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6. 米氏常数Km的变化,Km值随载体 性质变化 ◼ (1) 载体与底物带相同电荷,Km’>Km固定化酶降低了 酶的亲和力。 ◼ (2) 载体与底物电荷相反,静电作用,Km'<Km
退出 6. 米氏常数Km的变化,Km值随载体 性质变化 ◼ (1) 载体与底物带相同电荷,Km’>Km固定化酶降低了 酶的亲和力。 ◼ (2) 载体与底物电荷相反,静电作用,Km'<Km
退出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 1. 酶活定义(IU):在特定条件下,每一分钟催化一个 微摩尔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单位。 ◼ 1Kat=1mol/s=60mol/min=60*106umol/min ◼ =6*106 IU ◼ 2. 酶比活定义(游离):每毫克酶蛋白或酶RNA(DNA) 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
退出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 1. 酶活定义(IU):在特定条件下,每一分钟催化一个 微摩尔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单位。 ◼ 1Kat=1mol/s=60mol/min=60*106umol/min ◼ =6*106 IU ◼ 2. 酶比活定义(游离):每毫克酶蛋白或酶RNA(DNA) 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
退出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 1. 固定化酶的比活:每(克)干固定化酶所具有的酶 活力单位。 ◼ 或:单位面积(cm2)的酶活力单位表示 (酶膜、酶管、酶板)。 ◼ 2. 操作半衰期:衡量稳定性的指标。 连续测活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下降为最初活力一半所需 要的时间(t1/2)
退出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 1. 固定化酶的比活:每(克)干固定化酶所具有的酶 活力单位。 ◼ 或:单位面积(cm2)的酶活力单位表示 (酶膜、酶管、酶板)。 ◼ 2. 操作半衰期:衡量稳定性的指标。 连续测活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下降为最初活力一半所需 要的时间(t1/2)
退出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 3. ◼ 4. ◼ 或称偶联效率,活力保留百分数。 ◼ 5.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或RNA)量的固定化酶活力与 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力 ◼
退出 三. 评价固定化酶的指标: ◼ 3. ◼ 4. ◼ 或称偶联效率,活力保留百分数。 ◼ 5.相对酶活力:具有相同酶蛋白(或RNA)量的固定化酶活力与 游离酶活力的比值称为相对酶活力 ◼
退出 四 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介绍 ◼ 1. 振荡测定法: ◼ 2. 酶柱测定法:
退出 四 固定化酶的活力测定方法介绍 ◼ 1. 振荡测定法: ◼ 2. 酶柱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