。这种地位是由科学革命的结果获得的。在牛顿时代 (及其以后),这场革命被认为是集中表现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 学原理及他的宇宙体系中(见第二章)。在牛顿展示了由万有引 力控制的宇宙体系之后,关于归纳、分析和综合的一般性哲学 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在详尽阐述该体系和揭示宇 宙的力的过程中体现着牛顿风格的那些方面,它们并没有起到 重要作用。 第三节 新科学中的数学(1):数的世界 在现代科学从科学革命的熔炉中诞生之后,常常被人称为 植物生理学奠基人的斯蒂芬·黑尔斯(Stephen Hales)曾对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