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讲教师情况() 姓名刘则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811 最终学历研究生毕业职称|教授 话|2653889 学 博士 职务|应用数学系主任传真 2(2)-1 zeyiliu@ szu. edu. d 基本 数学与计算科学 信息所在院系 通信地址(邮编)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518060) 研究方向 计算机图形学算法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2(2)-2 本科生《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模型》、《工 教学科基础数学》 情况|硕士研究生《应用数学基础》 指导5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2003年指导一个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一个 队参加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竞赛获二等奖.2004年指导一个队参加 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竞赛获一等奖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科研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Generalized isosurface equ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view range images 2(2)-3 integration, OPTIK, VoL. 115, No 2, 2004, p71-76(EL:0030-4026,SCI 827DH 学术 2]用小波网络辨识离散非线性系统,系统科学与数学,Vl.25,No.2,2005 研究 p187-19 3]非线性离散系统的伴随辨识法.控制理论与应用,Vol.21,No.4,2004 [4] Contour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Wedgelet,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vol17,No2,2006,p251-257(E1:063410082338)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刘则毅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8.11.14 最终学历 研究生毕业 职 称 教授 电 话 26538897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应用数学系主任 传 真 所在院系 数学与计算科学 E-mail zeyiliu@sz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518060) 研究方向 计算机图形学算法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本科生《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学模型》、《工 科基础数学》 硕士研究生《应用数学基础》 指导 5 名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2003 年指导一个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一个 队参加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竞赛获二等奖.2004 年指导一个队参加 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竞赛获一等奖.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科研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1]Generalized isosurface equ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multi-view range images integration, OPTIK, Vol. 115, No. 2, 2004, p71-76(EI:0030-4026,SCI:: 827DH) [2]用小波网络辨识离散非线性系统.系统科学与数学,Vol. 25, No. 2, 2005, p187-195 [3]非线性离散系统的伴随辨识法.控制理论与应用,Vol. 21, No. 4, 2004, P507-511 [4] Contour Representation Based on Wedgelet,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vol.17,No.2,2006,p251-257(EI: 063410082338)
[S]一种新的图像合成方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Vol12,No.3,2007,p432-437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 姓名阮晓青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6.12 最终学历研究生毕业职称副教授 电话|2653893 学位|博士 职务系副主任 传真|2653895 2(2)-1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ruang@szu. edu. cI 基本 信息所在院系 E-mail 应用数学系 通信地址(邮编)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518060 研究方向 数理方程反问题
[5]一种新的图像合成方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Vol. 12,No.3,2007,p432-437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阮晓青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6.12 最终学历 研究生毕业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26538933 学 位 博士 职 务 系副主任 传 真 26538959 所在院系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应用数学系 E-mail ruanxq@sz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518060 研究方向 数理方程反问题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冫 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公共课: [1]高等数学A,六届,每周5学时。学生总人数约1200人 [2]线性代数,三届,每周3学时,学生总人数约460人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届,每周3学时,学生总人数约260人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工程数学三届,每周3学时,学生总人数约200人 本科生专业课 2(2)-2[1运筹学一届,每周3学时,学生总人数约37人 [2]数学分析三届,每周6学时,学生总人数约200人, 教学[3]数学模型,四届,学生总人数约200人 情况 实践性教学 2002-2007年,6届,共带25人毕业论文 2002001年,共带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2次,省一等奖4次 2004-2006年,带学生实习两次 教学研究论文: 1、关于扩招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思索.教育探索与学术研究, 2005年 2、开展数学建模,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探索与学术研究, 2005年 3、深圳大学数学公共课教改设想与目标深圳大学学报2002增刊 4、深圳大学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现状.深圳大学学报2002增刊 5、通过计算两次线积分求曲面积分方法探讨.深圳大学学报2002 增刊 6、计算对数势的几种方法.教育探索与学术研究2005年 7、重积分换元公式的一种证明,《基础科学学报》,Vol.lNo.31998.3 SSN1005-5065 8、线性方程组的一种解法,《基础科学学报》,Vol.12No.31999 SSN1005-5065 教材: l、《数学建模引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16630-5, 2005年6月出版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 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 本科生公共课: [1]高等数学 A, 六届,每周 5 学时。学生总人数约 1200 人; [2]线性代数,三届,每周 3 学时,学生总人数约 460 人;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届,每周 3 学时,学生总人数约 260 人;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工程数学三届,每周 3 学时,学生总人数约 200 人 本科生专业课: [1]运筹学一届,每周 3 学时,学生总人数约 37 人; [2]数学分析三届,每周 6 学时,学生总人数约 200 人, [3]数学模型,四届,学生总人数约 200 人; 实践性教学: 2002-2007 年,6 届,共带 25 人毕业论文。 2002-2007 年,共带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 2 次,省一等奖 4 次。 2004-2006 年,带学生实习两次。 教学研究论文: 1、 关于扩招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思索.教育探索与学术研究, 2005年 2、 开展数学建模,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探索与学术研究, 2005年 3、 深圳大学数学公共课教改设想与目标.深圳大学学报2002增刊 4、深圳大学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现状.深圳大学学报2002增刊 5、通过计算两次线积分求曲面积分方法探讨.深圳大学学报2002 增刊 6、计算对数势的几种方法.教育探索与学术研究2005年 7、重积分换元公式的一种证明,《基础科学学报》,Vol.11 No.3 1998.3, ISSN 1005-5065 8、线性方程组的一种解法,《基础科学学报》,Vol.12 No.3 1999.3; ISSN 1005-5065 教材: 1、《数学建模引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7-04-016630-5, 2005 年 6 月出版;
2、《经济数学》,副主编,夜大专科教材,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7-5601-2270-1/o.2451999年8月出版 教学表彰/奖励 99-2000年度,深圳大学“双十佳教师 2002年,深圳市优秀教师 2005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过数学建模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 2005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通过数学建模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 指导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2次,广东省一等奖4次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2(2)-3 学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20020年 主编《数学建模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1630-5 研究 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1、一类测井方程的解析反演,《地球物理学进展》,Vo1.11,No.2, 1997 2、地震波走时问题的线性化方法,《中山大学学报》,1997,VOL36 No.3. 3、 Helmholtz方程的反散射解,《工程数学学报》,Vol.15No.3 1,998.8;ISSN1005-3085 4、地震波走时反演的正则化方法,《工程数学学报》,Vol.19No.2
2、《经济数学》,副主编,夜大专科教材,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7-5601-2270-1/o.245 1999 年 8 月出版; 教学表彰/奖励: 1999-2000 年度,深圳大学“双十佳教师” 2002 年,深圳市优秀教师 2005 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过数学建模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 2005 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通过数学建模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 指导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 2 次,广东省一等奖 4 次。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2004-2005 年, 主编《数学建模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7-04-016630-5 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1、一类测井方程的解析反演,《地球物理学进展》,Vol.11,No.2, 1997 . 2、地震波走时问题的线性化方法,《中山大学学报》,1997,VOL36, No.3. 3、Helmholtz 方程的反散射解,《工程数学学报》,Vol.15 No.3 1,998.8;ISSN 1005-3085. 4、地震波走时反演的正则化方法,《工程数学学报》,Vol.19 No.2
2002,ISSN1005-3085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002,ISSN 1005-3085.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