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度报告 其他说明 A.应收票据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适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后应收票据调 整至应收款项融资所致; B.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适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后应收票 据调整至应收款项融资所致 C.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未抵扣增值税减少所致 D.固定资产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建生产线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所致: E.在建工程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建生产线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所致 F.无形资产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购买土地增加所致 G.短期借款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短期借款融资增加所致; H.衍生金融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化对外汇远期合约的影响所致 L.应付账款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应付工程及设备款减少所致 J.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计提工资和工会经费增加所致: K.应交税费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支付企业所得税所致 L.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长期债务一年内到 期部分减少所致 M.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增发行短期债券所致 N.应付债券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增发行中期债券所致: 0.递延收益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 所致 P.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计提所得税增加所致。 2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期末账面价值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642,44.19定期存款 固定资产 2,394,55,266.84资产抵押借款、融资租赁资产 23,439,895.60资产抵押借款 合计 2,418,639,606.6 (三)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2019年,面对国内外经济风险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玻纤及复材制品行业迎来转型期, 在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行业产能扩张过快,价格竞争激烈利润总额增速 同比出现大幅下滑。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全行业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紧跟世界工业经济发展 步伐,攻坚克难,力争尽快实现由规模成本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产能产量情况 据初步统计,2019年中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527万吨,同比增长12.61%。其中,电子纱 普通增强纱、热塑纱等玻纤纱品种增长明显,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长期处于低位。风电纱 工业用纱等品种增长较少,市场供需相对稳定
2019 年年度报告 16 / 164 其他说明 A.应收票据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适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后应收票据调 整至应收款项融资所致; B.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适用新金融工具准则后应收票 据调整至应收款项融资所致; C.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未抵扣增值税减少所致; D.固定资产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新建生产线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所致; E.在建工程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建生产线完工转入固定资产所致; F.无形资产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购买土地增加所致; G.短期借款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短期借款融资增加所致; H.衍生金融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汇率变化对外汇远期合约的影响所致; I.应付账款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应付工程及设备款减少所致; J.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计提工资和工会经费增加所致; K.应交税费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支付企业所得税所致; L.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长期债务一年内到 期部分减少所致; M.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增发行短期债券所致; N.应付债券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增发行中期债券所致; O.递延收益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 所致; P.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较上期期末余额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计提所得税增加所致。 2.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期末账面价值 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 642,444.19 定期存款 固定资产 2,394,557,266.84 资产抵押借款、融资租赁资产 无形资产 23,439,895.60 资产抵押借款 合计 2,418,639,606.63 (三)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 □不适用 2019 年,面对国内外经济风险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玻纤及复材制品行业迎来转型期, 在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行业产能扩张过快,价格竞争激烈利润总额增速 同比出现大幅下滑。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全行业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紧跟世界工业经济发展 步伐,攻坚克难,力争尽快实现由规模成本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产能产量情况 据初步统计,2019年中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527万吨,同比增长12.61%。其中,电子纱、 普通增强纱、热塑纱等玻纤纱品种增长明显,导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长期处于低位。风电纱、 工业用纱等品种增长较少,市场供需相对稳定
2019年年度报告 600 468 12.00 400 362 1000 323 300+2/9 288 28 100 20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玻纤纱产量(万吨)一产量增速(%) 图4玻璃纤维纱产量及其增速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进出口情况 2019年,国内玻纤行业实现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153.90万吨,同比减少3.83%;出口金额22.80 亿美元,同比减少6.25%。近年来受中外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我国对外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 波动。2018年9月24日和2019年5月10日,美国先后对包括玻纤产品在内的中国出口美国价值约 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和25%进口关税,受此影响,我国玻纤及制品对美出口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为减少贸易摩擦对我国玻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影响,行业提出了降低贸易出口比例、积极开展 海外产能布局的规划。如今,国内产品外贸出口比例已降低至29.20%。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海外 工厂玻纤纱产量已达到40余万吨,有效替代了行业外贸出口,逐步实现企业全球化发展 180.0 12.00 160.0 1587153.9 10.00 1 122.1121.01191 124 8.00 120.0 100.0 4.00 80.0 60.0 0.00 40.0 2.00 20.0 -6.0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玻纤及制品出口量(万吨) 出口同比增速(%) 图5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出口增速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3、行业效益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玻璃纤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0%,利润 总额同比下降24.90%。这是自2011年以来,行业主营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同时也是自2014年 以来,利润总额増速首次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池窑产能扩张势头明显 加速,导致产品供需失衡,产品价格大幅回落
2019 年年度报告 17 / 164 图4 玻璃纤维纱产量及其增速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2、进出口情况 2019年,国内玻纤行业实现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153.90万吨,同比减少3.83%;出口金额22.80 亿美元,同比减少6.25%。近年来受中外贸易摩擦的持续影响,我国对外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 波动。2018年9月24日和2019年5月10日,美国先后对包括玻纤产品在内的中国出口美国价值约 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和25%进口关税,受此影响,我国玻纤及制品对美出口出现较大幅度波动。 为减少贸易摩擦对我国玻纤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影响,行业提出了降低贸易出口比例、积极开展 海外产能布局的规划。如今,国内产品外贸出口比例已降低至29.20%。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海外 工厂玻纤纱产量已达到40余万吨,有效替代了行业外贸出口,逐步实现企业全球化发展。 图5 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出口增速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3、行业效益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玻璃纤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0%,利润 总额同比下降24.90%。这是自2011年以来,行业主营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同时也是自2014年 以来,利润总额增速首次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池窑产能扩张势头明显 加速,导致产品供需失衡,产品价格大幅回落
2019年年度报告 40.0 30.0 2011 2012 2013201420150162017201812019 10.0 20.0 主营收入同比增速(%) 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图6玻璃纤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整体走势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2019 年年度报告 18 / 164 图 6 玻璃纤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整体走势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2019年年度报告 (四)投资状况分析 1、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口适用√不适用 (1)重大的股权投资 口适用√不适用 (2)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口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口适用√不适用 (五)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口适用√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万元 企业名称 公司持 或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 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1000玻纤产品的生产销售525531302785725413585990119867343625217622210,26710 巨石美国股份有限公司700玻纤产品的生产销售万美兀2901471134512136302 北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0%建材产品的销售 9000010842197652934009305 41.91 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 集团有限公司 3204%风机叶片生产与销售261307554131332984232698208323190772112576 「广融达金融租赁有限公司「2010%租赁业务 50000754941251125385068304157130522 、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口不适用 1、行业格局 (1)行业集中度高,寡头竞争格局保持不变 如今全球前六大玻纤企业约占据全球75%左右的产能,寡头竞争格局在过去十年未有变化。 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和下游复合材料行业对玻纤品牌、品质、企业知名度的重视,使现有竞争格 局得以维持,行业领军企业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特别是以中国巨石为代表的中国玻纤企业在未 来全球玻纤行业中将继续起到主导和引领的作用。 (2)中国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水平赶超欧美企业 玻璃纤维行业具有集中度高的竞争格局,新进入企业很难通过技术转让获取玻纤生产的核心 技术。面对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海外玻纤企业,中国玻纤企业凭借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加 大技术研发投入,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已明显赶超国外企业,以中国巨石为代表的国 内企业更是在大型池窑建设、大漏板加工、纯氧燃烧、浸润剂和玻璃配方等核心技术领域处于领 先地位 (3)欧美玻纤企业产能增长减缓,国内玻纤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国内玻纤制造企业凭借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持续的产品质量提升抢占了大量的海 外市场。由于国内玻纤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国外传统玻纤企业近几年已基本没有新增产能,且有 规模较小的企业停产、破产。中国的玻纤产能在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5%,而同期全球 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70%,国内玻纤产能已超过全球玻纤总产能的50%以上。 2、发展趋势 (1)行业处在整体上升期 据美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发布的《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趋势预测和机会分析》 报告指出,未来5年内,汽车固件、建筑裝饰、安全防护、航空航天、液体过滤将成为玻纤复材 /1
2019 年年度报告 19 / 164 (四)投资状况分析 1、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五)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企业名称 公司持 股比例 主要产品或业务 注册资本 总资产 净资产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100.00% 玻纤产品的生产销售 525,531.30 2,785,772.54 1,358,599.01 986,734.36 252,176.22 210,267.10 巨石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70.00% 玻纤产品的生产销售 20,000.00 万美元 279,986.03 134,711.21 33.31 -4,551.20 -3,679.02 北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00.00% 建材产品的销售 9,000.00 10,842.19 7,652.93 40,093.05 10.70 41.91 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 集团有限公司 32.04% 风机叶片生产与销售 26,130.75 541,331.73 327,984.23 269,820.83 23,199.07 21,125.76 广融达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20.10% 租赁业务 50,000.00 75,494.12 51,125.38 5,068.30 415.71 305.22 三、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 □不适用 1、行业格局 (1)行业集中度高,寡头竞争格局保持不变 如今全球前六大玻纤企业约占据全球 75%左右的产能,寡头竞争格局在过去十年未有变化。 行业较高的进入壁垒和下游复合材料行业对玻纤品牌、品质、企业知名度的重视,使现有竞争格 局得以维持,行业领军企业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特别是以中国巨石为代表的中国玻纤企业在未 来全球玻纤行业中将继续起到主导和引领的作用。 (2)中国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技术水平赶超欧美企业 玻璃纤维行业具有集中度高的竞争格局,新进入企业很难通过技术转让获取玻纤生产的核心 技术。面对已有几十年发展历史的海外玻纤企业,中国玻纤企业凭借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加 大技术研发投入,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已明显赶超国外企业,以中国巨石为代表的国 内企业更是在大型池窑建设、大漏板加工、纯氧燃烧、浸润剂和玻璃配方等核心技术领域处于领 先地位。 (3)欧美玻纤企业产能增长减缓,国内玻纤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国内玻纤制造企业凭借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持续的产品质量提升抢占了大量的海 外市场。由于国内玻纤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国外传统玻纤企业近几年已基本没有新增产能,且有 规模较小的企业停产、破产。中国的玻纤产能在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6.65%,而同期全球 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 1.70%,国内玻纤产能已超过全球玻纤总产能的 50%以上。 2、发展趋势 (1)行业处在整体上升期 据美国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发布的《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趋势预测和机会分析》 报告指出,未来 5 年内,汽车固件、建筑装饰、安全防护、航空航天、液体过滤将成为玻纤复材
2019年年度报告 发展的5大重点领域,其市场份额将占到玻纤复材总量的80%,且产品将呈现整体高端化发展趋 势。该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总消费水平预计将以8.50%的年增长率强劲增 长,市场份额预计在2022年将达到1,080亿美元,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新兴国家市场潜力 巨大,许多应用领域仍有待开发,预期玻纤产品的需求量将呈跨越式增长 (2)技术进步加快,应用领域拓展 以大型池窑设计及建造、纯氧燃烧、全自动物流输送、新型玻璃配方、大漏板加工、废丝回 用等为代表的领先技术将在全球玻纤工业逐渐普及,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将有助于增强玻 纤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玻璃纤维替代其他传统材料的优势。此外,具备高强 髙模、低介电、耐高温、绝缘及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功能性玻纤将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工业化规 模生产,势必使玻璃纤维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新型汽车、新能源(风电)、造船、飞机 髙速铁路与公路、防腐、环保等领域,将成为玻纤工业的新增长点。尤其是近两年表现最为明显 的热塑纱和风电纱。 玻纤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是轻量化(降低油耗的有效途径)。其主要应用在汽车 髙铁地铁、航空航天等领域。以汽车领域为例,汽车领域玻纤需求量=汽车销量*玻纤渗透率,我 国汽车销量未来增长对标日本情况:2002年后,日本汽车千人保有量达到饱和,后续每千人汽车 销量基本稳定在47辆左右,而2019年我国汽车总销量2,576万辆,每千人汽车销量为18辆左右 虽然行业整体表现较为低迷,但与日本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发展空间可期。渗透率方面, 传统燃油车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不断增加,导致对汽车轻量化的追 求不断提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汽车整车质量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 符合节能和环保的大趋势。目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以玻纤增强材料为例, 因其密度较低、强度较大,并且耐磨、耐热、耐腐蚀,性价比高,很适合用于保险杠、底盘、仪 表盘、发动机周边零配件等多种汽车配件。欧美单台车用量约7-8公斤,而我国目前只有4公斤 存在一倍以上的差距,预计未来玻纤增强塑料将更多的用于汽车配件中,市场需求提升空间仍然 较大 风电新能源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拓展应用的另一个重点领域。随着当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与 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关注,且其增长幅度最 大,速度最快。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高效清洁新能源日益受到 重视,世界各国都在加紧风能开发和利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在制品 轻量化、资源综合利用等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在叶片大型化、大功率化趋势下 风电纱的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一是高模量的玻纤纱需求增加:二是单位W对应的玻纤用量增加 根据我国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风 电发展已设立为中长期规划目标,未来低风速风电与海上风电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全 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将达到10GW。 (二)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口不适用 根据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的需要,公司制订了新的“四化”战略:制造智能化、产销全球化、 管控精准化、发展和谐化。 1、制造智能化 通过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技术、采取新方法、开辟新领域、发挥新优势,实施纵向到底、横 向到边的全方位智能化建设,促进巨石制造向巨石智造转变,推动技术结构持续升级,支撑产品 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规模效益向技术、管理、质量、品牌效益全面转变,引领复合材料行业变革 和发展,在复合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勇当国家名片,勇为中国智造代言 2、产销全球化 通过“先建市场、后建工 以主业带副业,以专业带多元,实施全球营销网络和产业布 局,促进资源共享共用,推动产销全球深度融合,支撑“以内供内、以外供外”并重的跨国经营 模式,实现国内基地互补、海外基地互动、“三地五洲”互济的全球产销格局,为全球复合材料 发展提供巨石方案。 3、管控精准化
2019 年年度报告 20 / 164 发展的 5 大重点领域,其市场份额将占到玻纤复材总量的 80%,且产品将呈现整体高端化发展趋 势。该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总消费水平预计将以 8.50%的年增长率强劲增 长,市场份额预计在 2022 年将达到 1,080 亿美元,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新兴国家市场潜力 巨大,许多应用领域仍有待开发,预期玻纤产品的需求量将呈跨越式增长。 (2)技术进步加快,应用领域拓展 以大型池窑设计及建造、纯氧燃烧、全自动物流输送、新型玻璃配方、大漏板加工、废丝回 用等为代表的领先技术将在全球玻纤工业逐渐普及,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将有助于增强玻 纤产品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玻璃纤维替代其他传统材料的优势。此外,具备高强、 高模、低介电、耐高温、绝缘及耐腐蚀等特殊性能的功能性玻纤将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工业化规 模生产,势必使玻璃纤维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新型汽车、新能源(风电)、造船、飞机、 高速铁路与公路、防腐、环保等领域,将成为玻纤工业的新增长点。尤其是近两年表现最为明显 的热塑纱和风电纱。 玻纤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是轻量化(降低油耗的有效途径)。其主要应用在汽车、 高铁地铁、航空航天等领域。以汽车领域为例,汽车领域玻纤需求量=汽车销量*玻纤渗透率,我 国汽车销量未来增长对标日本情况:2002 年后,日本汽车千人保有量达到饱和,后续每千人汽车 销量基本稳定在 47 辆左右,而 2019 年我国汽车总销量 2,576 万辆,每千人汽车销量为 18 辆左右, 虽然行业整体表现较为低迷,但与日本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后续发展空间可期。渗透率方面, 传统燃油车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不断增加,导致对汽车轻量化的追 求不断提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汽车整车质量每减少 100 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3-0.6 升, 符合节能和环保的大趋势。目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以玻纤增强材料为例, 因其密度较低、强度较大,并且耐磨、耐热、耐腐蚀,性价比高,很适合用于保险杠、底盘、仪 表盘、发动机周边零配件等多种汽车配件。欧美单台车用量约 7-8 公斤,而我国目前只有 4 公斤, 存在一倍以上的差距,预计未来玻纤增强塑料将更多的用于汽车配件中,市场需求提升空间仍然 较大。 风电新能源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拓展应用的另一个重点领域。随着当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与 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关注,且其增长幅度最 大,速度最快。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高效清洁新能源日益受到 重视,世界各国都在加紧风能开发和利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在制品 轻量化、资源综合利用等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和潜力。在叶片大型化、大功率化趋势下, 风电纱的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一是高模量的玻纤纱需求增加;二是单位 MW 对应的玻纤用量增加。 根据我国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风 电发展已设立为中长期规划目标,未来低风速风电与海上风电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 2020 年,全 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将达到 10GW。 (二)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 □不适用 根据公司未来五年发展的需要,公司制订了新的“四化”战略:制造智能化、产销全球化、 管控精准化、发展和谐化。 1、制造智能化 通过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技术、采取新方法、开辟新领域、发挥新优势,实施纵向到底、横 向到边的全方位智能化建设,促进巨石制造向巨石智造转变,推动技术结构持续升级,支撑产品 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规模效益向技术、管理、质量、品牌效益全面转变,引领复合材料行业变革 和发展,在复合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勇当国家名片,勇为中国智造代言。 2、产销全球化 通过“先建市场、后建工厂”,以主业带副业,以专业带多元,实施全球营销网络和产业布 局,促进资源共享共用,推动产销全球深度融合,支撑“以内供内、以外供外”并重的跨国经营 模式,实现国内基地互补、海外基地互动、“三地五洲”互济的全球产销格局,为全球复合材料 发展提供巨石方案。 3、管控精准化