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2013年度报告 (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 2013年发生额2012年发生额 2011年发生额 (重列) 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项目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40.655 131.107 12,9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96.848 293.977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项目净额 151,263 350.577 500.187 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净额 588,766 775661 734531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 128,070 323.741 127,187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计入当期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401.079 107.262 58.754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317952 80 300.946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219995 43.987 150.621 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产生的收益 1.177623 16.858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合并日前的 当期净亏损/(利润) -6,785 205231 小计 2,930.337 1,541,262 1,322,896 所得税影响额 309951 319,120 小计 2,523851 1,231,311 1,003,77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 1765.9 916683 638.760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2008】》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 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的各项交易和 事项产生的损益。 (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敬请参见本报告中董事会报告,对合并资产负债情况分析的讨论部分
中国建筑 2013 年度报告 11 (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项 目 2013 年发生额 2012 年发生额 2011 年发生额 (重列) 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项目- - - -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 140,655 131,107 -12,97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96,848 293,977 247,315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项目净额 151,263 350,577 500,187 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净额 588,766 775,661 734,531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128,070 323,741 -127,187 计入当期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96,852 35,735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401,079 107,262 58,754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317,952 244,803 300,946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219,995 43,987 150,621 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产生的收益 1,177,623 16,858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合并日前的 当期净亏损/(利润) - -6,785 205,231 小计 2,930,337 1,541,262 1,322,896 所得税影响额 -406,486 -309,951 -319,120 小计 2,523,851 1,231,311 1,003,77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757,892 -314,628 -365,016 合计 1,765,959 916,683 638,760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 【2008】》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 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的各项交易和 事项产生的损益。 (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敬请参见本报告中董事会报告,对合并资产负债情况分析的讨论部分
中国建筑2013年度报告 (五)经营业绩摘要 1.数据摘要(人民币亿元)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 地产业务年度销售额 14.000 1.600 12.000 1.400 10.000 8.000 6.000 12,748 800 8.566 9.594 1.106 4,000 400 200 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 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 营业收入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8.000 250.0 7.000 6.000 200.0 5,000 150.0 4.000 3.000 6,810 5.715 100.0 204.0 4.91 2,000 136 157.4 1.000 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 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
中国建筑 2013 年度报告 12 (五)经营业绩摘要 1. 数据摘要(人民币亿元) 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 营业收入 地产业务年度销售额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中国建筑2013年度报告 2.业务结构 分部所占比例中分母所采用的总和数据,系公司四大业务板块(房建、基建、地产和 设计)数据直接加总 合同额比重 分部收入比重 10.196 1299 72.99 7189 口房建凵基建地产设计 回房建凵基建口地产口设计 注:地产合同额指年度公司地产业务销售额 分部毛利润比重 分部毛利率情况 09 35.006 30,006 25,090 22.500 473 20.096 10.09 12990 5006 0006 口房建凵基建地产口设计 建
中国建筑 2013 年度报告 13 2. 业务结构 分部所占比例中分母所采用的总和数据,系公司四大业务板块(房建、基建、地产和 设计)数据直接加总。 合同额比重 注:地产合同额指年度公司地产业务销售额。 分部收入比重 分部毛利润比重 分部毛利率情况
中国建筑2013年度报告 二、董事会报告 (一)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报告期内,国际资本回流,发达国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受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逐步 退出的影响,一些新兴市场出现了股市暴跌、汇率贬值的动荡,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继续 呈现分化之势;得益于我国具有充分应对外围风险的能力和优势,海外市场环境的最新变 化、新兴市场国家的波动未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的方 案,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岀诸多金融创新举措 期内,中国建筑积极执行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策,从容应对复杂经济形势 奋力拼搏,保持稳健向上的态势,实现了“品牌地位稳居行业龙头,经营管理工作再上新 台阶”的良好业绩。同期,公司经营业绩继续稳居同业领先地位,全年建筑业务新签合同 额12,748亿元,同比增长329%: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额1,426亿元,同比增长28.9%;实 现营业收入6,810亿元,同比增长1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 长296%;同期,中国建筑品牌实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2013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 排名中,名列第80位,继续位居全球建筑公司第1位;在国资委2013年经营业绩考核中, 再次被评为A级企业 发展策略纵深推进,内在品质再度提升 标准化逐步深入:期内,通过推进改革总部管理制度体系,公司逐渐完善搭建标准化 的总体框架,明确了在战略模式、商业模式、管控模式等八方面的标准化领域,初步编制 下属子公司机构设计的标准化基础方案。同时,公司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执行比例再创新高, 项目管理标准化示范单位的达标率达到100%。另外,公司还扎实推进了临时建筑标准化 及产业化工作,以箱式节能环保型活动房屋和装配式路面为重点,以技术标准、市场营销 与价格体系、制造加工布局等“三统一”为特点的临建设施产业联盟初具雏形 信息化初显成效:期内,通过顶层设计宣贯工作,公司实现信息化统一认识、统一目 标、统一行动,为高效可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深入开展人力 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科技管理等16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其中财务管理平 台集成了超过20个财务系统,为近万名财务人员搭建共享平台,使信息化真正成为公司 集约化管控”的重要手段。同期,为推动《项目管理手册》的执行,公司大力推进了统 标准和模块的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目前新开工项目系统覆盖率达到50%以上 专业化频结硕果:期内,公司专业集团整合升级取得成果。以落实“专业公司支撑主 业发展ˆ的战略定位为目的,通过增资和股权多元化、管理政策调整等方式,完成了下属 安装、钢构的升级工作。同时,公司专业板块的整合上市取得成果,下属西部建设与中建
中国建筑 2013 年度报告 14 二、董事会报告 (一)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报告期内,国际资本回流,发达国家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受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逐步 退出的影响,一些新兴市场出现了股市暴跌、汇率贬值的动荡,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继续 呈现分化之势;得益于我国具有充分应对外围风险的能力和优势,海外市场环境的最新变 化、新兴市场国家的波动未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的方 案,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出诸多金融创新举措。 期内,中国建筑积极执行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策,从容应对复杂经济形势, 奋力拼搏,保持稳健向上的态势,实现了“品牌地位稳居行业龙头,经营管理工作再上新 台阶”的良好业绩。同期,公司经营业绩继续稳居同业领先地位,全年建筑业务新签合同 额 12,748 亿元,同比增长 32.9%;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额 1,426 亿元,同比增长 28.9%;实 现营业收入 6,810 亿元,同比增长 1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04.0 亿元,同比增 长 29.6%;同期,中国建筑品牌实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2013 年度财富全球 500 强企业” 排名中,名列第 80 位,继续位居全球建筑公司第 1 位;在国资委 2013 年经营业绩考核中, 再次被评为 A 级企业。 发展策略纵深推进,内在品质再度提升 标准化逐步深入:期内,通过推进改革总部管理制度体系,公司逐渐完善搭建标准化 的总体框架,明确了在战略模式、商业模式、管控模式等八方面的标准化领域,初步编制 下属子公司机构设计的标准化基础方案。同时,公司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执行比例再创新高, 项目管理标准化示范单位的达标率达到 100%。另外,公司还扎实推进了临时建筑标准化 及产业化工作,以箱式节能环保型活动房屋和装配式路面为重点,以技术标准、市场营销 与价格体系、制造加工布局等“三统一”为特点的临建设施产业联盟初具雏形。 信息化初显成效:期内,通过顶层设计宣贯工作,公司实现信息化统一认识、统一目 标、统一行动,为高效可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深入开展人力 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产权管理、科技管理等 16 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其中财务管理平 台集成了超过 20 个财务系统,为近万名财务人员搭建共享平台,使信息化真正成为公司 “集约化管控”的重要手段。同期,为推动《项目管理手册》的执行,公司大力推进了统一 标准和模块的项目管理系统建设,目前新开工项目系统覆盖率达到 50%以上。 专业化频结硕果:期内,公司专业集团整合升级取得成果。以落实“专业公司支撑主 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目的,通过增资和股权多元化、管理政策调整等方式,完成了下属 安装、钢构的升级工作。同时,公司专业板块的整合上市取得成果,下属西部建设与中建
中国建筑2013年度报告 商砼顺利完成重组,区域布局和专业链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混凝土 上市公司。同期,公司新的专业板块组建取得成果,依托下属西勘院、中建四局共同组建 了地下空间公司,力争塑造中建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品牌。 区域化协调发展:期内,公司区域市场继续保持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良好态势,华 东、华南、华中地区建筑业务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5%以上,占比较上年均有所提升, 前五大区域新签合同额共计超过1万亿元。同时,公司各区域总部按照“总部延伸职能定 位,积极完善髙端对接和战略合作杋制,不断做强区域内杋枃服务和协调管理职能。东北 区域总部通过前置营销、底线管理、沙龙文化”,促进区域内营销联动和协同;西北区域 总部通过组织“校企合作”方式引领营销空间扩展;西南区域总部整合区域内设计、总承包 资源,积极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 除此之外,公司还依托城市综合建设部,成立了中建方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面推 进公司城市综合开发业务,发挥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和规划设计“四位一体” 的综合优势 深化降成本增效益,管理提升再上新台阶 集中采购平台应用取得突破:期内,公司依托信息化平台,建成涵盖24家下属二级 子公司的物资、劳务、专业分包采购管理体系。集采平台已实现工程局全覆盖、大宗物资 全覆盖:集采品类不断丰富,全年实现集采履约近1,500亿元,其中大宗物资集采率80 以上。同时,公司劳务与分包集采上线运行;区域联合集采模式试水成功,效果明显;海 外集采工作开始推进,海外事业部已开通集采平台。同期,公司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推进集 采的标杆企业。 大监督体系保障有力:期内,公司“大监督ˆ体系改革基本完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 审计工作特征日益明显,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应收款项专项审计、票据专项审计、物资集 中采购专项调查等多项工作。监督委员会结合审计、巡视、纪检监察等工作发现的问题, 对重点子公司、重要审计发现问题下发整改函并监督处理, 财务风险防范取得较好成果:期内,为规避公司经营中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公司定 期组织召开运营分析会,确定了各子公司的预算调整指标,将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 率的完成情况直接与绩效年薪挂钩。同时,公司对下属20多家子公司进行了专项督导, 各子公司在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取得了成果。期内,公司风险指标 有较大程度改善 资金集中管理成效明显:期内,公司日均资金一级集中度接近40%,月末资金一级 集中度超过30%。为盘活资金,公司开展创新收益业务。同时,公司下属财务公司积极 为各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及金融服务
中国建筑 2013 年度报告 15 商砼顺利完成重组,区域布局和专业链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混凝土 上市公司。同期,公司新的专业板块组建取得成果,依托下属西勘院、中建四局共同组建 了地下空间公司,力争塑造中建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品牌。 区域化协调发展:期内,公司区域市场继续保持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良好态势,华 东、华南、华中地区建筑业务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 45%以上,占比较上年均有所提升, 前五大区域新签合同额共计超过 1 万亿元。同时,公司各区域总部按照“总部延伸”职能定 位,积极完善高端对接和战略合作机制,不断做强区域内机构服务和协调管理职能。东北 区域总部通过“前置营销、底线管理、沙龙文化”,促进区域内营销联动和协同;西北区域 总部通过组织“校企合作”方式引领营销空间扩展;西南区域总部整合区域内设计、总承包 资源,积极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 除此之外,公司还依托城市综合建设部,成立了中建方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面推 进公司城市综合开发业务,发挥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投资开发和规划设计“四位一体” 的综合优势。 深化降成本增效益,管理提升再上新台阶 集中采购平台应用取得突破:期内,公司依托信息化平台,建成涵盖 24 家下属二级 子公司的物资、劳务、专业分包采购管理体系。集采平台已实现工程局全覆盖、大宗物资 全覆盖;集采品类不断丰富,全年实现集采履约近 1,500 亿元,其中大宗物资集采率 80% 以上。同时,公司劳务与分包集采上线运行;区域联合集采模式试水成功,效果明显;海 外集采工作开始推进,海外事业部已开通集采平台。同期,公司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推进集 采的标杆企业。 大监督体系保障有力:期内,公司“大监督”体系改革基本完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 审计工作特征日益明显,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应收款项专项审计、票据专项审计、物资集 中采购专项调查等多项工作。监督委员会结合审计、巡视、纪检监察等工作发现的问题, 对重点子公司、重要审计发现问题下发整改函并监督处理。 财务风险防范取得较好成果:期内,为规避公司经营中出现的主要财务风险,公司定 期组织召开运营分析会,确定了各子公司的预算调整指标,将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 率的完成情况直接与绩效年薪挂钩。同时,公司对下属 20 多家子公司进行了专项督导, 各子公司在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取得了成果。期内,公司风险指标 有较大程度改善。 资金集中管理成效明显:期内,公司日均资金一级集中度接近 40%,月末资金一级 集中度超过 30%。为盘活资金,公司开展创新收益业务。同时,公司下属财务公司积极 为各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及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